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永亮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9):1234-1235
目的探讨微卡(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微卡加化疗组即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即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为病人头3个月每15d臀部深部肌肉注射微卡(22.5μg),随后的3个月每月臀部深部肌肉注射1次微卡(22.5μg),其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痰菌阴转情况及病变吸收、空洞闭合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3个月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6.6%和26.6%,12个月时为93.3%和73.3%有显著差异(P〈0.05);X线吸收率及空洞缩小、闭合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卡能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助于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可作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化疗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
短程化疗方案治疗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的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了解短程化疗方案治疗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的效果,探讨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的抗结核疗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在汕头市结核病防治所治疗的符合选例标准的78例合并糖尿病肺结核患者接受短程化疗的疗效。结果满疗程血糖控制良好组(Ⅰ组)痰菌阴转率92.3%,与同期接受短程化疗的单纯肺结核痰菌阴转率94.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Ⅱ组)痰菌阴转率为66.7%,Ⅰ组与Ⅱ组痰菌阴转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满疗程Ⅰ组与Ⅱ组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89.5%和52.4%(P〈0.01),空洞闭合率分别为67.6%和15.4%(P〈0.01),2组病灶吸收好转率、空洞闭合率结果分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合并糖尿病肺结核患者中血糖控制良好者采用短程化疗方案治疗,近期效果良好,血糖控制差者,疗效较差;对血糖控制不良者或满疗程肺结核仍呈活动性者,应考虑适当延长疗程;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抗结核及合理降糖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营养不良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痨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熙  何钟宓  李曦  周小飞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96-1598
目的探讨蛋白质营养不良对初治肺结核患者抗痨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8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合并蛋白质营养不良患者与193例营养状况正常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均采用2HREZ(S)/7HRE治疗,观察痰菌阴转率、X线好转率。结果2个月强化期结束时蛋白质营养不良组与营养状况正常组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5.7%,65.8%(P〈0.05);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73.5%,83.9%(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13.5%,30.4%(P〈0.05)均有显著差异。9个月疗程结束时,蛋白质营养不良组与营养状况正常组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6.2%,97.4%(P〉0.05);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92.4%,95.3%(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2.7%,84.8%(P〉0.05)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蛋白质营养不良影响肺结核患者的早期抗痨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总结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分析控制血糖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确诊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76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组空洞形成率高,痰菌阳性率高,单纯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疗效(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痰菌阴转率)高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高于血糖控制较差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明显影响抗痨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8例)给予正规抗结核方案治疗并用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观察组(n=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注射剂1.6 mg,皮下注射,2次/周.观察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情况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8+细胞明显下降(P〈0.05),而CD4+细胞和CD4+/CD8+明显上升(P〈0.05).结论 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及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超声雾化吸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改  曹青山  席秀娥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0):1078-1079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人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3ADTVEZ/15DTVE抗结核治疗,治疗组病人前二个月加用异烟肼0.2及左氧氟沙星0.2超声雾化吸人,每天一次,然后比较两组在痰菌阴转率、病灶显效率、空洞闭合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2个月、18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病灶显著吸收、吸收率之间亦有显著性临床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空洞闭合、缩小率之间同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人联合全身化疗治疗MDR可促使痰菌阴转、空洞净化、闭合,且没有明显毒副作用。该方法经济、方便、有效,易于各级各类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含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布丁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为临床抗结核药物的科学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72例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分为含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布丁方案(A组,86例)、链霉素联合利福平方案(B组,86例)两组,每组各86例。A组采用2(HZE+Lfx+Rfb)/6(HE+Rfb)治疗方案(左氧氟沙星0.6g/d,口服,1次/d;利福布丁0.3g/d,口服,1次/d);B组采用2HRZES/6HRE治疗方案(链霉素0.75/d,肌内注射,1次/d;利福平0.45g/d,口服,1次/d)。治疗8个月后对两组痰菌阴转率、疗程结束时痰菌培养阳性率、病灶总吸收率、空洞闭合率进行比较。采用矿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痰菌阴转率、疗程结束时痰菌培养阳性率、病灶总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5.7%(72/84)、3.6%(3/84)、95.2%(80/84)、78.8%(41/52);B组痰菌阴转率、疗程结束时痰菌培养阳性率、病灶总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分别为58.5%(48/82),14.6%(12/82),61.0%(50/82),50.0%(24/48);A组与B组比较痰菌阴转率(x2=61.9,P〈0.01)、疗程结束时痰菌培养阳性率(x2=25.0,P〈0.01)、病灶总吸收率(x2=116.6,P〈0.01)和空洞闭合率(x2=28.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含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布丁方案(A组)较含链霉素联合利福平方案(B组)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更加有助于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5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采用3DThLAZ/15DThL化疗方案、治疗组同时服用抗痨汤30例。观察两组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痰菌阴转、症状改善、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3个月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46.7%和21.4%,18个月时为56.7%和50.0%有显著差异(P〈0.05);X线病灶吸收率及空洞缩小,闭合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能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助于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作为耐多药肺结核化疗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2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任艳 《临床肺科杂志》2006,11(2):154-155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糖尿病对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1998年11月~2003年1月沈阳市胸科医院住院20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不同降糖方案,比较不同方案对肺结核治疗的影响。