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燕宁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8):708-710
目的探讨通过"知己健康管理"改变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的效果。方法对996例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3个月的知己健康强化管理,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其管理前后的生活方式、行为改变、血压、血脂及血糖等改变进行比较。结果管理后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危人群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患者体重平均下降2.10kg,体重指数平均降低0.80,腰围平均减少2.70cm,收缩压平均降低7.90mmHg,舒张压平均降低4.50mmHg,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下降0.60mmol·L-1,餐后2h血糖平均水平下降了1.60mmol·L-1,糖化血红蛋白下降了0.7%,总胆固醇平均水平下降了0.41mmol·L-1,甘油三酯平均水平下降了0.28mmol·L-1,低密度脂蛋白平均水平下降0.26mmol·L-1,高密度脂蛋白平均水平上升0.03mmol·L-1。结论 "知己健康管理"可以强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对疾病的认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利于血压、血脂、血糖、体重、腰围等的控制及降低危险因素的水平,是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社区健康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过程受到诸多制约.应重点保障社区健康管理能够在社区慢性病的防控方面发挥作用.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社区健康管理,提高全民对社区健康管理的认知度并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管理,应认识到开展社区健康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将疾病治疗过程转变为疾病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交给患者自我管理和保健的方法,优化生活;控制病情和降低危险因素,避免和延缓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医疗保健费用;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高科技的知己能量监测仪和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软件,观察患者的饮食、运动情况变化的差异,发现健康危险因素,通过医患互动,实施解决健康问题. 结果通过管理前和管理后的实验室结果和各项指标对比,使管理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有明显下降达到正常值或接近正常值. 结论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方式得到极大的优化,膳食结构趋于合理,坚持适量运动;医疗费用下降;生活质量提高,精神、体力状态都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通过"知己健康管理"对改变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对96例清华园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1年的知己健康管理,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其管理前后的生活方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等改变进行比较。结果:管理后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患者体重平均下降2.56 kg,体重指数平均降低1.09,腰围平均减少3.39 cm,收缩压平均降低4.91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平均降低3.13 mm Hg,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下降2.41 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水平下降3.9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总胆固醇平均水平下降了0.899 mmol/L,三酰甘油平均水平下降了0.79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下降了0.496 mmol/L,管理前后以上指标的变化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知己健康管理"可以强化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利于血糖、血压、血脂、体重、腰围等的控制,是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社区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介绍社区健康管理在慢性病控制中的优势、意义及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提出了发展社区健康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8.
慢性病病人的管理工作关系到社区居民身体健康,是保证社区安定的民心工程.但在实际工作中,慢性病管理的法规制度和组织不健全、医生报告病人不够等给管理带来了困难,我们通过健全健康教育和管理网络组织,建议各级政府宣传部门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放大作用,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日,调动住宅小区物管部门的积极性,发挥学校的宣传作用,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工作,社区内慢性病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社区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亚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2)
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具有病程长、预后差和并发症严重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参与式健康教育,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对疾病危险因素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方法:对社区内42例慢性病患者,实行个体化健康指导与群体健康活动相结合。结果: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慢性病危险因素知晓率由40%上升到85%,健康行为形成率由37%上升到70%。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慢性病危险因素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结论:参与式健康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海口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现状,为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以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和血压、血糖控制率为评价指标,应用描述性方法对海口市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患者管理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分析;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及慢性病防治服务开展情况,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高血压病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血压控制率分别为27.54%、59.32%、68.18%;糖尿病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血糖控制率分别为20.28%、62.95%、66.59%。除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外,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高于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 195人,本科以上学历占20.92%,中级以上职称占22.18%。在与慢性病管理相关的36项服务提供上,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重点慢性病监测、推广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等6项工作开展比例高于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以及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差是造成海口市慢性病管理水平低的重要原因,政府应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并加大对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准实验设计方法,以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和新浜两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内2008年登记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小昆山社区作为COPD管理组,管理内容包括:对社区全科医生做COPD防治知识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防治药物配置,COPD患者及家属的COPD防治基本知识教育.新浜社区为对照组.结果 两社区肺功能检查诊断出COPD 132例,小昆山61例,新浜71例.完成1年随访后资料完整的小昆山47例,新浜55例.小昆山初访时吸烟者5例,1年后成功戒烟3例;新浜初访时吸烟者19例,研究结束时无戒烟者.比较两个社区COPD患者1年中症状、生存质量、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症状的评估差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质量方面小昆山患者从初访时的46.96下降到1年后的39.12,降低-7.84;新浜患者从56.55上升到62.11,上升5.56;小昆山6 min步行距离从初访时的361.66下降到1年后的354.26,而新浜从398.07下降到351.18;小昆山功能性呼吸困难评估从初次0.40下降到0.34,而新浜从0.95上升到1.00;1年里,小昆山和新浜患者急诊分别为13例次和53例次,住院分别为4例次和5例次,新浜有4例因COPD急性加重死亡,小昆山则无.