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利用我室创建的血红蛋白释放试验,研究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情况。方法:采用一系列血红蛋白释放试验:单向释放电泳、双向释放电泳、全血多组分电泳和等低渗全程释放电泳(室温、37℃),比较研究患者与正常人红细胞的差异。结果:患者红细胞经单向电泳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快泳部分缺失或明显减少。双向电泳结果,患者红细胞除快泳血红蛋白减少或缺失外,还可见红细胞及全血Hb A2沿对角线分布,而且全血出现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全血多组分实验中可见,患者红细胞及全血均无再释放。等低渗全程电泳显示,患者红细胞及全血的再释放都明显减弱或消失。结论:从电泳释放角度证明患者的红细胞明显异常,发现患者红细胞内快泳血红蛋白明显减少或缺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释放试验的意义。方法对轻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做琼脂糖混合胶电泳,经过第一次电泳后,再接着做第二次或更多次电泳,并且观察轻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释放情况。结果通过第二次电泳试验发现,原点再次释放出血红蛋白,通过此次研究发现,轻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所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数量远远多于正常人所释放出的血红蛋白。结论在人体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以不同的状态存在,在经过第一次电泳试验后,绝大部分血红蛋白会被释放,残存少量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通过第二次电泳试验会被全部释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血型(ABO血型系统)对正常成人红细胞血红蛋白释放的影响。方法:利用红细胞血红蛋白释放试验(HRT),研究比较不同血型的正常成人血红蛋白释放情况。结果:不同血型的正常成人血红蛋白释放量基本相同。结论:血型糖蛋白对红细胞血红蛋白释放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A、抗-B单克隆抗体对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电泳释放的影响。方法:用A、B、O、AB 4种血型红细胞与抗-A及抗-B单克隆抗体反应后的产物进行淀粉-琼脂粉混合凝胶电泳,常规电泳后停电30 min再继续电泳,观察血红蛋白的释放情况。结果:A、B、O、AB型红细胞与单克隆抗体反应后血红蛋白释放情况不同,与此同时HbA2的电泳行为也发生变化。结论:单克隆抗体对各型红细胞的血红蛋白释放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肠癌、胃癌患者贫血的发病原因。方法:常规法系统地测定结肠癌、胃癌患者全血血红蛋白(Hb)、血浆游离Hb的浓度;全血铁、血浆铁含量;红细胞形态、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血浆蛋白质质和量的变化。并以正常人的血、血浆为对照。结果:全血血红蛋白、血浆铁、全血铁含量,红细胞计数、压积、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癌症患者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NaCl浓度、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NaCl-磷酸盐缓冲液浓度,癌症患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各种癌症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原因是红细胞破坏太多、生成减少,癌肿溃烂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在2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凝胶电泳(SDS-AGE)对2型糖尿病病人57例和健康者20例进行24 h尿蛋白电泳,根据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分成Ⅰ、Ⅱ、Ⅲ组.结果:各组与对照组比较白蛋白区带深且宽.Ⅱ、Ⅲ组白蛋白区带阳性率较Ⅰ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可见大、小分子区带,Ⅰ组和对照组未见大、小分子区带.结论:2型DN病人尿蛋白电泳出现较正常人深且宽的白蛋白区带,或同时出现大、小分子蛋白区带,病人进入早期DN可能性大.SDS-AGE可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实验室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丁世才 《中外医疗》2012,31(1):176-17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血常规指标变化,从而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我院早期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及同期入院体检人员各50例,对3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及血小板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3组共150例标本,均在30min内完成检验工作,均能得出有效检验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较非糖尿病肾病及对照组各指标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下降明显,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组间比较以上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能客观反应早期糖尿病患者血细胞改变,对其早期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应该加强对其结果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164例冠心病人与80例正常人的血流流变学的比较,其中冠心病人男性组124例,女性组40例,其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血小板电泳、红细胞压积、血沉等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反映了冠心病人存在高粘血症;男冠心病人组的血粘度高于女冠心病人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血红蛋白释放试验,明确方法,探讨其意义.方法:用轻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做淀粉-琼脂糖混合凝胶电泳;第一次电泳后,再进行第二次或更多次电泳,观察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情况. 结果:在第二轮电泳过程中,由原点又释放出血红蛋白,轻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明显多于其他人. 结论: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可能具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大部分血红蛋白在第一次电泳时就释放出来,少量还残留在红细胞中,它在第二轮电泳才被释放出来.轻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标本帮助我们揭开了其中奥秘,这一发现可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樱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1513-1515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和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40例),另选择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降钙素原(PCT)以及营养学指标(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浓度)及24h尿蛋白、血清肌酐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hs-CRP、HCY,血浆PCT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营养学指标(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羟苯磺酸钙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CRP、HCY、PCT水平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明显降低,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明显升高。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以及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羟苯磺酸钙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减轻蛋白尿,改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慢性肾表(CRF)惠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本文对24例CRF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CRF急者血适前血清T_3,T_4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5及0.01),而血透后其血清T_3,T_4水平均比血透前升高(p<0.001)。提示CRF患者可能存在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而血液透析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RF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因此,甲状腺激素测定的动态观察可作为CRF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对8例特纳综合征患者进行6年的雌孕激素补充治疗,比较治疗前后骨密度的变化。治疗前患者的骨密度明显低于同龄同性别的正常水平。经过6年性激素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略有增加,但仍显著低于同龄同性别的正常水平。第2~4腰椎的骨密度从(0.75±0.12)g/cm^2增加到(0.84±0.22)g/cm^2,同龄同性别的z评分从-3.2±0.9升高到-2.2±0.6。髋部总体的骨密度从(0.68±0.07)g/cm^2增加到(0.81±0.08)g/cm^2,Z评分从-2.2±0.5增加到-1.2±0.3。长期雌孕激素补充治疗,可改善特纳综合征患者的骨密度,但不能使骨密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率震荡(HRT)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87例SMI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DCG),计算HRT的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进行分析. 结果 SMI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RT明显异常,其中T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而阳性率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T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SMI患者HRT分级异常率为68.96%. 结论 SMI患者HRT现象异常,提示SMI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明显.  相似文献   

14.
