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意义。对250例AMI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250例AMI合并AVB64例(占26%);②老年组合并AVB42例(占42%),中青年组22例(占15%);下组合并AVB44例(占36%),前壁组20例(占15%);且合并AVB其明显增加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以CK峰值居高,住院死亡率显为特点。表明AMI合并AVB以老年人发生率高,部位多位于下壁组,是影响其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罗斌  李国庆 《心脏杂志》2015,27(4):444-447
目的 观察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与房室结动脉血供的关系。方法 将入选的AMI患者,按是否并发Ⅲ度AVB分为两组:病例组为AMI并发Ⅲ度AVB的患者(n=35例),对照组为AMI未并发Ⅲ度AVB的患者(n=215例),通过观察梗死相关动脉并分析房室结动脉血供来源情况,分析AMI患者不同房室结动脉血供来源发生Ⅲ度AVB的几率,并观察AMI并发Ⅲ度AVB的患者,房室结动脉血运改善后Ⅲ度AVB恢复时间。结果 房室结动脉血供来源于右冠状动脉的右上降支动脉和回旋支的kugel’s动脉之一或二者双重血供。病例组患者,其房室结动脉血供仅来源于右冠状动脉的右上降支或回旋支的kugel’s动脉,无前降支来源,并且右冠状动脉较回旋支多见(P<0.01)。当梗死相关动脉得到再灌注,恢复血运后,AVB均恢复到窦性心律。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Ⅲ度AVB发生患者与其房室结动脉血供中断有关,恢复房室结动脉血供后AVB恢复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临床特点、药物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AMI并发AVB才比无合并AVB者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AVB多发生在下壁AMI。但前壁AMI发生AVB者,有时病情变化快,愈合差,应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晚期发生的AVB阿托品等药物治疗效果差,除部分需起博治疗外,同时提示应用氨基萘碱治疗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老年人AMI中合并AVB的18例作分析。结果合并AVB下壁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壁组,其对口才在病死率、心源性休克及心衰发生率各方面有较大影响。结论老年人AMI合并AVB是明显影响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和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预后处理方法,为日后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3例,经过心电图、心肌酶谱和心电监护等手段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统计和分析临床预后护理效果。结果:发病后第1天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66例,约占70.97%,第2~4天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27例约占29.03%;AMI并发AVB的部位中,前壁13例,死亡13例;前间壁8例,死亡7例;前壁广泛15例,死亡15例;下壁9例,死亡2例;下后壁17例,死亡2例;ARVI 13例,死亡2例,前壁广泛并发ARVI 18例,死亡14例;治疗后,共5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2.37%。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死亡率较高,必须进行密切的临床监护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是致命性心律失常 ,尤其是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 ,为心血管内科的急症。治疗用药包括异丙基肾上腺素、阿托品及 65 4 2、多巴胺、间羟胺 ,严重者用右心室临时起搏器。现将AMI并Ⅲ度AVB预后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AMI并发Ⅲ度AVB 40例 ,男 2 8例 ,女 1 2例 ,年龄 31~ 83(平均 60 .5 )岁 ,经心电监护、心电图(ECG)、Holter、心肌酶谱检查 ,个别经过冠状动脉造影及尸检证实。发生Ⅲ度AVB的原因均排除电解质失调及洋地黄中毒因素。2   结果2 .1  AMI并Ⅲ度AVB部位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院收治10例急性重症心肌炎引起的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经行紧急右心室起搏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阿托品等,治愈7例,好转1例,死亡2例。1.治疗方法: (1) 紧急临时右心室起搏:这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患者心室率低于40次/  相似文献   

