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古今奔豚气病脉证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及汉之前“奔豚”发端主要有4种,即沉厥奔豚、奔豚疝气、肾积奔豚和奔豚气病,这4种“奔豚”既可以是器质性疾病,又可以是功能性疾病.其病因病机包括肾虚、气滞血瘀、阳虚、水饮内动、肝气郁结等数种.治疗方面未有涉及.汉之后“奔豚”在先贤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临床表现方面强调与情志相关,病因病机方面提出“奔豚”可涉及五脏六腑及经络各端,治疗方面则以疏肝解郁、化痰瘀及温阳最为多见.近现代“奔豚”虽分类趋于简化,但辨证分型及用药却愈趋复杂,几乎各类中药、各种方剂(剂型)均可治疗奔豚.并且,随着现代医学的普及,临床上奔豚可广泛见于各类现代医学疾病.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病机关键是邪正交争中的正伤与邪侵。本文拟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机 ,作一粗浅的探讨 ,敬请同道斧正。1 正 伤正伤指人体的正气亏虚及血瘀、气滞、浊凝等 ,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内在因素。1 .1 正虚 (气血阴阳 ) 正气的范围十分广泛 ,包括卫气护卫肌肤和驱邪外出的能力、脾胃滋养全身的功能、肾中精气调节全身阴阳的能力、经络系统调节机能平衡的生理功能等 ,均属正气的范畴。正气虚弱 ,则机体防御能力下降 ,其抗病能力、康复能力减弱 ,且不能及时削弱、中止邪气的致病作用 ,无力驱邪外出 ,因而机体受到的病理损…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 ;RA )是一种病因未明 ,以关节炎症为主的慢性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 ,RA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虚实夹杂为主要表现的虚损性疾病[1] ,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症状、治疗方法、预后等均有阐述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内经》不仅是春秋战国时期具有里程碑性的医学典籍 ,而且为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内的痹病类疾病奠定了基本理论基础 ,并单列了两篇有关的“痹证”专论 (《痹论》、《周痹》)。最早提出了风寒湿邪与机体“外内…  相似文献   

4.
5.
本文运用中医理论对劳淋的病机、证治进行了论述。劳淋的病机以肾气不足为本,膀胱湿热为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在发作期以膀胱湿热为主,兼肾气不足,邪少虚多,在缓解期以肾气不足为主,兼余邪,邪少虚多。肾虚为劳淋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及变证之源。应当把发作期与缓解期联系起来认识,看成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阶段,而尤其应重视缓解期的病理变化。劳淋的治疗原则以扶正怯邪为主,发作期以清热利湿,解毒通淋为主,略投补肾之品,缓解期以益气补肾为法,少加清利之品。  相似文献   

6.
周雨龙  司廷林 《中医学报》2022,37(4):723-727
奔豚气病位在肾,气之源头为肾间动气,任冲二脉为气之通路,其根本病机为肾阳虚损,水饮作为关键病理因素贯穿疾病始终.阴证奔豚即肾积奔豚,因肾中寒水留积,致动气沿任脉上冲形成,此属虚寒证;阳证奔豚因寒水郁遏相火,相火妄动,则动气经冲脉上逆,致奔豚气发作,实为虚热证.《金匮要略》以三方治疗奔豚气,侧重不同:桂枝加桂汤温肾、苓桂...  相似文献   

7.
8.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笔者对97例类风关患者进行了病因调查及临床分析,发现内伤杂病为诱因而发病的人数远大于外感风寒湿为诱因的发病人数。文中论述了脏腑功能失调、内生湿浊以及痰瘀等因素在本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认为瘀血可以致痹,指出了湿邪胶着,痰瘀凝结是本病的病理关键。  相似文献   

