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X线、CT和MRI对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的X线平片(n=18)、CT(n=20)和MRI(n=10)表现。结果 X线平片正确诊断15例,CT正确诊断18例,MRI正确诊断8例。X线平片、CT和MRI均能显示关节周围及关节内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游离体;X线平片和CT均可显示游离体的钙化;MRI可显示早期软骨游离体;CT和MRI可发现关节腔积液。结论 X线平片、CT及MRI均能诊断本病,CT和MR检查能发现X线平片不能检出的病灶和征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MRI对下肢线状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我院CT与MR诊断线状骨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X线摄片检查,30例行CT检查(做CT三维重建),10例MR检查,10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所选病例外伤X线首次平片均未显示明确骨折线,30例行CT检查,其中26例均清楚显示骨折线及小骨片;3例未见骨折,1例见线状影,骨折不明确。10例MRI检查,显示骨挫伤9例、骨折9例;1例CT见线状影,MR表现正常。结论:骨外伤影像诊断中,CT与MRI对X线平片不易发现下肢线状骨折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非典型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探讨诊疗方法.方法观察24例非典型骨髓炎患者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4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骨髓炎.显示软组织肿胀:X线平片10例,CT 18例,MRI 21例;显示骨膜反应:X线平片15例,CT 18例,MRI未见;显示骨髓腔密度增高:X线平片11例,CT 16例,MRI 24例;显示骨皮质增厚:X线平片10例,CT 14例,MRI 18例.结论 MRI对非典型骨髓炎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帮助较大,X 线平片仍是基础.X线平片、CT结合MR检查是非典型骨髓炎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非典型慢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误诊、漏诊率较高,认识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可以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损伤影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传统的影像检查方法(X线、CT)及MR成像技术对膝关节外伤性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5例因外伤临床膝关节有疼痛及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X线、CT及MRTIWI/TSE,T2wI/TSE,STIR序列扫描,并作结果比较。结果46例X线平片明确诊断有骨折;11例x线平片检查未见异常,CT显示骨皮质断裂;28例X线及CT骨结构均未见异常,MRI表现:T1WI呈不规则网状、地图状低信号,T2WI呈片状高信号改变,STIR序列呈明显高信号,并与其病理改变相符合。同时MRI还能反应出合并的半月板、韧带损伤及关节腔(囊)内积血情况。结论X线是常规检查方法,CT检查是常规X线检查方法的补充,可发现细小骨皮质及骨小梁改变,MR检查明显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它有助于提高诊断敏感性,增加临床对外伤性骨损伤的认识,为临床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影像依据,有利于关节损伤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畸形性骨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畸形性骨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1、49、43岁;2例病变发生在骨盆,以髋关节疼痛、不适就诊,1例发生在左侧胫骨,以胫骨弓状畸形就诊。X线检查示骨小梁粗大稀疏,密度不均,排列紊乱,条索状高密度影交织呈网格状改变。3例患者均行穿刺活检,病理表现为骨小梁增宽,可见不规则的骨粘合线,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活跃,骨髓被纤维组织和血管替代。明确诊断后给予降钙素和二膦酸盐等药物治疗。结果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6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未加重,能继续从事原工作,X线片复查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畸形性骨炎是一种骨代谢异常疾病,有时患者的骨改变特别明显,而临床表现并不突出。典型的放射学检查和病理学表现是诊断畸形性骨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平片、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70例AS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平片、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纽约标准分级。结果70例中,0级0例;l级X线平片4例,CT 11例;Ⅱ级X线平片10例,CT 15例;Ⅲ级28例;Ⅳ级16例(Ⅲ、Ⅳ级病变X线平片和CT分级相同)。结论X线平片、CT在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CT在早期病变发现、分级和疗效判断方面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7.
骨盆骨折X线表现及轴向CT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时骨盆前后位、出口位、入口位X线表现及轴向CT表现的差异,确定不同部位骨盆骨折投照的最佳位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5例骨盆骨折患者骨盆前后位、出口位、入口位X线片及轴向CT片。将骨折表现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观测同一部位骨折在不同位置X线片及CT上的表现程度。结果耻骨联合分离程度在各种投照位置上无明显差异。耻骨支、耻骨体、坐骨、骶孔和L5横突,移位程度在出口位上表现最明显。骶髂关节分离,骶骨翼、髂嵴骨折在入口位上表现最明显。骶骨压缩骨折,半骨盆向后移位,水平旋转不稳在入口位X线片上最明显。垂直旋转不稳在出口位片上最明显。CT在诊断骶髂关节分离及骶骨骨折有独特价值。结论骨盆骨折应首先摄前后位X线片,根据骨折部位,进一步摄入口位、出口位X线片。并根据骨折的表现判断其稳定性,指导临床治疗。CT在诊断骶骨骨折,骶髂关节分离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8.
