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择期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上肢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0.1μg/(kg·min)静脉持续泵入麻醉,B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0.05μg/(kg·min)静脉持续泵入麻醉,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者较B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0.1μg/(kg·min)]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剂在上肢骨折手术治疗中麻醉效果较好,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和芬太尼氟哌利多组(F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口述镇痛评分(VPS)、术中合作度评分.术中行血气分析测定PO2和PCO2.结果 术中R组HR、MAP、RR较F组明显降低(P〈0.05),VPS评分、术中合作度评分明显优于F组(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的呼吸抑制.结论 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结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上肢骨折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70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第二组合第一组各35例.第二组患者术中采用0.1 μg/kg.min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第一组患者术中采用0.05 μg/kg.min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结果:经研究发现,第二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97.14%.显著高于第一组82.86%,将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比对,数据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肢骨折手术中采用0.1μg/kg.min瑞芬太尼结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的痛感,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肩关节脱位是骨科中一种常见的创伤。肩关节脱位的复位通常是在肌问沟臂丛神经阻滞下完成。但臂丛神经阻滞常存在成功率低、阻滞不完善的缺点。我们将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肩关节脱位的复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上肢手术行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单纯臂丛神经阻滞),记录两组各时点的镇静评分及术中遗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镇静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中顺行性遗忘优于对...  相似文献   

6.
孙卫宇 《医学综述》2013,(22):4211-4213
目的研究分析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五医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64例实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患者在成功麻醉之后,对照组使用丙泊酚静脉注射来维持麻醉效果;观察组使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来维持麻醉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以及疼痛程度,并比较各时间点的心率、呼吸率、血氧饱和度、舒张压、收缩压。结果观察组的镇静、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时间点的心率、呼吸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镇静和镇痛作用,保持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稳定,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用舒芬太尼复合地塞米松的麻醉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百东院区麻醉科收治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0.5%罗哌卡因20 mL(A组);0.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20μg/kg混合液20 mL(B组);0.5%罗哌卡因+地塞米松0.15 mg/kg混合液20 mL(C组);0.5%罗哌卡因+地塞米松0.15 mg/kg+舒芬太尼0.20μg/kg混合液20 mL(D组),每组25例,记录4组患者神经阻滞后感觉、运动阻滞完全和持续时间、首次使用镇静药物时间、术后12、24、48 h镇痛泵使用量、术后6、12、24、48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D组患者神经阻滞后感觉(6.85±0.13)h、运动阻滞完全时间(5.03±0.24)h和持续时间(11.26±0.11)h均长于A、B、C组,且A组各项指标与B、C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拟行单侧上肢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臂丛神经阻滞。A组为芬太尼组,B组为瑞芬太尼组,每组各35例。B组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直至手术结束。术中当患者VAS评分〉3或出现体动反应时,A组追加芬太尼0.05mg静脉滴注;B组增加瑞芬太尼泵入剂量0.01μg/(kg.min)观察并记录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HR.MAP.RR.SPO2)变化,麻醉镇痛效果及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HR.MAP.RR.SPO2)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B组)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A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麻醉效果良好,可供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持续微量静脉输注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锁骨骨折行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合剂,观察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并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记录两组麻醉前(T0)、臂丛神经阻滞后15 min(T1)、辅助用药后3 min(T2)、手术开始后5 min(T3)、手术开始后15 min(T4)、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同时观察两组期间的不良反应以及血管活性药麻黄碱、阿托品、尼卡地平以及艾司洛尔的例数。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对照组 T2时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均不明显,与 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 T3、T4时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明显,与 T0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T2血压降低、心率减慢明显,与对照组和 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后趋于平稳。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尼卡地平以及艾司洛尔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 VAS 评分及镇痛效果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芬太尼持续微量静脉输注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镇静镇痛效果确切,呼吸循环稳定,患者麻醉满意度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10例,治疗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镇痛效果等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较短,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麻醉效果较好,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苏醒及离院时间,使丙泊酚用量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持续臂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恒速输注用于断指再植手术的麻醉观察。方法选择40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芬氟合剂组,Ⅱ组为瑞芬太尼组,每组各20例。两组之间年龄、性别、手术种类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静注芬太尼0.05mg、氟哌利多25mg,有体动反应时再给予芬太尼0.05mg、氟哌利多2.5mg静注,以后每小时推注芬太尼0.05mg。Ⅱ组恒速输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直至手术结束。结果芬氟合剂组(Ⅰ组)强化麻醉效果优良率85%,瑞芬太尼组(Ⅱ组)优良率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臂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断指再植手术强化麻醉效果良好,对呼吸循环无影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喷他佐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需行上肢手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单纯臂丛组(D组),右美托咪定+臂丛组(G1组),喷他佐辛+臂丛组(G2组),右美托咪定+喷他佐辛+臂丛组(G3组),每组15例。D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G1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0.5 μg/kg右美托咪定混合液20 mL,G2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0.5 mg/kg喷他佐辛混合液20 mL,G3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0.5 μg/kg右美托咪定+0.5 mg/kg喷他佐辛混合液20 mL。