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该病的不可逆性,大部分患者将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因各种并发症而死亡。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没有特效方法,多采用对症治疗,终末期肾病多采用透析、肾移植等方法。随着对祖国医学理论的不断挖掘,中医方法可为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提供新的可能,然而目前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当以扶正为主还是祛邪为主众说纷纭。本文基于对中医“肾主气化”理论的重新认识,旨在探讨“肾失气化”对慢性肾脏病“损不可复”病机的影响,提出恢复“肾主气化”功能为慢性肾脏病中医治疗的核心,强调以“扶阳”之法贯穿本病始终,在邪实证候突出时兼以祛邪,以期对“肾主气化”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上进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脏病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以肾脏结构损伤及功能障碍(病史>3个月)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疾病。传统中医将慢性肾脏病归属于“水肿”“癃闭”“虚劳”“关格”等范畴,其病机多归结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三脏亏虚,标实则为湿瘀互结,浊毒内蕴。槐杞黄颗粒是由槐耳菌质、枸杞子、黄精所组成的一类真菌类中成药,具有提升免疫力和保护肾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普遍用于癌症、慢性肾脏病及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治疗。作者通过对既往的文献研究进行发掘整理后发现,槐杞黄颗粒可通过多种方式干预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如保护肾小球足细胞、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抗肾间质纤维化、减轻肾脏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调控肾脏细胞凋亡及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临床中槐杞黄颗粒的应用常常建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在儿童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慢性肾衰竭等多种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均取得了显著疗效。目前,多位学者对槐杞黄颗粒干预慢性肾脏病的机制和临床治疗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近年来却少有学者对其作详尽的归纳整理,因此笔者基于槐杞黄颗粒干预慢性肾脏病的机制和临床研究两方面对现...  相似文献   

3.
《光明中医》2021,36(12)
慢性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临床中诊断为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脏病、高血压肾病等疾病,迁延难愈,时间超过3个月,患者尿液和相关的血液指标出现异常,肾脏病理学、影像学发现异常,或肾脏的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低于60%,可统称为慢性肾病。中医病机为肾气不固、肾不藏精、封藏失职,精微物质下泄,临床可见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及肾功能下降,治疗当以滋肾健脾、益气养阴为常法。参芪地黄汤为气阴双补的代表方剂,主治脾肾不足、气阴两虚之证,契合慢性肾病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的病机,因此黄文政教授根据“异病同治”原则,应用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脏病、肾性贫血及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取得良效,并附验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孙伟教授诊治慢性肾病的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慢性肾脏病属中医学的“腰痛”“关格”“虚劳”等范畴,发病主要与脾肾关系密切。慢性肾脏病若发展至终末期阶段,都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孙伟教授认为肾虚湿瘀是慢性肾脏病基本病机,并应用“湿热伤肾”理论系统阐释了该病的诊治方案。认为湿热是本病进展的启动因子,肾元亏虚为发病之本,瘀毒是湿热伤肾的病理结局,明确了湿热证的诊断要点,确立了益肾清利活络治疗原则,从而延缓肾功能进展。  相似文献   

