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液肿瘤性疾病经内科系统治疗,少数患者取得DFS,最长达27年,现将有完整资料并坚持长期随访的28例患者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80年1月至2008年1月经我科联合化疗,支持疗法、并发症的处理、复发的早期发现与治疗、坚持随访的患者28例,其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15~74岁,见表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风湿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5例风湿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风湿性疾病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结果15例合并恶性肿瘤的风湿性疾病患者合并肿瘤10种共16例次,均为风湿病发病时或发病后发现;原发风湿性疾病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各3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罹患血液系统肿瘤6例(37.5%),实体瘤10例(62.5%)。合并肿瘤患者的风湿症状以关节肿痛、肌肉疼痛、皮疹最为常见;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阳性9例(60.0%),类风湿因子升高7例(46.6%),ESR升高11例(73.3%),其中ESR大于100 mm/h者5例,CRP升高10例(66.7%),肿瘤标志物升高10例(66.7%)。结论对有难以解释的临床表现及常规治疗效果差的风湿性疾病患者,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并注重随诊及肿瘤筛查。  相似文献   

3.
4.
5.
王李君  娄世锋 《中国肿瘤》2005,14(11):720-722
靶向治疗因其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可以克服血液肿瘤传统治疗方式选择性差、毒性反应严重及耐药性等缺点,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许多单克隆抗体已应用于临床,文章对血液肿瘤的抗体靶向治疗方式及其机制和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对恶性血液肿瘤并发真菌血症的临床及微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23例恶性血液肿瘤并发真菌血症的临床资料、危险因素、真菌菌群分类以及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真菌血症患者病情危重,大多有2种或2种以上的危险因素;菌种分布显示白假丝酵母菌占47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17 %;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2 %。23例患者中,13例治愈(56.5%)、8例死亡(34.7 %);2例放弃(8.6 %)。结论 对有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应重视真菌血症的发生,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及时早期诊断并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已成为除手术、放化疗外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并进入临床应用阶段.我们综述了目前基因治疗在血液肿瘤应用的研究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因标记技术应用、反义核酸技术、耐药基因、自杀基因和免疫疗法.  相似文献   

9.
0 引言 CCN是最近发现的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有多重生物学功能,参与机体心血管和骨骼发展、损伤修复、纤维化疾病、炎性反应及肿瘤的发生发展.CCN蛋白在不同肿瘤中发挥促进或抑制的作用,这和具体的肿瘤类型相关.现对CCN与血液及血液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血液肿瘤的疗效.方法 PBSCT治疗血液肿瘤患者4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例,多发性骨髓瘤(MM)2例,霍奇金病(HD)1例.除1例ALL异基因移植供体动员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7.5 μg/kg,1次/d,5 d后开始采集,余均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动员方案为:环磷酰胺(CTX)+G-CSF.经2~4次采集,获得单个核细胞(MNC)7.79×108/kg,CD+34细胞5.26×106/kg,CFU-GM 3.6×105/kg.预处理方案:改良白消安(Bu)/环磷酰胺(Cy)与CBV各1例,左旋苯丙氨酸氮芥(MEL)200mg/m22例.结果 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CR3例,PR1例,其中获PR的1例MM患者于移植1年后死于胃肠道淀粉样变.其余患者均无病生存.结论 PBSCT是血液肿瘤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5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25例患儿中,男性18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4岁(1~11岁),均明确诊断恶性血液病并接受化疗。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超过1周[80%(20/25)]、中性粒细胞缺乏超过1周[68%(17/25)]及留置中心静脉导管[48%(12/25)]为常见易感因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且予抗单胞菌头孢菌素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以及抗真菌均治疗无效。药敏试验显示,所有菌株均对复方磺胺甲唑、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敏感。血培养报告前有3例患儿因感染性休克、肺出血呼吸衰竭死亡;血培养报告后,治疗调整为复方磺胺甲唑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每天200~260 mg/kg)或左氧氟沙星抗感染,18例治愈,2例因基础病疗效不佳死亡,2例因肺出血死亡。总病死率为28%(7/25),因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相关死亡率为20%(5/25)。结论儿童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病死率高,而较好的基础疾病控制以及恰当的抗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0 年 1 月至2007 年10月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IFI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 年间共诊断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IFI 38 例。IFI发病与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持续时间>5 d、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7 d、合并糖尿病、住院天数>20 d、使用含激素的化疗方案等因素相关。IFI临床表现随感染部位的不同和感染真菌菌种不同而异,肺部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25例,65.8 %)。菌种主要为白色念珠菌(14株,38.9 %)、曲霉菌(7株,19.4 %)。虽经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治疗,但仍有10例患者因难以控制的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IFI发病率高、预后差,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及早进行预防性治疗或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3.
