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亲的葡萄     
母亲恋着乡下老家那架蓬蓬勃勃的葡萄,宁愿和退休的父亲待在乡下生活,迟迟不肯随我们进城。  相似文献   

2.
春节期间.我从外地回到老家。老家还是和从前一样.但又和从前不一样。母亲去世已经10年.父亲又娶了继母。继母和我们是一个村子的.她有两个儿子,均已成家。两个儿子与父新常来常往。  相似文献   

3.
我从事疼痛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第一个病人就是我的父亲.那是1971年的秋天,我从外科调到麻醉科工作已经3年,老家捎信:父亲腰痛病发作,用了很多办法治也不见好转,已经2个月不能下床了.……  相似文献   

4.
我的母亲叫陈碧霞,原籍在台湾省新竹市。1947年6月,她怀着对祖国大陆河山的美好向往,决心在大陆为祖国的护理事业干一辈子,毅然放弃了台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任护士的优厚待遇,随我父亲来到福建仙游老家定居。从事护理工作达整整50个春秋。  相似文献   

5.
每到苹果成熟的季节,我都要回乡下看看,看看父亲,看看父亲的果园.  相似文献   

6.
天使的微笑     
杨雯 《当代护士》2009,(10):42-42
小时候,我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父亲在外地工作,一年难得回来几次,母亲一个人把我拉扯大。我又瘦又小,身体总是不断地出毛病,让她为我操碎了心。印象中,母亲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出现了白发。  相似文献   

7.
《家庭护士》2007,(11):14-17
结婚二年后,先生跟我商量把婆婆从乡下接来安度晚年。先生很小时父亲就过世了,他是婆婆唯一的寄托,婆婆一个人抚养他长大,供他读完大学。“含辛茹苦”这四个字用在婆婆的身上,绝对不为过![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母爱有多深     
蓝林 《当代护士》2007,(6):40-40
她是我工作后独立值班收治的第一个病人。五十多岁的年纪,穿着乡下妇女常穿的那种对襟小棉袄,花白头发,额头眼角已经有了深深的皱纹。是两个民警把她抬到我们急诊室来的,她儿子因为赌博被警察拘留时她突然倒地人事不省,被警察匆匆送来的。  相似文献   

9.
王婧铭 《康复》2021,(10):24-25
案例故事五 她忘记了我们,最终也忘记了匀己 讲述人淑芬(52岁) 我的婆婆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住在乡下的时候,她每天的事情除了喂鸡,就是搬一个板凳靠在门框上看屋外的风景,听公公和她说话,等公公做好饭一起吃饭.后来,我们觉得老年人年纪大了,在乡下生活颇有不便,便让他们搬到附近一个县城的房子里住,虽然没有城市里发达,但县城人情味儿足,也能让习惯农村生活的他们有一些安全感.  相似文献   

10.
蕙然 《家庭护士》2005,(12):8-9
安妮是怀着一种复杂的感情和瑞克结婚的.当时她在读大学.相依为命的父亲突然身患绝症。如果不是父亲旧时好友的儿子瑞克从佛罗里达乡下赶来纽约,用他微薄的积蓄交付昂贵的医疗费,并且精心照料病重的老人直至故世的话,安妮一个人是无论如何都扛不过来的。  相似文献   

11.
流星也美丽     
小蝉走了,看着她的父亲——一个纯朴的老农民,带着她年幼的弟妹,把她那几件简单的行李从阴暗潮湿的合同制护士楼搬走时,我的眼湿了。 那年夏天小婵刚毕业就与我们科签了合同,并被分到我带的组里,暂时跟我的班。小婵很好学,也非常勤快,总是把工作做得好好的。我呢,也就能坐在椅子上歇歇脚,所以,心情较好,一改往日“冷面杀手”的形象,遇到问题总是给她讲讲,有时空下来也给她聊聊家  相似文献   

12.
陆妮婷 《康复》2021,(5):后插10-后插11
案例自述:时淑35岁 童年记忆,似噩梦,如影随形 我的父亲是一个脾气非常急躁且十分崇尚棍棒教育的典型.自从我有记忆起,家里的一切都是他说了箅.我的母亲对他百依百顺,只要是父亲说的话,她从来不敢反驳.这就导致了我的童年,是在父亲的“一手遮天”及母亲的“噤若寒蝉”中度过的.现在回忆起来,我依然充满恐惧.  相似文献   

13.
陆妮婷 《康复》2021,(5):后插10-后插11
案例自述:时淑35岁 童年记忆,似噩梦,如影随形 我的父亲是一个脾气非常急躁且十分崇尚棍棒教育的典型.自从我有记忆起,家里的一切都是他说了箅.我的母亲对他百依百顺,只要是父亲说的话,她从来不敢反驳.这就导致了我的童年,是在父亲的“一手遮天”及母亲的“噤若寒蝉”中度过的.现在回忆起来,我依然充满恐惧.  相似文献   

