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择时取穴针刺法治疗中风60例的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择时取穴针灸法治疗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探讨针灸治疗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子午流注配合灵龟八法开穴针刺治疗中风病人 6 0例 ,分析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结果 治疗前中风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 ,择时取穴针治后 ,全血及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明显改善 (P<0 .0 0 1)。结论 择时取穴针法具有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其作用机理与降低血粘度 ,降低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粘附性 ,改善血液循环 ,恢复血液动力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2.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担截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最佳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担截法治疗中风132例,并与传统取穴风池,肩Yu,曲池等44例作对照研究,两组均经20天治疗,观察血液流变学,脑血流,神经系统体征变化。结果:担截法与传统取穴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担 截法与传统取穴治疗中风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期辨证取穴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28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6例(采用分期辨证取穴针刺法治疗)和对照组142例(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可显著降低患者不同分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1),降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P〈0.01),其中治疗组治疗后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急性期和恢复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8%,明显高于对照组(83.8%,P〈0,05)。结论:分期辨证取穴针刺法可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提高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按照"子午流注纳甲法"取穴针刺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90例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95例.子午流注组按照"子午流注纳甲法"择时选经取穴表取穴,根据日、时的天干选择不同经脉的五输穴,于辰巳时针刺治疗;常规针刺组穴取风池、水沟、外关等,随到随时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总生活能力状态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子午流注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的80.0%;子午流注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和总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结论:按照"子午流注纳甲法"取穴,选辰巳时针刺治疗脑卒中患者有显著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5.
根据神经节段支配理论探讨针灸取穴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是沟通经穴与脏腑以及脏腑之间的联系中介,是针灸信息的传递系统。历来针灸治疗的取穴原则是以经络在体表循行路径为依据,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原则。近四十年来,针灸治疗、针刺麻醉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提供的资料表明,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在针刺调整作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证明,循经取穴并不是唯一的和普遍适用的取穴原则,在四肢的一些经穴能体现这一取穴原则。本文是以经典针灸文献记载的经穴主治为基础,结合神经节段支配理论,对针灸取穴的规律进行初步探讨。1…  相似文献   

6.
补肾活血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补肾活血法取穴针刺,对照组以普通取穴针刺,均治疗30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在实验室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针刺法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通脑络、养脑神、解脑毒以及生脑髓、再生脑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双固一通"针法对缺血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双固一通”针法对老年心肌缺血模型大鼠Ca^2+-ATPase、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比较“双固一通”针法与常规取穴针法抗心肌缺血损伤的效应差异。方法清洁极老龄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四组:正常组、造模组、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组。“双固一通”针刺治疗组,关元穴、足三里穴为“双固”用穴,用二穴来固护先后天之本,内关穴为“一通”用穴,以疏通经络,祛除病邪;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组取内关穴。以垂体后叶素快速腹腔注射心肌缺血造模;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Ca^2+-ATPase活性,磷法检测心肌组织Mg^2+-ATPase浓度。结幂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组,“双固一通”针刺治疗组两组Ca^2+-ATPase,Mg^2+-ATPase均较造模组显著升高(P〈0.01);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组、“双固一通”针刺治疗组Ca^2+-ATPase、Mg^2+-ATPase、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常规取穴针法和“双固一通”针法对缺血心肌Ca^2+-ATPase、Mg^2+-ATPase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双固一通”针法对缺血心肌Ca^2+-ATPase、Mg^2+-ATPase保护作用较常规取穴针法更为明显,固护正气在治疗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固护正气基础上的通泻病邪较单纯通泻病邪具有明显的促进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抑郁症选穴频次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对针刺治疗抑郁症选穴频次的分析,探讨目前抑郁症针刺治疗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治疗抑郁症辨病选穴的构想,即“以辨病取穴为主,辅以辨证取穴和对症取穴 ”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远道取穴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LDH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远道取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辨经取穴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前后VAS、JOA、ODI评分、腰部活动度,检测炎性因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腰部活动度(前屈、后伸、侧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及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炎性因子(NO、IL-1、IL-6、IL-8、TNF-α)及血液流变学指标(PCV、HBV、RCA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远道取穴针刺法治疗LHD疗效确切,能够缓解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及活动度,其机制可能与抗炎症反应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偏头痛历史悠久,具有操作便捷、疗效显著的特点,以针灸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在偏头痛的防治中应用越来越多,对于不适合药物治疗的偏头痛患者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文献进行整理,总结了偏头痛发生的病因病机,并从常用针灸取穴、常用针灸疗法等方面论述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研究现状,结果发现针刺取穴以手足少阳经腧穴为主,针刺疗法包括毫针、电针、眼针、头针等,都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浅析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取穴和治疗时机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常见的远端取穴,近端取穴和透穴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同时分析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时机,早期治疗具有缩短病程的作用,但不宜进行针刺强刺激,并讨论了在患侧进行针灸治疗的具体时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30例取穴以少阳、阳明经穴位为主,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配合,电针连续波高频强刺激治疗。结果:痊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结论:高频电针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刺放血治疗脑后疮30例刘晓鹃(湖北省武汉工学院医院,430070)1治疗方法取穴;委中。患者取站立位,医者用手掌轻轻拍打窝部,让局部血管充分暴露,在委中穴处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毫针缓刺入静脉0.5~1.0分深,然后将针缓慢退出放血,放血量以血液流...  相似文献   

