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年居民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调查符合入选条件的12381名年龄18岁及其以上的昆明市社区居民,测定其腰围、体质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谱、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Hb A1c,并行上腹部B超检查。按Hb A1C水平的四分位数进行分层,分为Q1~Q4组(Hb A1C水平分别为:Q1组≤5.2%,5.2%Q2组≤5.4%,5.4%Q3组≤5.6%,Q4组5.6%),分析各组NAFLD患病率及临床特征,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NAFLD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本组被调查人群中,NAFLD患病率为27.2%,其中男性为31.9%,女性为21.0%,男性患病率较女性高(P0.001);Q1、Q2、Q3、Q4组NAFLD患病率分别为18.5%(534/2883)、22.8%(555/2436)、25.6%(840/3285)、38.1%(1440/3777),即随着血Hb A1C水平的升高,NAFLD患病率逐渐升高;3369例NAFLD患者收缩压、TC、LDL-C、空腹血糖均随着Hb A1c水平的升高而递增;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Hb A1C水平为NAFLD患病的危险因素(0R=1.67,95%CI 1.15~2.43,P=0.007)。结论血Hb A1C是NAFLD患病的危险因素,且两者都与血脂代谢紊乱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普通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探讨MS与NAFLD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体检的普通人群共2374例,B超检查诊断脂肪肝,检测腰围、体重指数(BMI)、血压、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尿酸、血脂、空腹血糖(FBG)等指标,分析NAFLD和MS的患病率及MS相关组分与NAFLD的关系。结果共502人诊断为NAFLD,NAFLD患病率21.15%,男性高于女性。NAFLD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50.4%,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AFLD危险因素前三位分别是甘油三脂、FBG、BMI。结论普通人群中NAFLD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NAFLD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社区居民婚姻状况与外周血管疾病(PAD)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7年5月至8月,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北京市社区居民10 054名.运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以社区站作为群组随机因素,分析不同婚姻状况下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PAD的患病风险.结果 调整PAD危险因素(年龄、地区、血脂、血糖、血压、肥胖、吸烟、饮酒和体育活动)的影响之后,在45岁以下人群中,未婚男性与已婚男性比较PAD患病的OR值为1.56(0.39 ~6.35),未婚女性与已婚女性比较PAD患病的OR值为0.75(0.22 ~2.57);在45岁及以上人群中,未婚男性与已婚男性比较PAD患病的OR值为1.61 (0.77 ~3.35),未婚女性与已婚女性比较PAD患病的OR值为1.78( 1.23 ~2.58).45岁及以上未婚女性的年龄、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吸烟比例均高于已婚者(P均<0.01).结论 45岁及以上女性的婚姻状况与罹患PAD有关.女性雌激素的变化和PAD危险因素的分布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年居民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调查符合入选条件的12381名年龄18岁及其以上的昆明市社区居民,测定其腰围、体质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谱、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HbA1c,并行上腹部B超检查。按HbA1C水平的四分位数进行分层,分为Q1~Q4组(HbA1C水平分别为:Q1组≤5.2%,5.2%5.6%),分析各组NAFLD患病率及临床特征,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NAFLD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本组被调查人群中,NAFLD患病率为27.2%,其中男性为31.9%,女性为21.0%,男性患病率较女性高(P<0.001);Q1、Q2、Q3、Q4组NAFLD患病率分别为18.5%(534/2883)、22.8%(555/2436)、25.6%(840/3285)、38.1%(1440/3777),即随着血HbA1C水平的升高,NAFLD患病率逐渐升高;3369例NAFLD患者收缩压、TC、LDL-C、空腹血糖均随着HbA1c水平的升高而递增;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HbA1C水平为NAFLD患病的危险因素(0R=1.67,95%CI 1.15~2.43,P=0.007)。结论血HbA1C是NAFLD患病的危险因素,且两者都与血脂代谢紊乱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坪山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坪山街道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及其各代谢异常组分患病情况,分析其患病特点,为制定社区家庭访视对代谢综合征生活质量及各代谢异常组分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深圳市坪山19个社区20~70岁常住人口1926例进行代谢综合征(MS)患病情况调查,新诊断或已确诊的代谢综合征患者398例,进行腰围、血脂、血压、血糖等的检测和分析.结果 代谢综合征、腰围偏大、血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压升高、空腹血糖升高的患病率分别为20.14%、25.9%、29.5%、17.2%、56.9%、20.0%;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J,II'ai: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组血尿酸、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固醇、低密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坪山社区居民人群代谢综舍征患病率较高,血压升高发生率最高,其他代谢异常组分的患病率也较高;代谢综合征常同时伴有多种组分检查指标的异常,综合防治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居家老年人糖尿病(DM)患病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乌鲁木齐市6个区18个社区1 901名60岁以上居家老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结果乌鲁木齐居家老年人DM患病率为20.31%。