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DSA引导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DSA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DSA引导定位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观察术后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对中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射频热凝术后全部患者疼痛缓解,术后1 d、3 d、1周VAS评分分别为2.12±0.64、1.04±1.02、0.46±0.31,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1);优良率分别为55.6%、74.1%、92.6%.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术后1年随访22例,优良率86.4%,1例复发,占4. 5%.结论:DSA引导定位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DSA引导下蝶腭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的治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蝶腭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蝶腭神经节疾病的疗效。方法对17例三叉神经痛(第II支)患者和2例丛集性头痛患者在DSA定位引导下行患侧蝶腭神经节射频热凝术,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9例患者经治疗,18例疼痛完全缓解,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为0~2分,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后疼痛有所减轻,但VAS评分仍达5~6分,再行眶下神经射频热凝术后疼痛缓解。随访3个月至3年,平均1.5年;疼痛均完全解除,无复发现象,未服用其他镇痛药物。结论DSA引导下行蝶腭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第II支)、丛集性头痛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机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或封闭方法治疗,分别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组中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优良率61.3%,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6%、优良率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1、7.01,P0.01),治疗组术后中期的临床疗效随访,总有效率仍为96.8%,2例复发,占6.5%,经第2次射频热凝术治疗完全止痛。结论 DSA机引导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穿刺成功率高,近、中期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导下经蝶腭窝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护理经验。方法三叉神经痛(11支)19例在DSA介导下定位蝶腭窝上颌神经,采用射频毁损模式进行上颌神经热凝毁损术,以VAS评分法行术前,术后疼痛评估并评定疗效。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术前指导,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术后详细嘱咐注意事项。结果19例患者全部有效,术后随访1~6个月,所有患者疼痛完全解除,未见复发者。结论精心的护理,对缓解疼痛、减少经蝶腭窝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重定位下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5例患者通过症状体征、解剖学、X线和电刺激准确定位后,在丙泊酚全身麻醉下,行射频温控热凝治疗,温度分别设定为70℃、80℃、86℃共3次,每次持续时间均为60 s。结果 15例患者穿刺成功率100%,术后疼痛即刻消失率100%,随访1~5个月无1例复发;并发角膜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6.6%。结论丙泊酚全麻下四重定位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准确、效果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功能定位结合CT定位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功能定位结合CT定位射频热凝术,分别于术后1、6、12、18个月随访治疗效果、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疼痛缓解率术后1个月为96.67%(58/60),18个月为98.33%(59/60)。术后1个月55.00%(33/60)患者存在各种并发症,18个月时15.00%(9/60)患者仍有并发症,并发症主要为面部感觉减退。随访期间共复发4例(6.67%)。结论功能定位结合CT定位射频热凝术可提高卵圆孔和疼痛神经支的定位准确性,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CT引导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CT引导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术治疗5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经6个月随访,疗效优者50例,良者1例,差者2例,优良率96.2%.结论 CT引导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8.
