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本文研究哌唑嗪,氨酰心安、普鲁卡因胺,氯卡胺、维拉帕米、利多卡因和胺碘酮对大白鼠复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注哌唑嗪0.2mg/kg、氯卡胺5mg/kg、维拉帕米0.5mg/kg、利多卡因5mg/kg、胺碘酮50mg/kg 均能显著降低复灌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及室顺的发生率,普鲁卡因胺50mg/kg、氨酰心安5mg/kg 也能缩短复灌性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及降低室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观察用心得安(21例)、哌唑嗪(12例)和硝苯吡啶(18例)分组治疗高血压病治疗前后病人血脂水平及脂酶活性的变化表明:心得安可升高 TG、TC 及 LDL-C 水平,降低 HDL-C/TC 比值,抑制 LPL 活性;哌唑嗪升高 HDL-C水平及 HDL-C/TC 比值,降低 TG、TC 和 LDL-C 水平同时,增强 LPL 和H-TGL 活性;硝苯吡啶降低 TG、TC 和 LDL-C 水平。提示:长期应用利尿剂与心得安等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病不恰当,而哌唑嗪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病或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应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记录心脏左室压(LVP).左室压变化速率(±dp/dt),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和动脉压(BP),来研究氯丙嗪与维拉帕米合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结果:小剂量氯丙嗪与维拉帕米合用可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其作用优于单用同等剂量氯丙嗪或维拉帕米,与两药大剂量单用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硫化氢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组)仅开胸并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不阻断血流15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阻断30 min,再灌注120 min;硫化氢预处理组(H组)予以静脉注射硫化氢钠0.05 mg/kg,给药后24h同IR组处理;硫化氢预处理+线粒体KATP通道阻断剂(5-羟葵酸,5-HD)组(D组)缺血前15 min静脉注射5-HD 5 mg/kg,其它同H组处理.再灌注结束后抽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测心梗面积,免疫印迹法测心肌S-腺苷蛋氨酸合成酶( 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SAM-s)的表达.结果:心肌梗死面积与IR组(38.27%±5.64%)比,H组(25.40%±3.54%)减小(P<0.05),D组(40.53%±5.24%)无明显差异(P>0.05).心肌SAM-s表达与S组比,IR组、H组和D组均升高(P<0.05);与IR组比,H组降低(P<0.05),D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IR组比,H组血清SOD的活性含量增高、MDA的降低(P<0.05),D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硫化氢预处理对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SAM-s表达,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硫酸腺嘌呤预处理对大鼠心肌IRI心律失常及血液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心肌IRI模型。将32只Wister雄性大鼠随机配对分为A、B、C、D组,观测各组动物的心律失常发生率、ASI和血清SoD活性及MDA含量作为评价硫酸腺嘌呤预处理效应的指标。结果与I/R组相比,D组具有C组同样的效应,均能显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和ASI,能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硫酸腺嘌呤预处理对心肌IRI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肝复康主要用于急、慢性肝炎,其临床疗效较好。为验证其疗效,探讨其药理作用机制,我们将肝复康对药物所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1材料1.1实验动物 小鼠:昆明种,河南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1.2药品与试剂 肝复康胶囊,批号:981009;乙肝宁冲剂:长沙九芝堂制药厂生产,批号:980918。四氯化碳,郑州化学试剂二厂生产,批号:970412;扑热息痛(片),河南省南阳化学制药厂生产,批号:961123。2实验方法与结果2.1对灌服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取小鼠5…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传统降血脂药物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or)对SD大鼠缺血/复灌(I/R)诱导的心肌电生理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释放复制局部缺血/复灌模型,测定Ator对心肌缺血/复灌前后的心室电生理学参数:舒张期兴奋阈(DET),有效不应期(ERP)和室颤阈(VFT)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浓度Ator明显延长离体大鼠心脏的ERP,低、中、高浓度Ator均明显抑制了缺血/复灌诱导的DET、ERP和VFT的下降,而L-NAME取消了这些由Ator介导的心肌电生理学效应.结论:阿托伐他汀减轻了缺血/复灌引起的心肌电生理改变,其机制可能与激活一氧化氮通路,延长ERP、提高DET和VFT以增强心肌电生理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10只正常成年 S-D 大鼠,静脉注射实验性大剂量 DPH(45mg/kg)后,15和180min 取中脑下丘神经组织和静脉血进行血清药物浓度检测和形态学观察。电镜观察发现给药15min 时突触前活性区内的突触小泡明显增多,血清 DPH 浓度为78.11±10.03μ8/ml;给药180min 时突触小泡较15min 为少,但较正常大鼠多,伴有突触后区肿胀和线粒体轻度变化,此时血清 DPH 浓度为20.98±4.12μg/ml。经计量分析,正常组、15min 组和180min 组 N_A 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 DPH 作用于突触前活性区,提高突触前膜稳定性,阻抑兴奋性介质的释放。 相似文献
11.
