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镰形棘豆生物碱提取物对9种常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方法以镰形棘豆为原料,提取生物碱,选择临床常见的4种革兰氏阳性菌和5种革兰氏阴性菌,采用琼脂扩散法对其体外抑菌活性进行评价,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镰形棘豆生物碱提取物对9个菌种均有抑菌效果,抑菌作用敏感度与浓度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对枯草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其他各菌,MIC和MBC分别为0.95 mg/mL和1.91 mg/mL,而其他各菌种的MIC和MBC范围在1.91~7.63 mg/mL之间。结论镰形棘豆生物碱提取物具有较为广谱的抑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比革兰氏阴性菌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7种傣药材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c.)和绿脓假单胞菌(Pa.)的抑菌作用。方法:以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7种傣药材的95%乙醇提取物,获得不同极性部位;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提取物的抑菌圈,二倍稀释法测定提取物及阳性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确定其抑菌活性。结果:25 mg/m L浓度条件下,7种傣药材不同极性提取物均显示有不同程度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为(1.21±0.04)~(2.80±0.07) cm,对绿脓假单胞菌的抑菌圈为(0.84±0.03)~(1.96±0.03) cm。其中勐腊大解药(平脉藤)乙酸乙酯萃取物(MLDJY-2)抑菌效果显著,对Ec.抑菌圈、MIC和MBC分别为(2.80±0.07) cm、0.195 mg/m L和1.563 mg/m L,对Pa.抑菌圈、MIC和MBC分别为(1.96±0.03) cm、0.781 mg/m L和6.250 mg/m L。结论:验证了7种临床常用傣药材抗菌活性,为临床应用和抑菌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壮药白花九里明水、醇提取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体外抗菌的作用,为临床治疗MRSA感染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制备壮药白花九里明水、醇提取物,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MRSA菌株进行体外抑菌实验,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壮药白花九里明的水提取物抑菌圈直径为18~24 mm,醇提取物抑菌圈直径为11~18 mm;水提取物的MIC为31.25~250 mg/m L、MBC为31.25~250 mg/m L,醇提取物的MIC为31.25~250 mg/m L、MBC为62.5~500 mg/m L。结论壮药白花九里明水、醇提取物对MRSA菌株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阳荷提取物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姜科姜属植物阳荷根茎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运用乙醇渗漉法提取得到阳荷总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用滤纸片法对乙醇提取物及各萃取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测定,有抑菌作用的萃取物进一步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阳荷根茎乙醇提取物、石油醚和氯仿萃取物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3种革兰阳性菌和大肠埃希菌等3种革兰阴性菌生长繁殖的活性,MIC值在312.5 ~1250 mg·L-1.总提取物对地衣芽孢杆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MBC均为1250 mg· L-;石油醚和氯仿萃取物对6种测试菌株均有杀灭作用,MBC值在625~1250 mg·L-1.结论:阳荷根茎乙醇提取物及石油醚和氯仿萃取物能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地衣芽孢杆菌、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5.
洪小凤  王涛  施贵荣  王立云  李辉 《中成药》2011,33(6):1052-1054
目的 观察隔山消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上述提取物对各实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结果 ①隔山消提取物对各实验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葡萄球菌、痢疾志贺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乙酸乙酯部分MIC值均为0.39 mg/mL,丙酮部分均为0.78 mg/mL.同一种提取物对同一种菌的不同菌株表现出相近的抗菌活性.②纸片扩散法结果显示两种提取物均有明显抗菌作用,并且随着浓度降低抑菌圈直径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隔山消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作用,乙酸乙酯部分抗菌作用强于丙酮部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黑面神枝叶水提物的抑菌有效部位。方法:运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将黑面神枝叶水提物分为氯仿、乙酸乙酯、水饱和的正丁醇及剩余水层部位,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进行4个不同极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用以筛选抑菌作用的有效部位,并测定对敏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乙酸乙酯部位对3种菌种的抑菌作用最强,其MIC均为62.5 mg/m L,MBC均为250 mg/m L;其次为水饱和的正丁醇部位和剩余水层部位,其对试验菌种的MIC分别为125 mg/m L和62.5 mg/m L,正丁醇部位的MBC分别为500 mg/m L、500 mg/m L、250 mg/m L;氯仿部位对试验菌种均无抑菌作用。结论:黑面神枝叶水提物抑菌有效成分主要集中于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核桃楸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核桃楸叶提取物分为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等4个不同极性部位,采用平板打孔法考察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抗菌作用,比较核桃楸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菌作用强度,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核桃楸叶提取物有机相萃取部位有抗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顺序为:正丁醇相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水相无抑菌作用。