14.
一招灵幼年丧母,未婚姑妈成了我的“亲妈妈”我出生在吃“大锅饭”的年代。母亲逝世时,妹妹两岁,我还不到5岁。母亲患的是脑溢血。我当时以为母亲太累睡着了,而母亲这一睡就没醒来。那时,我还不懂“死”是怎样一个概念,直到看到一动不动的母亲在父亲、奶奶和姑妈的哭号声中被装进了巨大的“木匣子”,放进一个挖得很深很深的土坑中,并被黄土层层掩埋,我才猛然意识到,从此后我将再也见不到母亲了。我大哭着跳进那个还未被填满的土坑中,边用两只小手刨土边喊“:妈,你出来,我不让你走!你走了,夜里就没人搂着我睡觉了啊……”那时,姑妈也只有17岁,见状紧随我跳进土坑中,把我抱在怀里哭着说“:好孩子,你妈妈走了,还有姑妈哪,夜里姑妈搂着你睡……”我是一个孕期只有7个月的“早产儿”,体弱多病“,麻烦”不断,靠家人们的精心呵护才磕磕绊绊地活过了出生后的最初三年。这一次,我在遭受母亲去世的巨大刺激之后,一病不起。为了保住我的小命,邻居们劝父亲把妹妹送人,可父亲把妹妹紧紧抱在怀里,话没说一句,就早已是泪流满面。当时,姑妈和寡居的奶奶与我们这个小家分开单过,听到这个消息姑妈立即跑来,提出两个“小家”再重新合起来,由她和奶奶照料我和妹妹。妹妹虽小,照顾起...  相似文献   

15.
2008年7月25日凌晨1点30分左右,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父亲可能不行了,你赶快过来!"这是弟弟打的电话。我立即翻身下床,匆匆穿上衣服,拦了一辆的士就赶往父亲的住处,路上我  相似文献   

16.
一个真实而难忘的故事。 1989年7月的一天,骄阳似火,暑气蒸人。午后,我和妻子——孝感地区医院内科护士,走在去老家的路上。我们是去乡下接回送去多日的儿子。行至中途,北风骤起,乌云密布,不一会儿,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洒落下来。无奈,我们只好躲进路旁的一个小棚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我们姐妹心目中,父亲总是不苟言笑的,就像朱自清先生笔下那个高大而沉默的背影。他不是在田地里劳作,就是到街上去买卖,很少和我们面对面谈笑。直到我们三姐妹一个个远走高飞,父亲仍坚持住在乡下。可是,他已年过花甲,该是儿孙绕膝的时候了,他与我们隔山隔水,即使没有疾病,也寂寞难耐吧?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回去看看他,或者把他接到家里小住。为了方便联系,我们给他买了一部手机,父亲很喜欢,听音乐,照相,录像,年轻人玩  相似文献   

18.
两个女病人     
陈丽 《当代护士》2004,(3):39-39
一个女人,一个乡下的女人,一个才施行了胆囊切除术的乡下的女人。她的皮肤和巩膜黄染.许多专家为此会诊,有的说可能是胆总管里有石头.有的说可能是胰腺的占位性病变……看着周围同类病的病友纷纷康复出院.她痛哭不已。她的丈夫.一个乡下男人.只会和她抱头痛哭。一进她的病房.感到郁闷,沉重.让人难以呼吸。仿佛世界  相似文献   

19.
1 第一个男朋友是中文系毕业的,和爱好文学的我臭味相投。但是,我很犹豫。因为他父亲是某公司经理,我怕他们瞧不起农村出身的我,还有我身后贫穷的父母亲人。果然,当听说我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妹妹,而没有一个给父母养老送终的兄弟时,他妈就很“大度”地说,“没关系,以后我儿子埋一个老人就行了!”难道她养儿子也是为了埋她吗?  相似文献   

20.
我小时候是个活泼好动爱说爱笑的小男孩。那时我跟奶奶生活在乡下,在宽厚仁慈的奶奶的庇护下,健康快乐地生活着。3岁以后,我被父亲接到城里上幼儿园,我快乐的童年从此画上了句号,取而代之的,是斥责与怒吼相伴、棍棒与拳头交加的“苦难”岁月。上三年级时,我的语文考了98分,虽然在班上排第二名,但我还是不敢回家。老师知道后义愤填膺地将我送回了家。可老师走后,我仍然没有避免一顿打骂。那时候我确实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老喜欢打我。后来才知道,是妈妈的离去伤透了他的心。妈妈是在我l岁那年跟一个有研究生学历的老板跑的。没有上过大学的父亲始终认为,是自己读少了书没有能力挣钱才留不住妈妈的。从此以后,他就发誓要把我培养成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将来挣很多很多的钱,娶漂亮媳妇,圆他今生无法实现的梦。父亲说,只要我将来能考上名牌大学,出人头地,就是对他最大的孝顺。父亲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一开始,这种“棍棒”教育只是用在我的学习上,我的学习成绩还真的“吓”得不敢不名列前茅。父亲尝到棍棒教育的甜头后,便又将这种教育方式引用到我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诸如我把饭撒在地上了、鞋带没系好或走路没有挺直腰等等,都要挨他的打骂。渐渐地,我养成了做任何事情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