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告102例儿童斜视手术,从角膜缘起测量内直肌后徙量61例(第一测量法),从肌止端起测量内直肌后徙量41例(第二测量法)。术中同时测量内直肌肌止端至角膜缘距离82例。结果表明:术后6周,第一测量法儿童内斜视手术正位率(87%)高于第二测量法(6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内直肌肌止端至角膜缘平均距离4.85mm。我们认为,由于儿童内斜视内直肌肌止端靠近角膜缘,而且角膜缘是一个比肌止端恒定得多的目标,所以从角膜缘开始测量内直肌后徙量能提高儿童内斜视手术的正位率。 相似文献
2.
双眼内直肌后徙术矫正儿童先天性内斜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双眼内直肌后徙术的先天性内斜视儿童80例。结果 术前斜视角 30^△~ 80^△,平均 51 .5^△。术后正位65例,正位率81.25%;欠矫15例,欠矫率18.75%;无一例过矫。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 先天性内斜视应早期手术,双眼内直肌后徙术疗效好,内直肌粗壮、紧张者手术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2条内直肌后徒矫正先天性内斜视的效果。方法 术中采用2眼内直肌从角膜缘测量进行后徒的方法,后徒量(mm)等于从肌附着点后徒的距离加肌附着点至角膜缘的距离。结果 只用2条肌肉后徒矫正了平均82^△的内科。结论 对≤100^△的内斜视的矫正宜首先选择2条内直肌后徒。 相似文献
4.
后徙内直肌5mm以上治疗内斜视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宪武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5,(3)
后徙内直肌5mm以上治疗内斜视疗效探讨李宪武内斜视矫正术,常规采取一眼内直肌后徒;一眼内直肌后徙合并外直肌截除;双眼内直肌后徙;双眼内直肌后徙合并一眼或双眼外直肌截除。内直肌后徙量一般不超过5mm〔1〕。以往认为后徙量超过5mm会影响内转功能和辐辏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共同性内斜的手术效果。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共同性内斜均采用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根据斜视度不同,单眼或双眼内直肌后徙6-9mm。结果术后眼位矫正良好,无明显内转及辐辏受限现象,术后经视功能训练,有部分患者恢复Ⅲ级视功能。结论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是治疗共同性内斜的一种安全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廖妙云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8,16(2)
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Hummelsheim术式治疗完全性外展神经麻痹所致内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Hummelsheim及Jensen术式进行综合并加以改良后,为13例各种原因导致的外展神经麻痹患者施行该术式并同时行相应内直肌后徙术治疗.观察术后原在位眼位、代偿头位及复视的改善情况.随访期9~36月,平均11.4个月.结果 13例中,术后原在位眼位<+10△,11例代偿头位消失,达84.6%,术后1次矫正满意率为84.6%.随访期内未发现眼位回退现象.结论 改良的Hummelsheim术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麻痹性内斜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超常量后徙内直肌治疗麻痹性内斜视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直肌麻痹引起的内斜视临床较为常见 ,通常采用Hummelsheim术式 ,Jensen术式 ,或Knapp术式 ,但手术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自 1 992年 9月至 1 998年 9月采用超常量后徙内直肌结合适量外直肌截除的方法手术治疗 1 8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本组病人 1 8例 ,男 8例 ,女 1 0例 ;年龄 1 5~ 6 7岁 ,平均 4 2岁 ;病程 1 0个月~ 2 1年。本组所有病人均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 1 )麻痹眼外转受限 ,( 2 )第二偏斜角大于第一偏斜角 ,( 3)偏斜角度大于 5 0 △ 。麻痹眼最好矫正视力在 0 8以上的有 6只眼 ,0 3~ … 相似文献
8.