记录各组麻醉前、手术开始5、10、30、60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HR)、血氧饱和度;记录各组感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持续时间;观察病人是否有镇痛不全及更改麻醉方式;记录病人术后6 h的视觉模拟评分和Ramsay评分。结果:手术开始5、10、30、60 min时平均动脉压G3组0.05)。G1、G2、G3组病人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痛觉消失持续时间均短于D组(P < 0.01);感觉阻滞起效时间G3组短于G1组(P<0.01);痛觉消失持续时间G3组长于G1组与G2组(P < 0.01)。4组病人镇痛不全及更改麻醉方式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G3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和Ramsay评分均明显低于D组、G1组及G2组(P<0.01),其余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喷他佐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增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镇静、镇痛效果,利于病人术后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地佐辛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麻醉作用的影响.方法 90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单纯0.33%左旋布比卡因组,Ⅱ组复合2.5 mg地佐辛,Ⅲ组复合5mg地佐辛.臂丛神经阻滞后观察和记录HR、RR、SBP、DBP、MAP、ECG、SpO2,记录感觉阻滞起效与完全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与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观察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及其他副作用.结果 各组年龄,性别,体重及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Ⅰ组相比,Ⅱ,Ⅲ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感觉阻滞完全起效时间均有明显缩短(P<0.05).Ⅱ,Ⅲ组感觉与运动持续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结论 地佐辛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以明显缩短左旋布比卡因的起效时间并延长其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丛麻醉下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30~55岁;体质量50 ~ 80 kg; ASA Ⅰ级.随机分为2组各20例.Ⅰ组(全麻组)常规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维持全凭静脉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分别以0.25 ~2、100 ~ 200 μg·kg -1·main -1行恒速输注.Ⅱ组(颈丛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组)行单侧颈深丛及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后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剂量分别为0.05~0.1μg· kg -1·min -1和1 mg·kg-1 ·h-1,保持患者清醒镇静且手术无痛.记录麻醉前即刻(T0)、气管插管/颈丛阻滞后(T1)、手术前即刻(T2)、分离甲状腺期(T3)及气管导管拔出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记录术后4h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及舒适评分(BCS评分).结果 2组患者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MAP在T1、T4期较平稳(P均<0.05),T0、T2、T3期2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Ⅰ组相比,Ⅱ组HR各时点均较平稳(P均<0.05),BIS值各时点均较高(P均<0.05).术后4 h VAS评分Ⅰ组略高于Ⅱ组,BCS评分Ⅰ组略低于Ⅱ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颈丛麻醉下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方法简便,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左布比卡因复合地佐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行上肢手术成人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均行臂丛神经阻滞,A组用0.30%左布比卡凶30mL,B组用0.375%左布比卡圳30mL,C组用0.30%左布比卡因30mL+地佐辛2mg。三组均记录术中5、15、30min和术后4、8、12h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B、C组比A组明显加快,且麻醉、镇痛持续时间B、C组比A组明显延长;术中5、15、30min和术后4、8、12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B、C组明显低于A组。结论左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地佐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能使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时间明显延长,镇痛效果明显增强,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或手部手术的患者4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20),罗哌卡因组限组):神经阻滞用药为O.375%罗哌卡因20ml+生理盐水1ml;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组):神经阻滞用药为0.375%罗哌卡因20ml+右美托咪定混和液100μg。观察注药前5min(T0)、注药后3min(T1)、5min(T2)、10min(T3)、15min(T4)、20minm)、30min(T6)各时点SBP、DBP、HR和SpO2的变化;评价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效果,记录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镇痛维持时间、麻醉质量和肌松质量、术中疼痛评分;同时记录术中寒战、低血压、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无一例患者使用补救用药或者更改麻醉方式,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寒战、低血压、嗜睡等并发症。T1、T2、T3、T4、T5和T6各时点SBP、DBP、HR和SpO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R组相比较,D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持续时间长(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P〉0.05)、持续时间长(P〈0.05),镇痛维持时间元明显变化;麻醉质量、肌松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能增强罗哌卡因的麻醉效应,起效加快、维持时间延长,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张朝贵  屈晓玲  张立君 《海南医学》2010,21(11):20-21,27
目的观察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A组,n=80)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n=80)。对两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进行评级,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中、手术结束时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以及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和术后腹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中、手术结束时的BP、HR、RR、SPO2均有变化,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镇痛效果均满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镇痛效果比较A组优于B组(P〈0.01);两组丙泊酚用量、术毕清醒及离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两种方法均安全可靠,镇痛效果满意,但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择期行前臂桡侧手术患者40例,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20例。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实验组给予罗哌卡因75 mg+右美托咪定1μg/kg,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75 mg。观察入室时(T0)、臂丛麻醉后10 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和警觉/镇静(OAA/S)评分;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①实验组T1、T2时间点MAP[(76±6)、(76±5)mm Hg]低于T0[(82±8)mm Hg],T1~4时间点HR[(72±6)、(72±6)、(75±8)、(75±7)次/min]低于T0[(81±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T1、T2时间点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实验组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9±2)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2±1)min]、感觉阻滞维持时间[(623±148)min]、运动阻滞维持时间[(566±130)min]均低于对照组[(10±2)、(13±2)、(465±105)、(412±85)min],镇痛持续时间[(572±137)min]长于对照组[(756±22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实验组OAA/S评分在T1~4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臂丛阻滞,可缩短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延长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