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是以产生大量自身抗体为特征的一种多系统受累的结缔组 织病。20 世纪初即开始报道有狼疮相关的心脏受累。狼疮心脏受累的表现是多样的,可影响到心脏的任何一个结 构。SLE 的短期心脏并发症有心包炎、心肌炎、心瓣膜损伤、心脏传导系统,长期心脏并发症可表现为冠脉血管性疾 病。此外SLE 女性患者的胎儿或新生儿有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的风险。心脏超声在探测心脏异常,尤其是轻度心包炎、 瓣膜损伤及心肌异常方面是一种敏感而又特异的检查。SLE 患者要定期复查心脏超声,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并采取 有效的措施防止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损害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对45例SLE进行前瞻性研究,与125例回顾性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如下。1病人和方法11病人对1996~1998年连续住院的SLE45例行前瞻性研究,为A组,男5例,女38例,年龄15~5...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最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合并心脏受累的发生率高达50%以上,而心脏受累常常是SLE患者预后不良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机制包括:心脏和血管的自身免疫性炎症,T细胞激活释放大量细胞因子,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加速冠状动脉硬化等,上述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心脏病变和早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各层均可受累,心包炎最常见,约见于60%的SLE患者,心肌病变和早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比较常见,是SLE的常见死因。因此,应常规对SLE的患者进行心脏受累的筛查,早期诊断,并尽早积极治疗可改善SLE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受累可表现为心包炎、心肌炎和冠状动脉疾病等,其临床症状具有非特异性及隐匿性,是导致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因素.多序列心脏磁共振成像,包括新的定量序列T1 mapping和T2 mapping,可准确评价心脏功能和心肌组织特征,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脏受累的早期识别、治疗方案制定、疗效评价及预后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心脏损害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08年1月入住我院风湿免疫科的60例SLE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确诊SLE患者,没有心脏受累症状者52例,但心电图检查发现31例有心电图改变,阳性率51.7%,47例患者进行了心脏超声检查,发现39例心脏结构或功能改变,阳性率83.0%。结论 SLE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无症状的心脏损害患者的心电图改变,进一步做心脏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红斑狼疮所致的心脏损害的程度,为治疗提供重要的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红斑狼疮(neonatal lupus erythematosus,NLE)是一种被动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在血清具有抗SSARo、抗SSBLa或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孕妇的后代中,可呈多系统受累,其中心脏受累为最严重的表现。其发病机制研究包括自身抗体、心肌细胞凋亡、分子模拟、炎性纤维化通路及环境、遗传因素等。治疗方案包括含氟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羟氯喹以及血浆置换等,但疗效均存争议。总结NLE心脏受累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有助于提高该病早期诊断率并获得及早干预,从而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心脏常为主要受累器官之一,且系重要致死原因。现就我院近十多年来确诊 SLE114例中心脏受累的88例临床资料作一分析。全组114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之 SLE 诊断标准,其中有心脏病病变的症状、体症和/或心电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简称SLE)是一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全身结缔组织疾病,它不仅影响体液免疫,亦影响了细胞免疫,使免疫调节动能发生障碍。通过自身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补体参与下,可沉积于靶器官,从而产生全身血管和相应组织器官的损害。临床常见累及皮肤、关节、浆膜、血液、肾、肺和神经等7个器官系统,其中以肾脏病变最为常见与严重,但心脏病变并非少见。近20年来,SLE的发病率增加20倍以上,平均在每10万人中患病达50人左右。 SLE累及心脏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1924年Libman与Sacks首次报告4例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肌受累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肌受累病例的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总结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近10年共13例SLE心肌受累病例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 SLE心肌受累发生率0.52%,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37.7±5.8)%和(40.9 ±7.1)%(P=0.002),抗rRNP抗体与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显著相关(r=0.843,P=0.001).cTnI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相关(r=0.656,P=0.036).结论 SLE心肌受累仍属罕见病,预后较差,心脏超声可早期诊断并监测病情,激素治疗可以改善症状,一些血清学指标与病情相关.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脏损害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心脏受累表现,并分析年龄、性别,病程及抗心磷脂抗体(ACL)与SLE心脏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8年9月至2000年8月我院诊断SLE的入院病人272例,结果:272例SLE病人中145例(53.3%)具有心脏损害,10例病人具有心脏病相关症状(6.7%),心脏损害包括心电图(ECG)ST-T异常61例(42.1%),心包积液60例(41.4%),肺动脉高压23例(15.9%),心肌损害22例(15.2%),心律失常20例(13.8%),瓣膜病19例(13.1%),左心耳血栓1例(0.6%)。