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李寿山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四十余年.学识渊博,医术精湛.运用经方治疗急重病证,每多创见.笔者随师临证,深受启迪.现从李老的手稿中选录其中数则验案介绍于下.一、〔春温坏病〕吴某,男,30岁.1944年春患温病.病起服辛温发汗剂,汗后壮热不退,口渴益甚;连续再汗,病情益重,经治罔效,邀李老诊治.证见大汗,大热,烦渴不止,喘促,嗜睡,谵语,大便3日未行,小溲短赤,舌苔焦黑,脉洪大而数.一派壮热之象.合参脉证,系温病误用辛温之剂,屡经发  相似文献   

2.
1 前言低当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攻逐瘀血的峻剂代表方。由水蛭30个(熬)、虻虫30个(去翅足,熬)、桃仁20个(去皮尖)、大黄3两(酒浸)组成。本人  相似文献   

3.
李寿山教授为国内著名老中医之一,耕耘杏坛60余载,学验俱丰,笔者在继承整理李老医案时,对李老治疗急重症脉案的辨证准确,论治精巧,用药胆识,疗效确切而深深叹服.特撷取几例典型案例,回顾性地探讨辨证机理、遣方思路,请李老答疑解惑,使我们受益良多,现公诸于同道,奇验共赏.  相似文献   

4.
5.
运用下法抢救急重病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急重黄疸,通下退黄急重黄疸,多见于急性重症肝炎,肝组织急速大量坏死,肝功能急速衰竭,属中医急黄,为疫毒湿热炽盛,瀰漫三焦,外薰肌肤而发黄,内蒙心窍而神昏,急用下法,泻火解毒,逐邪除  相似文献   

6.
一、无名高热案杨×,男性,18岁,学生,住院号60947。患者发热五十余天,一月前以发热待查住院治疗三周,疑为伤寒,病毒感染。先后用过青、红霉素及氨基卡青霉素等治疗二十余天,罔效。体温波动在38.2°~40.2℃之间。后  相似文献   

7.
温桂荣 《中医杂志》2012,53(20):1777-1779
以柴胡桂枝汤治慢性荨麻疹、大柴胡汤治慢性湿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皮肤瘙痒症为例,探讨中医运用经方的思路和方法,说明临床中如果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人手,巧妙应用《伤寒杂病论》的经方,可以解决现代许多的疑难疾病.  相似文献   

8.
运用仲景之方诊治妇科杂病,若辨证准确,效如桴鼓。 妇人之疾,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有形之血不能骤生,无形之气法当急固。气之与血相互滋生,合而为用,共同维系妇人经、带、胎、产生命之旅,乱则沉疴固疾生焉。  相似文献   

9.
段景文 《陕西中医》2001,22(2):103-104
李松林副主任医师业医 30余载 ,建树颇丰。擅用下法救治急危重症。笔者跟师学习 ,受益良多。兹录其临症验案 4则 ,以飨同道。   1 通腑宣痹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张某 ,男 ,64岁。 1 997年 9月 2 0日入院 ,患者有冠心病史 6年余 ,近日频发心绞痛。此次因心绞痛加重 ,含服硝酸甘油片不缓解而入院。症见 :胸骨后压榨性痛疼 ,向左上肢内侧放射 ,伴冷汗、心悸、气促、烦躁 ,大便 3d未解。查 :T38.5℃ ,P1 0 5次 /min,R2 4次/min,BP1 8/1 2 k Pa。精神紧张 ,痛苦病容 ,心音低 ,心律不齐 ,心界不大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稍胀 ,舌质红、苔黄腻 …  相似文献   

10.
一 理中汤治病后喜唾黄××,女,56岁,农民。1982年10月17日诊。患者平素胃脘小有不适。3月前因贪食西瓜,而致呕吐腹泻,经治疗痊愈后出现口中涎沫增多,频频喜唾。初不介意,逐渐加重,重则日唾近升,病者甚为痛苦。兼有纳差,神疲畏寒。舌质淡润,舌苔白,脉沉弱。辩证为中官虚寒,津液不化,上逆为涎。《伤寒论》395  相似文献   

11.
<正> 李老行医四十余载,笃信仲景,善用经方.临床实践中,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运用经方化裁,多获良效.现整理如下.辨证述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下称慢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常见病.其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及粘液血便,多伴有里急后重,病程缓慢,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治疗颇感棘手,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本病属祖国医学肠癖、下利、久痢、休息痢、滞下、血痢等病证范畴.李老  相似文献   

