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选择生长抑素+肠梗阻导管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煤炭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2012年07月—2014年07月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30例。通过抽签法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组别名称设定为D1组(观察组65例)以及D2组(对照组65例)。D1组:临床选择生长抑素+肠梗阻导管的方法进行治疗;D2组:临床选择鼻胃管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所有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胃肠减压量、患者腹胀痛缓解时间以及排气恢复时间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 所有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D1组明显高于D2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P<0.05);在腹胀痛缓解时间方面、胃肠减压量以及恢复排气时间几方面,D1组明显优于D2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P<0.05)。结论 针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选择生长抑素+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能够发挥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有效改善,最终成功提高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许利红 《北方药学》2018,15(5):68-69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在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5月~2017年5月,10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病例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生长抑素),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腹痛消失时间(5.87±0.89)d、肛门排气排便时间(4.71±1.11)d、胃肠减压量(498.54±86.88)mL/d与病例组相比腹痛消失时间(3.21±0.43)d、肛门排气排便时间(2.19±1.21)d、胃肠减压量(223.66±53.71)mL/d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38例(76.0%)与病例组总有效45例(90.0%)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生长抑素在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明显,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收治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对照组采用鼻胃管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肠减压量、腹围缩小量、呕吐停止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采用肠梗阻导管可减少胃肠减压量及腹围缩小量,缩短呕吐停止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汪海 《海峡药学》2013,25(5):138-139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4例,随机分为生长抑素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解痉止痛、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内科保守治疗。生长抑素组在此基础上予生长抑素注射液0.1mg皮下注射,每8h 1次,直至肛门恢复排便排气或中转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减压引流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中转外科手术率,并随访观察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生长抑素组患者胃肠减压引流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生长抑素组中转外科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6,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生长抑素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3,P<0.01)。结论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确切,能明显减少患者胃肠减压引流量,缩短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中转外科手术率;同时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具有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生长抑素在肠梗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8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比组各49例。参比组患者采取常规胃肠道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等临床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比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腹胀减压量为(512.4±107.8)m L/d,参比组为(218.9±124.5)m L/d,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和腹痛缓解时间均优于参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梗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苏正曙 《海峡药学》2012,(12):184-185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生长抑素0.1mg皮下注射,每8h 1次,至肛门恢复排便排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如出现手术指征则立即手术探查。观察并比较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肠减压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转外科手术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肠减压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因病情加重,转行手术治疗3例,对照组转行手术治疗10例。观察组中转外科手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73,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减少胃肠减压量,促进肛门恢复排气,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中转外科手术率,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颜晓潭  陈雪秋 《海峡药学》2013,25(2):111-112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予以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解痉止痛、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内科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上述内科治疗基础上予奥曲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肠减压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中转外科手术率,并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肠减压量和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因病情加重,中转行手术治疗分别3例和11例。观察组中转外科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54,P<0.05)。治疗5d后,观察组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7.17,P<0.01)。结论奥曲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胃肠减压引流量,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中转外科手术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住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总计8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生长抑素组40例。对照组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灌肠等,生长抑素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生长抑素3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首次5min慢速冲击注射0.25mg,后持续滴注速度为0.25mg/h)。观察两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天数、平均每日胃肠减压量、胃管拔除时间、中转开腹率,另两组均于入院时和治疗第7天监测血清谷氨酰胺(GLN)、二胺氧化酶(DAO)、丙二醛(MDA)水平,从而判断肠屏障功能恢复水平。结果两组在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天数、平均每日胃肠减压量、中转开腹率、胃管拔除时间、GLN恢复水平、WBC、DAO、MDA下降程度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加用生长抑素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降低中转开腹率,并能够尽快地恢复肠道屏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问题上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胃管胃肠减压术,观察组施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然后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效果和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7%);观察组胃肠减压量比对照组多,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施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的效果显著,临床症状缓解较快。  相似文献   

10.
陈丹 《中国当代医药》2014,(22):37-38,41
目的:探析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老年患者10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鼻胃管胃肠减压术治疗,观察组52例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4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39/50),且胃肠减压量显著多于对照组,气液平面消失时间、腹部症状缓解时间及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可全面改善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莫永鑫  谢平 《海峡药学》2012,24(4):168-169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4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40例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适当应用抗生素、抗酸剂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奥曲肽)25μg.h-1持续静脉滴注,症状好转后改生长抑素0.1mg,皮下注射,每8h一次。结果观察组胃肠减压量(243.28±56.23)mL·d-1、腹痛腹胀缓解时间(2.34±1.56)d、肛门排气时间(3.54±1.83)d、住院时间(7.12±3.26)d少于对照组的(352.67±69.90)mL·d-1、(3.65±2.03)天、(4.98±2.04)天(、10.34±4.12)天,观察组总有效97.14%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观察组3例出现注射部位轻微疼痛,可耐受,无需进行特殊处理。结论生长抑素可迅速改善粘连性肠梗阻引起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是治疗粘连性肠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6,(1):231-232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对早期急性肠梗阻患者炎性因子的表达及病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均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蠕动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总体缓解时间,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内肠蠕动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总体缓解时间分别为(7.14±2.41)d,(4.03±1.53)d,(3.98±2.00)d,(8.05±1.01)d和(13.21±7.23)d优于对照组为(11.84±3.25)d,(7.28±3.05)d,(5.51±1.76)d,(11.50±1.05)d和(21.01±10.62)d(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分别为(50.0±4.4)ng/m L和(49.8±5.4)ng/m L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6.1±2.1)ng/m L和(56.2±4.8)ng/m L(P<0.05)。结论: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早期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可降低急性肠梗阻患者炎性因子的表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3.