超常量内直肌后徙矫正大角度内斜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大角度内斜视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术的临床疗效,本文对32例偏斜50△~110△大角度内斜视行双眼内直肌后徙6~8mm,术后随访6~18月(平均12.6月),手术成功率达90.63%,无内收、辐辏明显受限及后发性外斜发生。结果表明,6~8mm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是矫正大角度内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首选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共同性内斜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首选内直肌超常量后徒介在治疗共同性内斜视中的作用。方法:不管共性内斜哪种分型采取首选内直肌手术量超过常规手术量,根据斜视度不一,采取单眼或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徒6mm ̄8mm。结果:术后眼位矫正良好,无内转或辐辏受限及无外斜发生,术后经过视功能训练,有部分病例恢复Ⅲ级视功能。结论:此手术避免损伤了过多的眼肌,简化了手术,同时维持术后双眼共同运动,并取得了满意的眼位矫正。 相似文献
10.
11.
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婴幼儿内斜视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军生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5):298-299
目的 探索婴幼儿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双眼内直肌5~8 mm后徙的方法对所有6个月~3岁及部分3~5岁的(集合过强型)婴幼儿性内斜视患者进行手术,采用单眼内直肌后徙加外直肌缩短的方法对另外一部分3~5岁的婴幼儿内斜视患者进行手术,两组术后眼位进行比较;并把所有患儿按6个月~2岁和2~5岁分成两个手术组进行远期立体视(术后3年)功能分析比较.结果 6个月~2岁组较2~5岁组术后正位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施行双眼内直肌后徙5~8 mm组和施行单眼内直肌后徙+外直肌缩短组术后正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个月~2岁组立体视发生率为40.74%,2~5岁组12.50%,立体视觉的发生率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1.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是婴幼儿内斜视切实可行的手术方式之一;2.婴幼儿内斜视应早期手术治疗,如果有可能应在6个月龄~2岁之间进行,可获得精细立体视觉更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单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在矫正小角度(≤+30△)非调节性的成人共同性内斜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小角度成人(年龄≥18岁)共同性内斜视患者20例30眼,男女不限,随机分组,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单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组)和对照组(双眼内直肌等量后徙组).两组案例全部采用可调节缝线,评估术后3d,3mo的眼位,眼球内转功能及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率(AC/A).结果:共纳入研究患者20例30眼,男女比例为13:7,年龄18~42(28.2±19.9)岁,观察组10例10眼,单眼内直肌后徙量在8~9 mm;对照组10例20眼,双眼内直肌后徙量在4~5 mm.术后3 d观察组眼位-3△~+10△,平均+5.02△±2.39△;对照组眼位-2△~+10△,平均+4.86△±2.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P<0.05).术后3 mo观察组眼位+4△~+11△,平均+4.31△±1.65△;对照组眼位+3△~+10△,平均+3.91△±2.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P>0.05).术后3 d观察组有3眼内转功能受限,对照组无内转功能受限.术后3 mo,两组均未出现内转功能受限.同视机法测定术后3 mo观察组AC/A为3.09±0.15,对照组AC/A为3.16±0.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8,P>0.05).结论:单眼内直肌后徙量在9 mm以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矫正成人小角度内斜视的手术方式,对眼球内转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大角度内斜视的效果。方法30例大度数内斜视的患者,施行双内直肌超常量后徙8~10mm。结果在30例中26例(86.67%)眼位正常或存在10。以内轻度内斜视,4例(13.33%)患者矫正不足而失败。结论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是治疗大度数内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徙后矫治大角度内斜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矫正内斜视、内直肌徙后手术量以5mm为限,认为如超过5mm可引起内转受限及辐辏功能不良。因此,一些大角度内斜视患者的矫正手术常须做3到4条肌肉才能获得满意效果。(两条内直肌徙后及一条或二条外直肌缩短)增加了手术难度及痛苦。从1993年起,我院对... 相似文献
15.
