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豆浆机的普及,制作豆浆后剩余的豆渣也逐渐被大家重视起来.大豆中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同时不溶性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的含量也不少.制作豆浆时,大豆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大部分进入到豆浆里,豆渣中剩余了较多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和矿物质以及部分蛋白质,所以营养界普遍认为豆渣是一种健康的食物.  相似文献   

2.
223例糖尿病病人膳食现状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当前糖尿病病人膳食质量,方法:采用膳食史法和24h回顾法,调查了223例糖尿病病人膳食热能,主要营养素摄入量和生能营养素来源及所占热能比例。结果:与标准供给量比较,部分糖尿病病人热能摄取过剩,脂肪热比偏大,动物性蛋白质及胆固醇摄入过多,以肥胖体型者明显,结论:当前糖尿病人群的膳食质量存在问题,需要综合性的营养干预,其中肥胖体型者重点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3.
膳食营养是影响心血管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总能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不平衡膳食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合理科学膳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我国与许多国家的专业学会和协会,都将膳食干预和/或治疗生活方式改变纳入心血管病一级、二级预防内容。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在舒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发布会上提出观点,心血管病预防涉及到五大方面:用心服务、运动处方、药物处方、营养处方、戒烟处方。其中营养处方就是重要的一项。  相似文献   

4.
老年糖尿病病人膳食中膳食纤维含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6例62~87岁的城市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了为期两个季度,每个季度三天的膳食调查,计算出每人每日平均摄入膳食纤维10.1士4.3g。同时对调查对象的热能、营养素摄入情况及食物构成等进行分析。该组老年糖尿病病人热能分配不尽合理,脂肪摄入偏高,碳水化合物偏低,钙、锌和视黄醇当量略低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供给量(RDA)标准,其他营养素的摄入达到或超过RDA标准。认为要提高膳食中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除膳食中增加富含纤维的天然食物外,必要时应采用添加膳食纤维的食品,并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有关饮食治疗的教育,使病人对此有正确的理解,合理地安排饮食。  相似文献   

