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涵  肖晶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1,33(3):297-299+308
确定特异性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是筛选与鉴定肿瘤干细胞的首要工作.近年来利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已从多种上皮来源实体瘤中筛选出了肿瘤干细胞,但头颈部癌干细胞尚缺乏特异性表面标志物.本文就近年来头颈部癌肿瘤干细胞候选标志物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v6蛋白在喉癌组织与喉癌Hep-2细胞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其与喉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分析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v6蛋白作为喉癌干细胞标志物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别检测53例喉鳞癌组织、20例喉癌旁正常组织及3组喉癌Hep-2细胞的CD44v6蛋白表达.结果 CD44v6蛋白在喉癌组织中阳性率为75.4%,正常喉黏膜组织中阳性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病理学分级、T分期相关(P<0.05),与临床分型及有无颈淋巴结转移组无相关性(P>0.05).喉癌Hep-2细胞的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5%、76%,平均为74.3%.结论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v6蛋白在喉癌组织与喉癌Hep-2细胞中有相似的阳性表达率;CD44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v6蛋白是否可以作为喉癌干细胞的标志物尚需更多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LCSC 具有自我更新和肿瘤起始能力,并且处于静息期、慢生长阶段或低分化状态,与肝癌耐药、复发、转移等关系密切。为研究 LCSC 的生长特点,可以通过特异性标志物分选法鉴别分选 LCSC。早期研究表明,细胞表面抗原分子 CD133、细胞黏附分子免疫球蛋白(CD90、CD44、CD24)、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等均可作为 LCSC 的特异性标志物。近年发现肝癌中表达氨肽酶 N (aminopeptidase N,APN,CD13)的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认为 CD13可作为 LCSC 的特异性标志物。本文将介绍 CD13的结构和主要功能、LCSC 的来源和鉴别、CD13+细胞在肝癌中的作用以及联合用药治疗肝癌等。  相似文献   

4.
Twist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II类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转录因子,它影响细胞的凋亡、参与上皮-间质转转化(EMT)、对肿瘤的侵袭转移和耐药有重要的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导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较差.根据Twist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肿瘤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肿瘤耐药和肿瘤的侵袭转移等方面作一综述,为今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治疗与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与指导.  相似文献   

5.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为135.1/10万.头颈部解剖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因此,早诊断早治疗研究探索空间较大.类器官(Organoid)是一种体外3D培养技术,与对应的器官拥有类似的空间组织及生物学功能,是一种较好的肿瘤研究模型.因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类器官逐渐受到重视,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和CD13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67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44和CD133的表达状况。结果 CD44和CD133在舌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21%(39/67)和65.67%(44/67);CD44,CD133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但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D44的阳性表达和CD133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5年生存率存在相关性(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分化程度、CD44的阳性表达及CD133的阳性表达是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CD44,CD133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作为预后评价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7.
全世界每年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新发病例约50万,且位居所有癌症病死率的第6位,而目前尚无合适的治疗方法.研究证实,HNSCC中存在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这种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能力.当前主要采用化疗与放疗的结合来治疗HNSCC,这些治疗方法只能选择性杀伤处于分裂期的肿瘤细胞,而对CSCs无效,无法避免肿瘤的生长及复发.因此,对CSCs的进一步研究会提高我们对HNSCC的理解,发现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头颈鳞癌肿瘤干细胞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进展,本文回顾与展望肿瘤干细胞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喉癌是较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喉癌绝大多数是鳞状细胞癌,约占全部喉恶性肿瘤的93%~99%[1]。喉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阐明。肿瘤的发生不仅与细胞的过度增殖有关,也与细胞凋亡的减少有关。Bcl-2基因是凋亡基因的重要成员,是细胞凋亡的重要调控基因。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Bcl-2基因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组织蛋白酶D与下咽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D(CD)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下咽鳞状细胞癌的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59例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和9例正常的下咽黏膜中CD和Ki-67的表达;分析CD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细胞中和间质细胞中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CD在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率较阴性组织高,CD在肿瘤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在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表达率较阴性组高。结论:CD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生物特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下咽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文加斌  张华  王丽萍  张阳 《医学综述》2009,15(7):1013-1015
自从小鼠非小细胞肺癌模型最初阶段分离到支气管肺泡干细胞(BASCs)后;陆续发现A549肺癌细胞株Holoclone型克隆集落存在不断自我更新的肿瘤干细胞,人肺腺癌中CD24+IDF-1R-细胞为BASCs样癌干细胞。研究表明,CD133分子、ABCG2可作为分选肺癌肿瘤干细胞细胞表面标志物,BMI-1基因过表达可能与肺癌肿瘤干细胞增殖相关。进一步发现侧群细胞细胞中存在肺癌干细胞。本文对肺癌肿瘤干细胞及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刘艺昌 《中外医疗》2014,(18):57-58
目的探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采用颈分区性清扫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该次共选择50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该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均采用颈分区清扫术治疗,对其远期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该次研究中,复发3例,下咽癌复发1例,喉癌颈部复发1例,口腔癌复发1例。计算患者生存率,致截止随访日期止,死于原位癌5例,死于间发病2例,生存43例。结论 cN0和cN1头颈部鳞癌患者,对颈分区性清扫手术恰当运用,在远期复发及生存率方面,与传统颈清扫术效果相当,且在功能和外观上,患者较为满意,对改善术后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颈部鳞癌新辅助化疗TNPP方案(紫素 奈达铂 替加氟 强的松)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6月~2007年4月,我科共收治头颈部鳞癌患者57例,全部病例手术前经切检或针刺细胞学检查,病理经我院会诊均证实为头颈部鳞癌(舌鳞癌、腭鳞癌、口底鳞癌、颊黏膜鳞癌、牙龈鳞癌、喉癌等),且Ⅰ~Ⅳ期均有。采用TNPP方案术前化疗1~2个周期,化疗后1周行手术治疗,根据化疗后大体测量及术后病理判断肿瘤分期变化,推断疗效。结果:新辅助化疗的57例中,化疗后经大体测量肿瘤原发灶,转移淋巴结以及术后病理检查,肿瘤分期降低者37例(64.9%),其中7例术后病理证实原发灶未发现瘤组织。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头颈部鳞癌的TNM分期,并使部分晚期患者获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降低局部复发率,保留功能并提高病人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外源性Rb基因转染对头颈肿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源性 Rb基因对头颈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运用携带 Rb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转染口腔鳞癌细胞株 0 12 ,观察其体内和体外的抑癌效果。结果 腺病毒表达载体可有效地将外源性 Rb基因转染 0 12细胞并使其表达。体内、体外抑瘤实验表明 :导入 Ad- Rb基因的肿瘤细胞 ,其细胞生长曲线明显受抑制 ,Ad- Rb基因治疗组裸鼠肿瘤生长最为缓慢 ,与 DL312和 PBS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外源性 Rb基因可有效地转染入口腔鳞癌细胞株 ,并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4.