阿魏酸钠对大白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魏酸钠800mg/kg 灌胃15d,然后进行结扎大白鼠左枝冠状动物45min.解除结扎恢复血流灌注60min,复制大自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该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阿魏酸钠明显提高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心肌丙二醛含量和减少心肌细胞的肌酸磷酸激酶释放,(Creatine phosphokinase,CPK),减轻再灌注导致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提示,阿魏酸钠对大白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理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当归素每天800 mg/kg 灌胃15 d,然后结扎大白鼠冠状动脉45 min,解除结扎恢复血流灌注60 min,复制大白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该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当归素明显降低膜 Ca~(2+)-ATP 酶活性、游离脂肪酸、磷脂/胆固醇比值、改善线粒体膜流动性,抑制过氧化物的损伤。提示当归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膜脂保护效应。其机理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4-(3-硝基-苯基)1,4-二氢-2,6-二亚基-3,5-吡啶二羧酸3-甲基酯,5-[2-(1,6-0-失水-3,4-0-异亚丙基D-吡喃半乳糖)]酯(即BN3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结果:BN3C2.5μg/kg、5μg/kg、10μg/kg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防止室颤的发生;减少心肌丙二醛含量,提高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血中肌酸激酶活性,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结论:BN3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85mg/kg×2次,间隔24h)后,与对照组相比,血浆前激肽释放酶(PK)在首次注射后4h 即开始显著降低,24及48h 更低(P<0.05,<0.01);血浆 Fbg 在4、24及48h 呈进行性增高(P<0.01);血浆 AT-Ⅲ在4h 有下降趋势,24h 显著降低(P<0.01),48h恢复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在4h 显著延长(P<0.05),24及48h 转为显著缩短(P<0.01);凝血酶时间(TT)在4,24及48h 均表现为显著缩短(P<0.05);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4h 有延长趋势,24h 显著缩短(P<0.01),48h 基本恢复正常.在24h 时,AT-Ⅲ与 PK 呈正直线性相关(γ=0.585,π=9),SGOT 和Ⅱ导联 ECG J/R 比值均与 PK 呈负直线性相关(γ分别为-0.604和-0.776,π=9).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4及24h 大鼠心肌毛细血管内有血栓存在.提示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早期(4h 前)已有明显的凝血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血浆持续性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这些变化可能是其心肌缺血发生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急性高胆固醇血症(急性 HCA)能增强家兔急性心肌梗塞(AMI)再灌注后血液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聚集率和活性率,加重前列腺环素(PGI_2)和血栓素 A_2(TxA_2)平衡紊乱和增加 PMN在缺血心肌的聚集、浸润,从而加重 AMI 再灌注损伤及功能障碍。应用布洛芬抑制 PMN 功能,调节PGI_2和 TxA_2平衡,减少 PMN 在缺血心肌聚集、浸润,可显著减轻急性 HCA 家兔 AMI 再灌注损伤和改善心功能。提示急性 HCA 时,PMN 是加重家兔 AMI 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柿叶黄酮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柿叶黄酮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离体大鼠心脏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停灌30min再灌3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柿叶黄酮各组对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活性以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柿叶黄酮高、中剂量均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功能损伤,减少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的释放和心肌组织丙二醛的产生,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P〈0.01或P〈0.05)。结论柿叶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抗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刺五加苷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刺五加苷预适应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明确相应量效关系.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C组)为单纯缺血再灌注组,P1、P2、P3、P4组给予不同剂量浓度(30 mg/kg、40 mg/kg、60 mg/kg和80 mg/kg)刺五加苷预适应.采用Langendorffl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各组均平衡灌流15 min后全心停灌25 min,再灌注30 min.P1、P2、P3、P4组在缺血再灌注前分别用含相应浓度刺五加苷的K-H灌注液灌注10 min.记录各组心功能和冠脉流量的动态变化,并对再灌注期间的心律失常进行评分.结果 平衡末5组大鼠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舒张压(LV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o/dt max)、左室舒张末压最大下降速率(-do/dt max)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30 min后,5组LVDP、+do/dt max、-do/dt max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2、P3组与C组LVDP、+dp/dt maxx、-do/dt max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大鼠再灌注后各时点(5、10、15、20、30 min)冠脉流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2、P3组与C组各时点冠脉流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组大鼠心律失常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P3组与C组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刺五加苷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能产生预适应样保护作用--改善心功能、增加冠脉流量和抗心律失常.刺五加苷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呈量效关系,其中40 mg/kg和60 mg/kg优于30 mg/kg和80 mg/k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