心脏损害组与无心脏损害组之间年龄,性别差异无差异性(P>0.05,病程差异有显著性(P<0.01),ACL阳性组与阴性组瓣膜损害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LE可以累及心脏各个部分,其中以ECC ST-T缺血性改变和心包受累最为常见。SLE累及心脏时多属无症状型,SLE心脏损害与病程有关,抗心磷脂抗休与心脏瓣膜损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脏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原因未明的风湿性疾病,以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和脏器血管床中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尸检时发现心血管系统受累达90%以上,但临床上心脏受累仅能发现50%~80%。1病理改变SLE的病理改变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病理改变可见血...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脏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透析和血浆置换等技术的发展,狼疮患者生存率较前明显提高。但与此同时,其心脏病损的自然病史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如冠脉硬化的进程加速了。本文将复习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la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脏的病变是SLE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SLE可累及心脏的各个部分,其导致心脏损害的机制与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有关.可累及心包、心肌、心内膜、冠状动脉及传导系统 [1,2],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所导致的胸膜或心包积液、继发肾脏疾病、高血压则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心脏损害,一般可表现为冠心病、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脏瓣膜损害和心律失常等.损害特点具有早期发生,较高的发病率和辅死率.SLE心脏受累发生率国外报道为52%~98% [3],国内报道为52%~89% [4],心血管损害目前被公认为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三个主要原因之一 [5].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疾病,以多系统受累和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轻度关节肿痛、皮肤受累、甚至严重危及生命的内脏器官受累等。在临床中,由于SLE疾病本身累及肝脏,出现严重肝损伤或暴发性肝衰竭的情况并不常见。肝脏并非SLE的主要累及器官,但肝酶升高等肝脏损伤表现在SLE中较为常见,肝活检结果是确诊的金标准。本文综合SLE合并肝损伤的报道,对其中因SLE疾病本身而导致的肝损伤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对SLE并发肝损伤的组织病理学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可因累及系统的不同而有多种临床表现。SLE相关胃肠受累临床不常见,往往被临床医生忽视[1]。为提高对SLE相关胃肠损伤的认识,现将我院2008年8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胃肠损伤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2008年8月至2013年2月间苏州大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脏瓣膜病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病变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病人的其他临床特征和某些并发症之间的联系。方法  10 4例SLE病人行超声心动图 (UCG)检查和有关狼疮的临床和实验室评价 ,UCG检查结果与 80名健康体检人员UCG检查结果进行对比。SLE病人和健康体检者随访约 4年。结果 SLE病人在初次和随访UCG中 ,瓣膜病变常见 ,发生率分别为 38%和 36 %。其中瓣膜增厚发生率最高 ,其次为瓣膜反流和赘生物。随访中瓣膜病变经常发生变化。瓣膜病变的存在与否与SLE病人的病程、狼疮活动、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方案无关。随访中有瓣膜病变的SLE病人的并发症(包括中风、外周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和死亡 )发生率为 2 8% ,而无瓣膜病变者仅为 11%。结论 SLE病人瓣膜病变多见、易变 ,瓣膜病变的发生与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关 ,而与病人的上述临床特征无关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脏瓣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病变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的其他临床特征和某些并发症之间的联系。方法 104例SLE病人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和有关狼疮的临床和实验室评价,UCG检查结果与80名健康体检人员UCG检查结果进行对比。SLE病人和健康体检者随访约4年。结果 SLE病人在初次和随访UCG中,瓣膜病变见,发生率分别为38%和36%。其中瓣膜增厚发生率最高,其次为瓣膜反流和赘生物。随访中瓣膜病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病,心脏是其损害的靶器官之一。SLE心脏病变以心包炎最常见,还可累及心内膜、心肌、冠状动脉及心脏传导系统。SLE的心脏瓣膜病变表现为瓣膜赘生物、瓣膜增厚,特征性“疣状心内膜炎”由Libman和Sacks于1924年首先描述,又称为Libman-Sacks心内膜炎,是一种发生在心内膜上的多发性非细菌性疣状赘生物,可侵犯心脏各瓣膜,以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为多见。临床上Libman-Sacks心内膜炎的发生率为15%~60%,而尸检报告可达74%。SLE的心脏瓣膜病变严重时可有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若出现心功能不全,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征。本文就有关SLE的心脏瓣膜病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硬化症心脏受累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皮肤增厚、纤维化为特征,同时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改变为多脏器的胶原增殖弥漫性纤维化、退行性改变和血管内皮异常增生、管腔变窄.在SSc累及的脏器中,心脏是一个重要的靶器官,其临床可以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及其继发的右心功能不全、多种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变、心包积液、缺血性心肌病,以及收缩性和(或)舒张性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其中消化系统受累并不少见,多与血管炎、肌炎等有关,临床表现并不特异,当出现以消化系统少见部位受累为首发表现时,医师常认识不够,易导致延误诊治.现将我科2010年10月~2011年6月收治的3例典型病例加以汇报并复习有关文献,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总结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