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脊髓圆锥受膨出脊膜、增粗变短终丝、骨性纵裂的固定牵拉,脂肪瘤、皮样囊肿等的粘连压迫而缺血缺氧,导致其所支配的大小便失禁、双下肢畸形及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50例阑尾切除术中,应用2%利多卡因15ml加氯胺酮30mg的混合液行单次硬膜外阻滞,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混合液组50例,男32,女18,年龄14~63岁,按ASA分为Ⅰ~Ⅱ级。另随机选用同期条件相似的25例病人行硬外阻滞辅以静注哌异合剂作为对照组。方法选T_(12)~L_1间隙硬膜外穿刺,注入混合液5ml试验量,观察5min后把剩余的混合液10ml注入,在仰卧位下测试平面,观察血压、脉搏及牵拉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次硬膜外阻滞在小儿尿道下裂矫治术中的优越性。方法选择120例行尿道下裂矫治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单次硬膜外组(A组)60例,氯胺酮复合安定、羟丁酸钠(B组)60例。A组先行基础麻醉后再进行单次硬膜外阻滞。B组氯胺酮2 mg/kg、安定0.3 mg/kg、羟丁酸钠60~80 mg/kg,比较两组患儿在切皮时的心率变化和术毕苏醒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A组麻醉前与切皮时的心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在切皮时的心率变化和术毕苏醒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次硬膜外麻醉不增加患儿心率,术毕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复合麻醉,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氯胺酮复合麻醉组,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11例患儿均行神经分离松解术,尽快解除脊髓栓系,松解神经压迫、牵拉。结果术后排便功能除2例患儿临床症状无变化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排尿功能6例无变化,8例有不同程度改善;4例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的有3例感觉功能部分恢复。结论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一旦确诊,应积极采取神经分离松解手术,尽快解除脊髓栓系。尽力恢复其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7.
8.
我院用16号Tuohy穿刺针施行单次穿刺注药硬膜外麻醉(下称单次法)和导管法硬膜外麻醉(下称连续法)各50例,并对其用药量和阻滞范围等方面进行观察对照。资料和方法选择年龄在25~33岁、体重在65~71kg、心肺功能正常的健康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为单次法,B组为连续法。全组病人均选择L_(2~3)间隙为穿刺点,以正中直入法进针,针尖斜口向头端,局麻药用0.5%布比卡因,A 相似文献
9.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寻找简单安全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小儿TCS。方法 :无症状可疑TCS患儿 56例 ,全部行B超及X线检查 ,1 5例患儿同时作了MRI检查。结果 :56例可疑患儿中确诊 51例 (占 91 .1 % ) ,B超检查与手术中所见相似 ,而且B超检查简单、安全。结论 :B超能对可疑TCS患儿早期诊断 ,而且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检查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儿显性脊柱裂与脊髓栓系综合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为探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本文对收治的显性脊柱裂伴有TCS的患儿共27例,从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显性脊柱裂伴有不同程度的足畸形,运动感觉障碍及大小便异常即可诊断为TCS,早期行脊髓栓系松解术是治疗TC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陈绍洋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94,(5)
作者回顾总结三年中记录完整的63例年龄3个月至18岁行胸段硬膜外置管进行镇痛病人的经验。此63例体重3.2~78kg,其中小于1岁的12例,≤5岁的34例。手术均为胸廓或胸内各种手术。除1例术后第2天换敷料时不慎拔出硬膜外导管以外,其余62例的导管均留置48~72h。全组均从T_6~T_(11)穿刺置管,术后胸部X线证实导管前端位于T_3~T_8。硬膜外直管后,先给0.25%丁哌卡因(含1:20万肾上腺素)1~3ml作为试验剂量。术后镇痛注入的初量为0.25%了哌卡因0.2~0.3ml·kg~(-1)(不超过10ml)加芬太尼0.5~1.0μg·kg~(-1),接着持续点滴0.1~0.125%丁哌卡因 相似文献
13.
14.
小儿持续硬膜外阻滞需要特殊器械和技术。最常用药物布比卡因在年长儿最大输注速率为0.4mg·kg-1·h-1,在新生儿为0.2mg·kg-1·h-1。给药方案宜个体化,硬膜外患儿自控镇痛已被成功用于5岁以上患儿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5.
脊髓栓系综合症(TetheredCordSyndrome,TCS)是指由于脊髓受到纵向牵拉而引起的神经损害症候群,包括一系列的病理异常,引起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和尿便功能障碍,常有脊髓低位(低于L1~2间隙)和终丝紧张变粗〔1〕。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神经...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脊髓栓系松解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腰骶部脊髓栓系松解术的麻醉方式及如何增加麻醉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腰骶部脊髓栓系松解术的麻醉处理过程。结果本组84例麻醉,麻醉过程平稳,82例于术后10~30min拔管,2例术毕带管送PICU继续监护,5例拔管后有轻度舌后坠。术毕患儿能覆时苏醒,对循环呼吸功能影响轻微,无麻醉并发症。结论婴幼儿脊髓栓系松解术须在俯卧位下进行。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快速诱导插蕾便于呼吸管理;正确安置手术体位,可预防安置不当所致的循环并发症;加强呼吸和体温监测,提高了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18.
直入法腰椎间孔进路单次硬膜外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孔进路硬膜外阻滞已有文献报道[1],因其穿刺指征不明确,成功率较低。我们通过对腰椎骨标本和尸体解剖的观察,根据椎间孔后界中上部为软组织这一解剖特点,改为直入法腰椎间孔进路单次硬膜外阻滞,1991年10月~1992年8月应用100例,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试验组男73例,女27例,年龄14~71岁,平均34.7±14.8岁。除2例疵修外均为髋关节以下手术。麻醉用药0.5%丁哌卡因60例,1.5%利多卡因40例。对照组为同期同类手术应用传统连续硬膜外阻滞49例,一般资料与试… 相似文献
19.
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年龄小、时间短,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生理、药理特点,使得其麻醉存在一定的操作和管理困难.我们采用氯胺酮肌注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的麻醉方法.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小儿单次法硬膜外麻醉应用0.5%罗哌卡因溶液的麻醉效果,报告如下。选择下腹和下肢手术患儿3l例,ASA Ⅰ-Ⅱ级,年龄4-14岁,体重12-52kg,男20例,女11例,其中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13例,慢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1例,择期腹股沟斜疝修补术8例,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9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