结论:随着极性的增大,核桃楸叶提取物有机相萃取部位的抗菌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宁夏大蓟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对5种革兰阴性菌体外抑菌活性作用。方法:大蓟水提取物、大蓟正丁醇提取物、大蓟乙酸乙酯提取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联合琼脂平板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研究。结果:大蓟水提取物、大蓟乙酸乙酯提取物对5种革兰阴性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1.00 mg.mL-1;大蓟正丁醇提取物对5种革兰阴性菌有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MIC均为1.0mg.mL-1;对伤寒沙门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MIC均为0.5mg.mL-1。结论:大蓟正丁醇提取物对5种革兰阴性菌有抑菌作用,大蓟水提取物、大蓟乙酸乙酯提取物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铁棒锤提取物对肠道致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应用水和醇两种溶剂并辅助超声波提取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提取物的抑菌性,并通过光谱法和倍比稀释法测定对肠道致病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以及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结果铁棒锤超声水提物抑菌圈与超声波醇提物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7种肠道致病菌抑菌性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MIC在12.5~20 mg/m L范围内。结论铁棒锤水提取物对细菌性肠道致病菌在体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4,(9)
目的研究头花蓼对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各实验菌株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和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值),液体转染法测定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结果头花蓼提取物对各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60%乙醇提取物对各耐药菌的抑菌圈明显大于水提物,并大于没食子酸。60%乙醇提取物与水提物对各耐药菌株的MIC值范围为0.783.12 mg/mL和IC50值范围为0.463.12 mg/mL和IC50值范围为0.461.81 mg/mL,均小于没食子酸的MIC值和IC50值。60%乙醇提取物MBC值范围为1.561.81 mg/mL,均小于没食子酸的MIC值和IC50值。60%乙醇提取物MBC值范围为1.566.25 mg/mL,小于水提物和没食子酸。结论头花蓼乙醇提取物体外抗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优于没食子酸,提示头花蓼除了没食子酸外还存在其他抗菌成分。  相似文献   

11.
白蔹正丁醇提取物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体外检测中药白蔹正丁醇提取物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定性和体外药基法定量检测提取物抗菌活性,同时分析不同浓度白蔹正丁醇提取物抗菌的量效反应关系。结果:白蔹正丁醇提取物的MIC值为2.5mg/mL,浓度和抗菌有量效反应关系。结论:白蔹正丁醇提取物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苦参提取物体外抗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苦参总生物碱、总黄酮提取物及其混合物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采用液体二倍稀释法分析苦参总生物碱、苦参总黄酮提取物及其混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乙型副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柠檬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并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苦参总生物碱对以上菌株的MIC分别为:9.00、3.38、8.25、9.00、4.50、13.50、6.75、7.13mg.mL-1,MBC分别为:13.50、14.25、8.25、9.00、14.25、14.25、13.13、14.25mg.mL-1;苦参总黄酮对以上菌株的MIC分别为3.00、2.63、3.56、3.38、1.50、2.44、3.56、2.35mg.mL-1,MBC分别为14.25、12.75、7.13、13.50、13.50、12.75、12.75、13.13mg.mL-1;苦参总生物碱与总黄酮混合物对以上菌株的MIC分别为:2.25、2.07、3.28、3.94、1.22、2.44、2.07、1.97mg.mL-1,MBC分别为9.00、13.13、6.75、6.38、13.88、7.50、6.38、7.13mg.mL-1。结论:苦参总生物碱和总黄酮提取物对上述菌株存在体外抑菌和杀菌活性,混合物呈现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葎草抗结核分枝杆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葎草提取物抗结核菌活性及有效部位.方法 以体外抑菌实验筛选葎草抗结核活性部位,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律草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MIC),评价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葎草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 RV及临床分离的敏感菌株具有较明显的抗作用,粗提物的MIC为125 μg·ml-1,高浓度1 mg·ml-1时有杀灭作用.结论 葎草提取物对结核杆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及其3种单味药(鹿茸草、白花蛇舌草和鸭跖草)的体内外抗菌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抗菌实验采用液体稀释法和平皿法,测定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及其单味药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内抗菌实验为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培养18 h增殖后,用5%酵母浸出粉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选用致死率100%的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稀释液,腹腔注射感染小鼠,观测给药后染菌小鼠24 h内的死亡率。结果: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及其中两味中药鹿茸草和鸭跖草对细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志贺氏菌、绿脓杆菌和沙门氏菌)和真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中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对于细菌的MIC为0. 375 mg·m L-1、MBC为1. 