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医药通报》2007,6(2):63-63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近代岳美中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医之为道,全在身考。——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通报》2007,6(4):38-38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相似文献   

4.
张蕾  邵军雁 《中医药通报》2007,6(3):42-43, 50
喻昌,字嘉言,江西新建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1585年~1664年),与张璐、吴谦并称为清初三大名医。喻氏深究医理,颇多创见,著有《医门法律》、《寓意草》、《尚论篇》等书。  相似文献   

5.
名医名言     
《山西中医》2008,24(5):5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循证实践过程和喻嘉言所论之议病式的对比分析,将喻嘉言议病式概括为:议病、识证、施药,其思想方法是应用议病、识证,获取最佳临床证据,应用“药物验者”,减少甚至消除无效的、不恰当的和可能有害的临床实践活动,是循证医学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喻嘉言对中医咽喉科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嘉言在伤寒、温病、内科杂病方面的学术特点多有评价,但在咽喉科方面的学术见解及其对咽喉科发展的贡献却少有专论,兹不揣浅薄,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8.
喻嘉言《寓意草》辨证应用人参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寓意草>所记载的内科杂病或伤寒等疑难病症的六十余则案例中,有多处辨证应用人参的病案,阐明了人参温补下元和扶正祛邪的意义.首先喻嘉言谈到伤寒病用人参入药乃扶正祛邪之功.其次,喻嘉言阐述到和解药中也可用人参.表汗用五积散、参苏饮、败毒散,和解用小柴胡汤、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等都有人参,"皆借人参之力,领出在内之邪,不使久留,乃得速愈为快"."辨痢疾种种受症不同随症治验"篇喻嘉言将人参与解表药相配治疗痢疾,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寓意草》是清初名医喻嘉言所撰医案,其议病用药见解独到,说理透彻,治多奇中,对后世医家有很大影响。其中从肺论治杂病,疗效突出,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足以启人思路。  相似文献   

10.
喻昌,字嘉言,江西新建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1585~1664年),与张璐、吴谦并称为清初三大名医.喻昌深究医理,颇多创见,著有《医门法律》、《寓意草》、《尚论篇》等;学本经旨,尤其推崇张仲景言论,特别是在《伤寒论》方面深有造诣,所著《尚论篇》详六经证治,阐发伤寒之意,即是研究《伤寒论》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11.
“膈气”又称噎膈,其病因病机复杂,病程可迁延日久,发展为危重病,即膈气危症。本文旨在对旴江名医喻嘉言《寓意草》中关于膈气危症的三则医案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该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药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2.
《中医研究》2011,(5):F0004-F0004
【原文】“百病皆有因有证,因则为本,征则为标。” 【释文】此语出自明·孙一奎(赤水玄珠·卷一·中风》。人之所苦谓之病,致病之由谭之因,病之所现谓之证。  相似文献   

13.
介绍明末清初名医喻嘉言《寓意草》的治疗艺术 ,通过对其所治三个案例的浅析 ,学习、体会喻氏镇纳肾气以救吐血 ,苦寒直折以通冲脉 ,清肺解壅以愈疝病的治疗方法 ,体现了喻氏学验丰厚 ,辨证精细 ,知常达变 ,以奇制胜的大医手笔 ,颇能启发后人  相似文献   

14.
喻嘉言在《尚论篇卷一·论太阳伤寒证治大意》中说:“风伤卫,则用桂枝汤;寒伤营,则用麻黄汤;风寒两伤营卫,则用大青龙汤.”此论被后世称之为“三纲鼎立”说.对此论点,后世颇有争议,不少学者认为,风寒两伤营卫用大青龙汤之说,不足以和桂枝汤、麻黄汤比肩.笔者认为,在《伤寒论》中确实存在“三纲鼎立”之条文,此无它,即“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也.依此三纲发展,则有桂枝剂系列方、麻黄剂系列方,温病则另成一大派系矣.可见仲景书中确有“三纲”之意,但并非如喻氏所说之“三纲”.分析“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的病因病机,可辨喻氏之非.  相似文献   

15.
【原文】见利水而水益多者,补肾为先;见散邪而邪益盛者,助正为急。【释文】此语出自清·陈士铎《石室秘录·卷一·失治法》。水性润下,赖气以动。因外感内伤,致水湿停聚、正旺邪盛者,攻下逐水  相似文献   

16.
【原文】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释文】此语出自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医乃精微之道,不容浅尝问津。学必沉潜专一,方能探其秘要。就方药而言,组方如正音,皆有严格法度,遣药如派兵,在精不在多。方药之施,既要对症,又要把握时机,有的放矢,箭不虚发。律:古代音乐中正音用的一种竹管。机:弓弩上发射箭的机关。  相似文献   

17.
明未有一位姓刘的人,喜欢在夏天出大汗的时候冲冷水澡,还爱在风口处睡觉,时间一久自身的抵抗力下降。正巧,一年秋天被传染了疟疾,发作了三五次后,请医生用药把疟疾给止住了,但又出现了新的症状,开始感觉胸腹越来越胀,没到半个月,肚子胀得大大的,胸部也鼓鼓的,喘气特急,最大的问题是:大小便全都没了。经人推荐,请了喻嘉言去诊病。喻嘉言到患者家时,已经有一位医生在那里,这位医生听闻大小便不通,服用过泻下的药没有效果,很肯定地判断是药力不够,应该加大药量。  相似文献   

18.
清代喻嘉言在治疗鼓胀上独树一帜,从探讨《医门法律》对鼓胀病因病机的认识入手,总结喻嘉言学术经验与学术思想,剖析其在治疗鼓胀上的辨治特色,认为鼓胀病机为脾虚不运,致气、血、水三者运化失常,从而开创了培养招纳解散的治法。  相似文献   

19.
张鸣钟 《中医研究》2010,(12):10-10
【原文】治脏先治腑。【释文】此语出自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小肠主病》。治脏先治腑,是脏病治法之一。五脏藏精,六腑化物,阴阳相对,经脉络属,气能互通,病能互移。故脏病可治腑,腑病可治脏。如心有实火,移热小肠,可见小便短赤,灼痛尿血;小肠有热,循经扰心,可见心烦不寐,口舌生疮。治心火上炎,用导赤散,使心经之热,从小肠而出,即属治脏先治腑之法。  相似文献   

20.
"绍派伤寒"的创始人俞根初博采众长,酌以己见,作《通俗伤寒论》一书,书中俞氏主张寒温兼融,力倡以经典理论为本,把伤寒学及温病学理论相贯通,广泛论治四时外感疾病.对于伤寒少阳证治,俞氏深谙少阳之生理及少阳病的证侯特点,立法、处方多由此人手而切中病机.其证治思想主要体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