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旋CT多种成像技术诊断颅底骨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多种成像技术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颅底骨折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经临床和CT确诊为颅底骨折的患者30例,就轴位薄层高分辨率扫描、表面掩盖法三维重建(SSD)和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MIP)的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颅底轴位薄层高分辨率扫描图像显示颅底骨折线25例(83%),与MIP图像相同,SSD显示颅底骨折线23例(77%),除显示骨折线外,轴位薄层高分辨率扫描图像还显示颅内积气9例(30%),筛窦积液18例(60%),蝶窦积液14例(47%),上颌窦积液10例(33%),乳突小房积液8例(27%),额窦积液10例(33%)。结论颅底轴位薄层高分辨率扫描是判断颅底骨折的基本的、可靠的方式,也是三维影像的基础。二者结合应用为颅底骨折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种成像技术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颅底骨折的诊断水平.方法 选择经临床和CT确诊为颅底骨折的患者30例,就轴位薄层高分辨率扫描、表面掩盖法三维重建(SSD)和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MIP)的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颅底轴位薄层高分辨率扫描图像显示颅底骨折线25例(83%),与MIP图像相同,SSD显示颅底骨折线23例(77%),除显示骨折线外,轴位薄层高分辨率扫描图像还显示颅内积气9例(30%),筛窦积液18例(60%),蝶窦积液14例(47%),上颌窦积液10例(33%),乳突小房积液8例(27%),额窦积液10例(33%).结论 颅底轴位薄层高分辨率扫描是判断颅底骨折的基本的、可靠的方式,也是三维影像的基础.二者结合应用为颅底骨折的最佳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CT表现。结果:5例肾上腺血肿,3例位于右侧肾上腺,2例位于左侧肾上腺,1例伴脾脏破裂及胰腺假性囊肿,1例伴有后腹膜血肿、胃结肠韧带挫伤,4例并发骨折。结论:螺旋CT对肾上腺外伤性血肿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金建锋 《健康天地》2010,4(1):133-13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以及应用技术。方法:对我院8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回顾性分析CTA表现。结果:80例患者共分析598个血管节段,诊断病变正确444个节段,正确率79%,假阳性率11%,假阴性率13%,心率及心律、重建时相的选择对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最大。结论: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冠心病诊断和筛查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平扫后增强扫描。结果:70例患者,平扫可确定脾破裂诊断的52例,可疑脾破裂诊断的10例,未见异常8例,诊断敏感性88.6%、特异性74.3%。20例行CT平扫后增强扫描,全部患者均能明确诊断为脾破裂(敏感性100%、特异性100%)。结论:CT增强扫描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中非常重要,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高分辨率CT(CT/HRCT)对煤工尘肺(CWP)大阴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CWP作胸部CT/HRCT扫描,并与X线胸片进行比较。结果62例CWPX线胸片检出大阴影19例,检出率为30.6%,共检出大阴影30个;CT/HRCT检出大阴影者43例,检出率为69.4%,共检出大阴影123个。CT/HRCT较X线胸片多检出大阴影93个(4.1倍)。2种检查方法的大阴影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8,P〈0.01)。无一例X线胸片上显示大阴影而CT/HRCT未能显示者。62例CWPX线胸片检出Ⅲ期大阴影(≥1.0cm×2.0cm)者17例,检出率为27.4%,共检出Ⅲ期大阴影27个;CT/HRCT检出Ⅲ期大阴影34例,检出率为54.8%,共检出Ⅲ期大阴影67个,CT/HRCT比X线胸片多检出Ⅲ期大阴影40个,2种检查方法的大阴影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P〈0.01)。CT/HRCT对大阴影的形态、内部结构、边缘特征、尘肺微细病变及特殊位置的大阴影均具有良好的显示能力。结论CT/HRCT在复杂性尘肺的诊断能力明显优于X线胸片,可检出X线胸片所不能发现的大阴影,可作为尘肺的一种重要而有实用价值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资料。结果8例肾上腺血肿均位于右侧;呈椭圆形5例、圆形2例,不规则形1例;境界清楚5例,3例周围脂肪间隙伴有条片状影;7例行增强扫描后,血肿本身无强化。7例伴有其他脏器损伤。结论CT能够很好地揭示肾上腺血肿的病理改变,是诊断肾上腺血肿的有效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能量成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需求的增加,能量CT的研究成为了热点,特别是2009年出现的以瞬时双kVp为核心技术的能谱CT成像,为现今能谱成像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创造了可能。本文主要介绍了能谱CT基本原理及近期国内外能谱CT技术初步应用研究结果,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郭君武 《中国保健》2005,13(14):12-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MSCTA)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9例临床上可疑脑血管病或脑肿瘤患者行MSCTA检查,层厚2.5mm,螺距1.0,对比剂用量100ml,注射速率3ml/s,应用MIP、SSD、VR进行图像后重建. 结果29例患者中确诊脑动脉瘤7例,脑动静脉畸形3例,烟雾病2例,动脉阻塞或狭窄3例,脑肿瘤2例,正常12例. 结论 MSCTA能清晰、明确显示颅内病变与血管之间的关系,具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梗阻CT影像,将螺旋CT横断面图像设定为A组,螺旋CT横断面图像辅以多层面图像重建(MPR)后处理图像设定为B组,对两组在诊断肠梗阻的部位、病因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与临床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两组均能确定肠梗阻的存在,A组能确定16例(55.17%)梗阻部位及17例(58.62%)梗阻病因,B组能确定26例(89.66%)梗阻部位及28例(96.55%)梗阻病因,B组诊断准确率不论在梗阻部位还是在梗阻病因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横断面罔像结合MPR后处理,能大大提高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临床诊断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6.5岁。回顾性心电门控增强扫描,利用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技术(VRT)重组图像,判定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并与DSA对照。