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医学中的双心医学是由心血管医学与精神心理医学交叉综合形成的学科。中医学并无双心疾病的说法,但“双心”的理念早已存在。李亚平教授基于“心主神明”“心主血脉”论断,提出“双心同调”的治疗思路,即治血脉之病需兼顾调治心神,而疗情志之疾亦多兼调血脉,临床以此作为心血管疾病之辨治常法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收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心肌梗死后合并抑郁属于“双心疾病”范畴,抑郁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持续存在,可增加冠心病的复发或影响心肌梗死预后。中医的“双心学说”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神志,按照功用之异,分为“血脉之心”“神明之心”,双心一体,生理相依,病理互损。心肌梗死后抑郁的核心病机为“心脉瘀阻,心神失养”所致神明失守,抑郁由生。结合“双心学说”、心梗后抑郁的启动环节与其核心病机,本课题组主张“双心同治”,予祛瘀养心治法为基础,“祛瘀”以祛除心肌梗死(真心痛)之瘀血内停,“养心”以调节抑郁(郁病)之心神失养。  相似文献   

3.
基于形神、双心理论,探讨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病机特点与治则治法。焦虑抑郁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积极地识别、干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降低冠心病不良事件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冠心病在传统医学中称为“胸痹”,焦虑抑郁属“郁病”范畴,胸痹与郁病并存,构成“形体之心”与“神明之心”共病的双心疾患。本病病机责之于瘀毒郁互结,双心失调,形神俱伤。形体之心因瘀毒所阻,神明之心因郁所伤,两者生理相依,病理互损。瘀、毒、郁常相兼为患,互为因果。其中“瘀”贯穿冠心病的始终,为病情转变的始动环节,“毒”为病情转变和恶化的关键,“郁”为冠心病发病及其病情转折的促进因素。该病以瘀、毒、郁为病理因素,故而确立活血解毒以治形,解郁安神以调神的治疗原则。本文将从中医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认识、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主要病机和治则治法进行阐述,旨在为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双心医学的中医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双心医学提供借鉴。方法:回顾近10年中医研究双心医学的文献,对其进行总结提炼。结果:中医认为双心医学多从心、肝、肾、脾入手,侧重各有不同,偏重于肝者尤多。双心疾病的研究多为基础疾病对情志疾病的影响,而情志疾病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以及二者共同发病的机理阐述还相对较少,从双心医学角度来认识高血压合病焦虑、抑郁的研究亦较少,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结论:双心疾病实为形神兼病,"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失常为基本病机,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辨证为虚实夹杂,治疗上应注重形神兼顾,双心同调。  相似文献   

5.
韩欣璞  朱潇雨  许博文  李杰 《中医杂志》2023,(21):2248-2252
肿瘤与双心疾病共病是临床常见状态,与肿瘤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探讨其核心病机及治法可为临床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策略。认为心肾阳虚是双心疾病常见的核心病机之一,郁热毒闭是肿瘤生成及转移的核心病机,癌毒损络致血脉之心失荣,肺失宣降致神明之心郁结,从而导致或加重双心疾病。基于“以证统病”诊治思路探讨相关证治,辨证在前,四诊合参,明确核心病机及基本治则;辨病在后,识病佐证,兼顾疾病特殊性加减用药。实现肿瘤与双心疾病精准施治,减少多重用药副作用,冀以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双心疾病即心血管病变伴发精神心理障碍。气血失调是双心疾病的病理基础,而免疫炎症贯穿双心疾病的病理始终。气虚、气滞、血瘀作为双心疾病的关键病机,与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心脑交互下的免疫炎症反应存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以气血失调病机理论为指导,采用益气活血疏肝法治疗双心疾病,能有效控制心脑轴免疫炎症,改善双心疾病的症状及预后,实现“心神同调”。  相似文献   

7.
双心疾病常伴有失眠,而失眠是加重双心疾病病情的重要因素。双心疾病伴失眠的基本病机为心"主神明"和"主血脉"功能的受损,一方面,正气不足,心神失其濡养而失眠;另一方面,气滞、痰浊、瘀血等病因阻塞脉道,阴阳不得相交而失眠,即"神明之心"和"血脉之心"同时受扰,故治疗上提倡以安神为要,双心同调。采用抗栓1号方补虚活血以安心神,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解郁化痰以通血脉,同时重视调和阴阳及情志疏导。  相似文献   