5.
慢性尿酸性肾病是尿酸钠结晶沉积于肾组织诱导的一种慢性肾脏病。高彦彬教授指出本病属中医“络病”范畴,病性本虚标实,治疗上辨证论治,扶正祛邪,强调通络治疗及解毒配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邹氏肾科由邹云翔教授创建于1954年,1955年邹云翔教授于首部中医肾病学专著《中医肾病疗法》中提出治疗慢性肾脏病要旨——“补益肾元”,此后邹氏团队历经数十年临床实践,逐步构建邹氏肾科“补益肾元”理论体系,形成以此为核心的治肾医术。该理论体系基于对肾与“肾元”的生理病理认识,创新性提出了慢性肾脏病“肾劳”新病名;首先提出“肾元不足”的发病主因,以及“药物伤肾”“风毒伤肾”等病因新观点;认为慢性肾脏病的病机特点是以肾虚为主,虚实夹杂,归纳出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机动态变化规律,提出慢性肾衰竭的基本病机为肾元衰竭、浊毒潴留;制定了以本虚标实为特征的慢性肾脏病全国辨证标准。在治疗方面,该理论体系提出治肾总则为:治病求本,补益肾元;以肾为主,兼顾五脏;运行血气,久病和络;标本缓急,分清主次;和法缓治,以平为期。建立治肾四大新法,即基于“补益肾元”,联合清热利湿、活血渗湿、泄浊通络、祛风解毒四法。挖掘出补益肾元很有效的冬虫夏草、紫河车、鲍鱼三个单味药,以及菟丝子-制首乌、生黄芪-山萸肉、金蝉花-大黄三组对药,并开发国家中药新药“黄蛭益肾胶囊”“参乌益肾片”。邹氏肾科核心医术“补益肾元”理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作为肾脏病领域主要问题,中医药个体化防治有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曹式丽教授临床应用细辛辨证论治慢性肾病颇有心得,通过阐释曹式丽教授对细辛之温肾阳、利肾水、祛肾瘀、通肾络等功效的独特认识,初步总结其临床应用细辛辨证论治中医肾病的学术经验,为防治慢性肾脏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肠道微生态及"肠-肾轴"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肠道菌群与慢性肾脏病发病的关系,追溯中医学肾病治脾之理论渊源,从慢性肾脏病与肠道菌群、脾虚与肠道菌群,以及肾病治脾的理论根源、现代研究、临床应用方面阐述慢性肾脏病从脾论治的重要性,为慢性肾脏病的临床防治开拓新思路,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内经》肾风理论论治慢性肾脏病。从外风、伏风、内风角度分析肾风之“风”,探讨风邪对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归纳分析慢性肾脏病的证治分型及风药在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肾主气化”的含义涵盖了肾的生理功能,涉及相火敷布、水液代谢、气机升降多个生理环节及肺、脾、胃、三焦、膀胱等多个脏腑,是中医学气化理论的高度概括。文章从“肾主气化”的角度,分析了其与“三焦气化”“膀胱气化”的关系,认为“肾失气化”是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指出“肾失气化”与慢性肾脏病病理演变的内在联系。基于“肾主气化”理论,探讨《伤寒杂病论》中经方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并提出温利结合,疏利三焦法以恢复“肾主气化”功能是改善慢性肾脏病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大凡认真研读过《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脏腑理论的中医学者,都会因文中既提"十二藏",又述"五藏六府",以及将一个不具备"藏而不泄"之"脏"功能的"心包"列于脏位。将无"满而不能实","传化物而不藏"之"腑"功能的"三焦"给以腑名,而时有困惑。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者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患者的大量涌现。胰腺和十二指肠作为脏腑功能的显现,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根据《内经》,关于脏与腑功能的界定标准,及现代解剖学,生化学所见,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之需求,提出了将人体"胰腺"取代无脏功能的"心包"以正其脏位。并将与胰腺有密切生理关系的十二指肠取代三焦,作为与胰腺相表里的腑。这样就将"五藏六府",正式升级为"六脏六腑"。即:肺与大肠、胰与十二指肠、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合《内经》"十二藏"之说。经过如此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则可使《内经》的脏腑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了人体内客观真实的脏腑生理结构状况,而且对中医临床的脏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保健按摩的繁荣给推拿学发展所带来的利与弊,认为保健按摩的繁荣普及提高了全社会对推拿的认知度,扩大了推拿的社会影响力,"倒逼"医院设置推拿科室或推拿治疗项目,增加了就业平台,壮大了推拿队伍,但部分民众、医务工作者和政府管理部门人员对推拿不全面、不正确的认知观,导致愿意学习推拿和从事推拿专业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减少,对部分推拿医务工作者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成功感和荣誉感等带来负面影响,并大大降低了推拿学科的严肃性,提出如何正确对待、界定保健按摩在推拿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推拿学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认真加以正视和思考,否则将不利于推拿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研究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方法:从发生学角度,结合《内经》、道家学说探讨中医五脏神识系统建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结果:五脏神识系统是在胚胎时期的脑髓中,元神与脑髓共同作用、发生分化而形成的。元神分化出心神,再由心神分化出五神等各种神识元素;脑髓分化出心肾等五脏,五神、五脏分化完成后,五神入藏于五脏,从而形成了五脏神识系统。结论:脑为元神化生神识元素、脏腑之处所,心神为五脏神识系统的主宰。  相似文献   

15.
16.
邵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4,(19):147-147
目的:预防与治疗因分娩女性婴儿导致情绪受到刺激,因而引起平衡、调节系统的崩溃,同时促发心理疾病、精神病及躯体病.方法:通过护士的语言、行为、表情、姿势等改变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结果:预防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宋代太平惠民局的成立对宋代医药学发展的影响做了相关论述。认为太平惠民局的成立促进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书。制定了药物炮制规范,对当时医生诊疗疾病处方用药带来很大便利。但生产的成药也存在弊端,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的医学流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失眠症为临床常见病症,且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在治疗上也常采取健脾、和胃、疏肝等法。本文就脾胃失调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调和脾胃的治法方药运用等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9.
海南青牛胆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青牛胆 (TinosporahainanensisH .S .LoetZ .X .Li)系防己科青牛胆属植物 ,为一新种。民间用以治疗关节疼痛和筋骨损伤。主要含有甾酮类、生物碱等化合物。为探讨海南青牛胆中挥发油成分 ,对其藤茎进行了挥发油的研究 ,通过GC MS Computer进行测定分析 ,从中共鉴定出 2 0个化合物。1 材料及样品的制备原材料采集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乡 ,经海南师范学院钟义教授鉴定为海南青牛胆 (TinosporahainanensisH .S .LoetZ .X .Li)。取该植物藤茎经切片、干燥 ,粉碎成…  相似文献   

20.
方证相对论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以间接致思的思维方式探求人体生理、病理及防病治病规律,开展方证研究也应遵循中医学的本原思维模式。方随证出,因证变化而药物组成变化是方证对应的一般规律,称之为“方证相对论”。方证对应理论体系是非线性的、多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应体现当代医学最新成就。从中药分子水平开展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阐明方剂作用机理以求得方证的最佳对应和变化规律,应是方证研究深化的客观要求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