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丘脑弓状核对垂体内分泌功能有调节作用.用谷氨酸-钠选择性破坏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对大白鼠血浆皮质酮浓度及其昼夜节律变化未发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又称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是下丘脑(主要是弓状核)分泌的一种10肽激素,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垂体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素(FSH)的合成和释放。GnRH是Schally等于1971年首次从猪的下丘脑分离获得,同时阐明了其分子结构和进行人工合成。  相似文献   

3.
下丘脑弓状核与脑内有关疼痛和镇痛的结构有着复杂的纤维联系,并与垂体内分泌机能密切相关,脑内β—脂肪激素/β—内啡肽/ACTH神经元系统的胞体亦主要集中于弓状核,这些提示弓状核也有可能参与痛  相似文献   

4.
下丘脑kisspeptin/神经激肽B/强啡肽神经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6):552-555
Kisspeptin/神经激肽B/强啡肽(KNDy)神经元位于动物的下丘脑弓状核和人类的漏斗状核,因其共表达kisspeptin、神经激肽B和强啡肽而被命名为KNDy神经元。KNDy突变可以导致女性生殖内分泌紊乱、生殖障碍性疾病,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KNDy神经元能够调控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在青春期启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释放和生殖内分泌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且KNDy神经元与绝经期潮热有关,有望揭开潮热的源头机制。本文就KNDy神经元的发现及命名,KNDy神经元与HPG轴、GnRH、雌激素的关系,以及其在生殖内分泌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兔下丘脑弓状核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变化,为研究神经体液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结果实验组下丘脑弓状核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体积、数目及积分光密度出现明显改变(P<0.05).结论下丘脑弓状核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前文报道电刺激下丘脑弓状核引起胃内压明显降低,提示弓状核具有抑制胃活动的作用。下丘脑弓状核中有许多肽能神经元,其中包含β—内啡肽能神经元,而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又可以影响胃  相似文献   

7.
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需要神经和体液二者的共同调节。垂体通过释放适量促性腺激素促使卵泡成熟和排卵,通过分泌泌乳素(PRL)导致泌乳。当各种外界因素干扰正常生殖节律时,中枢神经系统又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一、神经内分泌对保性腺激素的调节下丘脑,尤其是弓状核的正中隆起区和视前核区是产生和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亦称保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或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电针刺激对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发放频率的影响。方法: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T1DM大鼠脑片弓状核自发动作电位发放频率;给予糖尿病大鼠"足三里"穴位多次电针刺激后,观察电针对糖尿病大鼠脑片弓状核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发放频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T1DM大鼠弓状核自发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减少;给予外周穴位电针后,T1DM大鼠弓状核自发动作电位频率增加,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缓解。结论:多次穴位电针刺激可调节T1DM大鼠弓状核神经元功能,加大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发放频率,进而缓解T1DM大鼠代谢紊乱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催乳激素(PRL)等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理。 1、下丘脑—垂体的解剖 人类下丘脑能生成Gn-RH。可分为室旁部、内侧部和外侧部3部分。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发现人和灵长类的Gn-RH在内侧基底丘脑下部(MBH)的弓状核和前乳头核,神经纤维伸向正中隆起外侧部。该部位能检出直径约80nM的Gn-RH分泌颗粒,经垂体门脉系统进入垂体前叶。 下丘脑功能除受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长反馈外,还受垂体分泌的LH,FSH等经门脉返流的短反馈而抑制分泌。此外,Gn-RH能“自我”  相似文献   

