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性瘫系先天或后天原因致大脑损害而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其中痉挛性瘫痪约占60~70%。以往常规手术治疗方法效果多不确切及巩固,极易复发。本世纪初Foerster用切断脊神经后根的方法解除下肢痉挛但感觉功能亦丧失。70年代,Fasano创用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rhizotomy SPR)治疗痉挛性脑瘫,通过电刺  相似文献   

2.
符继荣  许艳艳 《护理学杂志》2002,17(11):829-830
痉挛性脑瘫占脑瘫总数的三分之二,其功能改善必须经康复训练才能达到,但是痉挛的持续存在使康复训练疗效很局限。解除痉挛、为康复训练创造条件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第一步。我院1998~2001年对11例患儿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为其解除痉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报道SPR术治疗儿童痉挛性脑瘫下肢痉挛的临床经验。方法:1997年6月-1998年4月共收治脑瘫患儿11例,运用SPR手术治疗,术后追踪随访。结果:术后经过2-2.5年随访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痉挛缓解或消失。并发症:肌张力低下,足内翻转为足外翻。结论:SPR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可以缓解下肢肌痉挛,改善下肢步态,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与Ⅱ期矫形手术结合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胫神经肌支切断术治疗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52例痉挛型脑瘫SPR术后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男33例(38足),女19例(26足);年龄6~10岁,平均7.8岁。Ashworsh分级:Ⅲ级34例,Ⅳ级18例;踝阵挛阳性者42例。采用胫神经肌支切断术治疗。结果:随访1~3年,平均2.6年,痉挛步态明显改善,畸形均无复发。根据足部畸形矫正程度及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综合判定:优32例,良14例,差6例。结论:胫神经肌支切断术治疗小儿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治疗痉挛性脑瘫有助于解除痉挛,如何选择切除神经后根的节段和切除比例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解除痉挛,提高疗效及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在探讨之中。自1996年12月~1997年10月共11月个月作者根据各肌群术前肌张力的状况制定相应的神经后根的切除节段和切除比例共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的为15岁,最小的为3岁,平均8.15岁;其中双侧瘫17例,四肢瘫伴强直混合型1例,右偏瘫1例,三肢瘫1例。术前髋屈曲、内收肌、膝屈曲及踝跖屈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髓圆锥部选择性后根切断术(SPR)治疗成人痉挛性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收治的20例成人痉挛性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脊髓圆锥部L_2~S_1SPR治疗,观察切口愈合、下肢痉挛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患者术前髋屈肌、膝屈肌和跖屈肌以及上肢各肌群肌张力的异常增高至末次随访时均有明显改善,髌阵挛、踝阵挛全部消失,流涎和发音不清症状明显好转。结论脊椎圆锥部SPR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短期疗效显著,是成人痉挛性脑瘫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82例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型脑瘫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采用SPR手术治疗82例脑瘫患者,其中男53例,女29例;年龄3~19岁,平均8岁。根据术前判断下肢痉挛的范围并参考痉挛所造成的下肢主要畸形,施行SPR手术。[结果]通过6~60个月的随访观察,所有病例肌张力均较术前下降Ⅰ~Ⅲ级,下肢痉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有效地解除肢体痉挛,改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8.
半椎板显露选择性脊神经后根机械灭活治疗痉挛性脑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减少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的创伤及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12例痉挛性脑瘫患儿,其中痉挛型7例,僵直型3例,混合性2例,痉挛程度Ashworth5级法:Ⅲ级6例,Ⅳ级5例,V级l例。单肢瘫2例.截瘫6例,四肢瘫2例,三肢瘫2例。智力情况基本正常。采用马尾圆锥区半椎板(7例)和保留椎板(5例)的小开窗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非切断性机械灭活阻断治疗痉挛性脑瘫。术后配合采用针对性功能训练的方法,部分肢体严重畸形患儿(4例)行2期肢体矫形术改善和恢复患儿的下肢功能。术后随访15~28个月。结果 术后肌张力情况:1级9例,2级2例,4级1例。肌张力降低率100%。功能明显改善11例(92%)。术后不借助支具恢复独立行走9例,借助支具独立行走2例,行走率为91.7%。其中有9例患儿术后流涎、斜视、语言障碍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 半椎板显露,选择性脊神经机械灭活术也能改善痉挛性脑瘫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其创伤小特点,能够减少SPR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1993~1996年我们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57例,疗效满意,对术后病人肢体肌张力、肌力、反射、躯干和肢体自控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1临床资料本组57例,男39例,女18例;年龄3~38岁,平均108岁;痉挛性脑瘫51例(6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的改良,以期提高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对23例痉挛性脑瘫患者行腰骶段SPR,采用全椎板切下原位同植;6例肢体痉挛较重者同时做选择性脊神经前根切断术(SAR);5例患肢挛缩畸形较重者,选择性神经根切断后,Ⅰ期行矫形于术。结果:23例术后1周内疗效评价:优21例(91%);良2例(9%)。19例得到8个月~3.6年(平均2年)随访,疗效评定优15例(80%);良4例(20%)。结论:SPR术中采用全椎板切下原位回植能维持腰椎稳定性,部分SPR结合Ⅰ期矫形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简称SPR)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的机理以及三项“选择”病例的重要性并明确手术与康复训练的关系。方法:在严格掌握三项“选择”即:病例的选择、脊神经后根节段的选择以及术中电刺激脊神经后根小束切断比例的选择下,对46例痉挛性脑瘫患儿进行SPR手术。结果:下肢痉挛的解除率达98%,经过合理的PT训练,随访半年以上功能及步态改善率达80%,原有流涎6例,斜视5例,上肢肌张力高3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5例合并尿潴留,经过按摩及电针治疗2周恢复,未出现其它并发症。结论:应用SPR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重在“三项选择上”是疗效的保证,由于SPR是针对痉挛机制的治疗,其科学性与可靠性以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矫形手术和其它传统方法。但应当强调掌握三分手术,七分训练的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2.
脑性瘫痪又称Little病,大脑瘫或脑瘫,是大脑神经细胞受损所致,冶疗效果不尽人意。近年来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 for spastic cerebral palsy,SPR)治疗脑瘫痉挛,疗效明显。我院于1999年5月采用SPR手术治疗脑瘫下肢痉挛病人一例,我们对其进行全程护理,使患配合手术治疗,安全度过了手术期,无任何护理并发症出院。现将护理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自 1992~ 1999年 ,我们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瘫 12例 ,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7例、女性 5例 ,年龄 3~ 18岁 ,平均 12岁。四肢瘫 9例、四肢瘫伴痉挛性斜颈 3例 ,偏瘫 3例 ,单侧上肢瘫 1例。均为痉挛性瘫痪 ,其中伴共济失调者 9例、舞蹈徐动型 2例、单纯痉挛型 1例。病因 :脑发育不良 6例 ,出生时窒息缺氧 3例 ,出生后颅内感染 2例 ,脑外伤 1例。病程 3~ 16年不等。手术方法 :我们使用FY85 Ⅱ型脑立体定向仪。病人仰卧 ,于眉间上 11cm ,向患肢对侧旁开 2cm处 ,标一矢状切口线长约 4…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治疗脑瘫均取得较好的疗效[1~5]。作者自1994年2月~1997年4月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脊髓损伤后的肢体痉挛,获得满意疗效。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994年2月~1997年4月采用SPR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结核后期肢体痉挛42例,随访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23~47岁,平均29岁。24例为胸腰椎骨折,伤后均行减压固定术,后期出现单侧肢体痉挛16例(右下肢9例,左下肢7例),双下肢痉挛8例。其中5例爆裂型骨折…  相似文献   

