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眩晕症是身体对空间定位障碍所产生的一种位置性或运动性错觉,引起眩晕的原因种类较多,涉及疾病种类也较多,主要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两种。真性眩晕是由前庭系统病变引起,有明显的自身或外物旋转感;假性眩晕则多属功能性病变,其可能为内分泌代谢障碍、脑供血不足、心脑血管疾病等因素所导致。眩晕症易发人群为中老年人,发病率约为  相似文献   

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ibro-basilar artery insufficiency,VBI)眩晕是中老年人的临床常见疾病,所谓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动摇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一般无意识障碍。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亦可由其他系统或全身性疾病而引起。中医认为,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相似文献   

3.
眩晕症的头颅多普勒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晕是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 ,其中最常见和最有代表性的症状是眩晕。前庭系统病变所引起的眩晕称为周围性眩晕 (耳性眩晕 ) ;前庭神经颅内段及其纤维联系、小脑、大脑等的病变所引起的眩晕称为中枢性眩晕 (脑性眩晕 )。除此之外尚有躯体疾病如心血管病变、眼部疾患、头部外伤、神经官能症等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 ,其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同 ,经颅多普勒 ( TCD)表现形式也不相同。现将 2 0 0 1年 1 1月份所检测的眩晕病例的 TCD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情况 本组 99例 ,男 40例 ,女 5 9…  相似文献   

4.
眩晕是指身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的一种运动错觉。根据病变的解剖部位,结合病因,眩晕一为前庭系统性眩晕,亦称真性眩晕,表现为运动性错觉的眩晕,例如觉得旋转、摇晃、移动感;二为非前庭系统性眩晕,亦称头晕、假性眩晕,患者感到头重脚轻、眼花,但无外境或自身在旋转的运动性错觉。由某些眼疾病引起的眩晕称为眼源性眩晕,属于非前庭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可以是生理现象如注视快速运动的物体、高处站立向下俯视等。  相似文献   

5.
眩晕是指身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的一种运动错觉.根据病变的解剖部位,结合病因,眩晕一为前庭系统性眩晕,亦称真性眩晕,表现为运动性错觉的眩晕,例如觉得旋转、摇晃、移动感;二为非前庭系统性眩晕,亦称头晕、假性眩晕,患者感到头重脚轻、眼花,但无外境或自身在旋转的运动性错觉.由某些眼疾病引起的眩晕称为眼源性眩晕,属于非前庭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可以是生理现象如注视快速运动的物体、高处站立向下俯视等.与眼源性眩晕有关的眼部疾病:如眼外肌麻痹,往往伴有复视、屈光不正(散光)、视网膜黄斑病变等.  相似文献   

6.
眩晕(Veftigo)是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是一种运动幻觉。患者感觉外界物体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根据文献资料显示,人群中眩晕的患病率为5‰,在神经内科门诊以眩晕为主诉而就诊者占5%~10%,在耳鼻喉科门诊者占7%。眩晕为临床常见症状,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眼球震颤、指物偏向、倾倒、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及脉搏、血压的改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眩晕的常见疾病眩晕系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包括末梢器、前庭神经及其中枢)引起,常见的疾病如下:①耳源性眩晕Meniere病、壶腹嵴顶结石病、前庭神经元炎等。②脑血…  相似文献   

7.
眩晕是神经内科及耳鼻喉科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发作时多数患者感觉周围事物在旋转,少数患者出现视物摆动或摇晃(他动感眩晕);也可有自身在一定平面上转动、倾倒、沉浮或摇晃(自动感眩晕).分为前庭性眩晕和非前庭性眩晕.因病变的部位不同,前庭性眩晕又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随着神经电生理诊断技术的提高,脑干诱发电位(BAEP)已经成为诊断眩晕的重要手段.本组选取2006-2011年我科门诊及住院的前庭性眩晕患者60例进行了BAEP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前庭性眩晕是指由于空间定向发生障碍,人体与环境的空间关系发生错觉,形成一种与实际并不存在的自身或环境的运动幻觉。前庭性眩晕是常见的疾病,多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但只能减低前庭神经代偿功能,不利于前庭功能的最终恢复。而前庭功能的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对眩晕的耐受能力和生活质量。本文就康复训练方法和机制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9.
眩晕(Vertigo)和头晕(dizziness)在病人主诉症状时常混用。实际有很大差别。眩晕(Vertigo)是“一种幻觉的运动”。病人感觉自己在转动、或感觉其周围物件在转动,其实并没有那样的运动。头晕(dizziness)是无运动感觉,只是头晕目眩、头重脚轻,混乱迷糊要昏倒的感觉。有运动感的眩晕是前庭系统器官(半规管、椭圆囊、前庭神经和前庭核)的疾病所致,称前庭性眩晕(Vestibular vertigo),又称旋转性眩晕(rotationalvertigo)属真性眩晕。无运动感的为非旋转性眩晕(nonrotational dizziness),不是前庭系统疾病,而是其他器官系统疾病所引起。  相似文献   

10.
眩晕是一症状,临床上发生的原因颇多,但概括起来多为风、火、痰、瘀、虚5种。风、火、痰、瘀之邪上犯清窍而发眩晕,多为实证。气血亏虚,脑失荣养而发生的眩晕,则为虚证。临床上把眩晕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2类。(1)前庭系统性眩晕:主要是静-动系统病变所引起,表现为运动觉的眩晕。如感旋转,摇晃或移动,根据病变部位分为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前者是指由内耳迷路至前庭神经核(不包括前庭神经核)的病变所引起,后者为前庭神经核至传入中枢之间的病变所引起的眩晕。其鉴  相似文献   