14.
"以灶为腧"取穴针刺治疗肩周炎4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辉 《中国针灸》2007,27(7):511-512
笔者在临床上按照传统“以痛为腧”取穴针刺治疗肩周炎,虽有一定效果,但痛点往往不能准确反映病灶,受中华经筋疗法中“以灶为腧”的启发,便尝试直接针对病灶“以灶为腧”取穴,发现能明显提高疗效.2000年以来,笔者“以灶为腧”取穴针刺治疗肩周炎40例,效果显著,并与“以痛为腧”取穴32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先兆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先兆的血液流变学观察300073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舒,石学敏,张存生以往的研究证明“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急性期、[1]稳定期、后遗症均有显著疗效,本文通过对30例中风先兆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并与传统取穴法的23例...  相似文献   

16.
阳明经取穴法针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 《河南中医》2010,30(7):703-704
目的:观察阳明经取穴法针刺配合康复疗法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遗症患者50例,使用阳明经取穴法针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症状及体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前后患者ADL生活活动能力量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P〈0.05,具有明显差异性。结论:阳明经取穴法针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固一通”针法对老龄大鼠心肌缺血模型Ca^2+-ATPase活性的影响,比较“双固一通”针法与常规取穴针法抗心肌缺血损伤的效应差异。方法:以垂体后叶素快速腹腔注射心肌缺血造模;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Ca^2+-ATPase:活性。“双固一通”针刺治疗组取关元、足三里为“双固”用穴,内关为“一通”用穴;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组取内关穴。结果: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组、“双固一通”针刺治疗组Ca^2+-ATPase均较造模组显著升高(P〈0.01);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组、“双固一通”针刺治疗组Ca^2+-ATPase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常规取穴针法和“双固一通”针法对缺血心肌Ca^2+-ATPase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双固一通”针法对缺血心肌Ca^2+-ATPase保护作用较常规取穴针法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灸辨证取穴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从2021年1月—202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11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入针灸辨证取穴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生存质量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mRS、炎性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ADL均上升,且观察组降低/上升程度较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针灸辨证取穴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其生活能力和治疗成效,安全性较高且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部选穴是针灸治疗疾病时最基本的取穴方法。该文阐述了近部穴位治疗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总结了近部取穴的运用特点。近部选穴在应对痹症、五官科疾病、局限性皮疹或是其他发病具有局灶性特征的疾病时,方法简易直观。但是临床上还存在着大量疾病,其症状表现不具有上述局灶性的特点,而相关疾病的近部穴位依然被高频地应用于针灸治疗。总结这类临床背景的近部用穴,其共同点是基于西医的病理解剖位置,即西医诊断所提示的信息。该文意在对近部取穴的应用进行适当的补充,以拓宽传统的近部取穴方法。  相似文献   

20.
收治100例,分为辩证循经取穴治疗组和非辨证取穴治疗组,进行对比观察。肝肾亏虚型取穴肝腧、肾腧、命门、环跳、足三里、阴谷、阳陵泉、悬钟;脾虚血弱型取穴脾腧、足三里、血海、命门、阴陵泉、环跳、阳陵泉、膝眼、粱丘;非辨证取血组以循经局部取穴的主辨证组以补法为主,非辩证组以平补平泻为主。结果辨证取穴组50例中,临床治愈18例,好转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非辨证取穴组临床治愈12例,好转3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两组卡方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