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脂质体转染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TNFR2)于喉鳞癌裸鼠模型中,探讨转染的最佳剂量及时间.方法:构建喉鳞癌裸鼠模型,将不同剂量TNFR2于不同时间转染至模型中,利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NFR2的表达.结果:鳞状细胞癌荷瘤裸鼠的瘤组织基本不表达TNFR2.转染TNFR2后,48 h蛋白表达达高峰,主要为细胞膜表达.给瘤体内转染5 μg TNFR2效果最佳,蛋白表达水平最高.结论:TNFR2的最佳转染剂量为5 μg,48 h可达高峰.此结果为喉鳞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脂质体转染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TNFR2)于喉鳞癌裸鼠模型中,探讨转染的最佳剂量及时间.方法:构建喉鳞癌裸鼠模型,将不同剂量TNFR2于不同时间转染至模型中,利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NFR2的表达.结果:鳞状细胞癌荷瘤裸鼠的瘤组织基本不表达TNFR2.转染TNFR2后,48 h蛋白表达达高峰,主要为细胞膜表达.给瘤体内转染5 μg TNFR2效果最佳,蛋白表达水平最高.结论:TNFR2的最佳转染剂量为5 μg,48 h可达高峰.此结果为喉鳞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振龙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6,19(2):68-72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不仅存在于多种细胞表面,而且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即可溶性TNFR。sTNFR作为TNF活性的调节因子与结疾病的病情密切相关。临床上sTNFR可用于对结辨珠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2月确诊的AS患者123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A、B、C组,每组41例。 A组给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皮下注射,B组给予依那西普皮下注射,C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口服。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症状改善时间,记录治疗前后外周关节疼痛评分、肿胀程度评分情况及血红细胞沉降率( ESR)、炎性因子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A、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C组,治疗12周后3组疼痛评分及外周关节肿胀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ESR和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33、白介素-17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A、B组低于C组( P<0.05);A、B组下腰背疼痛、外周关节疼痛、外周关节肿胀、晨僵等症状改善时间短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和依那西普则对AS治疗效果优于柳氮磺吡啶,且不良反应较轻,建议综合考虑患者情况,选择最佳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 40例活动性RA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皮下注射rhTNFR: Fc 25 mg,2次/周;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LEFT)20 mg,1/d及甲氨蝶呤(MTX)15 mg,1次/周.疗程为24周.治疗2、4、8、12、24周后,统计两组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ACR 50、ACR 70改善标准的情况.结果 治疗2、4 周后, 观察组ACR 20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ACR 20、50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ACR 20、50、70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rhTNFR: Fc对活动性RA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40例活动性RA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皮下注射rhTNFR:Fc25mg,2次/周;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LEFT)20mg,1/d及甲氨蝶呤(MTX)15mg,1次/周。疗程为24周。治疗2、4、8、12、24周后,统计两组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ACR50、ACR70改善标准的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ACR20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ACR20、50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ACR20、50、70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rhTNFR:Fc对活动性RA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2例患者(例1女,59岁;例2女,67岁)分别因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例1接受rhTNFR:Fc 50 mg皮下注射、1次/周。治疗3次后双侧上臂出现粟粒大小红色丘疹,伴瘙痒,自行停用rhTNFR:Fc后皮疹减轻;2周后再次使用rhTNFR...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针对小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的mRNA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其正确性。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化学合成用于产生针对TRAF6的发卡状RNA的寡核苷酸,各64个碱基,退火后插入线性化的pSUPER载体的H1启动子下游。重组载体分别用限制性酶切和测序鉴定其正确性。结果限制性酶切和序列测定表明成功构建了可以表达针对TRAF6的发卡状RNA表达载体。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TRAF6的发卡状RNA表达载体,为研究TRAF6的功能和进一步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胃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肿瘤坏死因子可溶性受体Ⅰ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胃癌是常见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一位,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与肿瘤相关的细胞因子,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的恶性肿瘤相关细胞因子,其通过受体作用于细胞、组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近年来研究显示,TNF-α受体不仅定位于细胞膜,在细胞及体液中尚有可溶性受体表达,与TNF-α共同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及疾病进展。本文就胃癌患者血清TNF-α及其TNF可溶性受体Ⅰ(sTN- 相似文献
10.
从肝癌病人尿液中提取和纯化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了检测.尿液经超滤浓缩,分级盐析和亲和柱层析后得到纯化的sTNF-R,经SDS-PAGE显示为两条蛋白带,Mr分别为2.8×104和5.0×104,与国外文献报道的sTNF-R1和sTNF-R2Mr相吻合.激光扫描显示Mr 2.8×104和5.0×104分别占蛋白总量的83.44%和16.55%.生物学研究表明:纯化的sTNF-R不仅可中和TNF和放线菌素D诱导的L929细胞的细胞毒性,并能拮抗TNF对U937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1.
