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方法 观察360例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及单独使用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与单独使用丙泊酚组比较丙泊酚用量少,麻醉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安全舒适,能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孕4~8周)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和丙泊酚+氯胺酮组,每组50例.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2.5 mg·kg^-1,丙泊酚+氯胺酮组给予丙泊酚2.0 mg·kg^-1、氯胺酮0.5 mg·kg^-1,2组均静脉缓慢推注至患者意识消失(以睫毛反射消失为意识消失开始)后实施手术.观察2组孕妇SBP、DBP、HR及SpO2的变化,记录丙泊酚诱导剂量、丙泊酚总量、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体动、梦幻、呼吸抑制)等.结果 丙泊酚组术中SBP、DBP、HR及SpO2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均P<0.05);术后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丙泊酚+氯胺酮组术中及术后DBP、SBP、HR、SpO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丙泊酚+氯胺酮组丙泊酚的首剂量、总剂量低于丙泊酚组,意识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均短于丙泊酚组(均P<0.05).2组术中知晓、疼痛,梦幻及恶心呕吐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丙泊玢+氯胺酮组术后肌阵挛、呼吸抑制病例数低于丙泊酚组,术后发生头晕头痛病例数高于丙泊玢组(均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使丙泊酚用量少、呼吸循环抑制较轻微、镇痛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140例早期妊娠妇女随机分成丙泊酚组(P组,70例)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70例)。P组静注丙泊酚2mg/kg诱导。F组静注丙泊酚1.5mg/kg前1min先缓慢静注芬太尼1ug/kg。术中静脉追加丙泊酚0.5mg/kg。观察记录两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用药总量、呼吸循环参数改变和不良反应。【结果】术中丙泊酚总用量P组明显高于F组,诱导苏醒时间F组也少于P组。两组呼吸循环抑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可减少丙泊酚用量.降低费用,苏醒快,镇痛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佐辛和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应用地佐辛+丙泊酚麻醉, B组应用芬太尼+丙泊酚麻醉,C组应用丙泊酚麻醉。比较3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意识消失时间、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B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和体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 P<0.05或0.01),A组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时间显著少于B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1)。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能有效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且起效快、苏醒快、镇痛效果好,但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的丙泊酚用量更少,苏醒更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丙泊酚联合喉头表面喷洒利多卡因进行气管插管在ICU危重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9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咪达唑仑联合利多卡因麻醉;观察三组气管插管的难易程度,并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组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组优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丙泊酚联合喉头喷洒利多卡因能很好地实现无肌松气管插管,为ICU行之有效的气管插管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注射痛是丙泊酚的主要不良反应,也是全身麻醉诱导时的常见问题,其机制可能是丙泊酚进入血管后接触内皮细胞激活激肽原的释放[1]。据报道,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为30%~90%,经手背静脉注射时发生率更高[2]。目前已有许多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方法,例如控制注射速度、药物稀释、预先注射利多卡因等[3]。我们发现注射丙泊酚前即刻给予瑞芬太尼能够减少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本试验旨在研究瑞芬太尼对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与单纯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优选无痛人流最佳药物组合。方法:选择80例自愿选择无痛人流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组(A组,n=40)及丙泊酚组(B组,n=40),常规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观察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术毕苏醒时间、体动次数、药物总量情况。结果: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组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镇痛效果优于单纯丙泊酚组。结论: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丙泊酚和芬太尼对ICU中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0例入住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P+F组,n=15)和丙泊酚组(n=15),P+F组持续静脉泵入芬太尼和丙泊酚,丙泊酚组持续泵入丙泊酚。根据Ramsay评分标准调整镇静药物用量。记录镇静后0、12、24、48h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HR、心指数(CI)、每搏指数(SI)、心加速指数(A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的变化。结果镇静治疗后,两组患者MAP、HR变化不明显。用药12h后,P+F组SVRI、丙泊酚组CI、SI、ACI较镇静前均明显降低(P〈0.05),P+F组SVRI、丙泊酚组cI、SI、ACI降低较对应组更为明显(P〈0.05),用药24h后,丙泊酚组SI、ACI仍低于镇静前(P〈0.05),且低于P+F组(P〈0.05)。应用镇静48h,P+F组丙泊酚总用量明显少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与单用丙泊酚镇静相比,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对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更小,丙泊酚用量更少。  相似文献   

9.
文海燕 《全科护理》2013,11(10):885-88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90例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早期妊娠病人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B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C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比较3组病人丙泊酚用量、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血氧饱和度、心率、术后下腹疼痛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A组、B组病人丙泊酚用量减少、意识消失时间和苏醒时间缩短、术后下腹疼痛减少。[结论]在人工流产术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  相似文献   