 核仁磷酸化蛋白(nucleophosmin,NPM)是重要的核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功能,主要参与核糖体装配,胞质-胞核物质转运,调控中心体复制以及调节p53功能等。该蛋白编码基因NPM定位于染色体5q35。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目前已发现存在NPM基因突变以及几种累及NPM基因的少见非随机染色体易位。重点阐述NPM基因功能以及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彗星试验是研究有核细胞DNA损伤和修复的一种新方法。在血液系统疾病中,主要用于监测某些贫血性疾病的DNA氧化损伤,检测遗传不稳定综合征,了解血液肿瘤的生物学异常,研究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预测化疗效果,评价细胞毒药物的耐药等,具有广泛用途。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血液学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无创伤性的乳腺癌血液学检测一直是研究热点.酶类、细胞因子类、糖蛋白类抗原、癌胚抗原、催乳素和血中癌基因蛋白等近年来研究较多,其中CA15-3和癌胚抗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寻找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血液学乳腺癌检测指标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透明质酸(HA)是一种在体内广泛存在的非硫酸化糖胺聚糖。HA的异常表达与恶性血液病的进展密切相关,HA与其受体CD44、RHAMM等的相互作用参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增殖、运动、迁移、侵袭以及多药耐药等过程。根据近年来有关的最新文献报道,对HA在肿瘤中的研究以及在恶性血液病进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地西他滨(DAC)是一种甲基化抑制剂,其不同于传统的化疗药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并代表了新的治疗观念。甲基化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细胞内,通过抑制DNA甲基转移酶,引起DNA低甲基化和细胞分化或凋亡来发挥抗肿瘤作用。现就甲基化抑制剂DAC在恶性血液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各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HM)在哈尔滨地区的分布特点。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哈尔滨地区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了血细胞分析、骨髓穿刺涂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M的诊断分类依据FAB标准。分析各类HM在本地区各年龄组和不同性别患者间的分布差异。结果2214例诊断为HM,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最为流行,分别占33.5%、29.9%。742例AML患者中,以地最为常见。随着患者年龄增长,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多发性骨髓瘤(MM)的比例逐渐增高,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比例逐渐减低。与41—60岁的患者比较,60岁以上患者中,一些慢性HM如CLL、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MM的比例逐渐增高,而其他HM则呈下降趋势。ALL、M0与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在0~20岁患者中常见。饮酒史超过10年可能与急性白血病相关[OR=1.53(95%C11.05—2.23)],是否吸烟及吸烟时间与急慢性白血病的患病风险无相关性(P=0.20、0.48)。结论HM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的流行分布以AML最常见,其次为MDS;CLL与MM在60岁以上人群中与年龄呈正相关;饮酒10年以上可能易患急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市第六医院输血的150例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共输血5 184例次,收集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断、输血类型、输血时间、是否有输血史、妊娠史、输血不良反应史,以及出现临床症状的详细记录,血库每周汇总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结果:输血5 184例次共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12例次,发生率2.16%,其中变态反应68例次(1.32%),以输注血小板引起为主;发热44例次(0.85%),以输注悬浮红细胞引起为主,未发现其他输血不良反应。有输血史、过敏史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无输血史、过敏史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34%(102/4 350)比1.20%(10/834), χ2=6.899, P=0.009;3.06%(98/3 200)比1.42%(14/984), χ2=7.767, P=0.005];女性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2%(60/2 126)比1.70%(52/3 058), χ2=8.356, P=0.004];年龄<18岁和≥18岁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6%(3/259)比2.21%(109/4 925), χ2=1.295, P=0.255]。 结论:成分输血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临床医务人员需仔细把控输血指征,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保障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