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代谢因素与胰腺癌的相关性,为胰腺癌防治提供新策略.方法:以2008-2014年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384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采用同期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744例与病例组患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非肿瘤、非代谢性相关疾病的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95%CI),分析代谢综合征各因素与胰腺癌的相互关系,包括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肥胖4个方面.结果:与同期非肿瘤、非代谢性相关疾病的住院患者相比,汉族人群高血糖为胰腺癌的危险因素,OR值及95%CI为1.74(1.49-2.03);高血压可能为胰腺癌的保护因素,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在单因素分析时,肥胖及高血脂也为胰腺癌的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为1.49和1.99,但在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时,高血脂与胰腺癌发病的相关性并无统计学意义.对代谢综合征各因素在胰腺癌患者中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时发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胰腺癌患者中同时存在3种或3种以上代谢紊乱的患者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肿瘤、非代谢性相关疾病患者相比,我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中高血糖可能为胰腺癌的危险因素,高脂血症及肥胖与胰腺癌虽然在单因素分析中呈现相关性,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与非肿瘤、非代谢性相关疾病患者相比,胰腺癌患者中同时存在3种或3种以上代谢紊乱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金昌队列女性人群乳腺增生患病现状,分析乳腺增生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Mantel-Haenszel分层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该队列女性人群乳腺增生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病因分值,按Walker的方法探讨年龄与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年龄、职业为干部、月经初潮年龄较早、月经不规律、未闭经、人工流产史、自动流产史为该人群乳腺增生独立危险因素。分娩次数、月经初潮年龄较晚为保护性因素。年龄≥40岁与月经初潮年龄较早、月经不规律和未闭经存在交互作用。结论年龄≥40岁组为该人群乳腺增生患病高危人群,并且当年龄≥40岁与初潮年龄较早、月经不规律和未闭经并存时,可增加乳腺增生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陈刚教授等开展的一项大型横断面研究表明,在我国女性中,月经初潮和绝经年龄较晚(分别≥18岁和>53岁)者罹患心血管病(CVD)的风险降低,而早绝经(≤46岁)可致骨质疏松症风险升高,但月经初潮和绝经年龄均与糖尿病无关.研究结果3月7日在线发表于《临床内分泌代谢杂志》(JClin Endocrinol Metab).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别探讨绝经前、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EC)发病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防治EC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EC患者以及112例非EC患者,包括子宫内膜正常者56例(增生期宫内膜、分泌期宫内膜、萎缩性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者56例(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子宫内膜复杂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将发病年龄、初潮年龄、婚育史、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糖尿病、激素替代(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乳腺癌术后使用他莫昔芬(tamifen,TAM)、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肿瘤家族史作为观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前、后EC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未绝经女性: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PCOS、甲减、孕次、初潮年龄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初潮年龄高、孕次多是绝经前女性EC患病的保护因素,而高血压是绝经前女性EC患病的危险因素。(2)绝经妇女:单因素分析显示BMI、孕次、初潮年龄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潮年龄高、孕次多是绝经后女性EC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是绝经前女性患EC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初潮年龄高、孕次多是绝经前及绝经后的女性EC患病的共同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殖因素与绝经后女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女性ISH患者195例,年龄43~79(66.7±10.7)岁;选择年龄与之匹配的正常血压绝经后女性195人作为对照,年龄46~82(67.1±14.1)岁。比较两组初潮年龄、初次生育及末次妊娠年龄、是否多次妊娠、流产史、有无妊娠期高血压(GH)、有无口服避孕药及激素替代治疗史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后女性ISH发病与各生殖因素的关系。结果两组年龄、血脂、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初潮年龄、舒张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H组收缩压、GH的发生率大于对照组[分别(162.5±21.9)比(121.1±11.9)mm Hg,23.6%比16.9%,均P0.05],初次生育年龄、绝经年龄低于对照组[(22.1±2.4)比(24.6±3.1),(48.3±2.0)比(50.9±2.7)岁,均P0.05]。