The renal bone disease which develops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is not an uniform disorder. Histomorphometry is accepted to be the best method for characterising the state of disea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uitability of pyridinium crosslinks in serum and urine as indicators of bone degradation processes. Patients with CRF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Pyridinoline (Pyd) and Deoxypyridinoline (Dpyd) levels in serum and urine compared to normal controls except the urinary excretion in the subgroup of glomerulonephritis. A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serum levels of crosslinks and those of both creatinine and parathormone. The Pyd and Dpyd serum levels in patients under dialysis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ormal controls. With regard to bone turnover urinary crosslink measurements are of minor importance in CRF. In contrast, serum measurements could be helpful in revealing bone resorption both in patients with CRF and those under dialysis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红蛋白释放试验(HRT)与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有关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门诊随机标本配对做低渗37℃ HRT。将血液流变学测试报告中的3项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值与HRT测定值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HRT与血液流变学结果呈一定的正相关,其与各种黏度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低切r=0.642(P〈0.001),中切r=0.636(P〈0.001),高切r=0.641(P〈0.001)。结论:HRT的反应机制中,至少有一部分与血液黏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6.
Serum levels of growth hormone (GH) in the fasting and postprandial state were observed in 27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and in 27 normal contro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rum levels of G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RF patients than in normal controls. Most patients exhibited a "paradoxical rise" of GH following an oral glucose loa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GH concentrations in those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and those with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NGT) in the CRF cases. Elevation of GH could be returned to normal by kidney transplantation with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paradoxical rise" of GH. The mechanism of these abnormaliti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normalities of GH and IGT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一仅的影响。方法:18例CRF血透患为观察组,15例未血液透析老CRF患为非透析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观察组、非透析组及正常对照组血透前后IL-6、TNF-α水平。结果:IL-6、TNF-α水平观察组血透前、观察组血透后及非透析组均高于正常组,观察组血透后比观察组血透前虽有增加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CRF患均存在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透析对细胞免疫功能无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的调节机制及代谢途径。方法 本文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 6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 /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G CSF水平。结果 CRF患者血清G CSF水平明显升高。CRF非血透患者血清G CSF检出率为 80 65% ,血清G CSF水平为566 4 0± 2 0 7 98ng/L。CRF血透患者G CSF检出率为 93 33% ,血透前和血透后G CSF水平分别为 12 55 36±611 2 5ng/L和 1151 61± 599 4 7ng/L。血透组G CSF水平略高于非血透组 ,但两组无明显差异。血透前与血透后患者G CSF水平无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 ,G CSF水平与WBC ,BUN或Scr水平无关 (P >0 0 5)。结论 CRF患者血清G CSF水平升高可能是由于肾功能不全导致G CSF清除减少或 /和G CSF产生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外源性前列腺素E1(PGE1)对慢性肾衰(CRF)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 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9 0例CRF患者经PGE1治疗后的血浆ET及CGRP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结果 CRF患者血浆ET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 ,血浆CGRP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 ET与肾功能参数 (BUN,Cr)呈明显的正相关(r=0.58 ,P<0.01;r=0.62,P<0.01),与尿量呈明显的负相关(r=-0.60,P< 0.01). PGE1治疗后,ET和CGRP水平均有所好转(P<0.05),同时肾功能参数(BUN, Cr) 和尿量亦有改善(P<0.05). 结论 CRF多伴有血浆ET及CGRP 水平的变化,应用PGE1治疗有益于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