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固定循经取穴配伍以不同部位选穴进行对比研究,以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大鼠为观察对象,研究不同按部选穴针刺治疗对DGP大鼠Rho A/ROCK信号的表达差异,探讨按部选穴是影响腧穴配伍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将60只♂SPF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 w k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足三里+中脘组、足三里+内关组、足三里+非经非穴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12只外,其余48只大鼠运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造糖尿病模型,普通喂养8 wk后建立DGP大鼠模型,针刺治疗4 wk,于13 w k末墨汁灌胃后处死,取胃窦组织.运用Western blot检测胃窦平滑肌组织Ras同源物基因组成员A(Ras homolog gene family,member A,Rho A)、Rho蛋白相关卷曲螺旋激酶(Rho-associatedc,oiled-coil containing protein kinase,ROCK)、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单位1(myosin phosphatase target subunit 1,MYPT1)、p-MYPT1蛋白的表达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胃窦平滑肌组织Rho A蛋白平均灰度值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小肠推进率、胃窦平滑肌组织Rho A、ROCK、MYPT1、p-MYPT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胃窦平滑肌组织R h o A灰度值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足三里+中脘组、足三里+内关组、足三里+非经非穴组的小肠推进率和胃窦平滑肌组织Rho A、ROCK、MYPT1、p-MYPT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胃窦平滑肌组织Rho A灰度值表达均具有降低的趋势(P0.05).与足三里+中脘组相比,足三里+内关、足三里+非经非穴组胃窦平滑肌组织R h o A、ROCK、MYPT1、p-MYPT1蛋白的表达量降低(P0.05),胃窦平滑肌组织Rho A灰度值表达升高(P0.05).在治疗期间,与模型组相比,足三里+中脘组的饮食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能通过上调Rho A/ROCK信号的表达来促进胃平滑肌收缩,改善DGP的症状;证实按部选穴是影响腧穴配伍效应的重要因素,且配伍局部穴明显优于配伍远端穴及非经非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电活动与延髓迷走孤束复合体(VSC)内神经元和星状胶质细胞可塑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空白)组、DGP模型(模型)组、模型加电针足三里穴(足三里)组和模型加电针三阴交穴(三阴交)组。模型制备采用腹腔注射5%四氧嘧啶和熟地灌胃诱导的方法。实验3周后记录大鼠的胃电活动,取延髓进行抗Fos蛋白和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胃电平均频率和振幅明显降低。而足三里组和三阴交组的平均频率和振幅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O.01,〈0.05);以足三里组升高更明显,与三阴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空白组外,Fos阳性神经元、GFAP阳性星状胶质细胞集中表达于VSC。以模型组的Fos和GFAP表达最高,而足三里组与三阴交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且它们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可改善糖尿病胃运动功能障碍,延髓VSC内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了此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针对噪音刺激大鼠胃酸分泌及延髓Fos和GFA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枪击噪音致大鼠胃酸分泌紊乱的调节作用与延髓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可塑性反应的相互关系,以探讨电针调控胃酸分泌的中枢神经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噪声刺激组(B)、电针足三里穴+噪声刺激组(C)和电针非经非穴+噪声刺激组(D)。实验结束后测定动物的空腹胃液量和胃液酸度,并取各组动物的延髓组织切片后进行抗Fos/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双标记(标记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A组比较,B组的空腹胃液量和胃液酸度均明显增加,且迷走孤束复合体(VSC)内Fos和GFAP阳性免疫产物明显增加;与B组比较,C组的空腹胃液量和胃液酸度均明显减少,同时VSC内Fos和GFAP阳性免疫产物明显减少(P〈0.01)。