5 mg·m L-1;而真菌的MIC为12. 5 mg·m L-1、MBC为25 mg·m L-1。此外,炎宁糖浆总提取物、鹿茸草和鸭跖草对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诱导的小鼠全身性感染所导致的死亡率呈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其主要抗菌单味中药为鹿茸草和鸭跖草,白花蛇舌草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了哥王不同提取部位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了哥王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提取物对11种细菌的最低抑茵浓度。结果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显著强于正丁醇提取物,且两者对葡萄球菌属的细菌抑菌作用最强,水提取物基本没有抑菌作用。结论了哥王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效果显著,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蔊菜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蔊菜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蔊菜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利用琼脂扩散法测定蔊菜提取物的抑菌圈大小判断其抑菌活性。结果:本品对所试金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分别为7.8、15.6和62.5mg/ml,MBC值分别为62.5、〉500和125mg/ml;蔊菜提取物在高浓度(原液浓度及原液稀释1/2、1/4)时有抑菌环,抑菌环直径在12-16mm。结论:本品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所试金葡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BC值约为其MIC值的8倍和2倍,表明本品在高于MIC值8倍和2倍时分别对所试金色葡萄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呈现出杀菌作用,而对所试大肠埃希菌的MBC值为其MIC值的32倍以上,表明本品对所试大肠埃希菌主要为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菘蓝不同部位干品和鲜品提取物的抑菌作用,为菘蓝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提取精制,活性炭脱色;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统计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平板二倍稀释法统计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板蓝根干燥药材和新鲜药材对大肠杆菌MIC分别为0.25 g/m L、0.5 g/m L,MBC分别为1.0 g/m L、2.0 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分别为0.25 g/m L、0.25 g/m L,MBC=1.0 g/m L、2.0 g/m L;对绿脓杆菌MIC分别为0.50 g/m L、1.0 g/m L,MBC=1 g/m L,2.0 g/m L。大青叶干燥药材和新鲜药材对大肠杆菌MIC分别为0.5 g/m L、4.0 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0.5 g/m L、2.0 g/m L;对绿脓杆菌MIC为0.5 g/m L、2.0 g/m L;大青叶干品和鲜品提取液实验浓度未测出上述三种细菌的MBC,仅呈现出一定的抗菌趋势。结论菘蓝根和叶对三种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或杀灭作用,按照干品和鲜品质量换算,抗菌效价鲜品强于干品;入药部位比较,板蓝根优于大青叶。  相似文献   

18.
番石榴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番石榴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筛选抑菌活性部位。方法:乙醇回流提取番石榴叶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番石榴叶醇提物分别经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的部位进行抑菌实验。结果:最佳工艺:80%乙醇,料液比=1∶25(g∶m L),提取3次,每次1 h,总黄酮提取率为46.71 mg·g-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活性大小为: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萃余相60%乙醇总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活性大小为:正丁醇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萃余相60%乙醇总提物。结论:番石榴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可产生抑菌效果。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荔枝草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了荔枝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荔枝草中部分化学成分的抑菌圈直径。[结果]荔枝草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受试菌株的MIC可低至3.1 mg/ml,具有明显抑菌作用;荔枝草中齐墩果酸和2α,3β-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明显抑菌效果。[结论]荔枝草抗菌作用的活性部位是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齐墩果酸和2α,3β-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是荔枝草抗菌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卫矛提取物不同极性组分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抗炎活性。方法 60%乙醇提取卫矛黄酮类化合物,经萃取制得4个不同极性的组分(石油醚组分、乙酸乙酯组分、正丁醇组分、水组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分的总黄酮含量;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试验和还原力试验,评价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利用脂多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一氧化氮模型,评价各组分的抗炎活性。结果卫矛提取物总黄酮的含量为(271.25±5.51)mg·g-1,其中乙酸乙酯组分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773.61±12.03)mg·g-1,显著高于总提取物和其他组分(P0.01)。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卫矛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最强,乙酸乙酯组分和石油醚组分则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结论卫矛的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多样性,其作用机制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