以是否ISH为因变量,各生殖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次生育年龄、绝经年龄与绝经后女性ISH呈负相关(分别OR=0.80,95%CI0.70~0.92;OR=0.85,95%CI 0.73~0.98,均P0.05),GH与绝经后女性ISH呈正相关(OR=2.60,95%CI1.11~6.08,P0.05)。结论初次生育年龄、绝经年龄及GH可能参与绝经后女性ISH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XbaⅠ、PvuⅡ位点多态性与上海部分女性月经初潮及绝经年龄的关系。方法 401名无血缘关系的中青年女性,平均年龄(31.3±5.9)岁;571名绝经后女性,平均年龄(59.6±5.9)岁为研究对象,均为居住在上海30年的汉族人。采用双能X线测量仪测量腰椎、股骨颈骨密度(BMD),用PCR-RFLP方法分析受试者ER-α基因XbaⅠ、PvuⅡ位点多态性。采用Haploview及PLINK遗传分析软件对XbaⅠ、PvuⅡ位点连锁不平衡及单倍体进行分析。结果受试者的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携带XbaⅠ及PvuⅡ单个位点各基因型者间年龄、身高、体重、BMD和月经初潮及闭经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XbaⅠ及PvuⅡ单个位点各基因型与月经初潮及绝经年龄无相关关系。XbaⅠ、PvuⅡ2个位点之间具有较强的连锁不平衡,存在4种频率1%的单倍型PX、Px、px、pX。经校正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的影响后,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单倍型Px与绝经后女性闭经年龄相关(P=0.044),携带Px纯合子(PxPx)女性闭经年龄[(47.5±3.6)岁]早于携带Px杂合子者[(49.4±3.8)岁](P=0.040)及未携带单倍型人群[(49.8±3.9)岁](P=0.015)。结论 ER-α基因XbaⅠ、PvuⅡ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妇女绝经年龄相关,但与初潮年龄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女性人群中,绝经女性比例以及多年的比例变化趋势。方法:筛选我院200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诊断冠心病首次住院治疗并行PCI治疗的女性患者。收集全部入选患者住院时年龄、末次月经时间。计算不同年份下未绝经、围绝经、绝经年龄≤46岁以及绝经年龄46岁女性患者比率。分析不同年份中不同月经状态女性患者构成比,绘制构成比图,观察早期绝经构成比趋势。分析不同年份中不同月经状态女性平均住院年龄,绘制不同年份不同月经状态女性平均住院年龄折线图,观察绝经年龄≤46岁的女性平均住院年龄变化趋势。结果:研究共纳入女性患者22 061例。自2002年以来,冠心病介入治疗女性患者中46岁前绝经女性构成比呈增长趋势(P0.05)[2002年,171例女性介入治疗患者中46岁前绝经女性18例(10.5%);2016年,2 877例女性介入治疗患者中46岁前绝经女性698例(24.3%)]。46岁前绝经女性平均住院年龄在2005年前后略有增长趋势,2005年之前,46岁前绝经女性平均住院年龄约为61岁。2005年之后,46岁前绝经女性患者平均住院年龄约64岁,但整体无增加或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女性人群中,46岁前绝经女性常见,发生率近25%,较15年前呈增长趋势。冠心病介入治疗女性人群平均住院年龄15年来稳定,无增长或减低趋势,年龄约为65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女性患者绝经年龄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郑州市区及其周边≥40岁女性人群进行随机调查,共计986人,其中356名无糖尿病女性为正常对照组(NC)、143例于绝经前诊断的T2DM患者为A1组及487例绝经后诊断的T2DM患者为A2组.问卷内容包括家族人员构成、既往病史、服药史、吸烟饮酒史、体力活动、睡眠时间、情绪、月经生育史、哺乳时间等.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t '检验,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各种因素对绝经年龄的影响.结果 A1组绝经年龄明显高于NC组[分别为(51±3)比(49±4)岁,t=-5.776,P<0.05];A2组绝经年龄与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9±4)比(49±4)岁,t=0.481,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绝经年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否患T2DM对一般人群绝经年龄影响最大(偏回归系数=0.339,P<0.05),糖尿病病程对绝经前患病的T2DM患者绝经年龄影响最大(偏回归系数=0.442,P<0.05).结论 女性T2DM患者绝经年龄延迟,其绝经年龄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我院眼科2016年11月至2019年8月确诊的老年女性POAG病人30例(观察组),选择门诊同期老年女性非POAG病人90例作为对照组。以可能影响青光眼发病的相关因素包括眼压、高血压、DM、心血管病史、青光眼家族史、吸烟、饮酒、高度近视、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和激素替代治疗病史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意义者进一步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眼压、高血压、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绝经年龄≥51岁以及激素替代治疗史与老年女性POAG发病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眼压、高血压、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是老年女性POAG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绝经年龄≥51岁以及激素替代治疗史是老年女性POAG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老年女性原发性青光眼并不罕见,高眼压、高血压、青光眼家族史以及高度近视是老年女性POAG发生的独立影响因子,而较高的女性性激素水平可能对POAG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婚育因素对中国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预后影响.方法:12041例女性食管癌患者信息均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食管癌数据库,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且有翔实婚育史记录及完整临床病理资料.通过调查问卷、家访、电话问询方式进行患者生存随访.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生存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婚育因素对女性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影响.