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CT定位,在确保穿刺针准确到位的前提下,进行三叉神经节(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凝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疼痛即刻消失率为100%,味觉减退1例,发生率为1.3%。结论: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观察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对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病例报告]采用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7例,疗效显著,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见2例患者在1年内复发.[讨论]射频温控热凝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简单、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应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CT定位射频热凝治疗Ⅰ+Ⅱ支受累的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定位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第Ⅰ Ⅱ支受累的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先以定位架帮助,后在CT定位下采用卵圆孔前入路穿刺,局麻下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第Ⅰ支热凝温度和时间为65℃、67℃,各维持60 s;第Ⅱ支为70℃、75℃,各2~3 min。结果三叉神经第Ⅰ Ⅱ支痛患者13例,全部病例术后当日三叉神经痛发作完全消失。随访3~16个月,无疼痛复发。结论定位架帮助,在CT定位下,经卵圆孔前入路穿刺,采用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第Ⅰ Ⅱ支受累的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采取精确控温法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第1支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三叉神经第1支痛患者83例,在DSA引导下采取精确控温法行三又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总结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并记录随访2年的复发情况。结果优69例(83.1%),良11例(13.3%),一般2例(2.4%),无效i例(1.2%),优良率96.4%(80/83例),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年,1年内复发5例(6.0%),2年内复发13例(15.7%)。结论DSA引导下精确控温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第工支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患者经微创手术治疗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特点,评估微创手术干预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变化,预示抑郁焦虑情绪异常与疼痛的关系。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97例,ASAI-Ⅱ级,年龄15~80岁,入院后对患者进行术前的一般情况包括社会学资料和抑郁焦虑情绪进行调查。情绪量表选择应用BDI,BAI量表。手术方式选择CT引导下经皮卵圆孔穿刺,电生理监控下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术后7天、术后3个月、6个月通过电话进行随访。结果:完成随访的病例数176例,术前、术后7天,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结果发现术前的抑郁与焦虑评分与术后各组间比较均有差异,术后各组间的抑郁评分没有明显改变,术后7天和3个月的焦虑分值改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异常的发生与疼痛密切相关,疼痛消失后抑郁的阳性分值明显下降,在术后7天即恢复正常水平。焦虑阳性的分值也明显下降,但是下降的时间直到术后3个月才降至正常水平。提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微创干预手术后的具有焦虑异常的患者干预更应当延至术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住院患者54例,局麻下DSA引导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术.随访观察2年,记录VAS评分、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术后3d时治疗有效率100%,术后个6月、1年、2年随访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1% (53/54例)、96.2%(51/53例)、94.1%(48/51例),除面部神经分布区麻木外,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术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生刚 《当代医学》2010,16(22):1-2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54例,采用Hartel前入路穿刺法将射频热凝温度控制在60℃~80℃,治疗4min~8min。结果 54例中,疗效优48例,良3例,好转2例,无效1例。优良率94.44%。再次射频治疗2例。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Percutaneous trigeminal ganglion compression for the relief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is a technically simple, non-painful procedure, carried out under brief general anesthesia. The patients could tolerate well during the treatment. The operation successful rate is high, and the procedure can be repeated at the next day if the symptom was not relieved. The procedure, in the present,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ose trigeminal neuralgia patients who are poor medical risks, those who are above the age of 65, those with demyelinating disease, and those who are unwilling to accept the increased risk of a posterior fossa craniectomy. We have successfully performed this procedure for two recurrent trigeminal neuralgia patients without any surgical complication. We propose this surgical treatment algorithm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 patients who are not able to tolerate the medica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6.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01年3月至2006年3月,35例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前均经MRTA证实颅内段三叉神经根部存在血管压迫,在我科接受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和临床疗效。结果本组中累及三叉神经单支者3例(占8.6%),两支或三支者32例(占91.4%)。67.0%的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存在多支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部上内侧血管压迫占52.6%,上外侧占28.3%,下侧占19.1%。35例患者中有52.5%术后疼痛完全缓解,31.4%部分缓解,而有16.1%的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无明显缓解或疼痛复发。结论颅内段三叉神经根部全程充分减压是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疗效的重要因素;采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angiography,MRTA)方法进行术前评估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卵圆孔与经翼腭窝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11支痛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Ⅱ支痛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经卵圆孔入路20例,B组经翼腭窝人路22例,分别在DSA引导下穿刺到目标位置后行射频热凝术,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d、3d、2个月、6个月、1年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生存质量评分(QOL)。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及Q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经两种不同的路径行原发性三叉神经11支痛射频热凝术,疼痛控制均较理想,疗效肯定;但与经翼腭窝人路相比,经卵圆孔入路并发症发生率高,QOL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经过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40例,明显缓解3例,无缓解2例;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分别为(7.82±1.52)分和(0.68±1.42)分;术后并发症少。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保留三叉神经功能,是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