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谈下法在眼科临床的应用泰州市中医院(225300)陈定峰关键词眼科寒下法温下法润下法攻逐水饮法下法是中医治则八法之一,适用于病邪积聚于里而形成的邪实之证。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等功效。应用于眼科临床,又当根据眼病的不同症情,...  相似文献   

2.
下法儿科临床应用举隅刘秀英(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050011)下法,温病称通下法。是泻下邪热,通导积滞的一种方法。凡有形实邪内结,如燥屎、积滞、瘀血、积聚等都可用下法下其实邪,则正气自安。前辈名医柳宝信曰。“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土,最善容纳。邪热...  相似文献   

3.
下法是中医治病八法之一,被广泛应用在中医的临床。金元四大家张从正因善用下法有独道之处,被誉称攻下派。  下法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即指用药攻逐体内结滞、通泻大便的一种治法。广义则把下法的应用扩大,不限于邪在胃肠,而在五脏六腑,凡有寒、热、水、血、瘀、虫只?..  相似文献   

4.
中医下法治疗肝病体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刘铁军 《吉林中医药》2007,27(1):11-12,24
中医的诸多治法中,下法是颇具特色的一种。下法的最早提出可追溯至《内经》“其下者,引而竭之”、“留者攻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等论述,这些论述为下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下法是攻逐体内病邪的方法,有去菀陈、推陈致新的作用。下法旨在祛邪,邪去正自安,故攻邪亦即扶正。在  相似文献   

5.
泻下法是临床祛除病邪的一种常用治法,尤其适用于急症,其通过"去邪安正,给邪出路"而保证六腑的正常通降功能。通过论述下法的概念、功能及分类,并结合通腑降浊法治疗横纹肌溶解症、温下法治疗晕厥病、通腑泄热法治疗卒中后肺炎、攻补兼施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等4个中医验案,阐述下法在急症中的广泛应用,通过下法达到泻下存阴、逐邪外出、六腑通降等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下法是临床常用治法。在各科中应用广泛,含义却不局限于通里攻下,如通轩居士所说:“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活血,调血以活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法,若必以下泄为通则谬矣”。笔者结合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应用通下法治疗泌尿外科急症,辨病辨证结合,取得显著疗效。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淼 《国医论坛》2001,16(4):46-49
急症用下法 ,是指在病情危急或严重的情况下用通里攻下的方法荡涤肠胃 ,攻实祛瘀 ,泻热逐邪 ,使邪去正安的一种治法。下法以“实者泄之”、“盛者泄之”、“留者攻之”为原则立法 ,运用具有清热、导滞、消痞、攻实等功效的药物以达去陈艹坐 而洁肠胃、尽疒征 瘕而昌营血、清热毒而安气血之效 ,因其疗效卓著 ,尤其在急症的中医救治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 ,众多医务工作者从理论、临床和实验等各方面对急症运用下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现综述如下。1 理论研究1 .1 历史沿革下法乃八法之一 ,早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其在下者 ,引而…  相似文献   

8.
正下法,又称"通下法",是泻下邪热、通导积滞的一种方法,属八法中经典大法之一。《内经》载:"其实者,散而泻之"~[1]。因其卓越的临床疗效被历代医家所采用,甚至出现以攻下为特色的攻邪派。通下法被普遍用于实邪内结之症,如燥屎、积滞、积聚、痰饮,可去菀陈,存正气,邪去则正安。小儿为纯阳之体,感受邪气后易于夹痰、夹滞、夹惊,阳热证易见,因此也尤其适用于小儿病,若临床中辨证  相似文献   

9.
下法是攻逐体内病邪之法,具有去范陈_坐~艹、推陈致新之功。下法旨在祛邪,邪去则正安,故攻邪亦即扶正。吕承全教授行医六十余载,对于下法娴熟应手,炉火纯青。举凡用下,不拘新病久疾、耄耋婴稚,无论经期产后,孕中乳时,当下者,断然下之,屡收奇效。现将其临床擅用下法的经验整理于后。1 有是症、用是药,有故无殒,当下直须下 吕老认为,攻下之法,为兵家斩将夺关之术,非坚强状实、不可轻施。故仲景特立承气五不可攻证。尤其  相似文献   

