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宝福凯  柳爱华  施明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2):2322-2323,2334
嗜吞噬细胞无浆体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痛原体,对人、畜均有较强致病性,其所引起的疾病称为人类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病,为一种新的人类传染病。本文重点总结人类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宝福凯  Erol Fikring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061-1063,1070
目的 应用动物模型探讨蜱传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混合感染对Th1型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 建立三种伯氏疏螺旋体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混合感染小鼠模型和伯氏疏螺旋体单一感染小鼠模型.将小鼠分A组(同时感染组)、B组(伯氏疏螺旋体先于嗜吞噬细胞无浆体感染组)、C组(嗜吞噬细胞无浆体先于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组)、D组(伯氏疏螺旋体单感染组)和E组(无感染对照组)等共5组,每组16只,在不同时间点测定各组小鼠血清Th1型细胞因子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单一感染组相比,在螺旋体感染后18d和30d,三种混合感染组小鼠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显著偏低.结论 伯氏疏螺旋体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混合感染显著抑制Th1型细胞因子产生.  相似文献   

3.
伯氏疏螺旋体与嗜吞噬细胞无浆体混合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应用动物模型探讨蜱传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混合感染对组织螺旋体载量、莱姆关节炎严重性、宿主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伯氏疏螺旋体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混合感染和伯氏疏螺旋体单一感染小鼠模型,在不同时间点研究各组小鼠组织中的螺旋体载量、关节炎严重性和血清IgG效价,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单一感染组相比,在螺旋体感染后18d和30d,混合感染组小鼠组织螺旋体载量显著增高,关节炎明显严重,血清IgC效价显著偏低。结论伯氏疏螺旋体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混合感染显著增加小鼠组织螺旋体载量、加重关节炎症状和病理改变,且抑制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新发现蜱媒传染病——人埃立克体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人埃立克体病是新近认识的一种危害较大的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体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阴性、严格白细胞内寄生菌,属立克次体科、埃立克体属。自1935年从犬体内获得第1株埃立克体以来,至今已发现10多种埃立克体,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及人目前所知,感染人的埃立克体有3种:第1种是1956年在日本发现的侵犯人单核吞噬细胞的腺热埃立克体(E.sennetsu),主要分布在日本和东南亚,与吃生鱼有关,可能是由鱼类寄生虫传播;第2种是1987年证实的查菲埃立克体(E.Chaffeensis,EC),引起  相似文献   

5.
目前发现3种埃立克体可致人类埃立克体病,本文就人类埃立克体病的病原体生物学特征及其所致疾病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6.
人埃立克体病(Human chrliehiosis)也称无斑疹落矶山斑点热(Spotless Rocky Mountain spotted fever),是新近认识的一种危害较大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许多国家有人埃立克体病的报告,我国的新疆、内蒙古、广东、福建和云南等地均有本病感染,提示人埃立克体病可能是世界性分布。本文主要介绍人埃立克体病的病原、发病机理、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7.
<正>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e anaplasmosis,HGA)是一种新发的重要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主要侵犯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经蜱源传播的埃立克体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严重者可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8.
立克次体病实验室诊断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天然寄生在各种吸血节肢动物和昆虫体内。立克次体病是一类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人通过被感染立克次体的媒介昆虫叮咬或接触其粪便感染,该病多发生在热带与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在历史上曾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立克次体病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疾病。同发达国家一样,我国斑疹伤寒基本得到控制,然而地方性斑疹伤寒仍在持续流行,恙虫病疫区几乎漫延全国,世界范围包括我国在内的斑点热新种不断出现,一些非致病性的立克次体病原体不断被证实,尤其我国埃立克体及巴尔通体等新发传染病的各种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数据足以提示我们提高实验室诊断能力是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携有恙虫病东方体的恙螨幼虫叮咬人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福建是高发地区.因立克次体侵入血管内皮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导致微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并有局灶性坏死发生,引起中毒性肝炎发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商品名天晴甘美)作为一种肝细胞保护剂,研究证明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膜,改善肝功能,及促进肝细胞再生增殖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治疗,该药疗效确切,但作为立克次体感染(恙虫病)中毒性肝炎保肝药物应用,临床尚无评价.  相似文献   

10.
孙向彬  盛磊 《农垦医学》2004,26(3):165-166
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具有对异物吞噬和消化的功能,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在激发免疫应答以前即可被吞噬细胞吞噬并清除,这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的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实验教学中,我们让学生观察吞噬细胞吞噬葡萄球菌现象的标本片,即这一防御机制的最后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