双眼内直肌后徙术治疗高AC/A内斜视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双眼内直肌后徙术对高AC/A内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 50例高AC/A内斜视患儿,以戴全矫镜后看近(33cm)斜视角为依据行双内直肌后徙术,并比较手术前后眼位、AC/A值及双眼单视功能.结果手术前后看近看远(6m)斜视角及AC/A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眼位满意率达到98%.38例病人中,术后28例建立了双眼单视功能,占73.7%,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根据戴全矫镜看近斜视角采取相应手术量的双内直肌后徙术治疗高AC/A内斜视,可以有效降低AC/A值并获得满意的看近看远的眼位,不同程度地提高患者的融合及立体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照研究单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与双眼外直肌后徙两种手术方式对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双跟单视功能、复发率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2003年8月~2007年4月住院的共同性外斜视197例(均为基本型),斜视度30△~60△,分两组,A组行单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手术,B组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手术.术后同视机训练1周,随诊半年,收集临床资料.结果 1.术后一月眼位正位率A组89%,B组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术后半年眼位正位率A组81%,B组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术后半年,眼球运动受限(外转欠2mm以上)及侧方复视发生率A组24%,24%,B组5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术后一月,建立Ⅰ、Ⅱ、Ⅲ、级视功能比例:A组63%、40%、41%,B组68%、37%、30%,差异无统计学意(P=0.12);术后半年,建立Ⅰ、Ⅱ、Ⅲ级视功能比例:A组51%、32%、32%,B组32%、2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复发(眼位回退>-10°)率:A组16%.B组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对矫正共同性外斜视各有优缺点,采用单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手术的远期效果要好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相似文献
17.
一、临床资料1.A组 :本组 8例 ,其中男 4例 ,女 4例 ,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47岁。病史 2~ 41年。斜视度 30°者 1例 ;35°者 3例 ;40°者 2例 ;45°者 1例 ;5 5°伴右上斜视 5°者 1例 ,均为共转性内斜视。除 1例患者单眼弱视外 ,其余患者双眼视力均相等。B组 :随机抽调 8例斜视度数在 30°以上的共转性内斜视病历 ,行回顾性总结。其中男 6例 ,女 2例 ,年龄最小 5岁 ,最大 2 2岁。病史 5~ 17年 ,斜视度 35°者 1例 ;45°者 5例 ;5 0°以上 2例。除 1例 2 2岁男性患者单眼弱视外 ,其余患者双眼视力相等。2 .手术方法 :(1) A组 :距角膜缘 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双眼直肌后徙术与单眼直肌后徙联合对侧直肌截短术,治疗共同性基本型内斜视和基本型外斜视的效果.方法 选择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511例,斜视度数为20~50△,分成A、B两组,分别行双眼直肌后徙术、单眼一条直肌后徙+对侧直肌截短术,再根据基本型内斜、基本型外斜及斜视度数大小不同分为:A1a、A1b、A2a、A2b、B1a、B1b、B2a、B2b计8组.总结、分析术后1月及6月的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状态,有无复视,双眼单视功能,结膜局部瘢痕及半整度.结果 A1a组术后6月眼球正位率显著高于B1a组(x2=5.49,P=0.0191)、A2a组亦高于B2a组(x2=9.14,P=0.0025);A1b组术后6月眼球正位率显著低于B1b组(x2=7.86,P=0.0050)、A2b组亦低于B2b组(x2=16.76,P<0.0001);A组术后6月具备Ⅰ级以上视功能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x2=14.81,P=0.0001).结论 无论外斜视或内斜视,对于相对低斜视度数的患者,双眼后徙术优于单眼后徙+截短术,对于相对高斜视度数患者,单眼后徙+截短术眼位一次矫正率高于双眼后徙术;双眼后徙术术后舣眼单视功能好于单眼后徙+截短术. 相似文献
19.
20.
麻痹性斜视手术治疗,一次涉及两条以上的直肌可发生眼前段缺血综合征,已有报告。我院对3例涉及两条以上直肌的手术,在显微下分离出被移位的直肌内的睫状动脉后,再进行附着点移位,效果满意。术后分别随访2.5年和半年,未见发生眼前段缺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