8.
心作为五臧之一,心主血脉为之体,为阴;心主神明为之用,为阳,因此双心理论体现的是心脏的一体两面。双心理论是指“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并包括二者之间的生理相依,病理互损。赵海滨教授提出心肌梗死后抑郁焦虑的中医核心病机特点为“瘀热虚滞”,临床上针对“瘀热虚滞”,提出“活血清心”以清“瘀”“热”,治血脉不畅;“养血调神”以调“虚”“滞”,治神明异常,从而达到“形神合一”,双心同治。  相似文献   

9.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主神明",强调"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双心一体,生理相依,病理互损,主张"双心同治"。双心疾病的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养心氏片通过益气活血、化瘀止痛,除烦解郁安神来改善心肌供血,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稳定情绪,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达到双心和谐的目的,适用于冠心病双心治疗。文章结合现代研究进展通过对养心氏的组方特色进行探析,为双心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医经典理论,从心主血脉而通神明、心为君火以镇阴邪、心损不复须和营卫等角度出发,结合现代研究及临床经验,系统阐述桂枝茯苓丸治疗心系疾病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体会。认为心主血脉,内通神明,“神明之心”与“血脉之心”异常所致的形神合病是慢性心系疾病的重要特征。桂枝茯苓丸既可化瘀,又兼安神,具有双心同调之功。心系疾病,若久虚不复,血脉壅塞,可发展为心损“。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桂枝茯苓丸通过调和营卫、畅达血气的方式,达到气血资生、经脉通畅、伏邪外透之效,则心损可复。灵活化裁桂枝茯苓丸,可更好地发挥其活血通脉、宁心安神、温阳利水、调和营卫之功,以适用于多种复杂性心系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冠心痛“双心治疗”就显得尤为迫切,笔者多年来应用心可舒片对冠心痛进行治疗,观察其“双心效应”的临床作用,心可舒片的双心效应,是指心可舒片既有治疗冠心病的作用,同时又有改善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和神志反应的功能。心可舒片选用纯植物药物,合理选择,独特组成。不合冰片,对中焦脾胃运化无影响;不含虫类药物,避免了重金属蓄积、异体蛋白过敏的风险。且其组成药物经基础药理研究证实符合冠心病的二级防治ABCDE原则,可满足冠心痛患者长期安全用药的需求。既可缓解冠心病症状,改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又可缓解冠心痛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又具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体会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其它心脏疾病患者,只要中医辨证属于气机拂郁、血瘀滞结之证者,皆可应用心可舒片进行治疗,关键在于药量的控制,需根据症情的变化,及时调整用量,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2.
双心疾病即心血管病变合并心理障碍,目前发病率逐年上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该病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团队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创新性提出“畅络调神”论治双心疾病,并总结出“气络之心”与“脉络之心”概念,认为“络不畅、神不安”核心病机观贯穿双心疾病病程始终。BDNF与其核心病机密切相关,能够调节神经及血管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损伤、介导多种信号通路,进而促进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的存活和修复,发挥显著情绪调节、心脏保护作用,是临床治疗双心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之一。“络不畅”主要以“脉络之心”瘀阻郁滞,致气络、脉络不畅,具体表现为络虚瘀滞、络气郁滞。“络不畅”易导致双心疾病患者出现炎症反应、自由基生成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改变等引起氧化应激损伤,影响BDNF水平,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出现焦虑或抑郁等情绪改变。“神不安”主要以“气络之心”受扰,致心神、肝魂不安,具体表现为心神失养、肝魂不宁。“神不安”则易引起焦虑或抑郁症状的发生,这与BDNF水平引起的神经回路异常激活,神经损伤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该文试从BDNF角度阐述“畅络调神”论治双心疾病的理论内涵和病理机制,为双心疾病络病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气相求”理论的论述最早见于哲学代表作《易经》,其思想内涵对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理论等均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多元化改变及其迅猛发展,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冠心病患者除心脏症状外,还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双心疾病也日益突出。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而中医药从肝心同治思路出发,对此冠心病甚至双心疾病的治疗均具有较好的优势。心、肝两脏在阴阳、五行属性、脏腑功能及经络循行等方面关系密切,二者在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本文基于肝心两脏“同气相求”的特点,结合古今医家对冠心病的认识,分析冠心病肝心同治“同气相求”的内涵,并根据临床常见病证,总结了常用的肝心同治方法,以期为冠心病及双心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属“双心医学”范畴,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治疗。