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3、6个月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痰菌阴转等指标。结果应用有胰岛素治疗组比口服降糖药组病灶吸收、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明显(P<0.05,P<0.01,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应用胰岛素比口服降糖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福平注射液(舒兰新)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44例复治肺结核分为舒兰新组和利福喷丁组。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在痰菌阴转、空洞关闭及病灶吸收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舒兰新组在痰菌阴转、空洞关闭及病灶吸收等方面较口服利福喷丁组有显著差异(P〈0.05)。引起肝功能损害与利福喷丁无明显差异。结论舒兰新治疗复治肺结核较利福喷丁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人胰岛素类似物(Insulin Aspart)持续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观察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CSII)2型糖尿病。在给予短效胰岛素(Novolin R,42例)和给予人胰岛素类似物Insulin Aspart(46例)的5 d治疗中,2组在血糖控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nsulinAspart用量明显少于Novolin R。在CSII治疗2型糖尿病中,Insulin Aspart与Novolin R均安全有效,InsulinAspart用量少,优于Novolin R。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人胰岛素类似物(Insulin Aspart)与人普通胰岛素 (Novolin R)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Insulin Aspart组32例, Novolin R组36例, 对血糖达标、血pH值恢复正常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目标值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 结果 两组均可使血糖明显下降.两组的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2 6, P>0.05); Insulin Aspart组尿酮体转阴时间和血pH值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少于Novolin R组(t=19.454 0, P<0.05);Insulin Aspart组胰岛素用量亦少于Novolin R组(t=2.007 0, P<0.05);Insulin Aspart组的血糖水平更平稳, 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Novolin R组(t=12.244 0, P<0.01). 结论 Insulin Aspart持续皮下注射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是更为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脉压、昼夜血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单纯高血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30例,均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C-反应蛋白(CRP),计算胰岛抵抗指数(IRI),高血压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各组的CRP、糖代谢指标、动态血压参数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结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FPG、2hPG、FINS、IRI、HbAlC及CRP各指标与单纯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血压组FINS、IRI及CRP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组患者脉压(PP)增大,非杓型比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治疗后PP、非杓型比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与糖尿病同样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与CRP水平、PP、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相关,餐后血糖的控制可能有助于夜间杓型血压的恢复,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选取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5例(糖尿病组),在围术期规范使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后进行手术治疗;另选取同期未合并糖尿病的食道癌患者35例为对照组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糖尿病组根治性切除30例,晚期患者已不能手术行胃造瘘术5例,均能平稳渡过手术关,术后并发心律失常3例,乳糜胸1例,切口感染2例,吻合I:1漏5例,肺部感染4例。对照组根治性切除28例,晚期患者已不能手术行胃造瘘术7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2例,乳糜胸1例,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漏2例,肺部感染2例。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加强围术期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可以达到与对照组一致的围术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较预混人胰岛素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起效快、峰值高,餐前注射能有效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BIAsp30应用于起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能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同时全天血糖水平更加平稳,低血糖事件的发生风险小。每日3次使用BIAsp30可以作为简单的强化治疗手段获得显著疗效。BIAsp30由于兼顾了有效性、安全性及灵活性,利用一种制剂、一种注射装置给患者的用药和医生进行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便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照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共14d;对照组不用依达拉奉,其余治疗两组相同。两组基础用药相同:丹参注射液+拜阿司匹林片。结果治疗第14天,治疗组ESS、MBI评分分别为(73.8±15.9)分、(56.2±26.8)分;对照组ESS、MBI评分分别为(61.4±18.1)分、(47.1±28.9)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有2例出现肾功能损害,停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治疗组、对照组各有1例脑梗死灶内少量出血,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但原有肾病者使用时需慎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30mg,每日3次。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周,5周分别测量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和心超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1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径(1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加用曲美他嗪5周后对能进一步使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BNP浓度和LVEDd下降,而LVEF明显上升。结论 曲美他嗪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其糖尿病控制对结核病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以2型糖尿病为主。肺结核X线表现以广泛渗出干酪性病变为主,伴空洞发生率高,痰菌阳性率高,合并症多为临床特点。血糖均控制在7.8mmol/L以下。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进行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同时有效控制血糖是治疗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肝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N(28例)。A组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阿卡波糖,B组给予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多次皮下注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目标为FBG≤7.0mmol/L、2hBG≤10mmol/l。结果50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达标,免疫抑制剂剂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组治疗后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低于B组(P〈0.05),两组急性排斥及其他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应用于肝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可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且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Aspart与正规人胰岛素应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选择21例应用预混人胰岛素Novolin 30R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泵交叉应用相同剂量的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Aspart与正规人胰岛素NovolinR控制高血糖,比较两种药物应用期间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发现Aspart在控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全天平均血糖均较后者疗效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