15.
限制性椎板切除术行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体会谭金月孙启刚刘光亮谭宏亮谭宝利王雷自1993年5月以来,作者采用SPR治疗痉挛性脑瘫426例,获得明显的疗效,并对其技术有所改进,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426例,男221例,女205例,年龄2.5~...  相似文献   

16.
SPR手术中椎板后移回植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中维护脊椎后柱结构稳定的新方法。方法在SPR手术中采用椎板后移回植术治疗痉挛性脑瘫46例。结果34例随访6个月~2年4个月,优良率971%。结论椎板后移回植是维护脊椎后柱稳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治疗成人脑瘫手部畸形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痉挛性脑瘫提供一种选择方法。方法:本组总结成人脑瘫6例,男3例,女3例,年龄19-29岁,平均24岁,采用电刺激测定,高等反悔一周围神经切断术,降低上肢肌张力,同时应用肌腱转移术矫正手部畸形。结果:SPN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切口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治疗脑瘫,效果安全,可靠,可达到SPR术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痉挛性脑瘫是脑性瘫痪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既往采用的矫形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疗效均不理想。由Fasano[2]对和Peacock[3]分别创立和改进成型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的问世,为痉挛性脑瘫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途径。国内徐林[4]于1991年报告14例;我们自1995年6月以来共收治9例痉挛性脑瘫患者,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区.l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还大l:岁,最小4岁,均有早产史;其中产时窒息缺氧史例,产钳助产2例.项产1例。采用,Ash一h,BohMSmith肌张力评定标准t到:工7例,ffi.6例,Rr”五例。根据肢体受累程度…  相似文献   

19.
改良手术治疗脑瘫痉挛性双侧下肢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2004年以来对重症脑瘫痉挛性双侧瘫治疗方法进行改进,探索提高其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23例重症脑瘫痉挛性双侧瘫.男14例,女9例;年龄3~12岁,平均5.7岁;主要症状不能独自站立和行走,双下肢肌紧张,家长扶持站立,双下肢呈剪刀步态,双髋、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跖屈,双足马蹄内翻畸形,足尖着地行走.体格检查双髂腰肌、内收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胫前肌、胫后肌、(足母)长屈肌、趾长屈肌部分或多数不同程度肌张力增高.依Ashworth分级,为3~4级.治疗方法对动态性肌痉挛,采用肌内肌腱切断或肌筋膜切断;对静态性肌痉挛行肌腱滑动延长,胫前肌腱劈开外侧1/2移位.然后用自制外固定器矫形固定,保持膝关节伸直,双踝、足中立位,双下肢外展30°,6周后去除外固定康复训练.[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3年,平均2.2年.优良21例,有效2例.[结论]严重脑瘫痉挛性双侧瘫,一期多关节软组织松解,肌力平衡,外固定矫形,术后配合家庭长期康复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腰方肌与腰髂肋肌同为脊柱的侧屈肌.下肢痉挛性脑瘫的病例中,兼有腰方肌、腰髂肋肌痉挛的病例不少见.作者2004年4月~2010年4月收治29例腰方肌腰髂肋肌痉挛型脑瘫,占同期手术治疗痉挛型脑瘫141例的20.6%.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5~33岁,平均年龄13.7岁. 腰方肌、腰髂肋肌痉挛型脑瘫以往研究不多.临床检查表明痉挛的腰方肌、腰髂肋肌不仅对脊柱产生牵扯力,而且对骨盆、下肢都会产生动力和静力的影响,造成躯干肢体的异常姿态和运动功能障碍.因此治疗下肢痉挛型脑瘫时认识腰方肌、腰髂肋肌是否存在痉挛,采用恰当的完善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