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苦参素药理和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赞松  周喜汉 《医学综述》2009,15(11):1701-1704
苦参素是生物碱类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肝炎等疾病的治疗。本文综述了苦参素在药理和抗肿瘤方面作用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抗炎、抑菌、降酶、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肝纤维化、抗心律失常、抗过敏和平喘等作用,重点阐述苦参素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对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也进行论述,为该药在临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苦参素(OM)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细胞内ATP含量、上清液乳酸生成速率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CCK-8法观察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OM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乳酸试剂盒分别检测苦参素作用48 h后细胞内ATP、上清液乳酸乳酸生成速率影响。结果:OM可以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其作用效果随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强(P0.05);不同浓度苦参素作用48 h后细胞内ATP含量、上清液乳酸生成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OM可以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细胞有氧糖酵解使细胞内ATP含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苦参素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苦参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胶原酶/链蛋白酶灌注梯密度离心分离大鼠HSC,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苦参素对HSC增殖的影响,利用qRT PCR观察对CTGF表达的影响.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苦参素可以呈剂量依赖关系抑制HSC增殖,并抑制其CTGF的表达.结论 苦参素可能通过抑制HSC增殖及CTGF的表达介导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多糖化合物治疗肝癌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糖化合物治疗肝癌是生物学治疗的热点,文中从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增强宿主免疫力、杀伤肝癌细胞、抗新生血管形成、抑制肿瘤细胞突破基膜及提高机体耐受力等角度出发,对近年来多糖化合物抗肝癌作用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苦参素对NIH/3T3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苦参素对NIH/3T3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其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探讨苦参素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苦参素对NIH/3T3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苦参素对其合成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等ECM的影响。结果 苦参素可抑制NIH/3T3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减少S期细胞,降低细胞增殖指数,抑制ECM的合成,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苦参素可能通过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和ECM的合成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邓志华 《医学综述》2010,16(14):2126-2131
临床上,苦参提取物苦参素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抗肿瘤治疗。苦参素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进展、抑制端粒酶活性、逆转肿瘤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影响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活性及抑制癌转移等作用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现就其抗消化系肿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为苦参素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薏苡仁油是薏苡仁抗肝癌的有效成分,其机制主要涉及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逆转耐药性,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等。薏苡仁油单用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病症改善,治疗与观察的过程中无毒副反应,短期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与西医手段联用治疗肝癌,能增强治疗效果,降低化疗药产生的毒副作用,缓解疼痛,同时提高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但目前在实验研究方面对其抗肝癌机制的探讨多集中在单药,缺乏对联合用药抗肝癌机制的深入了解;临床研究上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结果不能使人完全信服。因此,日后可在薏苡仁油联合用药抗肝癌方面从多途径、多靶点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同时结合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确保薏苡仁油以及联合用药抗肝癌疗效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苦参素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与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MTT法检测浓度分别为0.5mg/ml、1mg/ml、2mg/ml、4 mg/ml、8 mg/ml的苦参素作用HepG2细胞24h、48h、72h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选择合适浓度(0.5mg/ml、1mg/ml、2mg/ml、4mg/ml)苦参素作用HepG2细胞48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率,real-time qRT-PCR法检测促凋亡蛋白Bim mRNA表达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0.5mg/ml、1mg/ml、2mg/ml、4mg/ml、8mg/ml苦参素作用HepG2细胞不同时间后,各组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且呈浓度依赖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0.5mg/ml、1mg/ml、2mg/ml、4mg/ml苦参素作用后,各实验组HepG2细胞凋亡率增加,促凋亡蛋白Bim mRNA表达增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苦参素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提高促凋亡蛋白Bim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肝癌作用.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体内外实验结果,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抗肝癌方面的作用及应用进行了综述.结果: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无论在体内、外实验,还是临床应用上能有效地抑制肝癌生长,其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抑制血管生成和自由基的产生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明显的抗肝癌作用,有望成为新的高效、低毒的抗肝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肝癌作用.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体内外实验结果,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抗肝癌方面的作用及应用进行了综述.