D组与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对噪音应激性大鼠的胃酸分泌亢进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针刺调节延髓VSC内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功能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中枢性呃逆的选穴规律。方法:以相关中英文主题词,从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并下载相关文献,阅读并筛选文献后摘录处方,形成数据库,通过SPSS 25.0软件进行高频选穴、特定穴、分布部位、归经频次、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272篇,处方296首,腧穴111个,总频次为1 462次,涵盖毫针、电针、皮内针、灸法、穴位按摩等疗法。高频选穴由高到低排列为足三里、内关、中脘、膈俞、攒竹;选穴归经以任脉、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等为主。特定穴通常选用五输穴、八会穴、络穴等。选穴主要分布在下肢。高频选穴组合为内关+足三里,内关+中脘,足三里+中脘。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中枢性呃逆选穴多从顾护胃气、和畅血行的角度考虑,可为临床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针刺调整实验性家兔胃节律紊乱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实验性家兔胃节律紊乱模型,观察腧穴之间针刺调整胃节律紊乱的差异性,以期为临床针刺治疗提供选穴的实验依据.方法家兔60只,体重20kg~25kg,禁食12h~14h,浆膜下双极胃电引导,用旋转的方法建立家兔节律紊乱模型,观察针刺足三里、内关、条口、天泉穴对胃电紊乱波及胃电频率调整效应的差异.结果足三里与内关穴组针刺前紊乱波百分数分别为570785±102644和555173±60500,针刺后分别为437823±101518和435147±68983;针刺前频率分别为22870±03800和24020±03536,针刺后分别为27090±05865和29220±04923.均呈现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但二组穴位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非特定穴条口、天泉针刺前后对照无统计学显著差异.特定穴足三里与同经非特定穴条口,特定穴内关与同经非特定穴天泉调整效应呈现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模型适用于针刺调整胃节律紊乱的研究;特定穴足三里、内关对胃节律紊乱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电针足阳明经“四白”、“天枢”、“足三里”穴对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窦和延髓内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及与胃粘膜损伤、胃粘膜血流量的关系 ,以探讨经脉 -脏腑相关的物质基础。方法 :健康 SD大鼠 6 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对照组 ) ,模型组 ,针刺四白组、天枢组及非穴点组共 6组 ,以乙醇灌胃造成胃粘膜损伤大鼠模型 ,观察电针大鼠足三里、天枢、四白穴对胃粘膜血流量 (氢气清除法 )的影响 ,用放免分析法检测大鼠胃窦及延髓 SS含量。结果 :胃粘膜血流量在胃粘膜损伤后明显降低 ,针刺四白、天枢、足三里及非穴点后 ,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尤以足三里和四白组升高明显 (P<0 .0 1) ;胃窦及延髓 SS模型组较对照组升高 (P<0 .0 5 ,<0 .0 1) ,而针刺四白、足三里组升高不明显 (P>0 .0 5 )。结论 :胃窦、延髓 SS含量变化与胃粘膜血流量的改变有一定关系 ,电针足阳明经四白、足三里穴可能通过对胃窦及延髓 SS含量的改变来影响胃粘膜血流量 ,促进胃粘膜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心力衰竭的穴位配伍规律。方法 初步检索获得针灸治疗心力衰竭的文献215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将58篇文献纳入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SPSS 23.0及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针灸治疗心力衰竭的腧穴以内关、心俞、血海、神门、足三里为主,位于四肢;属于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任脉;特定穴使用以络穴、背俞穴、八脉交会穴多见;关联分析显示相关性最高的穴位组合:内关-心俞、内关-血海、内关-足三里、内关-神门。高频腧穴聚类分析得到4个聚类群:百会-巨阙-合谷;四神聪-水泉;厥阴俞-膈俞-内关-三阴交-郗门-肾俞-肺俞-心俞-血海-神门-足三里-膻中-中脘;关元-气海-丰隆-神阙-太溪。结论 针灸治疗心力衰竭选穴以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及足太阳膀胱经为主,以四肢多见,重视特定穴的使用,尤其是络穴、八脉交会穴、原穴,注重原络配穴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系统分析针灸治疗术后胃轻瘫的优选腧穴和配伍规律。方法系统收集关于针灸治疗术后胃轻瘫疾病的现代期刊类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梳理。将梳理结果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针灸治疗术后胃轻瘫选穴规律及配伍特点。结果针刺治疗术后胃轻瘫优选腧穴在经络、部位、特定穴及配伍方面皆有律可循。结论针灸治疗胃轻瘫在选穴方面具有集中性和规律性,因此具备穴位优选价值。