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5例耐药结核病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群芳 《中国医刊》2001,36(10):44-45
1 临床资料痰结核菌培养阳性并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者184例 ,其中男 14 3例 ,女 41例。初治肺结核 5 4例 ,复治肺结核 13 0例。耐药结核病的标准 :对某种或某几种抗结核药产生耐药性即为耐药性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指至少含对抗结核药物中异烟肼和利福平等多药产生耐药的结核病。由于我院不能监测PZA敏感性 ,故本文仅对HRESP五种基本药物产生耐药情况予以分析。184例痰结核菌培养阳性病例中 ,13 8例为人型结核分支杆菌 ,4例为牛型分支杆菌 ,42例为非结核分支杆菌 (本观察已剔除 )。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 ,绝对浓度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当前结核病对一线及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及耐多药情况,为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的药敏测试法对2327株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支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总耐药率53.07%,耐多药率22.47%;近2年初始耐药占32.62%,获得性耐药占67.37%;并在102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发现9例严重耐多药结核病。结论:本地结核菌耐药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耐药病例中初始耐药率较高,并已发现严重耐药结核病患者,建议积极开展耐药菌监测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耐药结核病是指结核患者排出的结核菌对一种或一种以上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包括原发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原发耐药指的是,从来未接受过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由于感染了耐药结核菌而对抗结核药物耐药;获得性耐药指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对抗结核药物耐药,又称继发性耐药;耐多药结核病是指,结核患者排出的结核菌至少对异烟肼或利福平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耐药。耐多药结核病的形成主要以不规则或不合理用药为主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分子机制,建立快速检测耐药基因型的分子药敏试验方法,方法:通过16S rRNA聚合酶链反应单链的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方法对30株耐多药分离株和20株药物敏感株进行初步分子菌种鉴定。通过PCR-SSCP分析30株耐多药结核病临床分离株的rpoB,katG,rpsL基因。结果:经16S rRNA PCR-SSCP菌种鉴定,所分析菌株均为结核分支杆菌;30株耐多药分离株经SSCP分析,56.7%存在rpoB基因突变,43.3%有katG基因突变,91.3%有rpsL基因突变,结论:rpoB,rpsL,katG基因突变分别是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链霉素,异烟肼的分子机制,耐多药结核病是药物靶基因突变所致。通过PCR-SSCP可简便,快速地检测大部分耐多药结核病的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5.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每年约有180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众健康问题。耐药结核杆菌的出现和结核艾滋病双重感染已成为结核病治疗的主要挑战。因此,研制新的抗结核药物显得尤为迫切。鉴于如此迫切形势,研究人员专注于抗结核药物的研发,发现了许多具有抗结核菌活性的候选药物,其中有一些已经进入临床试验。本文对几类新型抗结核药物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构效关系、代谢、抗结核活性以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耐多药结核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多年全球结核病流行(感染患病与死亡)呈持续上升趋势。结核菌耐药或耐多药的增加是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耐多药结核菌与HIV双重感染并存时易造成耐多药结核病暴发流行,且临床治愈困难死亡率极高,成为结核病控制的严重威胁。因此,结核耐药,尤其是耐多药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里主要就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临床和控制等方面有关问题作探讨,供结核病临床与防治工作参考。 1 结核病耐药的分类、概念、名称的统一 1.1 原发耐药(PDR,primary dnug resistance) 一般概念指未用过抗结核药,其结核菌耐任一抗结核药者。WHO耐药监测指南的定义则是:未用过抗结核药,或用药<1月,其结核菌耐任一抗结核药者。  相似文献   

