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负相对调节精确老视近附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民  沈降  钟德东  王英 《广西医学》2008,30(3):351-352
目的通过正、负相对调节精确老视患者的阅读近附加,探讨老视的科学验配方法。方法对72例114眼老视患者,首先进行规范的主客观验光(72例患者双眼远视力矫正都达到1.0以上),以"保留一半调节储备"为原则,获得的试验性近附加,正/负相对调节精确调整老视近附加,最后结合患者的实际阅读距离,经过30 min试戴后确定最终的近附加。结果(1)经NRA/PRA精确平衡后,本组患者所测的试验性近附加平均变化(0.21±0.16)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38,P<0.01);(2)72例114眼老视患者最终的老视近附加值为 (1.57±0.41)D,与年龄呈正相关(r=0.813,P<0.01),回归方程为:Add=-1.420 0.061*age(F=276.584,P<0.01)。结论临床检测老视近附加应根据患者的实际调节参数进行精确调整和规范验配,而不能简单机械的根据年龄经验公式开出处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种老视试验性近附加的差异。方法抽取36例72眼老视患者,年龄39~65岁,首先进行规范的客观和主观验光(所有36例患者双眼远视力矫正都达到1.0以上),然后在双眼同时视基础上用规范的方法检查调节幅度、调节反应(FCC法)和正、负相对调节等老视的基本参数;最后结合患者的实际阅读距离,经过30 m in试戴后确定最终的近附加。三种老视试验性近附加方法分别为:(1)1/2调节储备原则;(2)根据年龄和屈光不正状态(查表法);(3)FCC终点法。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所有36例72眼老视患者最终的老视近附加值为 (1.57±0.41)D,与年龄呈正相关(r=0.813,P<0.01),回归方程为:Add=-1.420 0.061*age(F=136.344,P<0.01)。根据1/2调节储备原则、根据年龄和屈光不正状态(查表法)和FCC终点法三种试验性近附加测量方法测得的试验性近附加分别为: (1.55±0.77)D、 (0.99±0.59)D和 (1.55±0.48)D,他们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387,P<0.01)。结论根据1/2调节储备原则和FCC终点法测得的老视试验性近附加相对比较准确、可靠。因此,临床检测老视近附加应根据患者的调节参数进行精确调整和验配。  相似文献   

3.
目的重点探索和分析听力损失患者助听器的验配方法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助听器验配的200例听力损失患者,采用分组对照治疗的方法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验配模式,观察组实施全面规范的验配模式,分析两组配置后的效果。结果两组经不同助听器验配方式后,观察组的助听听阈评估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的72%,观察组患者能正确识别3m以上的概率(91%)高于对照组的68%,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本次验配的满意度(98%)也高于对照组为75%,两组对比,观察组效果最优(P0.05)。结论在听力损失患者的验配过程中开展全面规范的验配模式,对助听器验配成功率具有显著提升的效果,该方案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位11岁女性患者其角膜形态比较特殊,水平直径与垂直直径差异较大,用常规方法选择直径验配塑形镜后,镜片偏位造成离焦环偏位明显,虽然眼轴控制效果理想,但角膜点染,损伤风险增加,后对其进行增大镜片直径同时放松垂直向基弧来进行参数调整,最终离焦环不是很完整但基本正位,达到了既能延缓近视增长速度又保证眼表健康的结果。通过对这例配戴角膜塑形镜偏位病例进行调参的经验,让笔者对水平直径与垂直直径差异较大的“横椭圆”角膜验配塑形镜有了新的认知,为今后塑形镜的验配提供了一个新的验配思路,如果这种角膜旁周边8 mm凹陷差距较大,可以通过适当增加镜片直径、减少环曲量来减少镜片偏位的可能性;如果角膜旁周边8 mm凹陷差距很小,适用普通设计镜片,加大直径的方法未必可行,还要看具体配适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角膜地形图软件模拟功能验配圆锥角膜接触镜的效率。方法:回顾分析成功验配圆锥角膜接触镜(Rose K RGP镜)的中度、重度圆锥角膜49例66眼,其中29眼(经验法组)按经验法选片验配,37眼(模拟法组)采用medmont角膜地形图软件荧光素图模拟功能协助选片验配,比较两种方法验配圆锥角膜接触镜的试戴次数。结果:模拟法组平均验配试戴3.51±1.261次,少于经验法组的4.93±1.98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经验法验配中度圆锥角膜平均试戴3.47±0.915次,少于重度圆锥角膜的6.50±1.55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模拟法验配中度圆锥角膜平均试戴2.65±0.606次,少于重度圆锥角膜的4.25±1.20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edmont角膜地形图软件荧光素图模拟功能可以提高验配圆锥角膜RGP的效率,重度圆锥角膜需要更多试戴才能获得满意的配适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发现给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验配助听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助听器验配成功率较低的原因,以达到提高基层医院的验配成功率的目的。