足三里和中脘具有相同主治作用,且针对胃轻瘫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为最核心的配伍组合,因此合募配穴可以运用到胃轻瘫疾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总结针灸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针灸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文献,用Excel建立针灸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处方数据库,并进行腧穴频次分析,运用SPSS22.0和Clementine12.0软件对高频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腧穴使用前6位为百会、太溪、神庭、足三里、三阴交、四神聪;频次选用最频繁的经脉和部位分别为督脉和头面颈项部;特定穴运用较为广泛,而以交会穴选用为主。聚类分析显示5个有效聚类群为:神门-廉泉-地仓-委中-照海-肝俞-大椎-风府-肾俞-中脘;外关-关元-气海-膈俞-血海;大钟-悬钟;印堂-人中;内关-三阴交;关联分析显示常用的10个腧穴配对有百会-太溪;百会-神庭;百会-足三里;百会-三阴交;百会-四神聪;三阴交-内关;百会-内关;太溪-足三里、百会;百会-风池;神庭-风池。结论针灸治疗轻度认知障碍选穴以头部穴位为主,结合辩证取穴,以补肾健脾为原则;重用特定穴及阳经经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毫针针刺对SD大鼠腧穴穴区筋膜结缔组织细胞2种整合素β亚基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细针刺激组、中针刺激组(中等粗细毫针刺激组)和粗针刺激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针刺各组在大鼠中脘穴沿任脉循行方向平刺施以捻转平补平泻刺激,治疗1次/d,治疗3 d后,切取穴区筋膜结缔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镜下观察腧穴穴区筋膜结缔组织整合素β1亚基(integrinβ1)、integrinβ3及PCNA蛋白表达。结果毫针针刺作用后,腧穴筋膜结缔组织integrinβ亚基的表达变化情况不同:细针刺激组和中针刺激组筋膜结缔组织中integrinβ1的表达比空白对照组均有增强,其中细针刺激组integrinβ1的表达统计无显著差异(P=0.314),中针刺激组integrinβ1的表达有极显著差异(P=0.000),然而,粗针刺激组integrinβ1的表达较空白组明显下降,呈翻转趋势,差异显著(P=0.001);integrinβ3除部分大小血管可见少量表达外,在腧穴筋膜结缔组织中始终为阴性表达;筋膜结缔组织中PCNA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02,0.005,0.039),其中细针刺激组最强。结论毫针针刺能够激发受治腧穴穴区细胞活性变化,其中β1类integrin是腧穴筋膜结缔组织中主要的力学信号蛋白,β3类integrin不是腧穴筋膜结缔组织中主要的力学信号蛋白,这可能进一步揭示了腧穴感受针刺治疗信号的非神经生物学细胞力学基本原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针灸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揭示肥胖相关的发生机制,阐明针灸减肥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即A组(高脂饲料组,50只)和B组(普通饲料空白组,10只).在2个月高脂饲料喂养后,将造模成功的30只肥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穴位组、非穴位组,每组10只.穴位组取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穴针刺并接电针仪,非穴位组大鼠取中脘、足三里、三阴交旁开0.5cm处针刺并接电针仪,余同穴位组.普通饲料空白组与模型组每天也放入固定器20 min,但不电针,时间和次数同电针组.观察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检测大鼠血清胰岛素、血糖以及C肽的含量.结果 经过针刺干预后,穴位组体质量、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以及C肽水平等均较模型组与非穴位组下降(P<0.01).结论 针灸可能通过干预胰岛素抵抗状态进行治疗,从而发挥治疗肥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ST36)对脓毒症大鼠促炎症因子所致小肠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 取♂SD大鼠32只, 随机分为CLP+电针(EA)足三里组(CLP+EA组)、CLP+假电针(shame EA)(CLP+SEA)组、迷走神经切断(VA)+CLP(VA+CLP)组和迷切后CLP再电针(VA+CLP+EA组)组, 每组8只. EA组持续针刺双侧足三里30 min, 强度为2 mA, 2-100 Hz.CLP/SEA组采用相同频率和强度刺激非经非穴(足三里外侧旁开0.5 cm)30 min. VA组先手术切断腹腔迷走神经再CLP. 各组大鼠于CLP术后6 h处死取空肠组织, 检测TNF-α和NO含量、髓过氧化物(MPO)和二胺氧化酶活性及肠组织含水率.结果: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后6 h, 与其余3组相比, CLP/EA组小肠组织促炎因子TNF-α、NO、MPO水平和组织含水率均显著降低、DAO活性显著升高(均P<0.05). VA+CLP组和VA+CLP+EA组TNF-α、NO和MPO水平显著高于CLP+SEA组(748.80±112.45 pg/g protein,737.58±100.56 pg/g protein vs 560.23±82.25pg/g protein; 1.32±0.15 μmol/g protein, 1.12±0.24 μmol/g protein vs 0.97±0.12 μmol/gprotein; 0.57±0.06 U/g, 0.61±0.12 U/g vs 0.45±0.07 U/g, 均P<0.05), DAO活性显著低于CLP+SEA组(0.07±0.02 U/L, 0.06±0.04 U/Lvs 0.12±0.04 U/L,均P<0.05); VA+CLP+EA组、VA+CLP组、CLP+SEA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别.