10.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组)和B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每组50例。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5~2mg/kg,B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μg/h,1min后再静脉注射丙泊酚1~1.5mg/kg,术中必要时加0.5~1mg/kg,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与清醒时间和质量。结果:两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丙泊酚和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是可行的,但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效果更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人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数生长期的人胶质瘤细胞U251,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 5mM、2mM、5mM)的丙泊酚处理,分组为对照组、丙泊酚0. 5mM组、丙泊酚2m M组、丙泊酚5mM组。CCK-8检测细胞毒性;丙泊酚分别处理细胞24 h、48 h、72 h、96 h后检测各组细胞活力;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 mRNA、Caspase-9 mRNA、迁移相关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和miRNA-218的表达情况。结果 CCK-8细胞毒性试验表明,0. 5mM丙泊酚、2mM丙泊酚以及5mM丙泊酚均不能达到对U251细胞的细胞毒性(P 0. 05),10mM丙泊酚的细胞毒性明显大于5mM丙泊酚(P 0. 05),当丙泊酚≥10mM以上时,显示出对U251细胞有明显细胞毒性(P 0. 05)。与对照组相比,丙泊酚(0. 5mM、2mM、5mM)可显著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P 0. 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 05),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mRNA和Caspase-9mRNA的表达水平上升(P 0. 05);丙泊酚可显著上调U251细胞microRNA-218的表达,抑制VEGF表达(P 0. 05)。结论丙泊酚可抑制人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microRNA-218、Caspase-3mRNA和Caspase-9mRNA以及下调VEGF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优级率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和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镇静效果好,苏醒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注瑞芬太尼在减少胃镜检查时丙泊酚注射痛及丙泊酚剂量中的效果。方法行胃镜检查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观察1组、观察2组分别静脉注射0.2、0.3μg/kg瑞芬太尼30s后静脉注射丙泊酚,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停止注射丙泊酚,插管行胃镜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体动反应明显时追加丙泊酚0.3mg/kg。记录3组胃镜检查中应用丙泊酚总剂量及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胃镜检查中应用丙泊酚总剂量[(1.95±0.52)mg/kg]较观察1组[(1.45±0.31)mg/kg]、观察2组[(1.33±0.38)mg/kg]多,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40.0%)较观察1组(12.5%)、观察2组(15.0%)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检查前应用0.2μg/kg和0.3μg/kg瑞芬太尼均可降低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减少胃镜检查中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14.
汪慧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852-2853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联合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对照组单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人流术中两组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丙泊酚的用量及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丙泊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率100%,宫颈软化率高,手术时间短,丙泊酚用量少,术中术后出血少。结论:丙泊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无痛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丙泊酚、芬太尼用于纤支镜检查的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丙泊酚、芬太尼用于纤支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60例纤支镜检查患者分为丙泊酚组和对照组。丙泊酚组采用芬太尼1~1.5μg/kg,丙泊酚1~2mg/kg静脉麻醉,观察检查前、纤支镜进入声门后5分钟、检查后的HR、BP、RR、SpO2变化及两组病例术中、术后的反应。结果:丙泊酚组检查中HR、BP较对照组平稳(P<0.01),RR、SpO2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丙泊酚组检查中、检查后不良反应少,苏醒快,患者满意。结论:丙泊酚、芬太尼用于纤支镜检查,减少了患者的恐惧与痛苦,提供了良好的检查条件,同时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但该技术至今仍存在一些缺憾,本研究拟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单纯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丙泊酚复合地西泮或单独使用丙泊酚用于无痛输卵管再通术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及优缺点。方法选择118例输卵管再通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①丙泊酚组;②丙泊酚复合地西泮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的变化,严重体动,苏醒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丙泊酚复合地西泮组镇痛效果好,对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影响较小,未出现麻醉意外不良反应,两者复合应用可减少丙泊酚用量。结论丙泊酚复合地西泮静脉全麻下行输卵管再通术安全、镇痛效果满意,护士应加强对患者术前准备,术中、术后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及护理,以提高输卵管再通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反复丙泊酚麻醉对成年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45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丙泊酚1组(n=15)与丙泊酚2组(n=15),3组分别在特制的麻醉箱中给予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25 mg/kg与50 mg/kg丙泊酚,1次/d,持续10 d。检测与记录实验第5、10天3组大鼠的120 s内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与逃避潜伏期;实验第5、10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验第10天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CA1区细胞凋亡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的海马组织Caspases-3、Bax、海马突触后致密物(PSD-95)、突触素(SY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丙泊酚1组与丙泊酚2组实验第5、10天的穿越平台次数少于对照组,逃避潜伏期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2组穿越平台次数少于丙泊酚1组,逃避潜伏期多于丙泊酚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1组与丙泊酚2组实验第5、10天的血清IL-1β、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2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高于丙泊酚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1组与丙泊酚2组实验第10天的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s-3、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SD-95、SY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2组较丙泊酚1组细胞凋亡指数和以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丙泊酚麻醉可促进成年鼠海马组织Caspases-3和Bax蛋白的表达,降低PSD-95、SYN蛋白表达,促进神经元细胞凋亡,诱发机体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影响大鼠的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丙泊酚-七氟烷与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检术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择期行无痛宫腔镜检术患者,均分为两组,S组为丙泊酚复合七氟烷组(丙泊酚诱导后吸入七氟烷),R组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丙泊酚诱导后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严密监测并记录围术期患者的心率、平均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总时间、术毕苏醒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术毕10 min镇静遗忘效果、患者满意度、心血管用药情况以及术毕1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种麻醉方法均取得满意麻醉效果,S组相比之下麻醉更加平稳,苏醒更快更彻底.结论:丙泊酚-七氟烷复合麻醉更适合应用于宫腔镜检术.  相似文献   

20.
李军荣 《临床医学》2013,33(9):105-106
目的评价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符合条件且自愿选择无痛人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注麻醉,对照组只给予丙泊酚静注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诱导时间、术中体动情况、苏醒时间、疼痛出现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手术中体动分级治疗组Ⅰ级39例,对照组Ⅰ级2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丙泊酚消耗量、术后疼痛出现时间及镇痛效果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优于单用丙泊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