结果:100例患者中,左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重组像评价图像质量,在心率<70次/min时,左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显示较好且能满足影像学评价。MPR、MIP及VRT重组像能显示冠状动脉的所有1级、大部分2、3级以及部分4级分支。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50%,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4.0%,特异性为94.0%,符合率79.0%。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快速的成像方法,在多数情况下能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可以做为冠状动脉病变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重建技术对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06年3月—2008年12月收治62例胸部创伤患者,全部患者在伤后进行了MSCT检查,对骨性胸廓、肺组织进行容积再现(VR)重建、多平面重建(MPR)等图像后处理。结果62例患者多伴有复合伤,其中肺挫伤47例,肺撕裂伤3例,肺不张及肺萎缩9例,气胸35例,胸腔积液40例,肋骨骨折58例,肩胛骨骨折4例,锁骨骨折7例,胸椎骨折3例。MPR图像可清楚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及移位,VR重建图像从各个方位显示了骨折的空间改变。结论MSCT扫描结合重建图像能够清晰显示肺部损伤、显示骨折的立体空间改变,对于制定手术方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乳腺癌患者受侵腋静脉进行评估,提出新的评判标准,分析该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51例,均行MSCT平扫及两期增强扫描及血管重建成像。术前根据拟定的腋静脉受侵CT评判标准,共有18例入组,经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CT评判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MPR除清楚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缘、密度以及邻近结构受侵犯情况等之外,还可清晰显示腋窝淋巴结与邻近腋静脉等受累情况。VR能够更精细地显示腋窝淋巴结与腋静脉间的相互关系;MIP能较好地显示乳腺血管及肿瘤供血动脉。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够较好地显示乳腺病灶、腋窝淋巴结、腋静脉及纵隔及肺内情况,具有全面、直观、准确的特点,是乳腺癌手术计划中一种重要的术前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外伤性脾破裂的CT诊断表现。方法:对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了CT诊断与手术证实。结果:脾周新月形等低密度混杂影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主要CT表现。脾包膜下血肿表现沿脾侧边缘向外新月形低密度影,增强脾实质明显强化,但血肿不强化。脾内血肿呈类圆形或斑片状高密度影,脾撕裂伤在脾实质内见低密度带。结论: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明确诊断外伤性脾破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梗阻CT影像,将螺旋CT横断面图像设定为A组,螺旋CT横断面图像辅以多层面图像重建(MPR)后处理图像设定为B组,对两组在诊断肠梗阻的部位、病因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与临床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两组均能确定肠梗阻的存在,A组能确定16例(55.17%)梗阻部位及17例(58.62%)梗阻病因,B组能确定26例(89.66%)梗阻部位及28例(96.55%)梗阻病因,B组诊断准确率不论在梗阻部位还是在梗阻病因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横断面罔像结合MPR后处理,能大大提高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扫描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2例经临床证实的不同下肢动脉病历,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通过64排螺旋CT扫描,对下肢动脉疾病诊断具有相当优势。结论:提高了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颅底骨折患者行16层螺旋CT常规扫描后,再行薄层扫描,经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法(VR)成像,并比较其显像效果.结果 在对前颅窝和中颅窝颅底骨折的CT诊断中,薄层CT扫描并MPR阳性显示率分别为100.0%和95.0%,与常规CT扫描相比(分别为67.9%和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后颅窝颅底骨折的显示率,薄层CT扫描并MPR阳性显示率为100.0%,常规CT扫描阳性显示率为88.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可提高颅底骨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耳硬化症的高分辨率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耳硬化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耳硬化症的患者17例,所有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扫描层厚为0.625 mm,采集的数据传输到AW4.1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 17例共30耳显示异常.耳硬化症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可分为窗型、耳蜗型及混合型.窗型23耳,仅前庭窗异常18耳,表现为前庭窗扩大或狭小;耳蜗、前庭窗同时受累5耳.耳蜗型4耳,主要累及耳蜗周围迷路骨质,表现为耳蜗骨迷路边缘不整,呈条片状密度减低或呈双环状改变.混合型3耳,同时累及耳蜗、前庭窗、蜗窗及内耳迷路其他部分.MPR重建可充分显示所有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形态,其中2耳合并颈静脉球高位.结论 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耳硬化症病变范围并进行临床分型,结合MPR技术可提供详细的术前诊断信息,对临床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及疗效评价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MSCT)的问世和开发,使得冠状动脉无创的检查替代有创检查成为可能,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主要就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临床应用及其诊断价值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小毫安低剂量肺部体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16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覆盖面积广,可设小毫安低剂量肺部普查的有利条件,对114例受检者行肺部扫描,扫描条件为120kV,20-50mA,并进行标准(std)与肺模式(1ung)2种方式重建。结果:114例受检者中,发现病变41例。结论:16层螺旋CT小毫安低剂量肺部普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