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和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Raten Nephelometry)对正常人、各类肝病(AH、FVH、CPH、CAH、LC、HCC)、特别是AFP阴性的肝癌患者的血清进行α1-抗胰蛋白酶含量测定,以探讨α1AT与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联系及其诊断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α1-AG均值显著高于正常值,与其它肝病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若以340 mg/L为肝癌诊断界限,肝癌组达79.54%(35/4 4),其中AFP阴性组达85%(17/20),慢性活动性肝炎占4.34%(1/23),重症肝炎占12.5%(1/8),肝硬化患者占6.06%(2/33),AH、CPH则无一人超过.结论α1AT作为一种肝癌标记物,临床上与AFP结合使用可大大提高肝癌检出率,特别是对AFP阴性肝癌病人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和方法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 (Raten Nephelometry)对正常人、各类肝病 (AH、FVH、CPH、CAH、L C、HCC)、特别是 AFP阴性的肝癌患者的血清进行 α1-抗胰蛋白酶含量测定 ,以探讨 α1- AT与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联系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 α1- AG均值显著高于正常值 ,与其它肝病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 0 1 ) ,若以 3 4 0 mg/L为肝癌诊断界限 ,肝癌组达 79.5 4 %(3 5 /44) ,其中 AFP阴性组达 85 % (1 7/2 0 ) ,慢性活动性肝炎占 4.3 4 % (1 /2 3 ) ,重症肝炎占 1 2 .5 % (1 /8) ,肝硬化患者占 6 .0 6 % (2 /3 3 ) ,AH、CPH则无一人超过。结论  α1- AT作为一种肝癌标记物 ,临床上与AFP结合使用可大大提高肝癌检出率 ,特别是对 AFP阴性肝癌病人的诊断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联合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癌抗原CA50检测对提高原发性肝癌(PHC)检出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7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6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AFP,GGT,ALP和CA50定量检测,各组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GGT,ALP和CA50水平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AFP,GGT,ALP和CA50单项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7.9%,63.6%,55.8%和66.2%,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1) ;AFP与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4.8%,显著高于TM单项检测阳性率(P<0.01).结论 AFP联合GGT,ALP和CA50检测能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对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比色法对121例原发性肝癌,60例正常献血员,66例脐血,23例正常孕妇和141例其它疾病的患者的血清α-L-岩藻糖香酶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脐血、孕妇及肝癌患者血清α-L-岩藻糖鲁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121例肝癌血清中,AFP阳性和阴性者血清α-L-岩藻糖普酶分别有75.86%和76.47%阳性。两者联合应用时阳性率为93.4/。认为α-L-岩藻糖苷酶对原发性肝癌有诊断价值,与AFP联用能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血清甲胎蛋白是诊断原发性肝癌最常用的检测标志物,但仍有30%-40%的肝癌患者血清AFP呈阴性或低浓度,影响了临床的早期诊断。近年来发现的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对多种肿瘤的诊断具有辅助诊断价值。为了更好地协助临床早期发现和诊断原发性肝癌,本文对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TSGF、AFP进行测定,并与42例非癌性肝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血清进行比较,探讨其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显示,AFP与TSGF联合检测能有效地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原发性肝癌(PHC)在中国是第三位常见的肿瘤,肝癌起病隐匿,早期无临床症状,对肝癌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成为早期诊断的手段.方法 对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甲胎蛋白(AFP)、血清铁蛋白(FER)、α-L-岩藻糖苷岩藻糖水解酶(AFU)检测分析,探讨3项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单项及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 AFP、FER、AFU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患者AFP、FER、AFU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68.0%、64.0%、56.0%,AFP、FER联合检测后,检出率明显提高,达84.0%,AFP、FER、AFU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2.0%.结论 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肝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苷酶(AFU)和5'-核苷酸酶(5'-NT)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AFU;用酶法检测5'-NT。结果单项AFP、AFU、5'-NT的血清水平原发性肝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AFP、AFU、5LNT的血清水平原发性肝癌组与肝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AFU、5'-NT等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阳性率达95.2%,显著高于单项AFP阳性率54.2%(P〈0.01)。结论AFP、AFU、5'-NT等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阳性检出率,特别是对单项AFP检测阴性的肝癌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和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α-L-岩藻糖苷酶(AFU)和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及酶显色法对36例原发性肝癌、40例肝炎病人及40例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组进行检验。结果 36例原发性肝癌AFP的检出率为70%,AFU的检出率为72%,两者联合检出率为94%。结论建议临床联合检测AFP和AFU,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健康者、54例PHC患者、32例肝硬化患者、36例肝炎患者、1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16例转移性肝癌患者和30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对其血清AFU水平进行统计,比较各组AFU水平差异。并比较AFU和甲胎蛋白(AFP)在PHC中的特异度与灵敏度。结果 PHC组血清AFU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转移性肝癌组、其他恶性肿瘤组(P0.01)、肝硬化组和肝炎组(P0.05),但低于梗阻性黄疸组(P0.05),其检测的阳性率为77.8%,特异度为80.3%;在54例PHC患者中,AFU的阳性检出率为81.4%,AFP的阳性检出率为70.0%。结论 AFU作为PHC的检测指标具有较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对于PHC的早期筛查和预后评估较AFP有更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联合铁蛋白(SF)、α-L-岩藻糖苷酶(AFU)、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原发性肝癌组患者(124例)、肝硬化组患者(96例)的AFP、SF、AFU、ALP血清含量,比较两组血清标记物水平差异,并分析单项检测AFP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结果原发性肝癌血清AFP、SF、AFU、ALP水平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SF、AFU、ALP单项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8.2%、68.5%、64.7%、29.2%,4项指标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阳性率达94.6%,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AFP、SF、AFU、ALP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肝病患者检测甲胎蛋白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意义。方法:检测200例肝病患者AFP定量并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阳性率79.5%,AFP平均为422.6μg/L。其次急性肝炎13.3%,慢性肝炎19.1%,重型肝炎28.6%,肝炎肝硬化25.0%。AFP的阳性率在原发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各型肝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诊断原发性肝癌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有部分肝癌患者AFP水平不高。相反病毒性肝炎患者可出现一过性AFP增高,亦要警惕误诊。  相似文献   

12.