方法通过对比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远程专业技师验配(38例)和现场专业技师验配助听器(40例)的成功率,分析助听器验配失败的原因。结果我院远程验配助听器和现场验配助听器成功率均较低,且远程验配助听器成功率要低于现场验配助听器成功率,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力下降只有通过听力补偿的方式得到改善。远程专业技师验配助听器技术对推进我国基层医院的规范验配助听器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通过总结我院远程专业技师验配和现场专业技师验配助听器的工作经验,总结我院助听器验配成功率较低的原因,以更好地开展验配助听器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角膜塑形镜正常验配与过矫验配防治近视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近视保守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100例200眼的行近视治疗的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参数角膜塑形镜正常验配)和观察组(采用常规角膜塑形镜正常验配的基础上过矫-0.5D),每组50例(100眼)。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确定参数,根据常规检查的数据定制镜片,指导患者及家长具体佩戴方法,每晚佩戴8~10 h;观察组患者根据常规检查的数据的基础上过矫-0.5D,定制镜片,其他参数一样。两组患者均于佩戴后1 d、1周、1个月、以后每2个月复查一次,了解患者配戴过程中的情况,并及时指导患者规范佩戴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配戴24个月过程中,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等情况。分别在佩戴12个月时两组的屈光度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24个月后两组患者均脱镜1个月,再散瞳电脑验光(KR8800)检查屈光度、Zeiss(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并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结果两组配戴12个月时屈光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配戴24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屈光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控制和延缓青少年近视的发展,是矫治近视的安全有效的临床方法,在本组观察中过矫验配角膜塑形镜在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屈光度及眼轴长度方面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5~2012年0~6岁听力损失儿童首次验配助听器的情况,了解听力损失儿童早期干预的现状,以期为进一步改进儿童听力康复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首次验配助听器时年龄小于6岁的听力损失儿童的资料。描述每年验配助听器的人数及平均验配年龄的变化情况,用几何均数(G)求人数的平均增长速度及年龄的平均下降速度,采用构成比描述助听器验配的年龄分布,并对年龄分布的变化进行直线回归分析。 结果 共有1 073例听力损失儿童成功在华西医院成功验配助听器。2005年助听器验配儿童的人数为79例,其后逐年增加,2009年增加至170例,为2005年人数的2.2倍,其后维持在每年150例左右。首次验配的平均年龄为2.4岁,最小0.2岁,最大6.0岁。2005~2012年,首次验配的平均年龄从3.2岁降低到2.0岁,平均下降率为6.5%。在1岁前验配助听器的患儿比例,2012年较2005年增加22.2%,3岁后验配助听器的患儿比例下降22.7%,其变化均存在直线回归关系。 结论 听力损失儿童早期干预的情况正逐渐得到改善,但仍需继续提高儿童听力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9.
石氏为贵州金沙县人,贵阳市中医院首任院长。作者撷取其儿科痢疾,痫证,烂喉痧,疳积等验案四则整理记述并配按语,以示其医疗经验之一斑。  相似文献   

10.
微距摄影常用于病理标本、人体解剖标本以及生物标本摄影。是医学摄影的重要方法之一,拍摄像时机上要附加近拍装置(近拍镜、近拍皮腔或近拍接圈)。微距摄影中镜头、光圈,焦点的选择十分重要,它关系着摄影质量的高低与成败。微距摄影中镜头,焦点与光圈的选择有如下规律; 1.最适合用标准镜头和微距变焦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