结论:电针足三里显著抑制CLP大鼠小肠促炎症因子水平, 减轻肠组织水肿和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针刺足三里、阳陵泉治疗急腹症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5组,正常组作为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其他4组选择丝线单纯结扎法制作不完全肠梗阻大鼠模型造模处理.模型1 d组和模型2 d组不进行处理,针刺1 d组和针刺2 d组选取足三里、阳陵泉给予针刺治疗,处死大鼠,运用酚红试剂检测小肠推进率水平,应用ELISA方法检测并对比模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结果:TNF-?和IL-6含量:针刺1 d组和模型1 d组、针刺2 d组和模型2 d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针刺1 d组和针刺2 d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酚红试剂小肠推进率百分比:针刺1 d组和模型1 d组、针刺2 d组和模型2 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2 d组和针刺1 d组比较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阳陵泉可以降低不完全肠梗阻模型大鼠血清中的TNF-?和IL-6浓度含量.针刺足三里、阳陵泉可以提高不完全肠梗阻模型大鼠小肠的推进率,加快肠道运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和"内关"对脑梗死大鼠神经运动功能及脑组织病理状态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电针对脑梗死大鼠的疗效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针刺组和非针刺组三组,每组再随机分为1d、7d和14d三个亚组;用改进的Longa线栓法制备脑梗死大鼠模型;针刺组电针刺激"足三里"和"内关"治疗,20min/(次·天);余两组在同一时间捆绑,不进行针刺治疗。采用NSS评分和平衡试验评分来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 1d时大鼠神经功能与平衡试验评分针刺组和非针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和14d时针刺组大鼠的评分均低于非针刺组(P0.05);HE染色,1d时针刺组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形态的缺血性损伤较非针刺组轻;7d和14d时针刺组明显好于非针刺组。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和"内关"能够明显改善脑梗死大鼠脑损伤区组织病理学,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恢复。  相似文献   

15.
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运动及脑肠肽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的调整作用与脑肠肽的关系。方法:以乙醇灌胃造成大鼠胃粘膜损伤模型,气囊法测量胃运动频率和波幅的变化率,采用放免分析法(RIA)检测大鼠胃窦及延髓内P物质(SP)、胃动素(MTL)及胃泌素(GAS)含量。结果:模型组胃运动频率和波幅呈抑制状态,针刺四白、天枢、足三里穴可促进胃运动恢复,与此同时胃窦、延髓内SP、MTL、GAS含量出现相应变化。三穴比较:四白主要影响胃窦MTL含量,天枢主要影响胃窦SP及延髓GAS含量,足三里穴对SP、MTL及GAS均有影响。结论:推测针刺足阳明经对胃运动的调整作用有脑肠肽参与,但上述三穴对胃运动的影响所涉及的脑肠肽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对40%血容量失血大鼠早期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GES)时胃排空率、血浆一氧化氮(NO)及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口服GES组(GES组,n = 8)、失血+口服GES+电针足三里组(H+GES/EA,n = 8)、失血+口服GES+非经非穴组(H+GES/SEA,n = 8).用氯胺酮-速眠新Ⅱ肌注复合麻醉后,行右侧颈总动脉插管,按全身血容量的40%分两次间隔15min放血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GES组不予放血.于失血后0.5 h及1 h分两次灌胃给予总计2倍失血量的GES.H+GES/EA组和H+GES/SEA组大鼠用自制布袋固定,于第2次灌胃后在清醒状态下电针刺激足三里穴(频率2-100 HZ,强度2-3 mA,时间1 h)和非经非穴处皮肤(足三里外侧旁开0.5 cm,频率2-100 HZ,强度2-3mA,时间1 h).失血后4 h腹主动脉抽血处死动物,酚红法测定胃排空率,检测血浆NO和MTL水平.