结果:校正年龄、职业、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和肿瘤病理分期等可能混杂因素后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怀孕次数多女性预后较好(RR=1.49,95%CI:1.16-1.92),分层分析发现该生存优势也存在于高发区女性(RR=1.41,95%CI:1.03-1.86)及食管癌家族史阴性女性(RR=1.21,95%CI:1.04-1.41).绝经前期女性预后明显优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女性患者(P=0.00),尤其是来自于高发区(RR=0.73,95%CI:0.62-0.86)和家族史阴性绝经前期女性(RR=0.70,95%CI:0.58-0.85).结论:怀孕次数和经期状态可能是中国女性食管鳞癌患者术后预后影响因素,怀孕次数多女性及绝经前期女性患者术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一些调查发现 ,自然绝经期的年龄较早可增加患冠心病 (CHD)的危险。本研究评价了自然绝经年龄与CHD、脑卒中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对象和方法 根据 1 976年及随后的问卷调查选择出现自然绝经、但从未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也未患过CHD的 3 5 61 6名女性为研究对象。记录上述人群月经初潮和绝经的年龄及发生绝经的原因 (自然的、放疗后或手术后 )。同时了解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CHD危险因子 ,如吸烟、体重、雌激素替代治疗、糖尿病史、高血压、高血脂及冠心病家族史等。研究的主要终点为 1 976年问卷调查后到 1 994年期间的CHD(非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对137例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应用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和T值,根据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分2组,比较骨密度和T值.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与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的骨密度、T值显著低于不伴有大血管并发症组(P<0.01~0.05),调整了年龄、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绝经时间后,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质疏松与大血管并发症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OR=4.473,95%CI:1.770~11.300).结论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降低可能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量减少女性骨密度(BMD)的相关因素。方法在对80例受试者进行年龄、绝经年限、初潮年龄、月经年限、日常体力活动、睡眠状况、饮食结构、病史及手术史等内容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全身和局部BMD测试,根据腰椎1~4节BMD 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T值≥-1. 0)和骨量减少组(-2. 5≤T值-1. 0)。空腹抽取肘静脉血,用比色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erotonin水平。结果骨量减少组体重指数(BMI)和血清Serotonin水平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P0. 01),绝经年限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P0. 05),而血清AKP、STRACP、TC、TG、HDL-C和LDL-C的含量无显著变化;骨量减少组血清Serotonin和BMD呈正相关,绝经年限和初潮年龄与BMD呈负相关,而BMI和其他血清指标与BMD均无相关性。结论绝经年限、初潮年龄和血清Serotonin水平是绝经后骨量减少女性BMD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砷暴露对女性月经情况的影响.方法 2004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杭锦后旗和五原县5个乡10个社的所有10 ~ 65岁的女性,采集家中饮用水水样检测水砷,并按照水砷不同,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0.01 mg/L)、低砷组(>0.01~0.10 mg/L)、中砷组(>0.10~0.20 mg/L)和高砷组(> 0.20 mg/L)进行月经相关情况调查.结果 共计调查602名女性,其中月经初潮前有砷暴露者83人,其月经初潮年龄为(14.37±1.54)岁;停经前有砷暴露者90人,停经年龄为(48.13±0.41)岁.经过相关性分析,月经初潮年龄和停经年龄与砷暴露年限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68、0.278(P均<0.05).与对照组[14.0%(16/112)]比较,中砷组月经异常率[18.2%(16/88)]有所增加,低砷组[12.1%(21/173)]、高砷组[10.2%(19/186)]有所降低,但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64,P> 0.05).结论 长期砷暴露可以使女性月经的初潮年龄和停经年龄有所推迟,提示砷具有一定的内分泌干扰作用或雌激素样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聚集素(CLU)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乌鲁木齐市六道湾医院就诊的散发性AD患者131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非AD患者或健康志愿者128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CLU基因多态性;汉族受试者发生散发性AD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加性模型分析;采用Haploview软件计算CLU基因上rs11136000-rs1532278单体型基因型(TT和CC)频率。结果 病例组汉族受试者rs11136000、rs1532278位点TC基因型占比低于对照组,CC基因型占比高于对照组(P <0.05)。加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rs11136000[OR=0.424,95%CI(0.192,0.935)]、rs1532278[OR=0.424,95%CI(0.192,0.935)]位点等位基因T是汉族受试者发生AD的保护因素(P<0.05)。