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心脏创伤包括心脏穿透伤(PCT)和心脏钝挫伤(MC),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及时正确诊断及医疗干预措施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心脏创伤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辅助检查(包括心肌酶学、心电图、超声检查、CT、MRI)评估及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心脏创伤40例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于 1985年 5月~ 1998年 12月收治心脏创伤 40例。其中心脏刺伤 12例 ,心肌钝性损伤 2 8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心脏刺伤 12例均为男性 ,年龄 16~ 39岁。受伤至开胸时间为 7~ 2 3小时 ,除 2例在急诊室抢救无效死亡外 ,余10例经紧急开胸手术获救。患者开胸前血压均在 12kPa以下 ,伴有心包填塞或休克体征。术中所见 ,胸腔积血 2 0 0ml~ 2 10 0ml,心包积血 10 0~ 2 80ml;左心室壁刺伤 5例 ,右心室刺伤 2例 ,心尖部刺伤 3例 ,创口为 0 5~ 2 5cm。术中全组均以指压止血后使用肌垫褥式缝合… 相似文献
11.
1980年2月-1995年9月,我院共收拾心脏创伤8例。6例就诊时有重度休克和心包压塞征象。当时,我们把心包穿刺列为心脏创伤诊断和开胸前缓解病情的紧急过渡治疗常规手段,有幸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例均为男性;年龄在18-45岁,平均年龄30岁。开放性心脏损伤7例(刀刺伤6例,枪弹伤1例);闭合性损伤1例。从受伤到就诊时间1-14小时。8例急诊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休克,6例呈现重度休克和心包压塞征象,1例大量血胸。1倒闭合性损伤,并心衰(心源性休克)。受伤部位均在胸部心前区2-5盼间。7例有心包裂伤,其中右室裂伤4例,… 相似文献
12.
14.
刘中民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995,(2)
概论“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在抢救心脏大血管创伤中可得到最贴切的体现。因为创伤发生突然,受伤场合特殊,伤情凶险,如不及时救治多可较快死亡。但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使用先进的通讯手段和快速运输工具于这类病员的急救转运过程,医院急诊科可以看到一些过去没有机会活着到达医院的严重创伤病员,加上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心脏大血管创伤病员抢救存活的机会大大增加。引起心脏大血管创伤的原因在战时多为枪弹伤、锐器伤或爆震伤,而平时多为车祸、锐器刺伤、高处坠落、医源性损伤(外科手术、导管检查等)。西方国家枪弹伤占有很大… 相似文献
15.
16.
报告1例儿童心脏刨伤的急救与护理.护理的关键在于入院时迅速评估病情,保证急救绿色通道的通畅,密切观察患儿腹部情况,术后做好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以及诊断性溶栓治疗的护理,并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疏导.本例患儿抢救成功,住院11d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7.
19.
心脏创伤分失血休克型和心包填塞型两类[1],病情多危重,有的患者往往来不及进病房处置就直接推进手术室进行手术抢救。因此,手术室护士必须熟悉心脏创伤手术的抢救措施,与麻醉师、手术医师密切配合,尽快实施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我院1985年至1998年共手术抢救心脏创伤患者15例,现将手术抢救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匕例,均为男性,年龄问~48岁,均为刀伤。其中心包损伤3例,右心房穿通伤1例,右心室穿通伤6例。左心室穿通伤4例,左、右心室均有穿通伤1例。15例中合并肺损伤6例。本组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血胸型10… 相似文献
20.
心脏大血管创伤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将心脏大血管创伤3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例1:男,52岁。因胸部挤压伤,当时清醒、胸痛、胸闷,1h入院。查体:HR110次/min,BP85/50mmHg。行输液、输血,血压无回升,且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变慢,行心包和左胸穿刺均抽出鲜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