10.
敖晶晶  贾晓敏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1):1-4,F0003,F0004
目的 探讨睾丸切除对小鼠下丘脑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huntingtin-associated protein 1,HAP1)表达的影响.方法 观察HAP1在主要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神经元的区域分布特点,继而应用免疫印迹技术观察去势对下丘脑HAP1表达的影响,最后选择HAP1水平变化最显著的时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下丘脑视前区及弓状核等部位HAP1免疫反应性变化的区域特征.结果 HAP1在雄性小鼠下丘脑广泛表达,以视前核、视交叉上核、室周核、室旁核、背内侧核、弓状核等部位免疫反应性较强,在隔外侧核、隔内侧核、斜角带核及下丘脑乳头体上核、正中隆起及下丘脑腹内侧核等部位呈低至中等水平表达.HAP1免疫反应产物在神经元胞质和神经毡内呈弥散、均匀分布,并可见强反应的stigmoid小体.下丘脑HAP1水平在睾丸切除后第2-4日显著升高,第7日接近假手术组水平,术后3周显著降低(P<0.01).小鼠睾丸切除后2d,与假手术组比较,HAP1在下丘脑腹内侧视前核及弓状核的免疫反应性增强,而下丘脑膈外侧核及背内侧核等区域HAP1免疫反应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HAP1可能与参与下丘脑视前区弓状核等部位神经元内GnRH的分泌和转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下丘脑弓状核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透射电镜下观察下丘脑弓状核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衰老模型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出现线粒体嵴断裂、粗面内质网脱颗粒、高尔基体扩张等变化;另外,弓状核内的神经毡和部分突触也出现异常改变.结论:D-半乳糖可导致大鼠下丘脑弓状核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这可能是D-半乳糖致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持续游泳运动后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内Fos蛋白的时效性表达规律,探讨弓状核在持续运动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持续运动组(n=25),建立持续游泳运动模型,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运动后即刻(0 h),0.5 h,1 h,2 h,4 h大鼠弓状核内Fos蛋白表达,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和统计学软件进行图像和数据分析. 结果 ①对照组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内Fos阳性神经元极少量散在分布;②与对照组相比,持续游泳运动后即刻1 h内,弓状核F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多(P<0.05),其中即刻即达最大值,0.5 h时Fos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即刻减少(P<0.05),1 h时较0.5 h再次增多(P>0.05).而后在2 h,4 h Fos阳性神经元数目逐渐回落至正常对照水平(P>0.05). 结论 下丘脑弓状核在持续运动后机体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针刺雌性大鼠身体各部位不同穴位对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相关神经元活动的影响,以比较身体各部位不同穴位对这类神经元活动的有效性,为针刺治疗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下丘脑内视前内侧区、弓状核及室旁核区域的GnRH相关神经元放电,以该神经元放电为指标,探察针刺身体不同部位的15个穴位对神经元的激活效应及激活强度的差异。结果针刺15个穴位前后兴奋性神经元放电变化百分率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子宫、关元、带脉、三阴交、耳甲、足三里、下关、关元俞、肾俞、中脘、曲池、合谷、内关、肝俞、膻中;从针刺部位来看有明显变化的是:下腹部、后肢、下背部。针刺对抑制性神经元的影响同兴奋性神经元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针刺能有效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轴的活性,但不同穴位的调节作用不同。穴位的调节作用与其所处部位的神经节段支配密切相关,与生殖器官同节段支配的穴位其激活下丘脑中GnRH相关神经元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4.
电刺激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可产生明显镇痛效应,并使脑内β-内啡肽含量升高,该镇痛效应可被腹腔内注射地塞米松所阻断。摘除垂体亦可使刺激弓状核的镇痛效应基本消失,这时,脑内β-内啡肽含量也不明显升高。结果揭示,刺激弓状核有可能激活垂体β-内啡肽的释放,循垂体门脉系统逆流入脑,从而参与镇痛作用的发挥。这可能是刺激弓状核产生镇痛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下丘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部位,与前脑,边缘系统和脑干有密切的联系。它不仅是植物神经的调节中枢,也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连结点。主要功能为调节垂体的内分泌活动、机体的行为、内脏活动及体内外环境的平衡、摄食与水平衡、体温及免疫功能等。下丘脑通过视上、室旁———垂体束和结节———垂体束调节垂体的分泌功能。组成视上———室旁垂体束的神经纤维来自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处的催产素及血管加压素(VP)神经元。而通过结节———垂体束调节垂体功能的下丘脑肽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CH)…  相似文献   

16.
NPY在雌性大鼠间脑不同脑区的差异性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肽Y(NPY)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在成年雌性大鼠间脑不同脑区的分布。方法采用亲合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集中分布于下丘脑弓状核。NPY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密集分布于丘脑室旁核和下丘脑弓状核、室旁核、室周核等处。实验中见下丘脑弓状核和丘脑室旁核有纤维伸入第三脑室室管膜内。结论NPY的分布呈现出性别差异,NPY可能通过“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发挥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7.
各种紧张性刺激(应激)均可产生镇痛,并伴有ACTH和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本文用谷氨酸一钠(monosdium glutamate,MSG)破坏弓状核神经元,测定血浆皮质酮含量,借以探讨下丘脑弓状核在应激镇痛中  相似文献   

18.
下丘脑弓状核区损毁对雄性大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知初生期注射谷氨酸钠(MSG)可引起大鼠下丘脑弓状核严重损毁。本研究证实,雄性大鼠生后2及4日经腹腔注射MSG(4mg/每g体重),成年后生殖内分泌出现明显改变。体重、垂体和睾丸重下降。血清LH和FSH水平降低。血清和尿中睾丸酮及垂体cAMP趋于下降,而睾丸组织中cAMP含量未见改变。实验结果表明:下丘脑弓状核与LHRH释放有密切关系,是调控生殖内分泌功能的重要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青年和老年期大鼠下丘脑弓状核阿黑皮素原mRNA(POMC 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显示POMCmRNA和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观察杂交信号的强弱及阳性细胞的面积,结果: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下丘脑弓状核及其附近区域POMCmRNA阳性神经元的灰度下降,POMCmRNA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无明显变化,结论:老年期POMCmRNA阳性神经元相应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可能是下丘脑的POMC基因衍生肽表达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生期大鼠皮下注射谷氨酸单钠(MSG),观察对下丘脑內侧基底部神经元的影响?峁砻?MSG可毁损下丘脑弓状核、腹内侧核、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作用,其毒性作用可能随着作用剂量的加大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未见到MSG对下丘脑背内侧核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