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中老年慢性肾衰竭CKD3期~CKD5期患者骨质疏松情况,分析骨质疏松与慢性肾衰竭、年龄、体重指数及性别的相关性,探讨慢性肾衰竭所致骨质疏松的早期表现。方法 ①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正位(L1~L4)和股骨颈、Ward's三角、大粗隆的骨密度;②测量143例中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及对照组165例骨密度(BMD)值,采用病例对照法分析慢性肾衰竭对骨质疏松发病率的影响;③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法分析慢性肾衰竭、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对骨质疏松的影响。结果 ①中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病率为79.02%,明显高于对照组(47.88%);②CKD3、4、5期患者中,骨质疏松患病率随肾功能减退而逐渐增加;骨质疏松与慢性肾衰竭及年龄正相关,与体重指数负相关;④Ward's三角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量减少程度高于股骨其他部位及腰椎。结论 慢性肾衰竭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影响因素。Ward's三角可作为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的首选检查部位。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衰竭与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竭中晚期患者骨质疏松情况,探讨骨质疏松与年龄、体重指数、性别及慢性肾衰竭的相关性及骨质疏松表现。方法①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正位(L1~L4)和股骨颈、Ward’s三角、大粗隆的骨密度,测量13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及154例对照组骨密度(BMD)值,采用病例对照法分析慢性肾衰竭对骨质疏松发病率的影响;②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法分析慢性肾衰竭、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对骨质疏松的影响。结果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为85.3%和41.2%;②按慢性肾脏病(CKD)分期观察,CKD 3、4、5期患者中,骨质疏松发病率与肾衰竭程度正相关(P<0.01);③骨质疏松与年龄及慢性肾衰竭正相关,与体重指数负相关;慢性肾衰竭、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④股骨颈、Wards三角、大粗隆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量减少程度高于腰椎(P<0.01)。结论慢性肾衰竭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影响因素。ward’s三角区可作为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的首选检查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素I2(PGI2)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中的作用,及与血瘀证的关系。方法:测定135例来我院门诊和住院的2~4期慢性肾脏病(MDRD公式计算GFR以确定分期)患者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观察不同慢性肾脏病分期患者ET、TXB2、6-Keto-PGF1α的变化;并将这些患者分为血瘀证和非血瘀证,观察各期患者血瘀证的检出率,各期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ET、TXB2、6-Keto-PGF1α的差异。结果:从CKD2期到4期,ET逐渐增高,2期、3期、4期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期和3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期分别与正常对照组、2期、3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CKD2期到4期,TXB2逐渐增高,6-Keto-PGF1α逐渐降低,2期、3期、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期分别与正常对照组、2期、3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2期到4期,血瘀证检出率逐步增加(2期21.4%,3期49.0%,4期68.2%),CKD2期和3期的血瘀证均较非血瘀证ET、TXB2为高,6-Keto-PGF1α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KD4期的血瘀证较非血瘀证ET、TXB2为高,6-Keto-PGF1α为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凝血机制的紊乱随着CKD的进展逐步增加,在进入CKD4期后尤为明显,TXA2/PGI2的代谢异常,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受损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因素。凝血机制紊乱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血瘀证,随着CKD进展,血瘀证患者逐步增多,在CKD4期血瘀证虽然较非血瘀证患者的凝血机制有异常,但无明显差异,提示CKD4期非血瘀证患者虽然没有宏观的血瘀表现,仍可能存在肾脏的微型癥积,即肾脏局部的瘀血阻络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80例处于慢性肾脏病(CKD)不同阶段的患者感觉定量检测(QST)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观察分析,探讨QST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周神经病变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依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别收集了CKD2期,CKD3期,CKD4期,CKD5期各20例CKD的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QST和SCV测定,然后进行分析。结果1.QST四个温度觉(TT)及振动觉(VT)阈值比较:CKD3期,CKD4期,CKD5期的患者分别较CKD2期患者、正常人闽值显著增大(P〈0.05),且前三组患者各阈值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O.05)。2.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CKD4期,CKD5期患者分别较CKD2期,CKD3期,正常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减慢(P〈0.05);前两组患者传导速度比较也有显著差异性(P〈0.05);3.SCV与QST异常率比较:在CKD4期,CKD5期的患者SCV异常率为55.O%,QST异常率高达80%;在CKD3期SCV异常率为15.0%,而QST异常率为55.0%,两者异常率在这三组患者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ST在诊断早期慢性肾脏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较敏感,CKD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最先累及小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各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与钙、磷乘积的变化。方法:测定97例CKD患者、血液透析(HD)、腹膜透析(PD)患者及20例对照组血清iPTH、钙、磷等指标。结果:CKD3期、CKD4期、HD及PD患者血磷水平高于对照组及CKD1、CKD2期患者(P〈0.01),iPTH也明显升高(P〈0.05)。CKD3、CKD4期、HD患者血清钙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CKD1、CKD2期(P〈0.01)。结论:CKD后期起iPTH明显升高。CK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肺动脉压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67例(CKD1期~CKD5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和17例健康对照者,测定并比较各组肺动脉压(PASP)和血浆脑钠肽(BNP)、血红蛋白(Hb)、甲状旁腺素(PTH)及钙磷乘积的差异,探讨CKD患者肺动脉压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结果:(1)从CKD1期起,肺动脉压随肾功能恶化逐渐升高,CKD3期开始其变化更加明显。