9.
房室传导阻滞 (AVB)是急性心肌梗死 (AMI)较常见的并发症。为了解AMI时AVB的发生和转归 ,本文对 179例AMI中合并AVB的发生率、梗死发生部位和AVB的转归作统计分析 ,比较AMI合并AVB与否在死亡率、休克率和心衰等方面的差异 ,以了解AVB对AMI病情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近 6年住院明确诊断的AMI 179例均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 13 1例 ,女 48例 ,平均年龄 (63± 4 7)岁。统计学采用x2检验。2 结果179例AMI中合并AVB 3 7例 ,发生率为 2 0 1% ,其中一度AVB 6人 ,二度AVB 2 1人 ,三度AVB 10人 ,…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6岁。发现心脏杂音4年伴乏力晕阙而入院。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临床诊断:风心病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中度),主动脉狭窄(轻度),左室扩大。入院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给大剂量的异丙肾上腺素(0.12u/kg/min),心电图示:窦性P波清晰可辨,方向、振幅正常,出现于心室周期的不同部位,P-P间期规整,心房率136次/min。R-R间期规整,心室率81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 例1 患者男,48岁,因胸闷头昏反复发作半年而就诊,测心电图后劝其住院或进一步检查,患者拒绝。图1(图略)为Ⅰ、Ⅲ导联非同步记录,基本心律窦性,频率变化在65~79次/min,合心房周期0.92~0.76s。在大于P—P周期0.76s时,房室呈1:1下传,且P—R恒定为0.16s;当P—P周期缩短至0.76s时则房室传  相似文献   

12.
家庭性Ⅲ°A-VB临床少见,现报告一家系四代14人Ⅲ°A-VB如下: 现诊者女性,36岁,农民,因反复头晕,胸闷三年。89年5月曾在我院作心电图检查,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5次/min,不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991年5月11日因头晕胸闷加重伴黑朦而入本院,患者无晕厥抽搐史。体检:BP105/60mmHg(14/8kpa),心脏叩诊不扩大。心率36次/min,律齐。X线心脏平片心影不扩大.两维超声心动图、血沉、及三大常规均正常。心电图示Ⅲ°A-VB,室性自搏心律,心室率34次/min。1991年6月22  相似文献   

13.
最常见造成房室结传导阻滞的因素中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等.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使房室结传导功能受到影响. 1 先天性房室结阻滞 根据是否同时伴有其他心血管畸形分为两类:孤立性先天性房室结阻滞和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的先天性房室结阻滞.  相似文献   

14.
杨玲 《心电学杂志》2007,26(3):156-157
患者女性,52岁。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7h伴晕厥1次入院。体检:BP130/80mmHg。心率68次/min,似有期前收缩,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急诊心电图同步记录(图1示):窦性心律不齐,心率58~73次/min,显性P-R间期有两种,P5~R6间期为380ms,其余均为600ms。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明新  蒋敏  刘艳  陈原  薛霞  党丛莉 《心脏杂志》2009,21(2):287-287
1病例报告男,57岁,以心前区间断性疼痛10年,加重3 d,于2008年6月10日01:00从黄龙县医院转来我院.6月9日晚20:00因91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在黄龙县医院行心脏l临时起搏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再灌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的AMI合并111。AVB患者69例,分为对照组、溶栓组和介入组,比较三组患者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衰等发生率和总死亡率。于再灌注治疗后6个月对存活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结果①介人组再灌注治疗后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衰等发生率和总死亡率均明显低于溶栓组及对照组,溶栓组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6个月后三组存活者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介入组LVEF明显高于溶栓组及对照组(P〈0.05),LVD明显低于溶栓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AMI合并Ⅲ。AVB预后差,住院期问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衰等发生率和死亡率高。AMI后行急诊再灌注能改善左心功能和预后,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较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单纯性Ⅱ°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心电图诊断已为人们所熟知,伴交界性并行收缩的诊断也并不难,但象本图这样在A-VB的基础上出现数种异位搏动,且窦性和交界性二者的频率有简单的数字巧合而发生干扰现象引起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实属少见。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25岁。因感冒后心悸、心前区不适2d于1988年3月27日来院就诊。心律齐,心音较弱,各瓣膜区无杂音。M型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透、血、尿常规均属正常范围,心电图示房室结内双径路传导伴快径路Ⅰ°A-VB。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经门诊治疗2周后转为正常窦性心律,随访7月,心电图正常。  相似文献   

19.
房室结双径路的2°传导阻滞张顺泉患者男,20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图Ⅱa~Ⅱd为连续描记):PⅠ宽0;12s,高0.24mv,P-P0.74~0.925s(房率83~65次/min),最大互差0.18s,QRS宽0.09s,Q-T0.4...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部位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48例Q波型AMI病人中合并AVB的36例进行临床及心电图分析。结果AMI合并AVB者下/后壁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壁组(P〈0.01),AMI合并AVB者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均高于不合并AVB者(P〈0.01)。结论下壁AMI易并发AVB,AMI合并AVB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高,是影响AMI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