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索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是否能够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方法:入选2012-01至2016-01期间共200例既往和目前均无房颤的慢性心衰住院患者,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检测其血清CA-125水平,并定期随访,观察房颤的发生情况,评估基线血清CA-125水平与新发房颤之间的关系。结果:8例患者在首次随访期(半年)内死亡,14例失访,故共178例患者完成至少一次随访。这些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0.1±9.9)个月(6~54个月),其中40例(22%)患者出现新发房颤。与保持窦性心律的患者比较,新发房颤患者基线CA-125水平更高[108(44~228)U/ml vs 49(21~118)U/ml,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预测新发房颤的血清CA-125最佳截点为72.58 U/ml。单因素分析发现,血清CA-125水平72.58 U/ml、左心房内径增加、右心室扩大、肺动脉收缩压高、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以及中到重度的二尖瓣反流对新发房颤有预测价值。校正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血清CA-125水平72.58 U/ml(风险比=2.709,95%可信区间:1.308~6.876,P=0.008)和中到重度的二尖瓣反流(风险比=2.301,95%可信区间:1.204~5.334,P=0.01)是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血清CA-125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新发房颤相关;血清CA-125水平升高的慢性心衰患者更容易发生房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25(CA125)较单项指标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诊治的PHC患者103例,作为PHC组,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103例,作为健康组。收集2组血清AFP、CEA和CA125。比较2组血清AFP、CEA和CA125水平;比较联合检测血清AFP、CEA和CA125阳性率与单项指标检测阳性率。[结果]PHC组血清AFP、CEA和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单项检测阳性率为60.19%(62/103),CEA单项检测阳性率为65.05%(67/103),CA125单项检测阳性率为70.87%(73/103),联合检测上述指标阳性率为96.12%(99/103)。联合检测上述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血清AFP、CEA及CA125检测可明显提高PHC阳性检出率,它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早期诊断与根治性治疗是胃癌取得良好预后的极关键途径。而胃癌的诊断又要得益于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在临床检验过程中,肿瘤标志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切入点〔1,2〕。目前尚未找到具有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单一胃癌肿瘤标志物。只有采用联合检测手段方可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3〕。本研究探讨3种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50(CA50)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A-199 、CA-125对肺癌、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肺癌76例、肝癌56例及健康体检者76例,空腹静脉采血5 ml,利用瑞士产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测定血清中CA-199 、CA-125的含量.结果 健康体检组与肺癌及肝癌组间二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肺癌及肝癌组间二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A-199 、CA-125含量可作为诊断肺癌、肝癌一项有价值的指标;但不能作为肺癌、肝癌鉴别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6.
糖类抗原-125是临床上常用的卵巢癌的抗原标志物。近年研究其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继脑钠肽后反映心力衰竭病情和预后的标志物。但其产生机制和生物学作用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Budd-Chiari综合征(BCS)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初次确诊的122例BCS患者作为研究组,依据Child-Pugh分级分A级组、B级组、C级组3个亚组,随机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A125、层粘连蛋白(LN)、血清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IV-C)和Ⅲ型前胶原(PCⅢ)的水平。结果:(1)4组受试者血清CA125、LN、HA、IV-C、PCⅢ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除了LN,其余指标水平均有随着肝硬化程度加重而升高的趋势;(2)BCS患者CA125阳性率在Child-Pugh A级组、B级组、C级组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且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P 0. 01);(3)BCS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血清HA、IV-C、PCⅢ水平呈正相关(r=0. 232,0. 461,0. 345,P 0. 05),与LN水平没有相关性(P 0. 05)。结论:BCS患者血清CA125水平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有助于判断BCS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衰患者血清CA125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5例慢性CHF患者按纽约心功能分级分组,另选正常对照20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CA125水平,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内径及射血分数。结果慢性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11.16±6.84,P<0.05)。其升高水平与心功能恶化程度呈正相关,心功能Ⅱ级为30.52±8.26,Ⅲ级为52.84±20.01,Ⅳ级为207.4±110.4,各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CHF患者左室正常组和左室增大组血清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增大组(179.64±120.25)显著高于左室正常组(36.00±42.02,P<0.001)。结论慢性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后者可作为判断心功能恶化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CHF患者132例,以患者出院后2年为随访终点,分为生存组(72例)和死亡组(60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Cys-C、CA-125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血清Cys-C与CA-125水平在CHF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结果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血清Cys-C水平及CA-125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HF患者Cys-C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57,P0.05),CA-125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6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C(OR=1.37,95%CI:1.12~1.35)、CA-125(OR=1.52,95%CI:1.15~1.54)是CHF患者2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Cys-C预测CHF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CA-125预测CHF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Cys-C联合CA-125预测CHF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结论血清Cys-C、CA-125水平与CHF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Cys-C、CA-125联合检测可能提高对老年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升高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01例pS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定义血清CA125〉35U/ml者21例为升高组,其余CA125正常者80例为正常组。