雷道雄  庞华 《医学综述》2012,(22):3775-3777
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的肿瘤,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肿瘤干细胞(CSCs)不仅与肿瘤的启动有关,且与肿瘤的远处转移和术后复发相关。最近,肝内CSCs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肿瘤起始细胞,其广泛存在于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循环中。肝脏CSCs的特性(如自我更新、无限增生和分化)与肝癌的复发和药物抵抗高度相关,这些都是肝癌治疗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现就CSCs的概念、特征、肝内CSCs的来源、自我更新能力的调控及基于CSCs靶向治疗肝癌的重要策略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头颈部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分化程度、侵袭性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6例头颈部鳞癌和20例头颈部正常上皮组织中CXCL12和CXCR4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发现CXCL12蛋白在头颈部鳞癌组织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68.8%,CXCR4蛋白在头颈部鳞癌组织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66.7%。CXCL12及其CXCR4在头颈部正常上皮组织中的表达为阴性。CXCR4的表达与T分期及N分期呈正相关(P〈0.05),CXCR12的表达与T分期及N分期无关;CXCL12和CXCR4在头颈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位置、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关。结论头颈部鳞癌组织中CXCL12和CXCR4蛋白的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头颈部正常上皮组织,提示CXCR4-CXCL12轴在头颈部鳞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CRCR4的表达与头颈部鳞癌局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提示CXCR4在头颈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可成为头颈部鳞癌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王红治  王秦秦 《医学综述》2008,14(24):3716-3718
有学者认为肿瘤是由少数能促发癌变的肿瘤干细胞和占绝大多数的普通肿瘤细胞组成的,从而提出了肿瘤干细胞学说。肿瘤干细胞被认为是恶性肿瘤发生、耐药、复发及转移的根源,因此成为当今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而肺癌又是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本文对肿瘤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肿瘤干细胞是指肿瘤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细胞,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是一种干细胞疾病。最近研究发现,前列腺癌中亦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开辟了新的方向,它突破了以往把肿瘤视为均一、整体的研究思路,对于前列腺癌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肿瘤干细胞的基本内容、分离方法以及前列腺癌肿瘤干细胞的特性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Cancer cell lines are the basic material for various lines of cancer research. Diverse cancer cell lines derived from tissues of various head and neck regions are needed for biological research on head and neck cancer. However, cell lines derived from cancer of the head and neck are not common. Recently, we established and characterized a novel human squamous carcinoma cell line, CNUH-HNSCC-1. From six cases of head and neck cancer, we established one specimen that was maintained for over 50 passages. We characterized the cell line as follows: growth patterns and curve, morphology by use of phase-contrast microscopy, and tumorigenicity by implanting the cell line into nude mice and making morphological comparisons. CNUH-HNSCC-1 cells grew well in vitro even after passage 50. However, the cells failed to form tumors in nude mice. CNUH-HNSCC-1 cells could be used as a control cell line for studying the biology of head and neck cancer.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5):1-4+封三
目的研究TNF受体超家族成员4(TNF receptor super-family member 4,TNFRSF4,又名OX40基因)与头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性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https://portal.gdc.cancer.gov/)获取502例头颈鳞癌患者的TNFRSF4表达水平,并且分析其表达水平的预后价值。结果本项研究证实头颈鳞癌组织中TNFRSF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并且TNFRSF4的表达与头颈鳞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T分期密切相关,提示TNFRSF4参与头颈鳞癌的进展。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证实TNFRSF4表达能够成为头颈鳞癌预后评估的独立临床指标。ROC曲线表明TNFRSF4诊断头颈鳞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9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4.1%和85.0%。而TNFRSF4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是影响其表达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 TNFRSF4基因在头颈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NFRSF4基因检测可能作为潜在的头颈鳞癌诊断标志物,是判断头颈鳞癌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