联合测定AFU,AFP,SA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中兴  李谊刚 《临床荟萃》1998,13(18):854-855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甲胎蛋白(AFP)检测无疑对其诊断具有重大价值,但仍有 30%左右的患者呈阴性或低浓度的阳性.为提高对PHC的检出率,我们应用血清α-L-岩藻糖苷酸(α-L-Fucosidase,AFU)、AFP、唾液酸(SA)等指标进行联合检测,以探讨其对PHC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谷氨酰转肽酶(GGT)、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该院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79例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70例同期该院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纳入研究。检测3组研究对象AFP、AFU、GGT、D-D水平和阳性检出率并进行比较,评估AFP、AFU、GGT、D-D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率。结果肝癌组患者AFP、AFU、GGT、D-D水平、单项检测阳性率、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硬化组也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FP、AFU、GGT、D-D联合检测提高了原发性肝癌检测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P0.05)。结论AFP、AFU、GGT、D-D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γ-谷氨酰转移酶(GGT)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泸州市市妇幼保健院/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80例良性肝病患者,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者,均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AFU、AFP、CEA、GGT联合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AFU、AFP、CEA、GG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肝病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而阴性率显著低于单项检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AFU、AFP、CEA、GGT)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能够提高诊断的阳性率,从而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糖类抗原199(CA199)、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1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恶性肿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血清AFP、AFU、CA199、GP73水平,与50例肝硬化患者(良性对照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对照,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分析AFP、AFU、CA199、GP7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及监控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AFU、CA199、GP73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2)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腹水、肝硬化、复发、转移明显相关(P<0.05);(3)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4)四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分别达到96.00%、93.71%、89.80%,与各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记物AFP、AFU、CA199、GP73联合动态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减少误漏诊,并对判断肿瘤分化程度、复发转移及预后观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联合检测AFP、CEA和CA199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AFP、CEA、CA199联检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均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AFP、CEA、CA199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CEA、CA199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CEA、CA199单独检测时的敏感性分别为67.5%、27.5%和50%,联合检测AFP和CEA或CA199可使检测的敏感性提高到85.0%和90.0%,三者联合检测敏感性达95%,对血清AFP阴性的标本,CA199、CEA敏感性分别为53.8%、23.1%。结论AFP、CEA、CA199联检可以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尤其是AFP阴性的诊断率。同时加强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与甲胎蛋白比值(AFP-L3/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该院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作为原发性肝癌组,良性肝病患者(包括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继发性肝癌等)50例作为良性肝病组.采用德国西门子ADVIA 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AFP-L3水平,采用日本富士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PIVKA-Ⅱ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FP、AFP-L3/AFP、PIVKA-Ⅱ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AFP、AFP-L3/AFP、PIVKA-Ⅱ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单独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64.00%,特异度为48.00%;AFP-L3/AFP单独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4.00%,特异度为90.00%;PIVKA-Ⅱ单独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76.00%,特异度为84.00%;AFP、AFP-L3/AFP、PIVKA-Ⅱ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94.00%,特异度为78.0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P、AFP-L3/AFP、PIVKA-Ⅱ单独检测及三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1、0.843、0.770、0.905.结论 血清AFP、AFP-L3/AFP、PIVKA-Ⅱ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8.
王根芬 《临床医学》2007,27(11):56-57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糖类抗原19-9(CA19-9)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AFU采用速率法检测,AFP、CA19-9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AFP、AFU和CA19-9水平.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AFU和CA19-9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原发性肝癌组联合检测三项指标阳性率(94.9%)高于单侧AFP阳性率(74.4%),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AFP、AFU和CA19-9可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铁蛋白(FER)、甲胎蛋白(AFP)和总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7例,肝硬化患者31例,以及健康对照者30例,运用化学发光方法分别检测FER、AFP水平,运用酶循环法检测TBA水平,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的AFP、FER和TB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联合检测FER、AFP和TB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08%、91.80%、85.70%和88.90%,较以上指标单项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敏感性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140、5.110、7.309,P0.01);(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患者血清AFP水平与FER、TBA呈正相关,有较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623、0.626,P0.05)。结论血清AFP、FER和TBA联合检测能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可以弥补单一检测指标的不足,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早期鉴别诊断及高危人群的筛查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探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及糖类抗原199(CA199)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32例PHC患者、37例肝硬化患者、54例肝炎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AFP、CA125、CA199水平检测,比较4组血清AFP、CA125和CA199水平差异,分析AFP、CA125和CA199在PH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PHC组患者的血清AFP、CA125和CA199显著高于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患者AFP、CA125、CA199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CA125和CA199联合检测对PHC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AFP和CA125、AFP和CA199、CA125和CA199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AFP、CA125及CA199联合检测在PHC诊断中可显著提高PHC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