肾性骨营养异常的X线表现是由甲旁亢引起的纤维性骨炎、骨软化病(小儿佝偻病)、骨质疏松病、骨硬化症、骨肥厚(新生膜性化病)、转移性钙化等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系列改变的综合影像。由于患者年龄、居住地点、治疗方法不同,个体差异等骨病的X线影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纤维性骨炎和骨软化病是两种主要的改变,日本成人多以前者为主。纤维性骨炎,骨软化病、骨质疏松病的X线共同的非特异性表现是全身的骨质脱钙(generalized bone demineralization)。Osteopenia这一X线术语即是指全身的骨密度降低,虽无准确的定量意义,却可表示骨盐量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与CT诊断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由病理证实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与CT征象特点.结果54例中单骨型33例,多骨型19例,Albright综合症2例.X线表现比较复杂,常见有囊状改变、毛玻璃样改变、丝瓜瓤样改变及虫蚀样改变4种骨改变.CT表现有囊状低密度影、毛玻璃样改变、斑块样硬化.结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诊断以X线平片为首选,头颅等较复杂部位的影像诊断以CT为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分析X线、螺旋CT及低剂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三维重建在30例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探讨低剂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三维重建在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3月广州开发区医院放射科收治经X线、螺旋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三维重建证实的30例骨关节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分析30例骨关节骨折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和三维重建表现及X线片表现.采用SPSS 11.0统计软软件包.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对不同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各指标间的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种方法的准确率评估采用卡方精确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本组30例中显示骨折线,明确骨折线的走行,骨折片的数目,来源及分离移位情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三维重建30例均能清晰显示;螺旋CT 20例能清晰显示,10例不能清晰显示;X线平片10例能清晰显示,20例未见显示.螺旋CT关节囊和软组织显示清晰.结论 低剂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三维重建比螺旋CT及X线平片更能清楚显示骨折,明确骨折线的走行和骨折片的数目、来源及分离移位情况,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病人X线平片和CT表现,探讨它们在脊柱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52例脊柱骨折病人摄取正侧位片并根据X线平片和临床定位进行CT扫描。结果CT扫描在确定轻度压缩性骨折、骨折类型、爆裂性骨折椎管累及的情况、椎弓骨折方面较X线平片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充分认识到X线平片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局限性和CT扫描的优势,合理应用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软骨肉瘤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16例软骨肉瘤的X线和CT表现。结果全部病例均显示骨质破坏,X线显示骨化和钙化11例,显示软组织肿块8例;CT显示钙化和骨化15例,显示软组织肿块13例。结论软骨肉瘤的X线平片和CT表现呈多样性,但有一定的特征性,CT在显示肿瘤骨化、钙化和软组织肿块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及X线平片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及胸椎X线平片表现。结果生理曲度改变,椎体侧摆及侧弯共84例;脊柱不稳13例;胸椎棘突旋转偏歪13例;椎间隙变窄28例;椎体及小关节退变19例。结论X线平片检查是一种简便、直观的方法,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临床正确诊疗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骨盆创伤的CT检查(附50例CT与X线平片检查对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急性骨盆损伤的CT征象,评价CT在骨盆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方法50例骨盆损伤的患者进行X线、薄层CT检查,分析CT检查征象,并与X线平片对照。结果50例中CT发现骨盆各骨骨折157处,X线显示骨折113处,X线平片及CT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8·72,P<0·01);CT发现关节脱位27处,X线显示脱位16处,X线平片及CT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9·09,P<0·01)。X线平片中有3处阳性征象CT检查未能显示。结论CT检查在显示骨、关节的骨折、脱位,盆腔脏器及软组织的损伤,判断骨盆骨折的严重程度等方面优于X线平片,并适合多发伤及危重患者同时进行多项检查时应用,为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一种快速、准确的放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测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发缺血坏死不愈合的影像学表现。方法45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并发缺血坏死不愈合病例,20例经X线平片和CT检查,24例仅摄X线片,1例仅作CT检查,对所有X线平片及CT影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4例49个椎体的X线平片测量,最大压缩比(病变椎体最薄部位厚度与相邻椎体对应部位厚度均值之比) 为24. 2% ±7. 0%,楔变比为39. 1% ±8. 7%,所有病变椎体的最大压缩比均少于1/3。根据病变椎体X线平片是否见到椎体 “真空现象”,49个椎骨分为两个类型:(1)吸收压缩型,21例25个椎体,主要表现为椎体明显吸收压缩,密度不均匀;(2)假关节不愈合型,24例24个椎体,主要表现为椎体内存在裂隙,骨折不愈合,椎体两部分间有假关节形成。21例经CT扫描患者, 共26个椎体内见到该病变的所谓特征表现“真空现象”,气体多位于椎体裂隙内,其中的11个椎体在X线平片未见明显气体。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发缺血坏死和骨折不愈合,除了椎体内“真空征象”以外,有多项影像学表现对该病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髋臼骨折三种影像学检查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彤 《实用骨科杂志》2003,9(4):381-381
临床上髋臼骨折或骨折伴髋脱位的病例较常见 ,无论是保守治疗 ,还是手术治疗 ,影响学检查提供的骨折类型和形态对治疗都是至关重要的 ,以往认为 X线平片是髋臼骨折的重要和首要的检查方法 ,CT、MRI可作为补充方法。但随着CT等影像诊断学的发展 ,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日趋受到重视 ,在髋臼骨折方面较传统的 X线检查能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治疗依据。本文就髋臼骨折在临床上的类别及其影像学的各自表现加以分析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红 CT扫描和 X线平片检查及 MRI检查髋臼骨折患者 35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8例 ,年龄 7~…  相似文献   

17.