11.
眩晕     
<正> 眩晕俗称头晕,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自觉平衡感觉障碍或身体在空间的定向感觉障碍。其临床表现为:(1)自觉周围景物旋转和摇晃感。(2)自身旋转和摇动感。(3)双下肢行动不稳。眩晕据其发病的机理和性质可分两大类:一、假性眩晕(或叫脑性眩晕),可由神经官能症、贫血、高血压、发烧、尿毒症、药物中毒等引起,仅有头晕或站立不稳感觉。二、真性头晕,由前庭神经或内耳迷路病变引起,有自身旋转或周围景物旋转的感觉,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一、发病机制 (一)解剖和生理 1.前庭、小脑、大脑等:内耳迷路的神  相似文献   

12.
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 ,是患者对位向主观体现错误。依照其发病机理和性质 ,可分为“假性眩晕”和“真性眩晕”。假性眩晕 ,多由于平衡三联的大脑皮层中枢或全身性疾病影响到这些皮质中枢造成。而真性眩晕 ,是由于平衡三联的病损造成 ,有明显的旋转感 ,或身体运动感。前庭系统为人体辨别方向的主要结构 ,因此该系统的病变是产生眩晕的主要原因。常见的病因有 :美尼尔氏征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前庭神经发炎 ,药物中毒性、头部外伤性眩晕等。临床以美尼尔氏征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较常见。另外 ,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炎症或脑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3.
眩晕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机体对自身平衡觉和空间位象觉的自我感知错误,感受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如旋转、升降和倾斜等,按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将眩晕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系统性眩晕由前庭系统病变引起,临床可分为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治疗眩晕的方法很多,我们从2004年2月开始使用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前庭系统性眩晕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惠华 《华夏医学》2000,13(4):537-537
眩晕(Vertigo)是人体对空间定向的一种运动错觉,专指自觉的平衡障碍或自身空间的定向障碍,是自身或外物的运动性错觉,主要症状是视物旋转、浮沉或自身摇摆感,常伴有眼球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耳鸣等症状[1]。眩晕仅是一种临床症状,可由不同解剖部位的不同病因所引起,临床所说的眩晕为前庭性眩晕,包括周围性及中枢性,具体病因可有梅埃病、迷路病变、酒精中毒、晕动病、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高血压病等[2]。我科1996年2月至1999年6月以来,用黑龙江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眩晕,取…  相似文献   

15.
视觉、前庭觉和本体感觉协同作用共同维系人体平衡.在眩晕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前庭检查不仅包括前庭功能的测试,还应该包括神经反射通路的定位检查以及眩晕疾病的诊断检查.前庭检查需要通过结合病史及体检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受损耳侧别,病变具体部位如耳蜗、前庭(球囊、椭圆囊、半规管)、前庭神经(前庭上神经、前庭下神经)、中枢(前庭神经核、小脑等结构)以及与疾病损害相关的神经通路的相关信息.当一些眩晕疾病病情复杂,临床症状不典型或合并多种相关疾病时,前庭检查的应用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眩晕按病变部位和发病原因分为前庭性和非前庭性,前庭神经核及以上病变为前庭中枢性眩晕,前庭神经核以下病变为前庭外周性眩晕;颈性、眼性、精神性眩晕和内科疾病所致眩晕为非前庭性。住空军总医院歼击机飞行员资料显示,前庭性眩晕排在总住院疾病谱第8位、停飞疾病谱第6位嘲及耳鼻喉科住院疾病谱第2位,  相似文献   

17.
颈性眩晕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性眩晕是因颈椎骨质病变、颈肌病变、颈壁神经根炎或神经炎等 ,在椎动脉本身病变基础上 ,当头旋转或过伸时引起椎动脉受压 ,致前庭神经核区供血不足 ;或颈部病变使颈部及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 ;或兼有血管及神经两种因素 ,影响到前庭神经核区及前庭终器而产生症状。诊断时依据有头位性或变位性眩晕 ,颈部病变可借助放射超声诊断。笔者于 1996~ 2 0 0 2年采用中药分期辨证治疗该病 5 6例 ,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5 6例患者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眩晕的中医诊断 [1 ]。其中门诊病例 32例 ,住院病…  相似文献   

18.
眩晕是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多由前庭系统及小脑功能障碍所致。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症状,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老年人眩晕主要与心脑血管病、感觉神经病变、精神状态和多种药物治疗有关。在老年人脑血管病和颈部疾病如颈椎病、颈动脉狭窄等是引起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其合理有效的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我院近年来对7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症患者的治疗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引起眩晕的原因很广泛,大致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2种。外周性眩晕是因迷路或前庭神经受损引起,主要疾病有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前庭神经元炎、突发性聋伴眩晕、迟发性膜迷路积水及听神经瘤等,临床诊断多依赖于患者的叙述和医生的问诊等主观资料,缺乏相应的客观证据。作者试从前庭功能上对外周性眩晕患者进行检查,探讨不同外周性眩晕患者视频眼动图(video-oculography,VOG)的特点。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年8月到201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门诊就诊的120名外周性  相似文献   

20.
<正>几乎所有患者一旦发生眩晕都归结为"头晕、头昏",相当一部分人以急诊就诊于神经内科,殊不知不同症状往往由不同病因引起,治疗也就大相径庭。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静介绍说,眩晕指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感,是一种运动幻觉;头晕则指自身不稳感,两者可为同一疾病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头晕、眩晕病因复杂,小脑或脑干梗死、出血、肿瘤、炎症等,耳部疾患导致眩晕,如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