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空巢老人患病率高于非空巢老人,离退休老人患病率高于在岗老人,不同居住区域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患有DM老人的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腹围、收缩压、空腹血糖明显高于未患DM组。经Logistic回归分析居住状况,BMI、WC是居家老年DM患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乌鲁木齐市居家老年人DM患病率较高,DM老人健康生活方式和家庭自我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应积极在居家老年人中开展DM知识及家庭管理技能的宣传教育,有效控制DM的发生发展,提高居家老年DM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以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从中筛查出NAFLD患者462例,按年龄、性别配对的方法选取健康对照者462例,测量两组身高、体质量、血压、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等指标,t检验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患病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和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1),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随着体质量指数(OR=1.363,P0.01)、舒张压(OR=1.040,P0.01)、丙氨酸转氨酶(OR=1.038,P0.01)、三酰甘油(OR=1.399,P0.01)、空腹血糖(OR=1.865,P0.01)和尿酸(OR=1.006,P0.01)水平上升,NAFLD发生的风险增加;随着总胆红素水平升高,NAFLD的发生风险降低(OR=0.897,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与NAFLD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将导致NAFLD发生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兰州市社区4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病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兰州市天庆嘉园社区1 969名4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其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高血压的诊断以1999年中国高血压联盟提出的新标准为依据。调查居民中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并分析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0岁以上居民中高血压病患病率为43.47%,标化患病率为38.1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39.41%比36.93%,P<0.001)。高血压知晓率为60.75%,治疗率40.07%,控制率为15.8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打鼾、空腹血糖升高、高血压家族史、常吃咸菜、年龄、常吃肉类、腰围增大均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兰州市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率达38.12%,而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急需建立有效的综合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部分白族居民空腹血糖异常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体质指数、腰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统计学方法,对云龙县漕涧镇554名白族居民进行调查,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异常发生率50岁年龄组达25.9%。当腰围男≥85cm、女≥80cm时,空腹血糖异常率是腰围男85cm、女80cm时的2倍,空腹血糖异常率随腰围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年龄的增长和腰围的增加是云龙县漕涧镇白族居民空腹血糖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中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情况以及肥胖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方法:在上海市嘉定区40岁及以上居民中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测,对其中数据完整的10 375名居民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体质量指数(BMI),按照WHO标准界定肥胖和超重者。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BMI与一些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超重以及肥胖状态对于各种代谢相关性疾病患病风险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人群的BMI均值为25.1±3.3,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42.92%和7.2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随着BMI水平的上升,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随之增加(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随之下降(P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唐山冀东社区人群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河北省唐山市冀东社区健康居民7950例,男性4152例,女性3798例,检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以及腰围,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己糖激酶法检测血糖,酶法检测血脂[包括: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发现空腹血糖受损(IFG)2264例(28.5%),调查人群总体IFG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男性较女性IFG出现得更早;年龄、体重指数、血压、TC与TG增高是IFG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居民的体重、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应早期、规律、规范、连续地监测,并及时干预;男性应该更早得到检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体质指数(BMI)< 25 kg/m2的人群中找到能有效评价代谢风险聚集的最佳指标.