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Lin SR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2):993-994
随着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作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用药的广泛应用,它所带来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尤其是严重消化道出血所致的病死率增加,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质子泵抑制剂(PPI)被推荐作为降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所带来的消化道风险的主要用药,有临床肯定的预防效果.但随着PPI和双重抗血小板药物的长期联合应用,显示出中等程度的增加心脏负性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超说明书用药是指药品使用的人群与适应证、给药途径与剂量、疗程、联合用药与配伍溶媒等超出说明书规定的情况.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是治疗酸相关性疾病最有效的一类药物,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国内PPI临床使用量和零售金额都迅猛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于预防应激性溃疡,而非治疗酸相关性疾病,说明PPI的超说明书用药现象非常严重.因此,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和药师都应关注PPI的超说明书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3.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临床常用药物,目前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人群中广泛应用。然而这一用药现状未得到美国胃肠病学会最新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指南推荐支持。笔者结合国内外指南或共识,综合最新研究进展,以评述PPI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人群中的使用指征、可能获益及潜在风险,以期为临床慢加急性肝衰竭人群规范使用PPI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作为目前抑酸性作用最强的一类药物,特异性高、持续时间长久,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但是对PPI不良反应认识的不足导致目前全球PPI滥用.由于用药的个体间差异大,PPI的使用受到约束,如何在临床合理使用PPI一直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CYP2C19是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超过10%的药物主要通过CYP2C19酶代谢.因PPI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等方面高度依赖肝脏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系统,影响到多种药物的代谢,从而在临床上表现为联合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PPI的生物利用度和代谢主要受药物代谢酶CYP2C19的影响,部分受CYP3A4的影响,而个体遗传因素所致CYP3A4和CYP2C19酶活性差异是造成PPI疗效差异的分子机制之一.CYP2C19编码基因的突变,可造成CYP2C19酶代谢活性的改变,进而出现不同患者服用以CYP2C19为关键代谢酶的药物后,体内血药浓度差异,甚至产生不同临床反应.此外,合并用药、饮食结构等非遗传因素也是影响PPI疗效的重要原因.本文参考了近年来国内、外涉及CYP2C19酶与PPI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的文献,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予以综述,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是临床用于治疗与酸相关性疾病的基础药物,很多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可能会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PPI抑制胃酸分泌,导致肠道钙离子吸收障碍,反馈性引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FH)、1,25双羟基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3]等分泌增加,促进溶骨,增加骨吸收等有关。有骨折高危风险的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应有适应证,用药时尽量控制在最小有效使用剂量范围内,以期在达到治疗目的基础上降低骨质疏松症与骨盾疏松件骨折的发毕率.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是常见的肝病之一,病程一般在3个月以内,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病程较长,可超过1年[1].随着近年患者用药种类增加及医师对该病的日益重视,其发病率明显上升,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是药物肝毒性临床监测和防治的重点问题,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暴发性或重症肝功能衰竭,是临床医师执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职业风险问题.因中老年人系药物使用的主要群体,本研究针对我院1993年~2007年间收治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增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并提高其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控制高血糖,然而传统的治疗药物如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在降低血糖的同时也可以出现低血糖.因此,应在一定的血糖范围内自我调整用药量,避免出现低血糖.低血糖会造成身心障碍,同时可引起心血管事件.因此临床用药应最大限度的降低低血糖风险.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呈葡萄糖依赖性的刺激胰岛素分泌,在胰岛素剂量很小或者缺乏,以及血糖浓度不高时,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则不会刺激或很少刺激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8.
《内科》2017,(1)
<正>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抑酸治疗广泛使用的一类药物,可增加急性肾损伤(AKI)、慢性肾脏疾病(CKD)、进展到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生风险。AKI是发生CKD、CKD进展、ESRD的显著危险因素,还可作为PPI药物不良反应的预警信号和识别不良慢性肾病结局易感人群。美国圣路易斯医疗保健系统的Xie Y等利用美国退伍军人事业部数据库开展了一项全国性队列研究,发现PPI使用者  相似文献   

9.
药物性胰腺炎(DIP)是药源消化系统疾病之一,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可引起DIP的药物逐年增加。DIP缺乏特异的临床检测指标及诊治流程,易漏诊。阐述DIP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引起DIP的药物及分类,强调在诊断过程中收集患者用药史,及时停用可疑药物是诊治的关键,并告知患者引起DIP的相应药物,预防DIP再发。  相似文献   