病例组汉族受试者rs11136000、rs1532278位点TT、TC基因型占比低于维吾尔族,CC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甘肃省绝经女性及6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同时分析上述人群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5月,用抽签法随机选择甘肃省7个地区3 359名绝经后女性和3 205名60岁以上的男性进行横断面调查,测定前臂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并判断骨质疏松情况;设计调查表对骨质疏松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绝经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9.65%,老年男性为8.08%;骨量减少患病率绝经女性为27.09%,老年男性为26.68%。绝经后女性年龄(OR=1.146,95%CI:1.128~1.165,P0.001)、绝经年龄(OR=0.945,95%CI:0.915~0.976,P=0.001)、绝经时间(≥10年比10年:OR=2.141,95%CI:1.161~3.949,P=0.015)、体质量指数、教育程度及饮酒(OR=1.706,95%CI:1.079~2.679,P=0.022)与骨质疏松相关。老年男性年龄(OR=1.188,95%CI:1.161~1.216,P=0.000)、体质量指数、吸烟(OR=2.088,95%CI:1.539~2.833,P=0.000)、饮酒(OR=2.076,95%CI:1.426~3.024,P=0.000)、体育锻炼(OR=0.567,95%CI:0.413~0.779,P=0.000)及日照(OR=0.572,95%CI:0.376~0.869,P=0.009)与骨质疏松相关。所有受试者骨钙素(osteocalcin,OC)、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C-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of type 1 collagen,β-CTX)与前臂BMD成负相关,血磷(phosphorus,P)和25OHD与BMD之间无相关性,血钙(calcium,Ca)在老年男性与BMD呈正相关。结论增龄、低BMI及饮酒是绝经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共同的危险因素,高教育程度为保护因素。在绝经女性中,骨质疏松还与绝经年龄及绝经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绝经后女性肌少症的患病情况及运动习惯,分析规律运动习惯及对绝经后女性肌少症的影响。方法 招募绝经后女性363名,调查其一般人口学资料、月经、疾病、营养及运动习惯,并测试其身高、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bone mass index, BMI)及腰臀比;依据2019年亚洲肌少症诊断标准对肌少症进行诊断。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规律运动习惯与肌少症的关系。结果 年龄、BMI、绝经年龄、绝经年限、患有骨质疏松症以及规律运动均为绝经后女性肌少症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有规律运动习惯者肌少症患病风险显著降低(OR=0.259, 95%CI:0.120~0.560,P=0.001);不同运动持续年限间肌少症的患病风险存在差异(OR=0.359, 95%CI:0.159~0.797,P=0.012;OR=0.137, 95%CI:0.044~0.428,P=0.001;OR=0.069, 95%CI:0.008~0.595,P=0.015)。结论 规律运动习惯是绝经后女性肌少症的主要保护因素,坚持规律运动习惯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北蔡镇老年女性生理因素与骨密度(BMD)的关系,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症(OP)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的Lunar Prodigy Advance PA+300164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395例上海市北蔡镇60~79岁老年女性正位腰椎和左股骨近端进行BMD测定。结果绝经初期(1~15 a)腰椎及髋部各部位BMD下降速度较快。绝经年限在16~20 a时,腰椎BMD下降速度减慢,而股骨各部位BMD下降速度仍较快。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调整月经初潮、月经间隔、行经时间后进行偏相关分析以及对生理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都显示:腰椎与髋部的BMD与年龄、绝经年限呈负相关(P〈0.01)。行径年限、绝经年龄与髋部各部位BMD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腰椎各部位BMD均无显著相关。孕次与髋部各部位BMD呈显著负相关,但与腰椎各部位BMD均无显著相关。结论年龄、绝经年限与腰椎和髋部BMD相关。行径年限、绝经年龄、孕次与髋部BMD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析.提高女性冠心病的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确诊为冠心病的女性住院患者,其中未绝经21例,已绝经77例,并从周围人群中抽取86例非冠心病女性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女性冠心病患者各项危险因素均高于对照人群,无论绝经与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中,未绝经女性和绝瘩.女性表现为各项危险因素的不同差异。结论女性冠心痛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应综合检查和评定,大力推行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钙化(aortic arch calcification,AAC)对女性患者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在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05例,其中男性216例,女性89例。使用胸部前后位X光片评价AAC发生情况,并根据结果将不同性别患者分别分为钙化组与非钙化组,比较不同性别钙化组与非钙化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发生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对不同性别患者,钙化组患者年龄均较非钙化组患者增大(P0.05);女性钙化组患者较非钙化组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比例增高(P0.05),而男性钙化组患者较非钙化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患者中,年龄(OR:1.097,95%CI:1.019~1.181,P=0.014)和AAC(OR:3.202,95%CI:1.047~9.789,P=0.041)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男性患者中,年龄(OR:1.053,95%CI:1.017~1.090,P=0.004)和高脂血症(OR:2.172,95%CI:1.055~4.474,P=0.035)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部前后位片检测的AAC是预测女性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