方法:2007年4~8月期间入选了北京社区18~95岁BMI< 25 kg/m2的居民(男性1881例,女性3101例),进行了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的测量及血压、空腹血糖、TC、TG的检测.代谢危险因素定义如下:①血压升高:收缩压≥130 mmHg(1 mmHg=0.133 kPa) 和(或)舒张压≥85 mmHg,或已经接受相应治疗,或此前已经诊断为高血压;②空腹血糖升高:空腹血糖>5.6 mmol/L,或已经接受相应治疗,或此前已经诊断为糖尿病;③ TG水平升高:>1.7 mmol/L,或已经接受相应治疗;④HDL-C水平降低:男性<0.9 mmol/L,女性<1.0 mmol/L,或已经接受相应治疗.使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模型及ROC曲线分析对各种人体测量指数与代谢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人体测量指数均与代谢危险因素正相关.对于男性人群,要检出2个以上代谢危险因素的聚集,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腰围均较BMI有相对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之间的AUC无显著性差异.而对于女性人群,4个体质指数的AUC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非肥胖人群中,中心性肥胖指标适宜作为评价男性代谢危险因素聚集的敏感指标,而对于女性人群,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均可用于检出代谢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上海市程桥社区3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上海市程桥社区35岁以上居民所有已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 596例,其中男1 390例,女1 206例,年龄35~89岁,平均52.5±12.6岁,进行病史调查,测量血压、体重、身高、腰围、臀围、空腹血糖及血脂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2 596例高血压受试者中空腹血糖<5.6 mmol/L为1 561例,空腹血糖介于5.6~6.9 mmol/L为817例,空腹血糖>6.9 mmol/L为218例.高血压患者中血糖总异常率达39.9%,其中空腹血糖受损的忠病率为31.5%.高血压患者中血糖正常组与空腹血糖受损组的性别构成比、收缩压、体质指数、腰臀比、血糖、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β=0.068,P<0.001)、糖尿病家族史(β=0.468,P<0.05)、总胆固醇(β=0.248,P<0.001)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β=-0.06,P<0.001)与空腹血糖受损有相关性.结论 上海市程桥社区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高于健康人群,且可能与性别、糖尿病家族史及血脂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状况,并分析血压与血糖的关系。方法 2008年4—8月,选取成都市锦江区、成华区、龙泉驿区的城市社区作为城镇调查点,选取大邑县、龙泉驿区的农村社区作为乡村调查点,分别从5个调查点随机抽取1个居委会或村庄,调查60~79岁常住居民。采用现场调查方法,检测被调查者空腹血糖、血脂指标、尿酸、餐后2 h血糖,测量被调查者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之后填写自行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老年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男性和女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调查共发放2 096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991份,有效率为95.0%。本组调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52.08%(1 037/1 991),糖尿病患病率为27.42%(546/1 99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餐后2 h血糖与老年人收缩压独立相关(β=0.28,P0.05),空腹血糖与老年人舒张压独立相关(β=0.18,P0.05)。随着空腹血糖升高,高血压患病率呈升高趋势(P0.05);随着餐后2 h血糖升高,高血压患病率呈升高趋势(P0.05)。老年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老年男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是老年男性高血压[OR=1.699,95%CI(1.230,2.347)]和老年女性高血压[OR=1.934,95%CI(1.457,2.566)]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成都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糖尿病是老年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空腹血糖与舒张压关系密切,餐后2 h血糖与收缩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唐山冀东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参加2012年1月~2012年12月冀东油田社区健康体检居民8443例,男性4471例,女性3972例,检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测量腰围,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己糖激酶法检测血糖,酶法检测血脂[包括: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调查人群中高血压患者2647例(31.35%),其中男性1726例,女性921例;②与非高血压人群相比,高血压患者的年龄、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和FBG高于血压正常者,HDL-C水平低于血压正常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60岁人群中,男性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女性(36.34% vs.18.99%),>60岁人群中,女性高血压发病率高于男性(56.46% vs.56.95%);④年龄、男性、超重/肥胖、血糖、TG和TC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唐山冀东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31.35%,并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雌激素对于女性具有保护作用;年龄、男性、超重/肥胖、血糖增高、高TG和高TC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其影响因素,探讨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胰岛素抵抗的变化趋势.方法 入选393例非NAFLD者及97例NAFLD患者,其中轻度NAFLD 46例、中度44例、重度7例.记录入选者的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及饮酒史,计算体重指数及腰臀比.