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以准确调节静脉输液的滴速,估计输液时间。方法制作静脉输液滴速、时间查询表应用于临床。结果通过查询表可直接查出不同滴速液体输注时所需时间,或根据单位时间计划输入的液体量反查出液体所应保持的滴速。结论静脉输液滴速、时间查询表的应用,方便了护士的操作,查询快速准确,保证了静脉用药滴速的安全可靠,为护士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满足了患者的知情心理,且制作方便、简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手机来辅助调节静脉输液滴速.方法设计"滴速计数器"软件.结果扩展了手机功能,帮助护士快速地调节好静脉输液滴速.结论利用手机"输液滴速计数器"能够简单、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调节静脉输液滴速,并能随时获得输液时间等相关信息,大大缩短了临床调节静脉输液滴速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手机在调节静脉输液滴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芬香  朱长生吴容 《现代护理》2005,11(15):1265-1267
目的 利用手机来辅助调节静脉输液滴速。方法 设计“滴速计数器”软件。结果扩展了手机功能,帮助护士快速地调节好静脉输液滴速。结论 利用手机“输液滴速计数器”能够简单、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调节静脉输液滴速,并能随时获得输液时间等相关信息,大大缩短了临床调节静脉输液滴速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保患者能准确、安全地输入药液,对静脉输液进行科学管理是不可忽略的问题。我们在1995年对250例病人静脉输液的速度及所需时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计算方法静脉输液15滴相当于1毫升.如果某患者静脉输液速度为每分钟60滴.就等于每分钟输入4毫升。如果这个患者总输液量是500毫升.就应在125分钟滴尽.该患者如果上上午8时开始静滴.经过上述换算大约在10时零5分输液完毕.护士即可在这个时间稍前到病房.以及时为患者拔外。对于不同药物的滴速要求和特殊病人的病情需要.确定滴速.然后用这种滴速计算总液体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降低静脉输液滴速错误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飞腾圈,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对静脉输液中的滴速错误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改善对策,对比品管圈改善前后静脉输液滴速错误率.结果:开展品管圈后静脉输液滴速错误率由35%下降至19%.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静脉输液滴速错误率,提高了输液治疗安全性,保证了输液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滴速与输入量 ,不仅可准确及时给药 ,提高疗效与抢救成功率 ,而且可节省护士的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目前 ,临床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滴系数已不限于 1 5滴 /ml。常用的有大滴输液器 ,滴系数分别为 1 0滴 /ml、1 5滴 /ml、2 0滴/ml;微滴输液器 ,滴系数为 60滴 /ml。因为滴系数不同 ,临床计算输液的滴速与输入量比较繁琐 ,由于计算的数值较大 ,常需花费较多的时间 ,而且容易造成计算的误差 ,影响输液滴速及药物剂量的准确性 ,甚至影响到危重病人的抢救。我们根据静脉输液计算公式 ,…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卡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行设计了静脉输液卡 ,经 2 0多个临床科室 9年的使用 ,不断改进及完善 ,使护士执行输液时能防范和减少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 ,方便交接班 ,便于病人了解使用的药物、剂量及所需时间 ,普遍受病人及护士赞同 ,收到满意效果。静脉输液卡的设计及内容1.输液卡规格为有孔电脑打印纸 ,宽度为 2 5cm。2 .内容包括有 :①床号 ;②姓名 ;③日期 ;④项目名称 ;⑤用量 ;⑥次数 ;⑦执行时间 ;⑧执行护士签名 ;⑨滴速 ;⑩贵重药病人或家属签名 ,见表 1。表 1 静脉输液卡   9床   张红   2 0 0 4.2 .2 4项目名称用量次数 执行时间及签名 滴速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应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输液治疗中控制输液时间和滴速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2年9月-201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输液治疗的6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查对表组、输液泵组和常规组各200例。查对表组运用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调整输液速度,输液泵组运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常规组运用公式计算方法调整输液速度。观察比较三种方法控制输液速度所需的时间、医护满意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查对表组调整静脉输液速度所需的时间明显少于输液泵组和常规组(P<0.05);查对表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医护满意率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输液滴速查对表可快速、准确查出静脉输液滴速,节省护士调整输液速度时间,避免在临床操作中使用公式计算发生的错误,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前置型输液报警器在门急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0例静脉输液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报警组、滴泵组和空白组。报警组将前置型输液报警器安装在一次性输液器莫菲氏滴管上方,并设定滴速;滴泵组将使用输液泵进行静脉输液,空白组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手工调节滴速,比较三组患者残留量、滴速误差、滴空后补液更换时间和堵塞现象。结果三组患者之间残留量、滴速误差、滴空后补液更换时间和堵塞现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报警组与滴泵组在补液滴空后更换所需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报警组优于滴泵组;报警组与滴泵组在残留量、滴速误差、滴空后堵塞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效果一样。结论采用前置型输液报警器,可减少补液的残留量、降低滴速误差率、减少补液滴空后更换时间,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时控制滴速是医护工作中常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一般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按所需输入液量计算出每分钟的滴数,如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滴数计算出来,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最好的疗效。以下介绍我们常用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心内科输液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0例,随机分为查对表组、输液泵组和常规组各200例。查对表组采用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调整输液速度;输液泵组采用输液泵调整输液速度;常规组采用公式计算方法调整输液速度。观察比较3种方法控制输液速度所需的时间、医护满意情况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查对表组调整静脉输液速度所需的时间明显少于输液泵组和常规组(P0.05);查对表组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医护满意情况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自制输液滴速查对表可快速、准确查出静脉输液滴速,节省护士调整输液速度时间,避免在临床操作中使用公式计算发生的错误,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输液速度对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4名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3组,每组68例。3组输液速度分别为20滴/min、26滴/min和33滴/min。结果3组患者在皮肤血管不良反应、静脉滴注所需时间及接受程度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5例,患者对输液所需时间的接受率为23.5%;B组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6例,患者对输液所需时间的接受率为75.0%:C组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21例,患者对输液所需时间的接受率为82.3%。结论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时将输液速度控制在26滴/min。患者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少,且所需输液时间适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分型在急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根据出血速度、量、急诊手术的顺序分为五型:急速型、持续型、间歇型、徐缓型和急速--止血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急速型短时出血量大,需急诊手术;持续型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常需连续输血;间歇型初始出血量不大,且止血3天后再次大量出血,常需输血及急诊手术治疗;徐缓型虽持续时间长,但出血量不多且逐日减少,有时需输血;急速--止血型出血较急,量较多,但一般48~72h不再出血,有时需输血、手术。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监测除沿用传统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外。出血型的分析对判断、预见病情发展及采取有效的急救治疗措施是一种简便、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4.
