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我国目前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不足,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提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应凸显职业道德教育,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狠抓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并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和建议,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入探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建立一个科学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提供借鉴。方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先进行为期1个月的岗前培训,随后进入临床各科室轮转。研究生临床培训时间共计33个月,其中相关科室轮转时间为6个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各个亚专科轮转时间为27个月。在研究生期间,需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2年内)。在毕业当年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考核通过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完成毕业考试及学位论文答辩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结果: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研究生经过系统科学的临床实践训练,对轮转科室各专业的内容有基本了解,能熟练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相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独立完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疗工作;熟练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各部位解剖,能独立完成常见手术操作;具备一定专业科研能力。结论:一个目标清晰、路径明确、架构完整、保障到位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已初步形成。但要彰显最初理念和良好预期还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才能最终培养出优秀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适应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3.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一门范畴广、与多学科有广泛交叉的临床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临床技能才能在今后更好地胜任临床工作.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发展现状和特点,影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的主要因素及加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临床医学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临床见习中如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解剖学知识及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见习带教,总结出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体会如下:带教教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加强人文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5.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学科范畴较为广阔,涉及器官较多,解剖结构复杂,病种多样。涉及的专科均有一些边缘地带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也日益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和渗透,成为一个综合性学科[1]。参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础及临床研究的人员多为临床医师和研究生,专业科研人员不多。临床医学是应用科学,如何更有效地将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以临床应用为线索深入研究,如何加快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是临床医学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2]。随着学科的发展,研究生不仅仅数量增加,研究领域也在拓宽,为了培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加强临床和科研工作能力。从2005年始,我科室积极组织了由学生自主管理,形式多样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生学术讨论会。1我科研究生学术活动的组织形式及特点1.1由研究生自主管理:我科的研究生学术讨论会主要由学生自我管理。选题上根据大家的研究领域,进展和个人特长,在导师的引导下,由大家合议决定并提早安排。组织上主要由高年级博士或硕士研究生自主管理,每个周期选择一个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的研究生负责学...  相似文献   

6.
医学长学制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对临床医学七年制、八年制学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研究型教学,实践证明,研究型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任务与发展孙连玉(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1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作用及进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临床医学的独立二级学科,它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学科。其内容丰富多彩,国际耳鼻咽喉科学会议,现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命名召开(1997年...  相似文献   

8.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标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定位及实施是完成本专业课程教学的保障和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医务人员的前提条件,结合我校五年制临床专业学员的培养目标要求,探索课程标准下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模式与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专家风采     
黎万荣,男,1962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现任四川省医学会第六、七、八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第一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  相似文献   

10.
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规诊疗和急重症抢救的各个环节中隐藏着许多风险.为了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的医疗风险意识,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应当把医学相关法律法规融入到临床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培养和加强实习生防范医疗纠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药炮制传承教育,主要以传统技术为主的一种教育模式,而研究生教育则注重科研。本文从当前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了中药炮制传承教育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并就目前该学科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就该学科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更好的促进中药炮制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同时,希望为开展类似传统特色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2.
宋扬  李刚荣  邱全光 《重庆医学》2008,37(21):2393-2395
目的 解决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缺少信息交流和监控管理的问题.方法 应用最新.net解决方案开发基于B/S体系架构的研究生管理系统.结果 加强了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制度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各方信息的畅通交流.结论 研究生管理系统可以快捷高效地实现研究生的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3.
医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研究生教育具有招生类型多样、培养模式丰富的特点,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建立基于网络的研究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逐渐成为研究生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自主开发的研究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设计原则及特点,并论述了该系统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药学研究生的学科设置、研究领域的现状,指出我国目前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人才的领域不能涵盖整个药学领域,导致现有药学研究生人才分布不均衡,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借鉴国外药学研究生教育状况,指出了药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三个主要方向,并从研究领域、知识体系方面对今后我国药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学者们一直在研究和思考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本文将近年来研究生评价工作的文献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对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现状进行了分析、梳理,并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6.
加强医学非学历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学历研究生教育具有办学体制灵活,学习方式多样等特点,与学历研究生教育互为补充,构成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体系。非学历研究生教育的这些特点契合了在职人员学习提高的需求,成为在职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形式。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非学历研究生教育成为广大在职医务工作者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首选,在培养高级医疗卫生人才,服务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当前医学非学历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剖析了医学非学历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加强医学非学历研究生教育提出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分析指出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就解决途径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加拿大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学制与课程设置、教育质量、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及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的比较,提出了今后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优化培养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解决当前眼科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研究生教育的经历和多年从事研究生临床教学的经验,提出对眼科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培养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史亚飞  邱仕君  程宾 《医学教育探索》2006,5(6):578-579,581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与规范中医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有助于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完善,有助于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与国际研究生教育学制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