肿瘤坏死因子α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炎症细胞因子,它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目前研究发现TNF-α主要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及心脏移植排异反应等的病理过程有关。 1 TNF-α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作用 TNF-α位于人的第六号染色体短臂,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紧密相连,在Ⅰ类基因与Ⅲ类基因的交界区,这种紧密连锁的遗传定位,提示TNF-α在免疫调节基因产物的联合反应和调控中起重要作用。体内多种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等均能表达TNF-αmRNA及其蛋白质。最近研究表明,在某些应激状态下,心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选用甲氨蝶呤,口服,每周用10mg,3周后增到15mg,每周1次,以后维持6-12周;观察组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皮下每次注射25mg,每周注射2次,共注射12周。结果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5.0%,早期疗效反应,出现1周后反应明显,明显疗效反应发生在1个疗程结束前后;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0.0%,低于对照组(P〈0.05),且起效慢。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中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43.3%和41.7%(P〉0.05),未发生结核病和恶性肿瘤,无死亡病例和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能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比甲氨蝶呤起效快、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孔繁凡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7):6-6
患者,女,35岁,因强直性脊柱炎皮下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上海中信国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11161)25mg/次,2次/周,第5次注射4h后,右侧上臂三角肌下缘出现8cm×6cm硬结,红、肿、痒,持续120h后逐渐消退。第6次注射左侧上臂三角肌下缘2h后出现5cm×5cm硬结,红、痒,持续36h后逐渐消退。第7次注射右侧上臂三角肌下缘未出现硬结,微痒。以后注射再未出现注射部位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后用冷毛巾湿敷,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受体(即TNFR1、TNFR2)在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疾病模型组和甲泼尼龙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而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博来霉素(5 mg/kg)一次性气管内注入,对照组和模型组于造模当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3 mL/只)以后每天1次,治疗组于造模当天腹腔注射甲泼尼龙(15 mg/kg)以后每天1次,后于第1、3、7、14、21、28天处死各组大鼠各5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肺组织中TNFR1、TNFR2的动态表达和变化,用碱水解法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①肺组织中模型组TNFR1、TNFR2较对照组为强表达,尤其TNFR1高度表达,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为弱表达,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时间点模型组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HYP含量有所下降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纤维化的发生的机制可能与TNFR1、TNFR2的过度表达有关,并依其表达水平可以推断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是很有价值的治疗靶标,抗TNF药物已成功治疗自身免疫和炎症疾病,但传统的抗TNF药物完全封闭TNF信号通路,导致影响自身的免疫调节和监视功能而增加感染、致癌的风险和产生新的自身免疫疾病。选择性抑制sTNF/TNFR1而保留mTNF/TNFR2传导的信号能减少副作用而不降低治疗效果。该文探讨了选择性抑制TNFR1介导的信号通路对治疗TNF相关疾病的意义,分析TNF识别并激活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的作用机制,可能会为设计新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sTNFR-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慢性心衰组包括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功能分级(NYHA)又分为3个组:Ⅱ级组20例,Ⅲ级组20例,Ⅳ级组22例,另设15例健康人作对照。血清sTN-FR-Ⅰ、TNF-α含量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结果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TNFR-Ⅰ、TNF-α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组间血清、sTNFR-Ⅰ、TNF-α含量也有显著差异,心功能Ⅳ级组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TNFR-Ⅰ、TNF-α含量的变化参与慢性心力衰竭致病机制,它们之间可能还有相互作用及影响,共同参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09年4月~201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在治疗6周时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6周时的总有效率为5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用于治疗AS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见效时间较短,相对柳氮磺吡啶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R)水平及沙眼衣原体 (CT)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对 6 2例宫颈癌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患者癌组织中CT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STNFR Ⅰ、STNFR Ⅱ ,并与正常 35名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宫颈癌患者组织中CT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宫颈癌患者血清STNFR Ⅰ、STNFR Ⅱ水平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 (P <0 0 0 1) ;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CT感染阳性组STNFR Ⅱ水平均高于阴性组 (P <0 0 5 )。结论 STNFR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STNFR水平的增高可能与宫颈癌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有关 ,其发生原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靶点。TNF-α能够结合到2个不同的受体上,通过与受体的结合发挥抗炎、抗风湿的作用。抗TNF-α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其在抑制炎症引起的损伤及受损组织的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也会引起一定的副作用,如增加感染和恶性肿瘤的风险、引起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些副作用可能是由于封闭了TNF-α的有益信号引起的,而选择性拮抗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可能是解决TNF-α抗体副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异性地作用于TNFR的药物具有更加广阔的实用性和安全性。针对TNF-α及其受体的药物在RA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非全身型JIA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皮下注射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每次0.4 mg·kg-1,每周2次,共3个月,后减为每周0.4 mg·kg-1,总疗程6个月,允许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甲氨蝶呤,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允许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在治疗后1,3,6个月采用ACR Pedi 30/50/70评分进行疗效评估,并比较治疗前后的放射学改变,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ACR Pedi 30达标率分别为87.50%,93.75%,100.00%,ACR Pedi 50达标率分别为31.25%,65.63%,96.88%,ACR Pedi 70达标率分别为18.75%,34.38%,87.50%。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ACR Pedi 30,治疗后3,6个月ACR Pedi 30,50,70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6个月的Poznanski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1,3个月治疗组的CRP、ES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的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放射学改变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传统药物治疗非全身型JIA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单纯使用传统药物相比,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治疗,能更快、更有效地降低炎性指标,并能减轻放射学改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