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在欧美、日本等国及国内少数医院的开展逐渐增多,成为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主要路径之一。不少文献报道多数经桡动脉路径冠状动脉造影可用Judkins导管完成,而作者尝试使用单根共用型导管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现将初步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治疗的关键是及时、有效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nfarct-related artery,IRA),实现心肌再灌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AMI的首选治疗方案,急诊与择期PCI操作过程基本相似,但急诊PCI更突出时间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及安全性.方法:62例患者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术,观察操作成功率、并发症(渗血、血肿、动静脉瘘及手部麻木、缺血等现象)、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结果:62例成功,2例失败,其中1例桡动脉过度迂曲畸形,导管无法通过,未成功.另1例由于桡动脉痉挛,经鞘管注入硝酸甘油200 μg 和利多卡因10mg后,痉挛仍不能完全缓解.本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具有止血容易,患者卧床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途径.  相似文献   

5.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实验旨在对桡动脉、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证实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可行的。方法:同期365例病人拟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经桡动脉组(244例),经股动脉组(121例),对比观察其成功率、手术时间、暴光时间、造影剂用量、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暴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等均无明显差异。而并发症则股动脉组高于桡动脉组(4.9%,1.23%)血管痉挛发生率桡动脉组高于股动脉组(8.6%,0%)。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止血容易、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4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同期22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随机分成经桡动脉组108例和经股动脉组116例,对比观察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更换导管率、操作总时间、X线透视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桡动脉组的造影成功率、操作总时间、穿刺时间、X线透视时间、造影剂用量与经股动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刺成功率上低于经股动脉组,但并发症少于经股动脉组。结论:使用4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安全有效,具有止血容易、不需卧床、痛苦小、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有冠状动脉造影指征的住院患者120例,经桡动脉途径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如有冠状动脉病变则作进一步介入治疗。结果 120例患者中,117例成功穿刺桡动脉并完成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2例桡动脉痉挛穿刺失败而改行其他途径,1例因锁骨下动脉迂曲改行股动脉途径。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7.5%;造影成功率99.1%。29例成功植入支架。造影导丝通过不畅而换用亲水导丝成功12例。前臂轻中度血肿6例,桡动脉闭塞1例,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诊疗术对操作者有较高要求,但在积累一定经验后能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5F TIG造影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8例疑为"冠心病"患者使用5F TIG导管经桡动脉冠脉造影进行分析.结果 48例中有46例通过TIG导管经桡动脉途径造影成功,成功率达95.83%;右冠脉成功44例(95.65%),左冠脉成功45例(97.83%),平均住院天数3.06±1.42 d.结论 5F TIG造影导管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成功率高,可减少导管进出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并降低费用,病人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0.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有冠状动脉造影指征的住院患者53例,经桡动脉穿刺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如有冠状动脉病变则进一步作介入治疗。结果:52例(98.1%)桡动脉穿刺成功并完成冠脉动脉造影,1例患者因桡动脉穿刺失败而改行肱动脉穿刺。造影成功率100%。21例介入治疗的患者均最终成功植入支架。8例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导丝置入困难,其中4例改用亲水导丝。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诊疗术对操作者有较高要求,但在积累一定经验后能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不同5F造影导管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5F共用型造影导管与通用型Judldns导管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两种共用型造影导管的优缺点。方法:171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分三组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结果:三种造影导管操作时间、X线暴光时间、左右冠脉成功率、并发症方面无差别,不成功原因主要为主动脉窦扩张、升主动脉严重迂曲、冠脉开口低及开口异常。结论:5F Medtronic共用型造影导管能较好地适用于经桡动脉冠脉造影,通用型Judkins导管及AL1导管可作为备用导管,而AL1导管更适用于开口异常冠脉;三种造影导管适当备用可提高造影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房志华  隋立有  卞野 《吉林医学》2006,27(7):761-761,764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2003年1月到2005年8月,我院用5F公用型导管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3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6例,年龄38~83岁,平均(56±10.3)岁。1.2手术方法:36名患者术前均经行Allen’s试验阳性入选。术者用双手同时按压桡动脉和尺动脉,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和张开手指5~7次至手掌变白,松开尺动脉的压迫,继续保持压迫桡动脉,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手掌颜色10s之内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间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即Allen’s试验阳性。若10s后手掌颜色仍为苍白,Allen’s试验阴性。患者的手臂自然外展并置于臂托上,将…  相似文献   

13.
陈容 《中原医刊》2006,33(21):F0003-F0003
我院2002~2005年共完成了经桡动脉冠脉造影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80例,女20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30岁,平均年龄(62.2±0.4)岁。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高血压34例。1.2手术方法:患者仰卧,右上肢外展70°置于手术延长板上,腕部充分伸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Terumo导管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共21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86例(39.8%)、不稳定型心绞痛72例(33.3%)、心肌梗死12例(5.5%)、缺血性心肌病24例(11.1%),其它22例(10.2%)。均先行Allen试验,桡动脉穿刺,5F Terumo导管分别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208例成功进行了桡动脉造影,成功率为96.3%。造影结果发现,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病变140例(67.3%),单支病变74例(52.9%),双支病变43例(30.7%),三支病变23例(16.4%)。68例属冠状动脉正常和非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病变。8例经桡动脉造影失败者均改用股动脉Judkin法造影成功。结论采用Terumo导管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在老年人冠心病患者安全可行,而且容易包扎止血、术后不须卧床,并发症和创伤均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常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两种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途径行CAG的20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多功能造影导管(100例);另一组选用6F Judkins型造影导管(103例)。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冠脉造影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结果多功能导管组手术成功98例(98.0%),不成功2例(2.0%);Judkins导管组手术成功102例(99.0%),不成功1例(1%),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造影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功能导管动脉途径行CAG安全、可靠、减少X线照射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益处。方法:选择适宜病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64例病人4例出现桡动脉痉挛,其中3例注入硝酸甘油后缓解,1例改肱动脉穿刺。结论: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局部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7.
董鹏  李镝  靳维华  曲涛  王斌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1602-1603
目的研究使用4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及与5F共用型造影导管的区别。方法选择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354例,按其造影开始时选用的共用型造影导管不同分为4F导管组(n=143)和5F导管组(n=211)。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造影成功率、X线透视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及痉挛和闭塞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造影成功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平均X线透视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导管打折率及痉挛发生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血管闭塞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使用4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与常用的5F造影导管相比造影成功率无明显差异;采用4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明显延长,且导管打折率增加,但痉挛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GAG)中5F及6F两种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途径行CAG的346例患者,按造影时首选造影导管的不同,分为6F造影管组168例和5F造影管组178例。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造影图像效果、x线透视时间、手术操作时间、造影剂用量及血管痉挛和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造影成功率、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F组造影图像质量、造影剂用量和血管痉挛、迷走反射等并发症明显低于6F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5F和6F造影管在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造影时各有优缺点,5F造影管发生血管痉挛少、造影剂用量少、出现迷走反射少、安全性高等优点,更适合基层医院,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1989年Campau首先报道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其后Kiemeneij等率先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近年来,随着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引进,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在我国已逐步开展,本文通过58例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介绍我院在该技术临床应用中的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择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01例,男64例,女37例,平均年龄(56.1±9.8)岁,手术均顺利完成.结果 本组101例患者有3例出现不同程度手部肿胀、麻木、疼痛,无1例发生手部缺血性坏死或其他并发症.结论 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预防性护理能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