检测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转氨酶及乙肝五项.结果 NAFLD患者相对于非NAFLD者表现为体重、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尿酸、转氨酶、空腹血糖[4.9(4.4,5.2) mmol/Lvs.4.5(4.3,4.8) mmoL/L]、空腹胰岛素[36.6(24.2,57.9)mU/L vs.22.9(16.7,33.0) mU/L]、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7.86(4.91,12.66)vs.4.60(3.36,6.77)]明显升高(P均小于0.001) 重度NAFLD患者的舒张压、腰围、腰臀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血尿酸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HOMA-IR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仅γ-谷氨酰转肽酶(GCT)与NAFLD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BETA =0.201,P =0.048).结论 N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但胰岛素抵抗并不随脂肪肝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加重,腹型肥胖与NAFL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743例某单位职工测量身高、体重,行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生化检查及腹部B超检查,进行NAFLD组和非脂肪肝组危险因素的组间比较以及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分析。结果 1NAFLD组的年龄、体重指数、血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腰臀比、丙氨酸转氨酶(ALT)、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低于非脂肪肝。2743例参加体检的职工中,检出NAFLD 221例。3NAFLD组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及代谢综合征者分别为:30.32%,34.39%,17.19%,18.55%,41.6%,非脂肪肝组分别为:14.18%,14.37%,4.59%,4.02%,9.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4NAFLD与非脂肪肝组合并代谢综合征者中以高血糖为多。结论 NAFLD患病危险因素高于非脂肪肝组;NAFLD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者显著高于非脂肪肝者;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与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密切相关;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中以糖代谢紊乱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糖尿病前期人群血清尿酸水平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并分析尿酸水平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者2 252例,根据其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1 629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组112例、糖耐量异常组465例、糖调节受损组46例,检测各组血生化指标及PWV.结果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组与糖耐量异常组、糖耐量异常组与糖调节受损组的BMI、腰围、收缩压、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PW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随着BMI、年龄、空腹血糖、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升高,PWV显著上升,且空腹血糖、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与血清尿酸存在交互作用(P<0.01).结论 血清尿酸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应尽早干预,防止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维吾尔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危险因素,为乌鲁木齐维吾尔族NAFLD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比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01/2015-01住院的N A F L D患者198例(汉族105例,维吾尔族93例)及同期住院期间非NAFLD患者202例(汉族105例,维吾尔族97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乌鲁木齐维吾尔族NAFLD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OR=1.071,P0.05);BUN(OR=1.436,P0.05);CRP(OR=1.071,P0.05);TG(OR=12.486,P0.05)是乌鲁木齐维吾尔族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具备体质量、BMI、空腹血糖、腰臀比、血压、BUN、CRP、TC、TG等高危因素的健康维吾尔族人群应当定期监测收缩压、BUN、CRP、TG,以期早期发现NAFLD,对于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中老年人群尿液pH值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嘉定社区8 292名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测和高分辨率超声检查。NAFLD的诊断依据高分辨率超声扫描结果。尿液pH值≤5.5定义为低尿液pH值。采用Cochran-Armitage检验分析不同尿液pH值分组间NAFLD患病率的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低尿液pH值与NAFLD的相对危险度。结果:与正常人群相比,NAFLD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高血压患病率、低尿液pH值比例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则显著降低(均P0.01)。随着尿液pH的升高,NAFLD的患病率逐渐下降(趋势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尿液pH值正常人群相比,低尿液pH值者NAFLD的患病风险在男女2组内分别增加了26.3%[优势比(odds ratio, OR)=1.26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2~1.593]和21.8%(OR=1.218,95%CI:1.046~1.417)(P0.05)。结论:在中老年人群中,低尿液pH值与NAFLD的患病风险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