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2年以来,我们应用顺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髂部褥疮5例和逆行股前外侧皮瓣或肌瓣移植修复膝部或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11例,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顺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和肌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顺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和肌皮瓣修复髂部,大转子部和腹股沟等处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顺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和肌皮瓣修复12例软组织缺损,其中,岛状皮瓣9例,肌皮瓣3例。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除1例岛状皮瓣远端发生尖部坏死经植皮愈合。其余病例术后全部成活。随访1-5年,平均2.5年,供区愈合良好,受区外形,质地及厚薄均较满意。结论 该皮瓣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其血供,具有血运丰富,血管  相似文献   

3.
股前外侧组织瓣临床应用112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目的 总结分析股前外侧组织瓣解剖规律及其在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适应证和应用价值。方法1985年3月-2004年8月,对112例股前外侧组织瓣移植进行临床总结。其中男67例,女45例。年龄5~65岁,平均38.5岁。针对受区不同情况,将股前外侧组织瓣切取分为4类: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78例;吻合血管的游离脂肪筋膜瓣移植22例;带蒂顺行岛状皮瓣移位5例;远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移位7例。对面、颈、肢体、躯干等部位的软组织缺损所致功能障碍或外观缺陷进行修复,并对术后效果和供区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营养股前外侧组织瓣的动脉皮支出现率100%,具有肌间隙皮穿支(33%)和肌皮穿支(67%)两种基本解剖类型。组织瓣源血管均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或横支。皮瓣移植成活107例,成活率达95.6%。术后33例获随访6个月~11年,远期随访效果满意率91%,供区无功能受限。结论股前外侧组织瓣解剖恒定,具有多种突出优点,是修复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材料。尤其是穿支皮瓣形式,可保持受区形态,降低供区损伤,成为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扩大股前外侧逆行皮瓣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游离及岛状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转位移植,修复面部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结果 本组患者13例,3例游离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及10例岛状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肌)瓣成活.结论 应用血管吻合,可以扩大逆行股前外侧皮瓣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改良植皮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吻合血管的远端带有观察岛状皮瓣的股前外侧筋膜瓣移植,成活后改良重塑植皮的方法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创面11例。术后受区在外形功能上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移植一期植皮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比较,具有独特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6.
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移植修复手足创面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股前外侧皮瓣已在临床上应用多年,但吻合血管的远端带有观察岛状皮瓣的股前外侧筋膜瓣移植的使用经验报道相对较少。2000年以来,我们将此筋膜瓣移植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创面11例,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股后侧岛状皮瓣修复大转子、骶部等处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顺行股后侧岛状皮瓣修复大转子软组织缺损4例、骶部2例;逆行股后侧岛状皮瓣修复腘窝部皮肤缺损2例;肌皮瓣修复坐骨结节褥疮4例;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除 1例岛状皮瓣远端发生尖部坏死经植皮愈合外,余病例术后全部成活.随访1~5年,供区愈合良好、受区外形、质地及厚薄均较满意.结论 该皮瓣以臀下动脉股后皮支及股深动脉穿动脉为其血供,解剖恒定,具有血运丰富、血管蒂长和切取容易等优点,适宜修复大转子、骶部坐骨结节及腘窝部等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我院骨科86例次下肢带蒂轴型皮瓣、肌瓣和肌皮瓣转移的临床应用,包括旋髂浅动脉皮瓣6例、臀大肌皮瓣3例、阔筋膜张肌皮瓣2例、股外侧岛状肌瓣6例、各种腓肠肌皮瓣28例、比目鱼肌岛状瓣13例、小腿筋膜皮瓣7例、足背皮瓣6例,足底皮瓣6例,腓骨长肌瓣1例,胫前动脉皮瓣1例、腓动脉皮瓣1例等13种。皮瓣面积最小5×3  相似文献   

9.
逆行岛状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1-3].按照Shieh等[4]的分类,股前外侧皮瓣68%为Ⅰ或Ⅲ型穿支,即穿支来源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肌皮穿支或肌间隔穿支,对以这种类型穿支为蒂可以形成逆行岛状股前外侧皮瓣没有争议.  相似文献   

