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者确信,在心肌缺血所致各种病理生理学表现中,冠状动脉血管运动起着重要作用。但作者并不认为冠状动脉痉挛是解释缺血性心脏病各种临床表现的唯一机制。图1是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和动力性狭窄促进心肌缺血发生的理论模式。图中考虑的四个因素是:(1)生理学特征(如冠脉血流量及心肌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一般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由于冠状动脉痉挛,舒缩功能紊乱等影响冠状动脉血液循环,致使心肌供血减少甚至部分中断,造成心肌缺血缺氧。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常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即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疾病。本文将对冠心病影像学诊断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痉挛,从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发生冠脉循环障碍,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一种常见心脏病.  相似文献   

5.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栓塞等)兼有功能性(血管痉挛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死)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95%99%的冠状动脉疾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20世纪70年代,湖南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古墓震惊世界,那具保存完好的汉代女尸穿越2000个春秋来到世人面前,令人叹为观止。但尸检发现,这位"候爵夫人"患有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我国  相似文献   

6.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狭窄或阻塞,发生冠脉循环障碍,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有9个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吸烟史、心绞痛病史、急性心梗家族史、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糖尿病。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人群血压、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居高不下.虽然目前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手段多样,例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药物治疗等,但这些治疗方法仍不能从根本上逆转心肌缺血后心脏功能的进行性下降[1],许多患者仍不可避免地发生左心室病理性重构及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的官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导致钠、钾、钙电流的异常分布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恶性心律失常又是CHD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CHD患者的管理,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 ,从而影响心脏功能的一类疾病。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是防止心肌缺血造成的心肌损伤和坏死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广泛开展的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 (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和冠脉旁路移植术 (CABG)使很多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和预后改善 ,但并非所有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都适用这些方法 ,对于冠脉病变弥散、多支病变、小血管病变、慢性冠脉完全堵塞而不能重复手术或扩张的晚期冠心病患者 ,则难以奏效[1]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随着激光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 ,已有数千例药物治疗无效而又不适合进…  相似文献   

10.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者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是AS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的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在1990~2010年间全球人群的235种死亡原因中,缺血性心脏病排名第一,脑卒中位列第二。2013年发表于《柳叶刀》中国疾病负担研究表明,在我国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  相似文献   

11.
正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因心脏表面冠状动脉结构和(或)功能性狭窄导致心肌缺血。任何阶段都可能因突然的斑块破裂,大量血栓形成,出现急性血栓事件,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稳定性冠心病的心肌缺血表现形式主要是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减少。因此,评估稳定性冠心病的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心脏病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疾病负担之一,其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主要是依据冠状动脉的影像学信息。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冠状动脉造影和腔内影像技术提供的信息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心肌缺血。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是指患者有明显的心肌缺血症状和(或)证据,但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的血管狭窄(即狭窄<50%)的一组疾病。其在临床上普遍存在并且是导致患者反复住院、生活质量降低和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INOCA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诊断和治疗手段有限。因此,本文从INOCA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总结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一、心肌缺血原因与冠状动脉痉挛的证据晚近临床与实验观察均提出冠状动脉痉挛在缺血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上起着重要作用。虽然大多数缺血性心脏病病人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静息时心绞痛病人有较高的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率。此外,冠状动脉痉挛与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室性心动过速及心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见,本病发病与患者年龄、职业、体重、饮食习惯,遗传等有密切关系,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发病机会最多,而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恶性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临床以心绞痛、心肌梗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为主,常见的有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  相似文献   

16.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亦称缺血性心脏病[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逐渐增加,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许多相关研究已表明,CHD传统危险因素对不同民族CHD发病率、病死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我国是  相似文献   

17.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通常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被简称为"冠心病",但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了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既往影像学的检查主要是冠状动脉造影(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CCA),并一直被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稳定缺血性心脏病(SIHD)的治疗理念发生重大转变,即由以血管狭窄为中心转化为以心肌缺血为中心[1]。因此SIHD的治疗目标既包括针对冠状动脉(冠脉)大血管病变的干预(如稳定与逆转斑块、防治血栓形成等),也要针对冠脉微血管疾病进行治疗;SIHD的治疗手段包括理想的药物治疗及何时进行血运重建,理想的药物治疗包括延长患者生命的药物(即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药物(即改善症状)。近来来随着人们对组方中药、组分中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全球性人类第一死因 ,其防治是全球性第一大卫生健康问题。影响冠心病预后的主要因素在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 ,心肌缺血、缺氧 ,重建的侧枝循环不能完全代偿因冠脉狭窄或阻塞所致心肌缺血的病理变化 ,以致心肌细胞丢失、心肌重构、心电不稳定 ,造成不可逆的心功能障碍和猝死。因此 ,促血管再生 ,建立有效冠状动脉侧枝循环是解决冠心病病人心肌缺血状态 ,提高心脏整体功能的全新治疗途径。1 侧枝循环形成的机制侧枝循环形成机制主要有三种 :(1)动脉化 (arte riogenesis) :指出生后 ,部分营养血管的狭窄或闭塞 ,已存在的和…  相似文献   

20.
传统观点认为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使冠状血供不能适应心脏新陈代谢增高的要求所致。近来,提出冠状血管痉挛亦是引起缺血的原因。因此,缺血性心脏病有二个发病机理:(1)器质性机理——冠状动脉的进行性粥样硬化狭窄;(2)功能机理——暂时性冠状血管痉挛。本文通过对2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