7.
细菌耐药性与新抗菌药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及多药耐药细菌已经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针对细菌产生耐药的各种机制,筛选和研制新型抗耐药细菌药物是战胜细菌耐药性的重要途径.同时,应重视和加强新药研制相关基础研究和微生物药物的筛选,加速开发创新药物,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病原体和新耐药细菌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有活动性结核病人近500万,全国有5.5亿人感染过结核菌,结核病发病率和患者人数均居世界第二位。WHO公布的世界38个国家和地区结核病耐药率检测资料中,我国在引起警示的国家和地区居第一位。我国结核耐药率高达46%,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XDR-TB)的传播和流行,已严重威胁到公众安全。这也是临床实验室分支杆菌检测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  相似文献   

9.
22滥用抗菌药物有什么危害?答:对群体、社会而言,滥用抗菌药物可以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如果许多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都耐药,这种局面更为可怕,这些细菌感染将变得所向无敌,人类对它们束手无策。例如。当前耐药结核菌就成了世界上结核病防治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化学治疗(化疗)是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抗结核菌药物是结核病化疗的基础。链霉素是最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菌药物,发现于20世纪40年代。临床应用对氨水杨酸后发现,链霉素加对氨水杨酸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用药,且可防止结核分支杆菌产生耐药性。异烟肼发明后,单用异烟肼与联用异烟肼 对氨水杨酸或链霉素的对比试验再一次证明了联合用药的优势,并由此产生了“链霉素 异烟肼 对氨水杨酸”著名结核病“标准”化疗方案,其中可  相似文献   

11.
耐多药肺结核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英霞 《中外医疗》2009,28(7):76-76
耐多药肺结核病是指耐异烟肼和利福平2种或2种以上抗结核药物的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病,常规化疗空洞难以闭合,痰菌难以阴转,治疗效果差,是结核病控制的棘手问题。细菌耐药和组织破坏严重伴广泛纤维增生,药物不易渗入病变组织是治疗的最大困难。经纤支镜引导灌注抗结核药物,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有效方法,其有促使痰菌转阴、空洞闭合的作用。并且有安全无创,无明显毒性反应,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临床主要一线抗痨药异烟肼(isoniazidum,H)、利福平(rifampin,R)、链霉素(streptomycin,S)和乙胺丁醇(ethambatal,E)均耐药结核菌株进行体外组合药物作用效果研究,拟探讨结核病主要一线药物均耐药再联合用药时,化疗是否有效的临床耐多药结核病治疗问题.方法 采用BacT/ALERT 3D分支杆菌培养系统对10株常规L-J法药敏至少对H、R、S和E(或同时对R)依赖的结核菌株及H37Rv标准敏感菌株,以MIC和平均血药峰浓度分别进行H、R、S及E单一药物和H+E+S及H+S+E+R组合药物药敏平行实验;将3D培养42d结果为阴性的实验瓶混悬液再平行转种于L-J管继续培养,以确定药物作用的效果(观察细菌是否真正被药物杀死).结果 单一药物3D法与L-J法的药敏结果基本一致.3D法单一药物均耐药菌株组合药物MIC和平均血药峰浓度实验结果显示为同程度报告阳性时间延长趋势.3D法单一药物耐药,组合药物未报告阳性的实验瓶,特种于L-J管继续培养均报告阳性.殶例追踪10株分离株均为一线正规化疗失败的复治肺结核患者.结论 小样本菌株实验研究结果提示:体外3D法H、R、S及E单一药物均耐药的临床结核菌株,组合药物(MIC和平均血药峰浓度)对其细菌可有不同程度的相对抑制作用,但没有最终协同杀灭细菌,其实验结果与患者临床疗效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出现,使结核病控制变得更为复杂和艰难.全世界耐药结核病发患者数仅2003年就达45.8万例[1].2007年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结核病耐药情况严重,从涂阳肺结核患者分离的结核分支杆菌耐多药率8.32%,广泛耐多药率为0.68%,尤以复治患者的耐药性为严重(耐多药率25.64%,广泛耐多药率为2.06%)[2].  相似文献   