10.
逆行岛状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1-3].按照Shieh等[4]的分类,股前外侧皮瓣68%为Ⅰ或Ⅲ型穿支,即穿支来源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肌皮穿支或肌间隔穿支,对以这种类型穿支为蒂可以形成逆行岛状股前外侧皮瓣没有争议.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1987年开始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治疗7例肢体软组织缺损,其中6例成功,1例坏死。在皮瓣设计上我们以髂前上棘与股骨外髁间划一连线,以此线为轴,此线中点为皮瓣中央点设计皮瓣,且注意皮瓣的内缘在股直肌外缘之内侧。皮瓣切开后,在皮瓣中央附近可找到1~2支皮动脉。分离股直肌与股外侧肌间隙,找到旋股外侧动脉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桥接旋髂浅动脉蒂组织瓣组合移植修复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的应用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制备血流桥接皮瓣串联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髂骨骨皮瓣、髂骨膜骨瓣或皮瓣修复10例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9例,女1例;年龄21~57岁,平均39.7岁;血流桥接髂骨骨皮瓣7例,髂骨膜骨瓣2例,髂腹股沟皮瓣1例;重建手3例,足4例,小腿3例;平均皮肤缺损面积20 cm×9.7 cm.结果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平均17.8 cm×9.4 cm,髂腹股沟皮瓣平均8.4 cm×4.5 cm,髂骨膜骨瓣平均5.4 cm×2.1 cm×0.8 cm,血管桥平均长10.5 cm.1例髂骨骨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植皮愈合,余皮瓣顺利成活.10例患者均获得6~36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手损伤者平均骨愈合时间3个月,平均臂肩手残疾问卷评分43分;足损伤者平均骨愈合时间4个月,日本外科协会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分平均71.3分;小腿损伤者平均骨愈合时间4.5个月,Puno等评分平均91分.供区瘢痕颜色白、平软,6例大腿瘢痕增宽,2例瘢痕周围有麻木感,3例髂腹股沟区瘢痕增宽.结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桥接旋髂浅动脉蒂组织瓣移植可自由调整组织瓣位置,供区副损伤小,是修复大面积、结构复杂或类型特殊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多叶瓣修复手部多部位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手部多部位软组织缺损15例,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多叶瓣修复,根据手部缺损情况设计股前外侧皮瓣,沿皮瓣穿支血管向远端继续解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考虑好手部各缺损处间距,按需切取分叶穿支皮瓣、阔筋膜瓣、股直肌肌瓣、股外侧肌肌瓣、股中间肌肌瓣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远端肌间隔瓣。形成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主干的一蒂多叶瓣,在肌瓣及阔筋膜瓣上植皮,一次修复手部多部位软组织缺损。 结果 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修复各创面在肌瓣、阔筋膜瓣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远端血管肌间隔上植皮均成活良好,外形无臃肿,植皮处恢复保护性感觉,供区创面愈合好,股四头肌肌力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均正常。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 ~ 20个月,平均8.7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优3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80%。 结论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多叶瓣能一次修复手部多部位软组织缺损,缩短手术时间及疗程,手部功能恢复良好,外形满意,是修复手部多部位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三种类型股前外侧肌(皮)瓣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报道应用外科皮瓣修复腹部、臀部及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三种类型的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进行修复9例。结果9例肌(皮)瓣全部成活,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腹部、臀部及下肢软组织缺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手部多指或多处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皮瓣Ⅰ期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部多指或多处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皮瓣Ⅰ期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对3指掌侧或背侧软组织缺损采用足背三叶皮瓣移植修复24例,3指脱套性缺损采用双侧足背三叶皮瓣移植修复8例,1(2)指脱套加另1(2)指软组织缺损采用足背分叶加足背三叶皮瓣移植修复10例,3指掌侧(背侧)合并手掌(手背)44组织缺损采用足背三叶加踝上形成一蒂四块皮瓣移植修复4例;4指掌侧软组织缺损采用双第2趾孪生趾腹皮瓣移植修复10例、足背三叶皮瓣加小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例,足背三叶皮瓣加大鱼际皮瓣修复2例,4手指掌侧合并手掌软组织缺损采用一侧足背嘏趾腹皮瓣加另一侧足背三叶皮瓣移植修复2例,4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采用足背三叶皮瓣加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5例,双侧足背分叶皮瓣移植修复4例,4手指背侧合并手背软组织缺损采用足背三叶皮瓣加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足背三叶皮瓣加股前外侧分块皮瓣移植修复6例;5手指软组织缺损采用一侧足背分叶皮瓣加另一侧足背三叶皮瓣移植修复2例。结果本组其它皮瓣均顺利成活;但足背三叶皮瓣63例71块,3块一叶坏死,1块二叶坏死;足背三叶加踝上皮瓣形成一蒂多块皮瓣4例,其中1例踝上皮瓣少许坏死,皮瓣坏死区经扩创术后换药植皮愈合。结论最大限度利用不同种类的足部皮瓣加股前外侧分块皮瓣以及手部、前臂的岛状或游离皮瓣做瓦合或联合移植,可Ⅰ期修复手部多指或多处复杂性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