精神病患者首次静滴氯丙嗪速度与不良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首次静滴氯丙嗪速度与不良反应发生频率的关系,指导静滴氯丙嗪过程中的护理行为,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减少不良反应.方法根据氯丙嗪滴速分A组(20~40滴/min)、B组(41~60滴/min)、C组(61~80滴/min)、D组(81~100滴/min)四组,观察记录不同滴速下出现不良反应的频次.结果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嗜睡(14.9%)、鼻塞(13.4%)、焦虑(12.9%)、口干(12.9%)及视力模糊(10.3%)为主,在不同滴速下各种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除外)发生频次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数不良反应发生频次随滴速增加而增加,而嗜睡则随滴速加快而减少,氯丙嗪点滴速度越快,需接受护理干预的病例越多.结论合理调节氯丙嗪静滴速度可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氯丙嗪静滴速度以40~60滴/分为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类克(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推荐药液滴速控制和均匀滴速控制在类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中的应用,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简捷的类克输液治疗方法,便于临床操作使用。方法选用类克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2例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1例次。对照组采用类克推荐药物滴速控制,实验组采用均匀滴速控制,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输液时间、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结果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输液时间符合药物使用要求,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均匀滴速控制在类克输注中应用方便、安全、简捷,护患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影响单位液量滴数相关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能更准确计算单位时间内输入的液体量、药物、调节输液速度、估计输液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实验记录同一厂家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不同型号的针头、不同液体、不同输液速度影响下,15滴(跗)液体的量、lml液体的滴数,分别与传统15滴=1ml和1ml=15滴相比较,同时比较上述因素影响下lml液体滴数的差异。结果受上述因素影响,不同因素影响下lml液体的滴数差异也存在极显著性(P<O.001)。结论临床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输一般晶体液以23.5GTT/1 ml的关系换算,一次性输液器输一般的晶体液以19~21gtt/1 ml换算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存自体输血在脊柱侧弯矫正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例行脊柱侧弯后路矫正术病人分为两组。均在全麻后行手术,A组术中输库存血,作为对照组。B组术中使用预存自体输血,作为研究组。结果:两组脊柱侧弯后路矫正术病人术中皆输入库存血,但输入的库存血量相差大,术中预存自体输血及输库存血皆未出现输血并发症。结论:在脊柱侧弯后路矫正术中应用预存自体血液回输措施可有效减少输入库存血,降低住院费用,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液器对硝酸甘油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输液前与输液中各样品的药物浓度进行测定,观察输液器对硝酸甘油吸附作用的大小;观察输液时间、速度以及药物浓度等3种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输液器对硝酸甘油吸附后,药物浓度显著下降,与吸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输液器对硝酸甘油的吸附程度与输液速度成反比,与药物浓度和输液时间成正比。结论(1)输液器对硝酸甘油的吸附作用较强,已经影响了有效治疗剂量,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2)硝酸甘油不适宜用输液泵长时间维持输液,否则可增大吸附作用,增加吸附量。(3)科学合理的选择硝酸甘油输液的速度和药物浓度,可使吸附程度降低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19.
影响输液速度的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影响输液速度的原因很多,既有滴速、输液器本身滴系数的影响,又有滴速对滴系数的影响、液体间的差别,还有病人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和探索,掌握不同滴速、不同液体间滴系数的差别,及时发现影响输液速度的问题,以便精确地控制输液速度,防止输液意外发生,达到安全输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小儿特重度烧伤休克期护理的经验。方法:1996年1月~2002年5月治疗小儿特重度烧伤87例,在休克期的输液护理过程中,针对患儿的病理生理特点,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加强输液管理,精确计算补液量,及时补充血容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护肾脏功能;根据尿量调整输液速度及种类。结果:87例中治愈86例,治愈率为98.6%。结论:烧伤休克可危及生命.及时、准确补充液体,有利于患儿渡过休克期,将直接影响全病程的救治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