结果: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无论在体内、外实验,还是临床应用上能有效地抑制肝癌生长,其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抑制血管生成和自由基的产生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青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回顾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柴胡皂苷防治肝癌的相关文献,从预防肝癌细胞形成、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与分化、抑制肝癌细胞浸润与转移、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等六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对于柴胡皂苷预防与治疗原发性肝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柴胡皂苷通过多途径、多靶点防治肝癌,展现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肝癌细胞药敏与肝癌细胞成瘤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30只雌性清洁级SD大鼠应用二乙基亚硝胺饲喂法建立大鼠原发性肝癌模型,选取诱癌成功大鼠10只分别原代培养肿瘤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MTT法用于不同作用机制抗肿瘤药物的药物敏感实验,药物作用后接种至裸鼠,观察其成瘤实验的差异,对模型大鼠间充质于细胞、肿癌细胞抑制率与化疗药物作用后肿瘤细胞移植裸鼠后的成瘤质量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种药物药敏结果显示肝癌癌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药物敏感无明显相关性(P<0.05).间充质细胞药敏实验与成瘤实验正相关.结论 间充质干细胞耐药机制与肿瘤干细胞相似,有希望代替普通肝癌肿瘤细胞进行药物敏感实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乙酰半胱氨酸(NAC)能否抑制三氧化二砷(AT)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DNA梯形电泳及苏木精-伊红染色的方法观察AT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杀伤效应、诱导凋亡效应以及NAC对该效应的影响。结果:①适量AT能抑制肝癌细胞的恶性生长,诱导细胞凋亡;②一定量的NAC能拮抗AT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效应及诱导凋亡效应。结论;AT对肝癌细胞的作用与细胞内谷胱甘肽有密切关系;很可能通过与细胞内巯基(-SH)结合,导致多种功能蛋白失活来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的恶性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药物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癌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MTT法显示,姜黄素能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随着剂量增加,其效应也增加。电镜观察显示癌细胞经姜黄素作用后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凋亡细胞多见。结论 姜黄素具有抑制HepG2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为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由于对一线药物存在很大的耐药性,广泛耐药结核病和多药耐药结核病往往很难完全治愈。普托马尼(Pretomanid,PA-824)是目前临床试验评估中的治疗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优选药物之一,该药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形成和呼吸中毒两种机制,对复制型和静止型结核分枝杆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杀菌活性。本文通过探讨PA-824释放活性氮物质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强氧化作用和细胞毒作用、延长早期杀菌活性、降低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载量的速度、引起可控性不良反应等作用,全面了解该药物的抗结核作用机理,包括抑制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耐药性的发展、缩短结核病治疗的持续时间等。本文还阐述了PA-824、贝达喹啉和利奈唑胺联合治疗,该联合方案具有相当的杀菌活性,在杀灭细菌和抑制耐药性方面具有协同或相加的作用潜力,对XDR-TB或者MDR-TB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有望进一步改善目前结核病的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16.
外伤、神经病变等多种疾病可引起神经损伤,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不可避免地发生萎缩,而轴突再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肌肉获得神经再支配前,肌肉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萎缩。研究表明,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细胞再生,抑制骨骼肌萎缩。然而,单个因子对骨骼肌萎缩的抑制效果并不明显。通过对生长因子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提出多种生长因子协同作用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可能性。对多种生长因子协同作用的研究将促进肌萎缩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拓扑替康体外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田开熙  蒲淑萍  张军 《重庆医学》2003,32(11):1517-1519
目的 探讨拓扑替康(topotecan,TPT)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生物学效应及机制。方法 采用HE染色、MTT实验、克隆形成试验、流式细胞仪、DNA电泳、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对TPT在HepG2细胞株的作用进行体外研究。结果 TPT对HepG2细胞产生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被阻滞于S期有关。结论 TPT对肝癌细胞具有显著的体外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提示TPT是治疗肝癌潜在的分子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配体罗格列酮(RSG)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RSG(25、50、100、200μ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RSG(24h、48h、72h)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mRNA表达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CyclinD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RSG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CCK-8比色法显示增殖抑制率与RSG的浓度-时间呈正相关;FCM检测发现,RSG使肝癌HepG2细胞的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而进入S期的细胞明显减少,且呈浓度依赖;RSG干预后,CyclinD1的mRNA及蛋白表达在肝癌细胞中下调。结论:RSG依赖激活PPARγ途径能在体外抑制肝癌细胞生长,提示PPARγ可能是肝癌治疗的一个新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真菌感染频率的增高,唑类抗真菌药物随之被越来越多运用于临床治疗中,但耐药率逐年上升,成为困扰临床治疗真菌感染的难题之一。真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是多种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是由于某些靶酶及耐药基因表达的增加造成的。文章着重介绍真菌唑类药物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以及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合理使用唑类药物和研发新型抗真菌药物提供用药策略及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王敏 《医学综述》2012,18(1):59-61
肿瘤干细胞(CSC)理论认为肿瘤组织内有一小群细胞具有与干细胞类似的生物学特性,这一小部分细胞被认为是肿瘤发生、扩散、复发过程中的根源。CSC细胞膜上表达的ABC转运蛋白以及CSC生长的微环境都使其对化疗和放疗相对不敏感,并且CSC具有多条自我更新的信号通路。因而,ABCG2的耐药性、CSC生长的微环境和肿瘤细胞的信号通路等都是肿瘤治疗的新靶点。现就CSC的来源、生物学特性以及它们与肿瘤的耐药性转移和治疗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