CKD3期较CKD2期、CKD4期较CKD3期、CKD5期较CKD4期之肺动脉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7.96%(30/167)CKD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PHT;PASP≥40mmHg);(2)与肺动脉压正常组相比,PHT组患者BUN、Scr、PTH、钙磷乘积和ln(BNP)均显著增高(P〈0.05),而Hb却明显下降(P〈0.01)。肺动脉压与ln(BNP)、Scr、BUN、PTH、钙磷乘积呈正相关(P〈0.01),与Hb水平负相关(P〈0.01)。ln(BNP)和Hb进入以肺动脉压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y=20.404+3.556x1-0.103x2,其中y代表PASP(mmHg),x1为血浆ln(BNP)(pg/ml),x2为Hb(g/L)。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容易合并肺动脉高压,其严重程度及发生率与CKD严重程度相关。血浆脑钠肽水平和贫血程度与肺动脉高压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成人血糖异常分布情况,探讨血糖异常分布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关系。方法从2007年“乌鲁木齐市天山区35岁以上成人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资料中选取2131名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疾病诊断标准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2131名资料完整的居民中,空腹血糖异常及糖尿病的患病率按年龄、性别标准化后分别为13.01%和14.63%,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27,P=0.006)。糖尿病组血尿、白蛋白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下降以及CKD患病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和异常组(P〈0.05)。趋势性检验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CKD患病率随着其病程的延长而升高(P〈0.01)。结论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35岁以上成人中,血糖异常和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CKD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右玉县城镇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山西省右玉县城镇成人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右玉县城18岁以上的居民3603名进行CKD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和相关检测。 结果 (1)资料完整的为3502名,经年龄和性别校正后,白蛋白尿患病率为6.8%(95%CI:6.5%~7.1%);血尿患病率为7.1%(95%CI:6.8%~7.4%);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患病率为2.0%(95%CI:1.8%~2.2%)。该人群CKD患病率为15.1%(95%CI:14.5%~15.5%),知晓率为6.9%。(2)女性白蛋白尿、血尿和eGFR下降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男性(均P < 0.01)。(3)白蛋白尿、eGFR下降和CKD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男女均有同样趋势(均P < 0.01),而总体血尿与年龄无关。(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尿与性别、糖代谢异常、高脂血症、肾病史及心血管疾病史独立相关;eGFR下降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肾病史、肾病家族史及白蛋白尿独立相关;血尿与性别相关。 结论 山西省右玉县城镇成人的CKD患病率较高,危险因素与国内发达城市和西方国家类似。在经济不太发达地区开展CKD防治工作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63例住院且尚未行肾脏替代治疗CKD患者进行HRV(包括SDNN、RMSSD、pNN50、LF、HF、LF/HF)检测,并分析影响CKD患者HRV的因素。结果:CKD1~5期患者HRV下降的比例为57.79%,在CKD1、2、3、4、5期的比例分别为30.77%、42.00%、52.94%、72.73%和87.27%,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患者SDNN均值为(110.8±33.5)ms,除CKD1与2期J间、CKD3与4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MSSD均值为(30.2±18.7)ms,CKD5期明显低于其他4组,且与其他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N50均值为9.4±5.3,CKD1、2、3、4、5期患者的pNN50呈递减趋势,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F均值为(1014.3±609.2)ms,CKD3、4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均值为(806.9±318.3)ms,CKD3、4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F/HF均值为2.1±0.9,CKD1、2期间,CKD3、4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性别、血钠及血钾水平与HRV显著相关。结论:非透析CKD患者HRV下降的比例较高,且随着CKD分期增加,发生HRV下降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分期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骨密度水平的关系,为CKD不同分期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相关的理论及临床指导。方法以本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CKD非透析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老人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腰椎骨和股骨区的骨密度水平(BMD),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斑块的情况;应用SPSS18.0软件包,统计分析骨密度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 CKD患者骨密度水平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2.4SD±0.18比-0.8SD±0.24,P0.01);在非透析CKD患者中,肾小球滤过率(GFR)与骨密度水平呈现正相关,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KD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0.78±0.21比0.71±0.24 mm,P0.01)及斑块形成(66.6%比36%,P0.01)、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66.6%比36%,P0.01)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骨密度水平与hs CRP、TG、血磷、i PTH、血红蛋白(Hb)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GFR、血钙、血白蛋白(SAlb)、IMT、斑块形成、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呈负相关(P0.05或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糖尿病、吸烟、药物以及BMD是CKD患者颈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CKD患者IMT比对照组显著增厚(P0.01),其颈动脉粥样斑块总检出率66%,对照组的总检出率仅为36%(P0.01),CKD中晚期患者的颈动脉IMT增厚和粥样斑块的阳性率更为明显(P0.05)。结论各期CKD患者骨密度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与颈动脉病变相关,骨质疏松可能是CKD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患者的年龄、血脂、CKD不同分期及骨密度均有显著相关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与之亦有共同点。骨质疏松与动脉粥样硬化高度相关,二者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