9.
肿胀病见于清代林佩琴所著《类证治裁》。肿是指与病理因素水湿有关的疾病。胀指与病理因素气滞相关的疾病。肿与胀之间常常互有关联,所谓胀不必兼肿,肿则或兼胀,亦有肿胀并至者。肿胀病属于内科疑难杂病,治疗有一定难度,笔者就本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0.
奔豚一词首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次见于《伤寒杂病论》,又名贲豚、奔豚气。自古迄今,医家对奔豚病的病因及其治疗用药争议较多。余无言认为惊恐、"针处被寒"仅是奔豚病因之一,其本质是体内正气与寒邪相争所致;桂枝加桂汤即桂枝汤原方加肉桂,并证之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核心病机及主要中医证型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近期诊治的46例胶质瘤住院患者分别于手术前、后进行中医辨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舌象、脉象及中医证型,对四诊信息进行总结归纳分析,观察胶质瘤手术前后中医证候的不同及变化规律。结果:手术前最主要症状为头痛17例(37%)和癫痫18例(39%),舌象以舌紫红苔薄为主,脉象以细弦数为主,证候以阴虚生风10例(22%)、气滞血瘀10例(22%)、气阴不足6例(13%)为主;手术后最主要症状为乏力气短、眩晕头痛、口干口苦、纳呆呕恶、失眠健忘,舌象以舌淡紫胖大有齿痕苔白滑为主,脉象以细濡数为主,证候以心脾两虚12例(26%)、气阴不足11例(24%)、肝肾阴虚10例(22%)为主。结论:胶质瘤病位在脑,与肝、心、脾的功能有关,术前核心病机为肝阴血不足,化风挟瘀壅脑;术后核心病机为心脾两虚,水饮瘀血内阻。  相似文献   

12.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统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笔者根据本人多年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提出本病的发生与中医脾虚理论关系的甚为密切,认为脾虚致气血不足,脾虚致营卫不和,脾虚致肝肾失调,脾虚致阴阳失调,脾虚则生内痰均可导致痹病,因此,脾虚是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温病热瘀证的病机及分期证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病热瘀证是指在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既有热毒炽盛又见血行瘀滞的一类急性发热性疾病,是温病学中一个独特证型,即热邪入侵体内,煎熬阴津血液,导致血液粘稠而成瘀血。热邪和瘀血相互交织,热瘀阻于脏腑经络,引起相关脏腑的病变,最终可致热瘀气脱,正气耗竭而死亡,而热毒和血瘀是整个热瘀证病变过程中始终贯穿的基本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使用虫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要旨。[方法]通过查阅并梳理虫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资料,整理出相关理论基础、临床使用关键点及使用注意事项,并列举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病机复杂,属于中医痹病范畴,且痹病必挟瘀,瘀既是主要的发病因素,又作为主要的病理因素贯穿于疾病始终。虫类药长于治风,有搜风通络、解毒止痛之功,其效宏力专,可用于治疗痹病、历节。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无论病程新久,皆可使用虫类药,同时要注意抓住主症,随证加减,但使用虫类药时在煎服法和用量上都有注意事项,尤其要注意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或使用虫类药过敏等问题。所举医案患者有10余年类风湿关节炎病史,素体阳虚,又感受寒邪,出现关节疼痛加剧,治以温经通络、蠲痹止痛。根据痹病必挟瘀的原则,处方中用水蛭搜剔络邪、活血祛瘀、推陈致新,同用温经通络等药物,取得较好疗效。[结论]临床上使用虫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抓住主症辨证使用,并掌握注意事项,可增加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a therapy combining disease with syndrome on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belonging to syndrome of damp-heat obstru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stratified blocked randomization method.Forty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orally took Loxoprofen Sodium Tablet and Leifumite Tablet and the other 40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rally took a Chinese medicine for 12 ...  相似文献   

16.
从肺痿、肺痹以及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生理病理、疾病进程和预后等方面入手,在古典医籍文献及现代理论研究的指导下,探病机,识病本,认为在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机演变过程中,肺痹贯穿始终,而肺痿则逐渐形成。治疗上应从肺痹、肺痿两方面论治肺间质纤维化,痿痹兼顾,不可偏废,审时度势,攻补兼施,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7.
从“治未病”思想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治未病"思想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特点,阐述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中"治未病"理论的具体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可有效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或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虚是慢性咳嗽的重要病机之一,而以肺、脾、肾三脏虚为甚。慢性咳嗽可因肾虚动水或肾虚火炎;或因肾虚,冲气上逆干肺;若咳嗽日久未愈,继而伤及肺脾肾,易致气阴两虚,则内生诸邪而干肺。如咳嗽迁延日久,伤及脾胃,可致脾气虚弱,土不生金,肺气失充而咳嗽。故慢性咳嗽在临床辨证治疗时,要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理清其证的具体病机,提高辨证的准确率,才能有效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