MRI在诊断颈椎损伤中的一项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MRI诊断颈椎损伤 ,发现其不能反映出Hangman骨折。方法 :对三年来 1 1 6例颈椎损伤病例进行了X线平片和MRI对比分析、部分病例MRIC2 区局部轴位薄层无间隔扫描。结果 :1 1 6例颈椎损伤病例 ,X线平片全部明确诊断 ,MRI在检查 1 2例Hangman骨折中 ,不能获得直接征象 ,占 1 0 .34 %。结论 :Hangman骨折的诊断确立与否 ,不能仅依赖MRI来完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糖尿病患者跟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其病因。方法 回顾过去7年期间X线平片检查发现具有跟骨骨折的37例糖尿病患者,追踪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 37例患者33例为Ⅰ型糖尿病,4例为Ⅱ型糖尿病。跟骨骨折表现为三种类型:Iowa型骨折(跟骨后部关节外撕脱性骨折并向上移位)18例(第一组);跟骨体中部压缩型骨折11例(第二组);起始于跟骨结节的分裂型或楔型骨折8例(第三组)。20例患者有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其中13例进行过肾移植,并接受长期、大量的类固醇治疗。10例患者在骨折前有为减轻体重负荷的治疗。第三组患者均有慢性穿透性足跟溃疡史。结论 对于足或踝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糖尿病患者,跟骨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应常规摄取X线平片,跟骨骨折的早期治疗可防止骨骼的变形。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DF)患者骰骨病变的MRI及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不同类型的足部病变患者的MRI、X线资料,其中DF组54例,非DF组70例,观察两组患者骰骨信号改变、单纯骨髓水肿、骨髓水肿合并骨折、骰骨与周围骨的关系的MRI、X线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骰骨信号改变、单纯骨髓水肿、骨髓水肿合并骨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F组中,18例(18/54,33.33%)表现为单纯骨髓水肿,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非DF组中,8例(8/70,11.43%)单纯骨髓水肿。DF组中,6例(6/54,11.11%)表现为骨髓水肿合并骨折,骨折T1WI呈线样、模糊低信号影,骨皮质不连续,仅1例骰骨骨折X线平片可见;非DF组中,1例(1/70,1.43%)表现为骨髓水肿合并骨折,X线平片不可见。DF组,1例骰骨骨髓炎,3例骰骨周围关节腔积液,2例合并夏科关节病;非DF组1例可见关节腔积液。结论 DF患者较非DF患者骰骨更易受损,出现骨髓水肿和骨折,结合MR影像特征有利于对DF患者骰骨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创伤后骨溶解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创伤后骨溶解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自1986年6月~2001年6月,共收治创伤后骨溶解症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6~57岁,平均28.8岁。受伤原因:摔伤3例,车祸伤2例,运动性损伤1例。受伤部位位于坐、耻骨3例,锁骨远端3例。X线片显示骨溶解距受伤的时间分别为1个月3例,1.5个月1例,3个月1例,1例运动性损伤者确切时问不详。受伤时X线检查发现坐、耻骨骨折2例,肩锁关节Ⅰ度脱位1例,其余3例未见明显的骨折、脱位。分别对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学表现以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例发生于急性创伤后,1例发生于运动性损伤后,症状均以局部疼痛为主,部位集中于坐、耻骨及锁骨远端,影像学表现为局部骨溶解,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均能缓解,原骨溶解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重建,但骨重建迟于临床症状的缓解。所有病例病理显示纤维软骨组织增生,滑膜充血、增生,骨坏死,软骨下骨微骨折,破骨细胞活跃,可见骨组织化生和部分纤维化。结论 创伤后骨溶解症与特殊部位急性创伤或运动性损伤关系密切,影像学表现为不规则的骨髓腔内水肿、囊性破坏或大范围的骨溶解吸收。创伤性骨溶解症早期诊断困难,应注意与恶性骨肿瘤相鉴别,其保守治疗效果好,适当使用骨吸收抑制剂能改变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