结果两组在性别分布、发病年龄、病程、病情活动、自身抗体阳性、高球蛋白血症、低补体血症、外分泌腺受累、心包积液及盆腔积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组患者单克隆蛋白阳性率与胸腔积液发生率皆高于正常组(P均〈0.05),尿β2-微球蛋白升高及腹腔积液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1)。结论pSS患者伴血清CA125升高的发生率为20.8%,此类患者更易合并单克隆蛋白阳性、尿β2-微球蛋白升高、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癌胚抗原(CEA)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04-2015-03三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4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并于同期随机选取30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2组的CA125、CEA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CA125、C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联合CEA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高于单项CA125或C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CA125或CEA与CA125+CEA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125联合CEA诊断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灵敏度、特异性好,准确率高的特点,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HE)4联合糖类抗原(CA)125检测对浆液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浆液性卵巢癌患者87例(浆液性卵巢癌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77例(阴性对照组)及健康查体妇女52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HE4、CA125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E4联合CA125检测诊断浆液性卵巢癌的效能。结果 浆液性卵巢癌组血清HE4、CA125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晚期浆液性卵巢癌组患者血清HE4水平高于早期患者(P<0.05);HE4、CA125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大于二者单独检测(P均<0.05)。结论 HE4、CA125联合检测比单独检测对早期浆液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糖类抗原-125(CA-125)传统上被认为是肿瘤标记物,多见于上皮性卵巢肿瘤(浆液性肿瘤)患者血清中。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A-125与心房颤动(房颤)关系密切,本文将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阐述CA-125水平与房颤风险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临床诊疗及预测房颤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自贡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7例作为病例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A(Ⅰ~Ⅱ级,n=46)、B(Ⅲ级,n=50)、C(Ⅳ级,n=31)3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并分析4组患者的脑钠肽(BNP)、CA125水平、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以及3个病例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C组患者的血清BNP、CA125水平高于B组,B组高于A组,A组高于对照组(P0.05)。A、B、C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高于对照组(P0.05);B、C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C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B组,B组低于A组,A组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BNP水平与血清CA125水平和LVEDD呈正相关关系,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P0.05);血清CA125水平与血清BNP水平和LA、LVEDD呈正相关关系,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P0.05)。BNP≥200 ng/L患者的再住院率高于BNP200 ng/L患者(P0.05),CA125≥35 U/ml患者的再住院率高于CA12535 U/ml患者。结论血清BNP、CA125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具有相关关系,对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可以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疗和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自1981年发现血清糖类抗原125 (CA125)卵巢癌相关抗原以来,其作为卵巢癌血清标记物在临床应用的历史已有20多年.但是,近年一些新的研究提示,CA125可以在许多卵巢疾病或非卵巢疾病、恶性或非恶性疾病中表达升高[1].Nagele 等[2]于1999年首先阐述了CA125与心力衰竭的关系.研究人员针对CA125与心力衰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截至目前,具体机制仍尚未阐明.  相似文献   

17.
测定血清糖抗原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清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最常用的检测标志物,但仍有30%~40%的肝癌患者AFP呈阴性或低浓度。血清糖抗原125(CA125)是一个分子量在200~1000kcl以上的大分子糖蛋白。近年来研究发现,CA125在卵巢癌中明显升...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人血清糖类抗原(CA)125和人附睾蛋白(HE)4联合检测对诊断卵巢癌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82例(卵巢癌组)和卵巢良性肿瘤患者85例(卵巢良性病度组)。用电化学发光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A125和HE4浓度差别,结果以中位数表示,分析两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价值。结果卵巢癌组血清CA125和HE4浓度水平呈高表达,且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P0.05);卵巢癌组的CA125、HE4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P0.05),在卵巢癌组中,CA125的阳性检出率高于HE4。从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方面比较,患者血清CA125+HE4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优于CA125和HE4中任何一项的单项检测,但特异性有所降低。结论血清CA125和HE4的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提高卵巢癌的阳性检出率,是一种有效的组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血清糖类抗原125与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01至2014-06间在我院住院治疗并诊断明确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试验组,并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其分为NYHAⅠ~Ⅱ级者40例,NYHAⅢ级者38例及NYHAⅣ级者32例。同时匹配40例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时血中血清糖类抗原125、B型利钠肽的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25、B型利钠肽及LVEF的相关性。结果:1试验组患者(NYHAⅠ~Ⅱ级者、NYHAⅢ级者、NYHAⅣ级者)血清糖类抗原125及B型利钠肽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F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糖类抗原125与左心房内径(r=0.28,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0.35,P<0.001)、B型利钠肽呈正相关(r=0.64,P<0.001),而与LVEF呈负相关(r=-0.63,P<0.001)。3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在治疗后NYHAⅢ者、NYHAⅣ者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在住院期间及随访3个月:共死亡27例(预后差者)治疗前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为(110.3±40.2)U/ml,治疗后为(67.1±20.2)U/ml;而余下83例患者治疗前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为(66.7±30.6)U/ml;治疗后为(50.3±24.5)U/ml,治疗前后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糖类抗原125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可作为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