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参考相关文献和其他单位的工作经验,提出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推行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安全防范措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中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临床护理人员需要引起重视,加强分析,积极推行防范措施,促进临床护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性的提升以及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几率的降低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护理状况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还是相对较多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能够达到相关要求以及患者自身对于护理流程认知的缺失以及护理环境不能够满足于现代治疗的需求等都是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结论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有效性,相关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重视,尽可能的采取防范措施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规避,这对于心血管内科护理顺利开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对我院于2015年5月18日~2017年7月17日期间收治的98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护理风险因素的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49%(48/98)、出现18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8.4%;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98/98)、仅出现1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1/98)(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不安全的护理风险事件,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潜在不安全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护理中的潜在不安全因素。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来源于护理人员、医院及患者三方。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多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及管理,减少不良因素,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安全防范对策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 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探讨;2 0 1 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开始在护理工作中融入安全防范对策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心血管内科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护患沟通效率低、护士职业技能水平低、护理记录不规范等,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护理满意度为96.0%,与对照组的12.0%、8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防范对策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根据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过风险管理,研究组风险事件率、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制定针对性、规范性措施,提升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可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对其作出相应的防范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0例患者.以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远高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远低于实验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不同的风险因素,但对其作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管理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如何在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进行风险防范和评估,从而提高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急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因素、医院管理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结论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有利于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有效规避风险,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心血管内科的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对应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干预管理措施。结果在对心血管内科中护理环境、患者自身以及护理人员三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开展分析后,从而确定了提升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水平,以及增强医护人员的医务素养和护理专业能力三个方面的管理策略。结论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当中,应该整体而全面的处理好各类不安全因素,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对心血管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总结应对护理风险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6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风险事件作出统计,分析导致潜在风险的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结果 166例患者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0.84%(18/166)。风险事件类型总结为:包括坠床、换错液体、跌倒、护患纠纷、送检错误等。风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的自身因素,患者家属因素;医院方面的医护人员因素,医药器械因素等。结论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风险因素诸多,针对这些因素作出相应的护理风险防控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延伸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PCI术冠心病患者70例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研究组35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延伸护理,对两组心理状态、用药依从性及心血管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焦虑(27.25±5.21)分与抑郁评分(28.14±6.07)分均低于对照组(36.52±4.61)分、(38.76±8.47)分,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t=7.8833;6.0294);研究组用药总依从率94.29%高于对照组77.14%(P0.05,χ~2=4.2000);研究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血栓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5.71%,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χ~2=5.2851)。结论将延伸护理应用于PCI术冠心病患者中,可改善患者不良心态,提高其出院后用药依从性,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评价安全管理效果。方法医院自2015年在心内科开展"安全管理伴我行"活动,组建了"安全管理小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综合文献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现场调查法,收集不良事件报告,咨询上百名患者、科室护士的意见,收集资料,进行讨论,进行因素分析,制定改进策略。结果 2015年,危象抢救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延迟出院率低于2014年,护理满意率高于2014年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较多,来源复杂,强化护理管理可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的风险因素与对策,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对比风险事件不同的发生率,分析其风险因素,并进行对策研究。结果护理人员因素所导致的护理风险事件60例(54.16%);因用药不合理所致的护理风险事件20例(16.66%);因设备因素导致的护理风险事件15例(12.50%);患者与家属因素20例(16.66%)。结论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风险因素,需要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的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心内科50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影响心内科带教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心血管内科护士的临床带教水平及护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结论针对影响心内科带教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有利于提高护士带教水平及护士生的综合素质,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是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4.7±2.6)d少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9.9±2.7)d,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20.0%,且研究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3.3%高于对照组76.7%,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在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护理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归纳总结了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应的改进措施.结论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护理水平,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与管理,加强护患沟通交流可以减少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200例老年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率为14%,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7%,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为86%,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得知,两组两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其生存质量,同时,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借助随机抽样法从2017年-2018年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选择110例,随机分组,共分为干预组(包括55例)和对照组(包括55例)两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差错类风险事件、投诉纠纷事件以及意外事故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实施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态度、技能熟练度、情感支持、综合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规避各项护理风险因素,从而显著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降低各项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总结。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其护理情况,总结存在的安全隐患。结果给心血管内科护理造成影响的不安全因素包含了患者自身、护理人员以及院方不安全因素。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来源是患者、院方以及护理人员,要提高护理质量,必须从这三方面出发,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