结果:失血后4 h,H+GES/EA组胃排空率比H+GES/SEA组提高了21.6%,比GES组降低了17.6%( P<0.05).H+GES/EA组血浆NO水平显著低于H+GES/SEA组(90.2±8.3 vs 103.9±12.5,P<0.05),而显著高于GES组(90.2±8.3 vs 53.6±6.9,P<0.01);MTL含量显著高于H+GES/SEA组(101.3±18.7 vs 73.7±14.1,P<0.01),而显著低于GES组(101.3±18.7 vs132.26±24.1,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能显著降低血浆NO水平,提高MTL含量,改善40%血容量失血大鼠早期口服补液时胃排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胃病方"(足三里+中脘+内关)针刺留针不同时间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的修复效应,并探讨其最佳留针时间及时效关系.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30 s、3、5、10、15、30 min不同留针时间组,共8组.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法制作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TGF-α)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的表达.结果:10、15、30 min针刺治疗组TGF-α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且15、30 min治疗组较其余4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5 min和30 min两组间比较,并无明显差异.各留针时间针刺组HSP70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30 s、3、5 min 3组均与10、15、30 min比较,后3组积分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前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in组与15、30 min比较,后两组HSP70表达更为明显(P0.05).提示针刺可使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TGF-α和HSP70表达增强,但针刺长时间留针(15 min和30 min两组)更具有显著的效果.结论:长时间留针能更有效的修复大鼠胃黏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内源性保护物质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健脾调肝和胃中药,并针炙上脘、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脾俞、胃俞为主穴,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为76.7%和41.9%,总有效率分别为97.7%和76.7%,两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GP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胃经穴对胃运动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明确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同步实验,在电针足三里穴、上巨虚穴及非经非穴等穴位的情况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通过对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ien,GFAP)和OX42的ABC法染色,观察延髓内脏带(medullary visceral zone,MVZ)的迷走复合体(dorsalvagalcomple,DVC)中与疼痛密切相关的神经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和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cells)的变化,同时采用浆膜法检测胃电的变化。结果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在延髓内脏带中的迷走复合体中神经胶质细胞变化及胃电的变化情况均较明显,与电针刺激胃经其他穴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胃经穴位电针对胃运动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的实现,与疼痛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针足阳明胃经原穴足三里穴对胃酸分泌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组.在清醒状态下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并与空白对照组及非经非穴组相对比,在针剌不同时间点测胃酸分泌及取血,放免法检测胃液及血浆促胃液素(GAS)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结果电针足三里穴后空腹胃液量显著减少(P<0.01)pH值上升(P<0.05),酸度变化不大.足三里穴组胃液及血浆GAS浓度均降低,分别为239 ng/L±61 ng/L vs 294 ng/L±32ng/L(P<0.05)和81 ng/L±22ng/L vs 102ng/L±30 ng/L(P<0.01).胃液EGF浓度显著升高3.16μg/L±1.05 μg/L vs 1.65μg/L±0.35μg/L(P<0.01).血浆EGF浓度显著降低0.25μg/L±0.01μg/L vs 0.54 μg/L±0.11μg/L(P<0.01).其他组无显著变化.结论电针足三里穴明显抑制胃酸分泌并使胃液pH升高,与血浆、胃液GAS下降有关;电针足三里穴诱导上消化道EGF分泌增加,EGF参与抑制胃酸分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