结论 提高社区全科医生、患者和家属的COPD防治能力和防治水平,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急性发作和住院次数,减轻呼吸困难程度和延缓6 min步行距离的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在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慢性病患者500例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群组管理模式来管理观察组患者的慢性病,应用三级管理模式来管理对照组的慢性病,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与血压变化值。结果: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指数与血压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群组管理模式应用于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降低慢性病患者的体重指数和血压,提高公共卫生资源利用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把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应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养老服务实践中,为探索一条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新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建立慢性病健康管理小组,利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管理平台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对比慢性病健康管理实施前、后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服务情况,以及慢性病健康管理实施后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服务上的差异。结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前、后比较,服务内容实施得到明显提高(P<0.01),慢性病管理的满意度增加39.66%;在慢性病管理率和控制率上均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P<0.01)。结论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应用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平台上,可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具体、高效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探索出一条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应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现阶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于2018年11月21—22日,选取北京市密云区全部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及来自4家中心的65名全科医生参与调研。采用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医疗机构现况调查问卷》(简称“机构问卷”)和《全科医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知识调查问卷》(简称“医生问卷”)。机构问卷由密云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组织发放,中心负责人填写;医生问卷由密云区卫健委推荐4家中心,通过各中心负责人发放二维码至全部全科医生,全科医生自愿填写。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结果向各中心发出19份机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份。其中,18家中心负责人认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应纳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并应建立健康档案做到定期随访监测,但仅1家中心开展了哮喘建档工作;9家中心已购置肺功能仪;药物配备方面,8家中心配备吸入性糖皮质激素,1家中心仅配备β2受体激动剂。知识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65/65),全科医生对3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知识回答得分分别为(63±19)、(64±23)、(62±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7,P>0.05);年龄<30、30~50、>50岁全科医生的总得分分别为(57±15)、(66±13)、(42±16)分,初、中、高级职称全科医生的总得分分别为(54±19)、(67±12)、(68±11)分,不同年龄、职称的全科医生知识总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582、6.079,均P<0.05),年龄>50岁,初级职称的全科医生平均成绩较低。结论密云区各中心负责人对开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治工作的必要性有明确认识,但仍存在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重视程度不足、疾病管理基础设施相关投入不足、全科医生慢性呼吸疾病专业知识缺乏等问题。希望未来能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引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相关疾病基础设施投入,尽早普及适合基层全科医生的、完备的呼吸系统知识能力培训课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对比广州市黄石街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属地管理前后0~3岁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儿童家长计划免疫和传染病知识知晓率变化,分析影响儿童及时接种的因素,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属地管理模式对儿童计划免疫和传染病控制工作的意义。方法采用PPS抽样的方法,对黄石街0~3岁儿童及家长进行调查。结果黄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属地管理前后卡介苗、脊灰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成分疫苗和乙脑疫苗“六苗”的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0.00%、97.50%,全程接种及时率分别为84.76%、95.00%。实施属地管理前后儿童家长计划免疫和传染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6.46%、93.16%。影响儿童及时接种的因素包括家长对疫苗及传染病的认识、间隔时间、接种次数等因素。结论实施社区属地管理对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控制辖区传染病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市郊城乡结合部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DP)防治现状,为CODP社区防治提供基本数据。方法对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新浜两个乡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内,40岁以上慢性咳嗽、气喘711例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确诊COPD132例,采用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的防治现状调查。结果依据肺功能判断为COPDⅠ级的患者有6例,Ⅱ级29例,Ⅲ级58例,Ⅳ级39例。患者中未吸烟者68例,占总人数的51.5%;曾经吸烟但已戒烟者40例,占30.3%,现仍在吸烟者24例,占18.2%。吸烟者中,COPDⅡ级5例,Ⅲ级12例,Ⅳ级7例。所有患者既往均未进行肺功能检查。除Ⅰ级外,1年中Ⅱ、Ⅲ、Ⅳ级患者门诊就诊数仅为46例,占总人数126例的36.5%,住院病例为35例,占总人数126例的27.8%。1年中COPD患者服用过茶碱类药物16例(16/132,占12.1%),服过B:受体激动剂24例(占18.2%),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仅9例(占6.8%),吸人激素的仅3例(2.3%)。有26例COPD(占19.7%)患者服用过一些成分不明、无国家药物生产批号的非法药物。在97例Ⅲ、Ⅳ级COPD患者中,家庭氧疗的仅为1例。结论社区COPD患者诊断治疗严重不足,需要规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成都地区社区心力衰竭患者对疾病管理的需求现状,以便提出更为行之有效的心力衰竭患者干预模式。方法2010年7—12月,以成都市青羊区苏坡社区和周边新都区城东社区两个区域作为调查基地,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其中12个自然居民小区153例NewYork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横断面调查。同期对该两个区域的社区医院医生22人进行心力衰竭疾病管理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心力衰竭患者86.27%愿意采纳亲朋好友的建议,有22.22%的患者选择听从专业人员意见。约1/3患者愿意花钱请专业人员协助疾病管理,约1/3患者愿意接受免费服务。90.19%患者选择社区医务人员或专科医生对自己疾病进行管理。37.91%患者选择电话随访,23.53%患者选择面对面服务。46.41%患者选择1月随访1次。患者关注的疾病管理知识方面:43.40%的患者关注病因,24.83%的患者关注治疗,28.10%患者关注药物治疗,仅18.30%患者关注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社区医生90.91%希望采用电话随访来管理患者,68.18%的社区医生选择1月随访1次。社区医生约90%以上选择病因及药物、治疗,31.82%选择关注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结论目前成都地区社区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管理协助治疗的需求不高,针对其进行干预,将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疾病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