刘冠云  周丹 《海峡药学》2015,(4):126-127
目的:研究分析泛影葡胺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1.07~2013.11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运用数字双盲法将其随机性分成两组,一组39例患者采取常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一组39例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泛影葡胺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设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腹胀、腹痛减轻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胃肠减压时间、治愈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泛影葡胺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了理想成效,药效持久,安全性良好,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傅继勇 《河北医药》2013,35(5):700-701
目的 观察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28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并外接负压吸引器进行辅助吸引,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鼻胃管行胃肠减压治疗,6 d为1个疗程,对2个疗程后的疗效进行评估,观察并记录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腹围减少情况、胃肠减压引流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排便排气恢复时间和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因治疗无效转手术治疗的患者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与药物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共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20%甘露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肠梗阻症状和体征缓解情况、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中转手术等。结果观察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缓解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转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液平面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与药物(20%甘露醇)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肠粘连导管在粘连性肠梗阻中临床疗效。方法以入住我院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应用常规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在无效时采用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B组应用透视下插入法应用肠梗阻导管进行胃肠减压,观察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实用肠梗阻导管后,发现B组腹痛腹胀缓解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排气时间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个24 h消化液引流量比较,B组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X线片平片观察,A组常规胃肠减压,腹平片未见明显变化,使用肠梗阻导管,可见腹片液平面减少或者消失,平均消失时间为(7.9±5.3)d;引流液性质:肠导管深黄色粪便样液体,伴臭味、黄色肠液而普通胃管为黄色肠液、绿色胆汁样液体,白色胃液。结论肠梗阻导管能有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手术率,疗效优于普通胃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6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鼻胃管胃肠减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腹围减少及胃肠减压引流量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排便排气恢复时间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转手术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普外科住院病例46例,随机分为2组:A组(应用肠梗阻导管减压组);B组(应用鼻胃管减压组)。均采用常规保守治疗,包括禁食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全胃肠外营养及应用抗生素。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胃肠减压量、腹部影像学改变和自主排气、排便时间,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46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A组与B组相比较,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分别为(2.8±1.5)d和(5.2±1.6)d(t=3.191,P=0.004),自主排气排便时间为(6.3±2.8)d和(10.5±3.5)d(t=2.815,P=0.012),CT恢复改变时间(6.8±2.3)d和(9.2±2.9)d(t=5.016,P=0.013),胃肠减压有效率A组与B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保守治疗过程中,应用肠梗阻导管能够加速改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梗阻症状,缩短治疗进程,是值得推广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X线引导下肠梗阻导管在治疗晚期肿瘤合并高位肠梗阻的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对16例晚期肿瘤合并高位肠梗阻患者进行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胃肠减压对照组16例晚期肿瘤合并高位肠梗阻患者采用普通鼻胃管置入胃肠减压。结果治疗组14例成功腹痛腹胀缓解,使用肠梗阻导管后于72h内12例患者恢复自主排气,X线立位腹平片液平面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消失时间为(3.9±1)d,其中第一个24h消化液引流量为(1148±425)ml/24h,引流效果明显。对照组2例缓解,第一个24h消化液引流量为(700±325)ml/24h,8例转入治疗组后缓解。结论肠梗阻导管治疗晚期肿瘤合并肠梗阻初步显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8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收治的84例确诊为急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平衡、静脉营养、预防感染等非手术治疗,试验组给与生长抑素(施他宁)6mg+生理盐水500mL,持续静脉滴注24h,疗程5~7d;对照组仅给予500mL生理盐水。记录两组保守治疗的有效率和中转手术率,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腹胀腹痛消失时间。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98.81%和90.48%,中转手术率1.19%(1/42)和9.52%(8/42),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χ2=6.068、7.899,P<0.05);试验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6.11±2.10)d、胃肠减压引流量(558.09±23.01)mL/d和腹胀腹痛消失时间(3.19±1.08)d,均少于对照组的(11.10±1.00)d、(1108.08±34.09)mL/d和(7.07±1.9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9、7.899、7.342,P<0.05)。结论生长抑素在治疗肠梗阻中可以明显抑制胃肠液体的分泌,减少胃肠减压总量,缓解患者腹胀腹痛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肛门排气,提高患者非手术治疗成功率,最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