5.
1978年10月号《Circulation》上发表的美国心脏病协会营养委员会的第四次报告宣称:“采用评价膳食及冠心病的标准方法,发现摄食低脂、低胆固醇膳食和膳食中饱和脂肪及胆固醇含量低的人群,其冠心病的发病率均低”,因而推论:“富含饱和脂肪及/或胆固醇的膳食是冠心病发病率增高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变膳食质地对改善老年吞咽功能障碍者吞咽难度、增加营养摄入的效果。方法将83例吞咽障碍患者按病区随机分配至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普通的吞咽障碍膳食,干预组接受改进制作方法的吞咽障碍膳食,干预期3个月,比较两组膳食营养素摄入、吞咽功能、大便性状和营养检测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基线时两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12周时干预组能量、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钙、铁、锌、维生素A的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基线时两组受试者吞咽功能无统计学差异(86.0%vs 87.5%,P>0.05),第12周时干预组进餐时呛咳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3.3%vs 60.5%,P<0.05)。基线时两组受试者大便性状构成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受试者大便性状差异显著(P<0.05)。第12周时干预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均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管理,改变食物质地和结构能有效降低吞咽的难度,促进营养摄入,改善大便性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个性化膳食指导对巨大儿出生率及剖宫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英  苏晓霞 《山东医药》2011,51(16):95-96
目的探讨孕期个性化营养指导对巨大儿出生率及剖宫产率的影响,为孕期膳食指导提供借鉴。方法对实验组85例孕妇实施个性化膳食指导,对照组85例仅参加孕期营养课。比较两组孕妇膳食摄入构成比、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剖宫产率。结果实验组膳食摄入构成比较对照组更加合理,实验组剖宫产率及巨大儿出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孕期对孕妇实施个性化的营养指导,对合理膳食摄入、控制剖宫产率、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定低血糖指数膳食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营养治疗过程中的营养干预意义。方法自2018年5月—2020年7月选取该院治疗的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1例。试验组选用低血糖指数膳食实行营养治疗,参照组选用常规血糖指数膳食实行营养治疗,计算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入总能量,并发症发生率、满意营养治疗干预情况,评估开展营养治疗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结果试验组脂肪摄入量较参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01,P<0.05),试验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较参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5,P<0.05),试验组蛋白质摄入量、摄入总能量较参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组别开展营养治疗干预之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开展营养治疗干预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开展营养治疗干预后空腹血糖较参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开展营养治疗干预后餐后2 h血糖项目测得数值结果较参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具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P<0.05);试验组满意度(96.77%)较参照组(74.19%)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9,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营养治疗过程中提供低血糖指数膳食展示较佳营养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9.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可降低卒中发病风险.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膳食纤维摄入可能通过降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血管危险因素降低卒中发病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降低卒中风险的直接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医生应重视膳食纤维对卒中防治的重要作用,并指导卒中患者和高危人群增加富含纤维的水果和蔬菜的摄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近年吉林省部分地区40岁以上中老年居民糖尿病(DM)患病现状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由卫生部组织的中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资料之长春市朝阳区、辽源市东丰县40岁以上中老年居民营养调查问卷。营养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个人膳食询问法;根据空腹血糖检测和口服糖耐量试验诊断DM;描述分析该人群DM患病状况,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每日人均食物消费量、营养素摄入情况与DM患病的关系。结果被调查对象587人,DM患病率7.50%,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P0.05);农村70~岁年龄段组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组(P0.05),60~岁年龄段组城市居民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居民(P0.05);城市居民米及其制品、杂粮、薯类、新鲜蔬菜日人均消费量低于农村,小麦及其制品、禽蓄肉类日人均消费量高于农村居民(均P0.05);城市、乡村DM人群每日膳食中能量、脂肪的摄入均高于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P0.05)。结论吉林省城乡中老年居民DM患病率为7.50%;年龄增长、膳食结构不合理、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是DM的患病因素。  相似文献   

11.
营养干预对社区血糖、血脂及血压异常者膳食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预防和控制社区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方法采用7日进餐食物登记法,对成都市东华、南虹两社区86名血糖、血脂、血压异常者进行为期10w的营养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豆制品、粗粮、鱼禽类的摄入量增多;干预后脂肪供能百分比减少了3.24%,其中动物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百分比减少了1.32%;干预后膳食纤维日摄入量显著性增多;干预后油腻减少者占47.1%,口味变淡者占50.60%。结论通过营养干预可使社区居民的膳食结构趋于合理,疾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三地区不同人群膳食营养现状与血压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不同人群膳食营养现状 ,分析膳食营养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在农村、城市、城镇 2 5~ 74岁自然人群中随机整群抽取 4841人进行高血压危险因素调查的基础上 ,按 1 0∶ 1抽取 496人进行连续三天2 4小时膳食调查 ,对其中资料完整的 470人进行显著性、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1 )人群每日平均摄入各种营养素及能量热比与 RDA推荐量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 (2 )居民膳食食物中碳水化合物 89.9%为米及米制品 ,粗粮谷类仅为 0 .2 % ,肉食类、鱼虾类均超过 RDA推荐量 ,以城市人群及 2 5~ 2 9岁青年组为明显 ;奶制品摄入仅为 RDA推荐量的 8.69% ,以农村人群更明显。 (3 )收缩压水平与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钠摄入量相关 (P均 <0 .0 0 1 ) ;舒张压水平与脂肪摄入量相关 (P<0 .0 0 1 )。 (4 )高血压与正常血压人群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热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 ;视黄醇、硫胺素、尼克酸的摄入量两组人群中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高血压与正常血压人群摄入钠 /钾比值分别为 1 .2 9、 1 .3 ,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 )浙江省城乡居民膳食营养摄入存在低蛋白质、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不合理现状 ,同时存在 B族维生素、钙明显摄入不足 ,钠摄入过多的现?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高血压较低发区广东的三个人群膳食结构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较低发区的广东三个人群膳食结构特点,以利于找出预防高血压合理的膳食模型。方法:应用食物频数法,对广东三个主要地方方言及地理环境不同的25岁以上成人共926人,进行膳食营养因素的分析。结果:平均每人每天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为:蛋白质热量占总热量摄入的17.5%,脂肪占20.1%,碳水化合物占61.2%;本文显示广东人群的饮食特点是较高优质蛋白质和较低钠摄入。结论:提示该膳食模式有利于广东人群的血压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老年动脉粥样硬化与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坚 《实用老年医学》2003,17(3):123-125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水平、机体氧化损伤状况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合理的膳食结构 ,特别是一些营养成分对调节血脂、减少氧化损伤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1 碳水化合物与脂肪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由膳食提供 ,其中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当由膳食提供的能量超过生命活动的需要时 ,多余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在人体内储存。碳水化合物对血甘油三酯(TG)的影响很大。TG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 ,5 0…  相似文献   