樊瑞红教授认为该病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运用心肝同治、心脾胃同治、心肺同治、心肾同治之法配合语言疏导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CHD)是目前全球多见的慢性病之一,而合并焦虑这一关键危险因素又使得其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高居不下,属“双心疾病”范畴,因其共病病理机制的复杂性,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所在。西医常规的抗焦虑及心血管药物治疗存在精神依赖性、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使患者依从性不高。CHD合并焦虑症属中医学“胸痹”“郁证”等范畴,本团队以络病理论为根本,其核心理论“承制调平”理论为指导,心藏神理论、情志病理论为关键,总结出陕西省名中医赵明君“畅络调神”治疗双心疾病的学术思想,并对该思想指导下的双心疾病之CHD合并焦虑症的病机与治则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络不畅、神不安”的核心病机,络虚瘀滞、心神失养;络气郁滞、肝魂不宁的基础病机,以“畅络调神”为核心治法,总结出以益气畅络、调心安神为法,益气通络调心方处之;流气畅络、调肝定魂为法,畅络调肝定魂方处之,以期为CHD合并焦虑症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身心上遭受疾病的双重打击,心脏器质性病变与心理障碍问题共存,“双心共病”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神不使”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理论,与人的生理及心理活动相关,“神”是生命健康活动的体现,是人体防病、抗病、康复能力的主宰。“双心医学”模式是以双心同治为基础,基于“社会-医学-心理”的治疗模式。该文从双心(心脏和心理)出发,立足于天人合一和辨证论治,从“神不使”的内涵,分析双心疾病的病机,并指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应注重“双心治疗”。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巨大进步使得人们生活质量与精神压力不断攀升,同时也增加了心系疾病并发心理疾患的人数。现代医学称心系疾病与心理疾患相互伴发、相互影响、共存者为“双心疾病”。该病发病率较高,现已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目前西医治疗双心疾病多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精神类药物,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中医治疗“双心疾病”的独到优势在于整体辨证施治、因人制宜,在调理身心的同时可解决西药效果不理想的难题。黄玉璐提出的“一气周流”理论强调中土脾胃做轴,中气左升右降带动肝心肺肾四象轮转,形成循环无端的“圆运动”,强调中气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根本。文章基于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理论及现代医家对双心疾病的认识,探讨双心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法治则,认为双心疾病的发病根源在于中土不运,中土不运所致痰瘀互结、气机不畅、气血不和、心失所养为发病关键。治疗应以培补中土、恢复中气正常升降为基础,以调和气血、疏肝养心、祛痰活血为主,使中气健运、安神达郁,恢复机体一气周流之状态,则一身之病尽除。治病必求于本,从脾出发对双心疾病进行辨治分析,更有利于标本兼顾,发挥中医药在双心疾病论治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双心医学主要研究心理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互相影响和转归,强调在心脏病治疗中加入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治疗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疾病时,中医有独特的辨证思维方法,从肝治心与双心医学不谋而合。肝心两脏五行相生、经络相连、功能相用、情志相调,故从肝治心,可达"恬淡虚无,真气存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状态,彰显其在双心医学中的辨治优势。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9.
“心主神明”理论以藏象学说为基石,社会人文学、古代哲学与中医心理学思想渗透其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的实践反馈,其内涵愈发深刻,现广泛运用于疾病的预防养生、发病原理、诊断辨证、治疗法则以及预后保健等。结合现代生理病理和循证医学的进展,“心主神明”的科学性得到证实,并形成了心血管科和心理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双心医学”。“双心医学”强调精神心理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以患者的主观感受为要,旨在跨越临床与人文的藩篱,追求心身健康的和谐统一状态。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抑郁为临床常见的双心疾病,中医“形神同调”的理念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心脾相关”理论,从心脾母子相生、阴阳相承、气血相济、神志相合等理论出发,以中医藏象、气血理论为支撑,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的病机进行了探讨,提出心脾气虚为疾病发病的内在基础,痰、瘀、郁为疾病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虚、痰、瘀、郁互结是疾病发病的关键病机,在治疗上强调调脾护心、痰瘀并治、气血同调,倡导因时制宜,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