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加拿大多伦多消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硝苯吡酯治疗头部损伤伤后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能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及病残率。据德国的研究人员报道,用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吡酯治疗TSAH病人可使不良预后结果下降50%。TSAH是头部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头部损伤病人的35%~40%。 相似文献
2.
硝苯吡啶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046000)梁小乐空军北京医院谢满红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再出血和心肌损害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并发症,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的关键。一年来我们收治SAH48例,随机分... 相似文献
3.
美国圣迭戈消息:早期外科手术和硝苯吡酯联合治疗能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SAH)病人的迟发性缺血性缺损,减少病人的总死亡率和发病率. 芬兰人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也强调指出,应在出血的七天内对病人进行手术;超过七天,研究组和对照组病人的结果没有明显的不同.在一周内手术并用硝苯吡酯治疗的SAH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5年7月至1987年6月,用钙拮抗剂硝苯吡啶治疗急性胰腺炎3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2~56岁。患者均有左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及血、尿淀粉酶升高。其中尿淀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用硝苯吡酯(nimodipine)预处理对鼠实验性颅内出血的效用观察。将成鼠48只,双盲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静滴硝苯吡酯1μg/kg/分,另组滴聚乙烯乙二醇乙醇混合液对照。 30分钟后从每鼠股动脉取血100μl经钻孔分别注入各自右颅内尾核,并继续滴注共4小时。其间每30分钟测定一次血气、局部脑血流量、颅内压、血脑屏障渗透性,最后杀死动 相似文献
6.
7.
颅脑科手术常使用硝苯吡酯(又称尼莫同,下同)预防脑血管痉挛,减少术后脑梗死的发生率。作者自1997年4月至1998年12月对42例手术患者分两组使用尼莫同,一组在手术开始时即使用,另一组在手术后才使用。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情况,探讨尼莫同使用的时机,以及对手术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术前组(手术开始时即使用尼莫同)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19~78岁,平均38岁。其中脑膜瘤7例,垂体瘤3例,AVM4例,脊髓肿瘤2例,颅内其他占位病变3例。术后组(手术后才使用尼莫同)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17~70岁,平均40岁。其中脑膜瘤15…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1979年起使用国产硝苯吡啶口服胶丸(上海第十七制药厂和上海延安制药厂产品)治疗高血压病,现将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降压疗效和部分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报道如下。方法50例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30~67岁,平均49.2岁。高血压分期:Ⅰ期6例、Ⅱ期38例、Ⅲ期6例。根据治疗前舒张压高度,属轻型者(≤105毫米汞柱)11例、中型(106~125毫米汞柱)36例、重型(>125毫米汞柱)3例。大多数患者以往长期服用各种降压药,但疗效甚差或无效。治疗前停服其他降压药2周。2周后舒张压≥95毫米汞柱者,口服硝苯吡啶胶丸(5毫克/丸),剂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用动脉平滑肌细胞(SMC)为实验模型,观察硝苯啶(Nifedipine)对SMC增殖的影响,以探讨它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理.结果显示:在10%人血清、人高脂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胰岛素等促SMC增殖因素的作用下,硝苯啶显示了明显的抑制SMC增殖的作用,且抑制作用的时间持久.这一结果提示,硝苯啶可能通过干扰动脉SMC的增殖而有防治人类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规范化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规范化治疗,降低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致死率、死亡率。方法将1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随机分为规范化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78例,分别行规范治疗及传统方法治疗,对两组疗效及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规范化治疗组与传统方法治疗组在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致死率、死亡率及头痛持续时间。意识水平恢复时间,血性脑脊液清除时间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规范化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较传统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彻底根治病因防止再出血,且快速清除瘀血从而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发生。显著降低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致死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正> 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脑血管病的10%左右,是内科、神经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且具有易于发生二次出血的危险,首次发作死亡率为20%,二次复发死亡率升至50%左右。另外病情严重者易发生脑血管痉挛,从而导致发生一系列神经、精神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SAH)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本病治疗原则是:积极进行病因治疗,控制继续出血,解除脑血管痉挛,减少脑组织损害和防止再出血.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内科治疗1.防止再出血.SAH再出血大都发生在首次出血后一月之内,再出血绝大多数仍发生在原出血灶处,这是由于动脉瘤破裂出 相似文献
14.
<正>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占全部脑率中病人的6~8%,主要死因是初次出血引起的神经和内科并发症、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CVS)。对SAH病人及早作出诊断和处理至关重要。CT扫描、脑脊液(CSF)检查和脑血管造影仍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一般处理原则凡拟为SAH的病人都应住院立即进行检查治疗并严密观察,保持安静和绝对卧床。头部床头垫高(勿超过30°)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不能进食者鼻饲,保持大便软化通畅,避免解便用力。如病人处于昏迷状态应保持气道通畅,维持足够通气量和供氧,保留导尿,经常检查受压皮肤防止褥疮发生。清醒病人会有头顶部疼痛,可用可待因或其它镇痛剂,禁用吗啡。激动不安者用镇静剂如安定或苯巴比妥等。SAH病人常伴有大量交感胺的释放,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或其它心电图改变,可早期使用心得安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一般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数小时内的一般治疗:(1)开放气道,改善呼吸、循环;(2)既往血压正常的患者,SAH后血压升高,控制血压使接近正常水平;(3)若有癫痫,抗癫痫治疗包括足量的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4)必要时给予止痛药和镇静剂;(5)对于动脉瘤性SAH,应进行急诊血管造影、血流动力学监测,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6.
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流入蛛网膜下腔.常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其次为脑血管畸形,还有高血压性动脉硬化,也可见于动脉炎、脑底异常血管网,结缔组织病、血液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缓慢作用物质(SRS-A)已证实为白三烯C_4、D_4和E_4的混合物,是哮喘发病的主要介质,它有强烈的支气管收缩作用,并可刺激粘膜腺体分泌,导致粘膜水肿,这与临床重症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钙离子又与SRS-A有密切关系。本实验初步观察了钙拮抗剂硝苯碇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式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行改良式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术并鞘内注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间断腰椎穿刺术并鞘内注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优良率68.75%,对照组39.39%,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死率实验组12.05%,对照组27.27%,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颅内压控制平稳,脑膜刺激减轻,减少了并发症和后遗症,效果较好,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