14.
耐多药肺结核的化学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主体,也是耐多药结核菌(MDR-MTB)传播的根源。耐药结核菌(DR-MTB)的传播是全球结核病卷土重来的三大要素之一,如果能够控制MDR-PTB,MDR-TB这种有可能成为“不治之症”的世纪顽症将迎刃而解,从而有效遏制因为耐药而导致结核病疫情  相似文献   

15.
我国耐药、耐多药(MDR-TB)结核病的疫情非常严重,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调显示:初始耐药率为18.6%.在6种主要的抗结核药物中,有60%的初始耐药患者对2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耐药,10.2%的患者对4种以上抗结核药物耐药,其中耐多药者占7.6%;而获得性耐药率高达46.5%.2000年,全球平均原发酎多药为1.0%,获得性耐多药为9.3%,可以看出我国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病事明显高于全球水平.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的增多不仅不利于结核病疫情控制,而且死亡率高,对健康人群威胁极大,很有可能导致结核病再次成为"不治之症".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以及结核病与HIWAIDS并发导致的结核病疫情的再度上升,结核病已经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然而,近四十余年来,几乎没有新作用机制的抗结核药物问世,现有的抗结核药物的耐药越来越严重,迫切需要新的作用机制的抗结核药物的出现。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逐渐开发了一些具有潜在抗结核作用的新药,这些很有前途的新药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各个阶段,为抗结核药物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处于临床试验不同阶段的抗结核药物见表1。  相似文献   

17.
结核清治疗多耐药肺结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金凤 《当代医学》2001,7(9):47-48
近年来,结核病有明显上升趋 势,多药耐药结核菌(MDR)也逐年增多,尤其是对异烟肼(H)和利福平(R)均耐药,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开发或引进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新药及新方案乃当务之急。我院自 1997年 3月至2000年3月间对多耐药肺结核病人采用以结核清为主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黄志强 《海南医学》2006,17(2):133-133
目的分析我院2002年至2004年结核病病人的临床药敏试验及耐药结果,以提供临床诊断和治疗参考.方法采用改良罗氏酸性培养基按绝对浓度法对结核菌株经PNB、TCH鉴别分型后的结核分枝杆菌作为药物敏感试验对象.结果329例分枝杆菌总耐药率43%,初治耐药率22%,其中耐多药(所耐药物中含H和R)菌株5例,复治耐药率51.8%,复治耐多药率39.8%,复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明显高于初治耐药率及耐多药率二者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我市属高耐药区应加强结核菌的耐药监测,强化用药及严格管理预防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也在不断产生和逐渐变化,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和耐多药结核菌广泛传播是当前我国控制结核病的一大挑战,也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及新的抗结核方案事在必行。本文选择了2008年9月~2010年10月临床观察的52  相似文献   

20.
铜陵市2017~2018年初治与复治结核病患者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延才  龙凤娟 《安徽医学》2019,40(12):1339-1342
目的分析铜陵市初治与复治结核病耐药现状和特点,掌握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谱,为铜陵市结核病疫情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2018年铜陵市耐药监测点的888例初治与复治结核病患者的痰标本进行萋尼氏抗酸染色、结核分支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菌群鉴定。采用比例法对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888例初治与复治结核病患者样本中,319例为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其中初治结核病患者262例,复治结核病患者57例。总耐药率为19.75%(63/319),初治结核病患者耐药率为15.65%(41/262),复治结核病患者耐药率为38.60%(22/57)。总耐多药率为10.66%(34/319),初治结核病患者耐多药率为6.11%(16/262),复治结核病患者耐多药率为31.58%(18/57)。8种抗结核药耐药率顺位依次为异烟肼(10.34%)、链霉素(7.52%)、利福平(6.90%)、卷曲霉素(6.90%)、对氨基水杨酸钠(4.70%)、氧氟沙星(3.76%)、卡那霉素(2.82%)、乙胺丁醇(2.19%)。结论铜陵市初治和复治结核病耐药疫情依然严重,仍需要采取更加有效、全面、及时的干预管理办法,减少结核病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