12.
<正> 我院老中医李光琰(1908~1990),山东新泰人。李师行医65载,擅治热病,长于攻下。在泰安、济宁一带闻名遐迩。晚年病榻中,对余谆谆指教,言简意赅。所述医案,多为疗效突出的急症、重症,今择其三则,介绍如下。1.高热穆女,40岁,1986年秋就诊。发热40℃,咳嗽喘促,纳少,经多方调治,热势近1个月不退,在我院诊为肺炎,请李师诊治。证见面色潮红如敷红粉,皮肤灼热,体温39.5℃,咳嗽气促,神昏不语,舌苔黄干。病属伤寒入里化热。即用大黄12g,芒硝1g,藿香10g,半夏10g,茯苓10g,厚朴10g,柴胡12g,金银花20g,连  相似文献   

13.
生脉注射液治疗心血管急重病证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脉散为中医传统方剂,见《景岳全书》引《医录》方。因其可使“气充脉复,故名生脉。”原方用于治疗热伤元气,口渴汗出,气短懒言,神疲倦怠等气阴两伤之症。现多用于厥证、喘证、真心痛等病证。三年来,我们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我院制药厂生产的生脉注射液(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0.57克)静滴,治疗某些心血管急重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早年对《伤寒杂病论》有过深入的钻研,因而在40余年的临证中,喜用经方,又不囿于经方,常活用经方治愈疑难病证。今不揣浅陋,结合临床病例浅谈这方面的体会。1紧扣病机用经方余在临证中,根据经方主治病证的病机治疗某些疑难病证,常收到意外的疗效。例1王某,女,16岁,2003年8月10日初诊。患者诉3年来  相似文献   

15.
在方证对应原则指导下,运用经方治疗消化性溃疡。例举消化性溃疡四逆散证、半夏泻心汤证、大建中汤证,述说中医治病应不拘泥于现代医学病名诊断,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辨证论治,方药对应才能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所载方剂称之为“经方”。经方组方严谨,药简效宏,临床上对急难重症,只要辨证确切,拯危救急,效如桴鼓。下面是笔者应用经方对急难重证的治验体会。 1 桂枝加附子汤治验 桂枝加附子汤在《伤寒论》中治疗大汗阳虚漏汗证。此为太阳病发汗不当所致。在日常生活中,因缺乏医药知识,服用过量的解表药导致汗出不止的病例屡见不鲜。治疗上多拘泥于固表敛汗的一面,而忽视了解表及虚的一面。虽勉强汗止,亦难免有闭门留寇之虞。笔者曾治疗1例陈姓女孩,5岁,1983年5月3日门诊。自诉感冒发热,自服3片APC后,全身汗出如珠不止,四肢厥冷,青紫至肘膝,恶风畏寒,尿少点滴难出。苔薄白,舌质黯;脉沉微。辗转治疗4天  相似文献   

17.
经方指的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栽方剂,其不仅能治疗慢性病,对于各种危急重症亦收显效。笔者在临床中总结出用经方治疗危急重症经验:善抓主症,果断遣方;药简力专,重点突破;坚持原则,水到渠成;合方化载,随机应变;古方新用,与时俱进;中西结合,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8.
一、真心痛吕××,女,62岁,1983年12月15日就诊。间发左胸疼2年。近日天气寒冷,自觉胸闷不适,今晨突发心绞痛不休,急用硝酸甘油片含舌下无效,求余诊治。证见心痛彻背,时有昏厥,汗出肢冷。唇舌青紫,脉细微欲绝。心电图检查示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证属寒凝痹阻,阳虚欲脱之候。治法:回阳救逆固脱。急用乌头赤石脂丸加减:乌头10克,乌附片30克,干姜10克,川椒8克,赤石脂15克,桂枝15克,红参15  相似文献   

19.
陈敏时 《新中医》1989,21(2):17-17,29
例一:李××,女,33岁,农民,住院号12920,1976年10月8日急诊入院,发热,全身痰痛,巩膜及皮肤黄染,四天无尿。嗜睡,急性重病容,颈软无抵抗,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扁桃体无肿大,咽充血( ),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腓肠肌压痛,未引出病理神经反  相似文献   

20.
治胸痹瓜蒌薤白半夏汤效捷谢某,女,49岁。居民,1985年3月9日入院。住院号29894,发作性心前区疼痛、胸闷已4年,每年发作7~8次,劳累时病情加重,发作时常有面色苍白,大汗出,四肢麻木发冷等。昨天突然发病,面色白,口唇淡白,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