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仲品 《家庭医学》2007,(17):26-26
临床用药中发现,治疗同一疾病,即使所用的药物种类、剂型、用药方法均相同,只是用药时间不同,即可产生明显不同的疗效。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逐渐认识到这主要是由于机体自身的节律变化所致。人体几乎所有的生理功能,尤其是人体的基础代谢、体温和血压的变化、血糖的含量以及激素的分泌等功能,都有昼夜即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性变化,被称为“昼夜节律”或“生物钟”。  相似文献   

2.
由于许多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有明显的时间节律性。同一种药物、同一剂量,不同的服药时间,其疗效和毒性可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患者用药时应考虑合理的给药时间。  相似文献   

3.
<正>生物节律是一种基本生命现象,在自然界中,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哺乳动物,几乎所有生命体均存在生物节律。生物体内在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乃至行为各种不同水平的生命活动均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节律性变化。哺乳动物的  相似文献   

4.
按照人体生理节律理论,采用理论概率法,对高血压病患者死亡时间与人体生理节律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在392名高血压病患者病逝中,实际死于临界期的人数非常显著地多于理论预期数;实际死于高潮期的人数少于理论预期数;实际死于低潮期的人数与理论预期数接近,该结果与人体生理节律理论相符合。在七种类型临界期中,情绪单临界期的实际死亡人数非常明显地多于理论预期数。提示高血压病患者的死亡时间(日期)与人体生理节律之间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联系,其中与情绪单临界期关系尤其密切。  相似文献   

5.
谈时间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很多,其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都与时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正确选择给药时间,合理确定给药时间间隔和停药时间,都有利于药物发挥正常的作用和降低其毒副作用.本文仅从时间方面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浅谈时辰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实践中发现,昼夜不同时间机体对药物的感应性不同,即昼夜节律。古代人们把昼夜分为12个时辰,故昼夜节律亦称时辰节律。在一昼夜24h中,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和生化过程都呈节律变化。生物节律是生命活动的一种基本特征,如人体的正常体温以夜间最低,下午最高;正常血压在一日的10:00、18:00有两个峰值,14:00、3:00有两个谷值;血浆中的生长激素水平也呈昼低夜高节律性变化等。而药物的效应受机体生理、生化等因素影响,生物节律也就必然会影响到药物的效应。如水肿患者服用利尿剂双氢克尿塞,下午给药较上午给药效力强50%。这样以时辰生物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药理学分支——时辰药理学就诞生了。它是研究药物与生物昼夜节律性之间相互影响的一门科学。从时辰药理学的角度去研究药物的效应及不良反应,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占芬 《健康生活》2010,(10):33-34
治病用药要获得最佳效果,除了选药对症与剂量合理外,还要建立时间观念。本文向你介绍三点有关用药时间的技巧,你不可不知。  相似文献   

8.
治病用药要想获得最佳效果,除了选药对症与剂量合理外,还要建立时间观念。下面介绍3点有关用药时间的技巧,您不可不知。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方法:采集2017-08~2019-08我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病人110例,通过随机法分为55例对照组(常规给药)与55例研究组(严格控制给药时间与给药方式),比较不同给药模式实际用药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率更低,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合理给药率更高,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抗菌药物以大环内脂类为主(23.6%),对照组抗菌药物以喹诺酮类为主(27.3%);两组各类型抗菌药物使用率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中,可通过控制给药时间与制定合理给药方案的方式以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减少,可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临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关平  侯威生 《健康文摘》2008,(10):41-41
人体有生物钟,它的活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即周期节律性。正常人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激素分泌等所呈现的昼夜周期节律性变化,都与此有关。如能熟练掌握此规律,正确的因时给药,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介绍几种病的最佳给药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药物品种不断增加,处方用药也日见复杂,多药并用目前似已成为医疗实践中的发展倾向,究其原因,目的在于借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然而有时后果却往往适得其反,药源性疾病常因不合理合并用药而经常发生.国外报道药物反应发生率有时竞可高达81.4%.目前临床用药中存在的情况往往有下列几种:一是认为药物用的越多越好,多种药物中总有一药能击中要害.二是有些病人轮回看几个科别,造成大量重复用药.三是有的病人为了早日康复片面根据药品的宣传广告,擅自用药.由于上述情况,多药并用后,物理性、化学性及药理性配伍禁忌和一些用药不当现象屡见发生,因之合理用药已成为临床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用药既能节约药品,更可提高疗效;用药不当不仅给病人带来危害,甚至可能造成死亡.下面,通过三则实例说明基本配伍问题,简述不合理用药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雷波 《现代保健》2009,(9):108-109
在临床治疗中,患者常常很注意自己得了什么病,吃什么药,而对服药的时间及注意事项往往忽略。药物包装上的每日3次往往被认为是早、中、晚三餐后服药。实际上,服药时间不仅会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而且有些药物还会因服药时间间隔不合理而引起药物蓄积或不良反应增加。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由于疾病的增多,各个器官的逐渐衰退,用药品种的增加,更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对合理用药就显得更重要了,有些药物,使用相同的剂量,而服药时间不同,疗效会有很大差别。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择时疗法。  相似文献   

13.
PK/PD研究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础,根据PK/PD参数设计给药方案,有助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本研究综述了抗菌药物的PK/PD研究进展,希望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临床用药中发现,治疗同一疾病,即使所用的药物种类、剂型、用药方法均相同,只是用药时间不同,即可产生明显不同的疗效。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逐  相似文献   

15.
刘少辉 《药物与人》2014,(10):158-159
儿童医疗保健虽日益受到重视,但就临床用药而言,对传统的小儿用药方案还是按新生儿体重、体表面积或依年龄照成人量计算。其共同缺点是把小儿看成小型成人,忽视了由于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方面比较娇嫩,组织器官发育尚不成熟,生理功能尚不完善等方面的特殊性。为了保证用药安全、合理,应依据小儿身体的特殊性度药物在小儿体内药动学、药效学方面的特点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由于脏器切能减退而易患各种疾病,因此,用药也相应较多。但用药要科学合理,恰到好处,这样才能祛病益寿,否则会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损害。根据老年人的特点,用药时应讲究以下原则: 避免盲目用药老年人当遇到一些问题导致情绪紧张或愁闷时,动辄就想使用药物来治疗,其实大可不必。老年人身体上的一些不适完全可以通过生活调理和心理调理来消除。一般来说,用药不能盲目,能不用时应尽量避免用药。  相似文献   

17.
糖皮质激素类人体内激素分泌的峰值在早晨7~8时,谷值在午夜0时。因此,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可采用早晨1次给药或隔日早晨1次给药的用法。这样可以减轻激素对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甚至皮质萎缩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8.
刘治军 《健康世界》2008,(12):54-54
人体因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而呈周期性生理变化,如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血压和血糖波动和酶活性的变化等,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就是生物节律。而这些生物节律也与用药有关。  相似文献   

19.
肖东 《现代养生》2010,(10):21-22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用于预防、治疗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因此,用药必须安全、合理,否则不仅不能发挥药物疗效,还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20.
刘燕 《工企医刊》2013,26(3):269-271
时辰药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有昼夜节律性波动现象,而药物的作用受近日节律、近周节律、近月节律和近年节律的影响,在药物的药动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效学、不良反应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差异[1]。临床治疗中,依据时辰药理学确定最佳用药方案,可减少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