15.
蛋类由于其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一直在机体营养中有重要的地位。然而,20世纪60年代,人类首次将膳食因素-胆固醇与心脏疾病联系起来。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脏病协会(AHA)首次对心脏疾病患者推荐限制膳食胆同醇的摄入(摄入量低丁300mg/d),并明确提出限制膳食胆固醇含量比较高的蛋类、贝类食物的摄入。40多年来,因为关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冠心病风险,一直发出远离蛋类的警告。  相似文献   

16.
1990年秋,我们在四川绵阳市心血管疾病监测区,对25~64岁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778人,按 WHO—MONICA 方案要求,采用三天记录法进行了膳食调查研究。结果说明,绵阳市城乡各组人群的总热量,以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百分比均达到了我国现规定标准。由于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城乡差异因素等,在总热量的需求和三大营养要素所占总热量的百分比上显示了明显的差异。为此,今后必须做好宣传工作,合理搭配膳食,保持我国良好的传统膳食习惯,进一步监测和研究膳食情况和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孕妇营养知识水平与膳食行为之间的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择3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及理想膳食模式来对这些孕妇营养知识水平以及膳食行为进行调查评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总体来说,营养知识以及理想膳食模式得分比较理想,但是标准差相对来说比较大。孕妇在营养知识水平上得分越高,孕妇的膳食行为与理想模式就越接近,膳食构成也就越合理,在饮食上也就越有规律,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营养保健存在突出问题,对孕妇营养保健知识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应将各级的孕期保健体系建立并健全,使产科工作者的孕期营养知识水平提高,加强孕期营养,从而使孕产妇的病死率与病残儿的出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冠心病与营养密切相关,其营养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为了解冠心病人的营养膳食情况,我们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膳食调查。观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超重及肥胖患者的膳食结构,分析超重及肥胖与膳食结构的关系。方法对806例超重及肥胖患者进行膳食结构调查,收集3日食谱数据,整理后输入营养专家系统软件,分析三大供能物质及几种主要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及比例。结果随着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及供能比的增加,人群患超重(肥胖)风险升高。能量和17种营养素摄入量中,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脂肪供能比、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E、钠、钾、铁、磷、锌与推荐摄入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超重及肥胖患者的膳食结构存在高能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抗氧化营养素摄入不足的特点,针对以上特点改进膳食结构对减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主食,从数量控制到种类选择,一直是糖尿病患者关注的焦点。巧妙安排主食,既有助于降低患者餐后血糖反应,也兼顾了合理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成分。从膳食结构的角度来说,主食的营养特点是供应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因此含有淀粉的食物均可作为主食,如:各类米、面、全谷、富含淀粉的豆类及薯类。多样搭配是安排主食的第一步,推荐时应考虑患者个体饮食习惯和疾病特点。各类米、面:一般称之为细粮或精粮,是我国居民最常用的主食,也适合所有的糖尿病患者。由于细粮加工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