10.
从阳明里结,通腑攻下,温邪为患,下不厌早;灵活变通,加减化裁;下焦蓄血,逐瘀泄热;温热积不足,导滞通下,温病攻下,邪尽为度;下后腑通,随证调治;察人虚实,切忌妄下等8个方面,探讨下法在温病中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温病中运用通下法,是一种攻导里实、逐邪下泄之治疗方法,具有“祛邪存正”之意义。其目的在于逐邪热,下燥粪,保津液,祛淤结。其应用范围之广,方法之多,用药之精,辨证之详,有发前人之所未发。现对温病中通下法的运用试作探讨如下。一、继承仲景之法,贵在创新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首创承气汤之类,开逐邪热下燥屎治病之先河。明清温病学家宗其说,继承仲景运用承气之法,刻意创新。温病下法有峻下、缓下、和下、润下、通下等多种治法。同时根据不同的病机、病位加减变换其方,极力扩大承气汤在温病中的应  相似文献   

12.
自拟99灵通丸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通下法常用于攻逐积滞,荡除邪热,凡湿热之邪聚结于肠胃所致的各种病证均可以用通法,使体内毒素迅速排出,令邪去而正复。99灵通丸是笔者所研制的一种以通为主的成药,由巴豆、重楼、大黄、生姜、川芎、牛膝、延胡、砂仁、白芍等40余种中药组成,有水丸、蜜丸...  相似文献   

13.
下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之一,为"邪治则下"的重要治疗手段,具有调畅气机、下排邪毒等作用。临床上通过通导大便,荡涤邪实而攻逐水饮、寒积、瘀血、虫积、脏毒,应用十分广泛。现代肝病危急重症因肝功能严重受损而致肝脏致解毒功能障碍,代谢产物和毒素的蓄积又加重了肝脏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以致衰竭,急以中医下法治之,多能促进有害物质的外泄,减轻肝脏负担,保护受损肝脏而起沉疴。笔者列举了通腑逐瘀、泻热凉血、泄浊解毒、通腑逐水、搜络攻毒救治肝细胞性黄疸、重型肝炎、肝性脑病、难治性腹水和肝脏恶性肿瘤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几年来,下法在临床中应用的范围已超越了前人用治“痞满燥实坚”、“结粪”、“结实”、“瘀血”、“脓毒”之类的范畴,成为泻下实热,调整气机以逐邪的重要手段。不少学者认为,下法不仅仅是泻下实热,也并不局限于排除机体的有毒物质,且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从而保护了机体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起到通腑护脏作用。故大凡脏腑气机的壅遏,实热之邪入里,都可灵活运用攻之下法,以达到“邪去正自安”的目的。今就笔者运用下法治疗内科急重证的点滴体会,述之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子和下法临床运用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元四大医家攻邪派代表张子和 ,以汗吐下著称 ,亦称之为攻下派 ,可见其下法的运用十分有特色。本文仅就其下法临床运用特点作一浅析。张子和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儒门事亲》中 ,其中卷六~卷八 ,收录运用药物治疗的医案 12 6例 ,其中单纯用下法者 30例 ,吐下合用计 93例 ,占用药病案的 74% ,涉及内外妇儿各科计 6 0余病种。足见其下法运用之广泛性、灵活性。纵观子和《儒门事亲》 ,其下法的运用有以下诸特点 :1.下法不拘于结粪实物。下法所治多属实、属热 ,但为寒属虚者亦不在少数。子和运用下法的指征不在是阳明里实之有无 ,而注重的是邪…  相似文献   

16.
通下法为祖国医学的“八法”之一,在温病中应用颇为广泛。温病乃感受温热之邪,其性属阳,易化燥化火伤及阴津,在温热病的过程中,如邪不从外解,必然里结阳明。故温病里结阳明过程中应用通下法不失为祛邪热以求存阴的上法,亦是中止温热病邪深入营血的关键。临床多用于以下情?..  相似文献   

17.
通腑泻浊属中医"下法",笔者在治疗以邪实为主的内科急症时,适时运用通腑泄浊法,攻邪救危屡获捷效,兹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从温病通下法的内涵及通下法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等方面论述了通腑泄热、导滞通便、增液通下、通瘀破结、宣肺通腑5个治法的不同作用、各自适应证及治疗机制,认为通下法并非一味攻下燥屎,实为逐邪,其重在抓主证,审病因,辨病机。  相似文献   

19.
通下逐邪法是通过攻逐泻下,通导里实邪热外泄之法,属于八法中“下法”的范围。该法在温病临床治疗中占有颇为重要的位置,主要适用于温病有形实邪内结的病证,如热结肠腑、热瘀蓄  相似文献   

20.
八法之一的下法,是以通下肠腑,祛除实热、寒实所致积滞以及宿食、痰饮、水湿、瘀血等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即<黄帝内经>所谓"留者攻之"、"中满者泻之于内"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