10.
目前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正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患者。同时,质子泵抑制剂(PPI)则被推荐用来降低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并发症。但部分药效学及临床研究发现,PPI可能减弱了氯吡格雷的临床药效,增加了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此文就PPI与氯吡格雷的代谢途径,两者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以及防治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是治疗酸相关性疾病的首选药物.促动力药在胃食管反流和胃肠动力不足所致的疾病中应用广泛.但国内部分作者在讨论PPI与促动力药临床合理用药问题时认为两类药物不可同时服用,使得临床医生用药和临床药师进行处方合理用药评价时产生误解,无所适从.本文就PPI和促动力药能否合用,以及联合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供临床医生和药师参考.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及脆性骨折风险增加,这与疾病本身及其治疗用药有关。不同降糖药物通过不同的生物学途径治疗糖尿病,然而这些药物可能对骨代谢产生影响。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具有积极作用,在临床应用中不会额外增加骨折风险;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对骨折发生风险的影响与药物种类有关,应考虑单个药物背景下对骨脆性的潜在影响;噻唑烷二酮类使骨质流失并导致骨折风险增加,与其他降糖药物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可减少其对骨骼的负面影响;关于磺酰脲类药物对骨骼影响的大型临床研究目前仍缺乏,尚需更多的数据支持。临床制定糖尿病用药方案时,为了预防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应考虑各种降糖药物对骨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药物性肝损伤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任何药物凡能引起胆汁形成和分泌障碍者均可引起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据报道,一向被认为毒性反应小的中药,其中毒性病例也在不断增加,如土三七、昆布、山海棠等均可引起肝中毒,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据统计,使用抗结核药物时15%~30%患者发生转氨酶升高,80%发生于用药1~7周;使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时肝毒性发生率为20%~40%。目前可造成肝脏损伤的药物达2000余种之多,其中以抗结核药、抗真菌药、降血脂药、抗肿瘤药对肝脏毒性较大。  相似文献   

14.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尤其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再发缺血事件和死亡风险.但治疗后常导致患者消化道出血风险增加,加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可降低该风险,已成为临床常规治疗.但近年来,氯吡格雷与PPI间的相互作用是否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增加,倍受临床医生关注,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广义的老年性哮喘为年龄在60岁以上,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所有患者。若哮喘长期治疗缺乏药学监护,可能会导致治疗不规范使哮喘不能控制或药物不良反应增加,不仅影响哮喘患者日常生活,而且哮喘反复发作,导致肺功能下降,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气流受限。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的哮喘如老年性哮喘,有着很多特殊性,如伴发症多、伴随用药多、依从性差、基础肺功能较差等,其不合理用药几率会增加,如不规范用药、哮喘治疗药物影响基础疾病或伴随用药影响哮喘控制等。因此在老年性哮喘的药物治疗中迫切需要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16.
周俊  张玫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8):2922-2926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常用于治疗酸相关疾病的药物.PPI长期使用导致骨折的机制尚不清楚.一个可能的机制是PPI导致酸抑制,影响肠道钙的吸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增加骨吸收.对于有骨折高危因素的患者PPI长期高剂量应用增加脊柱或髋骨骨折的危险.PPI应该有合适的适应证,为达到期望的治疗结果而不要超出必要的剂量和疗程.  相似文献   

17.
抗菌药的预防用药,应根据细菌或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有的放矢地投药,如用青霉素G预防A型链球菌所致的风湿热复发。目前,临床上有很多预防性用药不仅浪费了药物,导致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而且使细菌的耐药菌株日益增加。抗菌药的预防用药大致分以下五类: 一、有针对性地预防感染:如风湿热,该病由大量不同亚型的A型链球菌所引起,由于链球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药物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及其原因,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国内外的大量文献报道,对药物致消化道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归纳并加以综述.结果药物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比较常见,约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20%~40%,在食管可引起药物性食管炎、食管溃疡、鹅口疮等;在胃及十二指肠主要引起消化性溃疡、出血和穿孔;在肠道药物除可引起溃疡、出血等不良反应外,还可导致结肠炎、肠道缺血、血栓、便秘、麻痹性肠梗阻、腹泻和营养不良等症.引起这些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药物直接刺激消化道粘膜,改变肠腔内壁上皮细胞的结构,影响胃肠道蠕动,刺激或抑制消化腺分泌,并影响消化道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消化道功能失调,导致食物的消化吸收障碍等.结论药物致消化道的不良反应是多方面的,在临床用药尤其是联合用药时必须给予足够地重视.  相似文献   

19.
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第一个抗真菌药物--灰黄霉素于1937年问世以来,人类与真菌之间的斗争持续了70余年.近年来,随着糖尿病、HIV感染、器官移植以及肿瘤化疗等免疫低下宿主不断增加,真菌感染,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明显上升.早期开发的抗真菌药物,如灰黄霉素、克霉唑等,因毒性大、抗菌谱窄、穿透力差,主要用于局部用药.后期开发的新型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在抗菌活性、抗菌谱、安全性以及生物利用度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目前在临床上正广泛使用.但抗真菌药物的大量应用不可避免地引起真菌耐药性的增加,而且目前临床上可供选择的安全、广谱、高效的抗真菌药物有限.因此,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势在必行.本文就抗真菌药物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随着PPI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显.近期对PPI安全性的关注热点包括骨折风险、肠道感染风险、低镁血症及与氯吡格雷相互作用等.本研究就以上热点作一综述. 一、骨折风险 PPI可能增加髋、腕和脊椎骨折风险.Yang等[1]对英国综合实践研究数据库(general practice research database,GPRD)资料(1987年至2003年)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大剂量PPI使用者(疗程>1年且日平均剂量>推荐剂量1.75倍)的髋部骨折风险显著增高,校正OR=2.65 (95%CI:1.80~3.90,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